作者:罗小明
“回大贤良师,上任千户官已经将所有差事全部交付清楚,这几日我正在熟悉了工坊运作。”
赵绩听到许安开口,立即直起了身子,双手作揖恭敬的回答道。
许安笑道:“太行工坊建立也有一段时间了,虽然运转良好,但是我军武备缺口仍然很大,现在工坊的生产还是远远不够,所以我这一次来,就是为了进行工坊的改制。”
“这一次将你调任为太行工坊的千户官,就是为了推行改制,刘辟给你的评语倒是高的很,你也从来没有让我失望,希望这一次你也不要让我失望。”
许安勉励了几句赵绩,随后便和田仲谈论了起来。
田仲是外务司之中最优秀的外务使,许安自然是认得的,劝服郭泰,收降西河郡郡兵,出使幽州,招揽上谷乌桓。
阎纶这个时候也刚好走进了房舍。
“太行工坊主事阎纶,参见大贤良师。”
阎纶一进来,便拜倒在地,向许安见礼,随后才入座。
“既然都到齐了,我长话短说,这一次四州百万民众成功进入并州,所需用度与日俱增,冀州之战,我军武备损耗严重,也需要补充,所以太行工坊扩大规模已是势在必行。”
许安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直截了当的说道。
太行工坊以前还算可以,运作一直也是处于良好的状态,从没有出什么纰漏。
只是却无法再跟上黄巾军的脚步,虽然黄巾军还有其他的工坊,但是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所有的工坊都将同时扩大规模,改变制度。
“工坊之中,也是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改制也需要推行。”
太行工坊,还有其余几处集众工坊初建之时,都还是有很好效果。
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人的惰性开始暴露了出来。
黄巾军统一并州不久,虽然凭借着查抄豪强世家的钱财能够维持一段时间,但是那也毕竟有限。
农税收取也需要时间,而鹰狼卫、军队每日的花费,都是一个恐怖的素质,所以黄巾军的财政情况一直都不太好。
因为财政不佳,钱财短缺的问题,财政支出军队一直都是大头,其余的方面黄巾军一直都是秉承着能省则省的原则,尤其是在民政的方面更是节约。
所有集中在工坊之中的工匠,都是按照配给制分配食物,保证其基本的衣食住行。
所有的工匠虽然给予俸禄,但是只给予少量的俸禄,基本上所有人拿到的俸禄都相差无几。
久而久之,自然是有怠惰的人出现,工坊的产粮也开始降低了起来。
虽有府衙的官吏和鹰狼卫的缇骑存在,但是这些工匠毕竟不是奴隶,许安定下的法律也不允许他们将其当作奴隶对待。
“工坊改制,首先便是作用明确化。”
“太行工坊,从即日起除去造纸工坊、印刷工坊外,只保留铁匠,只生产武备,其余所有的匠工全部移出工坊,这样无论是管理,还是运作都要简单很多。”
阎纶闻言一楞,抬起了头来。
太行工坊人数众多,除去铁匠外,其他的工匠还有两千多人,加上家眷就更多了,若是全部转移就更加多了,这么多人安置到何处。
许安看到阎纶的神色便知道他想要说话,但是又不敢谏言,于是许安便说道:“我太平道还没有因谏言获罪的人,要是有什么想说的,都可以说。”
阎纶听到许安的言语,犹豫了一下,随后行了一礼,言道:“若是只生产武备,确实有助于管理和运作,大贤良师的意思是裁撤掉其他的工坊,那么也就是说纺织工坊也在裁撤行列之中,只余下铁匠,和造纸工坊,印刷工坊,那么这三处工坊的家眷应该从事何职。”
许安微微一怔,这个他倒是遗漏了。
太行工坊之中不仅有工人,还有工人的家眷,俨然是一座小城。
工人的家眷自然不会是白养,真白养,黄巾军还真的有些负担不起。
所以大部分的工匠家眷其实都在工作,其中大部分是在从事纺织作业,黄巾军的衣物,旌旗都从这里生产出来,少部分是作为帮工。
河谷内虽然开垦有一部分的农田,但是工匠家眷的所耕种颇为有限,并没多少。
