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第199章

作者:罗小明

“这是最大的难点,此次的军议主题便是如何夺取上谷、代郡两地。”

许安重新坐了下去,代郡和上谷两郡,黄巾军要是成功收取,那么不仅可以获得两地的土地和人口。

而且还可以获得上谷乌桓这一大助力。

虽然田仲信誓旦旦的向着难楼保证,言说一定能够拿下代郡、上谷郡,但是实际上许安和阎忠,始终都没有想出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而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军都陉。

第三百四十八章 军都陉

“杨公、傅公、庞公,你们可以带着本司的随从,去偏房安排三司具体的事宜了。”

许安放下了手中的长鞭,先是对着杨绩、傅祁、庞渤三人行了一礼。

现在要商讨的是军议,杨绩等人并不需要参加。

“如此,我等便先行告退,不叨扰明公定策。”

杨绩双手作揖,轻声言道。

“三位慢行。”

许安再度回了一礼。

他对杨绩、傅祁、庞渤三人一直都是比较敬佩,他们三人带着自己的家族投靠,为黄巾军填补了民政方面的空白。