“这倒是一个问题。”
因为工坊秘密太多,不仅仅是造纸工坊和印刷工坊,各个工坊都有一些秘密,所以工坊必须要处于偏远一些,隐蔽一些的地带,需要保持一定的独立。
将工匠单独拎出来肯定是不可能,他们也有家人,有妻儿,并非是机器。
许安沉吟了片刻,还是决定保持旧制,开口说道。
“各地都缺乏衣物,依旧让她们从事纺织,留下部分机器即可,其他各处也照此例即可,除去纺织工坊生产的织物供给军队之外,其余的工坊生产的织物都供给民间,我们手中有大量的店铺,到时候可以直接售卖。”
“诺。”
阎纶恭敬的应了一声诺,除此之外,他并没有其他的问题了。
许安竖起了第一根手指,继续道:“太行工坊以后主要是军工坊,生产武备,而其他迁出的行业,将会在其他原材料充足的地方成立联合工坊,这是第一,分工建设工坊”
“第二,工匠分级制度。”
许安再度竖起了一根手指,说道。
“工匠的俸禄分为十五级,依照铁匠为例,一二三为初级铁匠,四五六为中级铁匠,七八九为高级铁匠,十、十一、十二为顶级铁匠,十三级为‘能工’,十四级为‘巧匠’,十五级为‘名匠’。”
“每一级的薪酬都不一样,依次上涨,至于如何评定,我已经拟定了标准,你可以详细看看。”
黄巾军的财政目前缓解了一些,冀州的豪强世家财力可不是并州那些豪强世家可以能比拟的,虽然大世家一个没有逮住,但是那些沿路地主豪强都没有逃得过。
黄巾军有可以随军的扭力投石机,普通的坞堡很难挡住黄巾军的攻击。
因此许安这一次还是收获到了大量的财物。
王朝的末年,财富往往高度集中,大部分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
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
虽然话是如此,东汉建立离不开世家,离不开豪强。
甚至,有时候说一句天子与豪强共治天下亦不为过。
所以现在的汉帝国,豪强和世家也是掌握着天下大部分的财富。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豪强世家占据一方,蓄养家奴,甚至私藏刀兵者亦有不少。
现在许安还是有一定的资本来给工匠发放俸禄。
“第三,便是奖金制度,这一点非常重要。”
许安伸出三根手指,缓缓开口道。
“奖金分为月奖,半年将、年奖,按照工匠的效率还有综合评定来决定奖金发放的等级,获取奖金需要通过一定的标准考核,至于标准也写在了给你的手册之中。”
“第四,计件制度,按照生产效率固定每月应当打造的武备,然后如果当月打造的武备数量超出,按件发放额外的奖金,但是为了保持质量,工匠必须要在自己所制造的物品之上刻下姓名。”
多劳者多得,少劳者少得,若是有人偷懒,有人努力工作,却拿着同样的俸禄,难道不会让人感到不公吗?
同等的酬劳,意味着多劳者少得,少劳者多得,这才是不公。
“第五,专利制度。”
“就是凡是提出能够提升工作的效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办法的人,按照提高的效率和降低的成本,一次性发放大量的奖金,如果是发明新的机械,或者是革新技术,还拥有其专利权。”
“专利权?”
有了许安此前的言语,这一次的阎纶没有再胆怯,而是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他不清楚许安说的专利权是什么意思。
阎纶原来在家族之中就是掌管着家中的器械打造等,他自然知道对于一些工匠都会藏着独门秘技轻易不肯显露,就是教授徒弟,甚至亲为父子都会藏上一手。
那些独门技巧就是他们谋生的手段,有些人甚至以死相威胁都不肯交出来。
徐晃也是有些好奇的看向许安,实际上许安有时候说话夹杂的词,很多时候都有些难以理解,专利权这个词他也是第一次听到。
“对,就是专利权。”
许安目光微亮,缓声说道。
“恕在下愚钝,敢问大贤良师‘专利权’作何解释?””
许安微一回忆,开口道:“简单的说你发明了一台新器械,或者提供一个新的技术,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或者是降低原材料的消耗,也就是降低成本。”
“可以到工坊的府衙之中申请专利。”
“专利的意思,就是发明创造人对他的发明创造,在规定的期限内享有的一定的独占实施权。”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发明了一台织布的机器,可以将布织的更快,只要他在工坊府衙登记,那么他就有这台织布机的专利权,可以为其命名,而且以后我们每制作一台这种织布机,都要将一部分的收入分给他一部分。”
“如果是技术的话,按照贡献的高低,可以直接提高其工匠等级,再给于一笔长时间按月发放的奖金。”
“其中‘能工’‘巧匠’‘名匠’三个级别的工匠,如果评定,必须要提供革新技术或者是发明新机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能工”“巧匠”“名匠”三个称号,就是名。
十五级工薪制度,奖金制度,还有专利权,是为利。
名利在前,能使得人的斗志昂扬。
第四百六十二章 系统化、标准化、工匠学坊
“最后一点,在太行工坊之中,还要建立一处隐秘的实验室。”
许安举起手,指向一旁的田仲。
“我打算,就将实验室交给田仲来负责。”
田仲一脸错愕,他没有想到许安竟然会在这个时候提到他的名字,直到赵绩推了了他一把,他才反应了过来。
“幽州可能生变,匈奴除名,乌桓归附,外务司的事情都暂时告一段落,你有急智,而且还是在道堂修习过的学生,由你来负责,我才能放心。”
这一次派遣田仲护送匠户前往太行工坊,其实本就是许安故意为之。
外务司负责所有与外交相关之事项,但是现在黄巾军根本没有什么外交需求。
现在只有凉州还有一些联系,但是凉州那边,基本只认庞渤一人,其他黄巾军的使者他们根本就不认同。
只有庞渤才能让凉州那些骄兵悍将,羌人统领放下架子,坐在一起好好的谈论。
与凉州相比,上谷乌桓老实的过分,完全是超出了许安的预料,他本来以为刘石威望不够,不够足以压服难楼。
但是情况比想象中的要好了数倍,自从许安答应了联姻之事后,难楼似乎好像就完全的放松了一般,待在上谷郡的郡治沮阳颇有些乐不思蜀的味道。
草原上很多的事情,都是刘石出面开始管理了,难楼每月只回一趟原来的王庭。
随着民屯在幽州的扩展,越来越多的乌桓人放弃了游牧,加入了耕种的序列。
因为许安对待上谷乌桓无论是态度,还是给予的条件,都要比原本的汉廷郡守好的多。
原本汉廷的郡守高傲非常,对待他们这些乌桓人都是报以颇为藐视的态度,如同家奴一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甚至连说好的粮饷都要拖欠,汉廷的许诺在他们的心中也越来越无足轻重,这也是为什么丘力居和张举、张纯他们一拍即合的原因之一。
但是许安却给于了他们基本的尊重,黄巾军说好的东西从来都是立即交付,从无悔诺的举动。
第一次上谷乌桓出兵协助黄巾军进攻幽州两郡,许安承诺他们可以如同汉地的汉民一般,加入民屯的序列,生活在汉地,在汉地务工,在冬季的时候,允许进入长城以南过冬,也都是完全做到。
这一次出兵协助黄巾军进攻幽州,接应四州黄巾军,说好的粮饷,在他们派出了军兵半月不到,就运到了上谷乌桓的王庭。
而黄巾军的官员,也没有厚此彼薄,对待他们一视同仁,无论是汉人犯法,还是乌桓人犯法,都是一律按照规定处理。
按照许安和许安的约定,长城以北上谷乌桓的住地,按照乌桓人的法律。
但是长城以南是汉地,那么就必须要按照汉人的法律。
而得知了联姻之后的消息,一众上谷乌桓的乌桓人更是大喜过望。
虽然不是正妻,不是夫人之位,但是乌桓人仍然是欢呼雀跃,在他们看来,许安答应了联姻,就是愿意接纳他们。
不过自从许安带兵返回并州之后,难楼催促的文书倒是已经送来了三四封了。
文书中让许安定下日期,然后难楼就亲自带领护卫护送他的女儿前往晋阳,还文绉绉的加上了一句“共修秦晋之好”。
许安嘴角微微上扬,他虽然只是惊鸿一睹,但那名身穿裘衣,腰佩短刀,一脸英气的少女却时不时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
许安肩膀上承担的东西,承担的责任实在是太多,也压着他有些喘不过气。
他还记得当初刚来到这个乱世的时候,他根本不知道到底是处于什么时间。
直到在晋升为了队率之后,他数着日子,才弄清楚了自己当初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正是光和七年的四月,黄巾起义的第二个月。
他见惯了生死,见惯了厮杀,见惯了悲苦,却难见笑容。
许安收回了发散的思绪,微微正色,他看到田仲错愕的神情,笑道:“我知道我说的词让你有些陌生,我详细和你解释一下。”
“田仲你是符祝,但是也上过战场,用过兵刃武器,对吧。”
“有些武器坚韧,有些武器虽然锋利,但是却容易折断,明明都是一样规格的兵刃,但是质量却参差不齐,你就没有想过为什么吗?”
田仲点了点头,很长的一段时间之中,他们都是用的从武库之中缴获的制式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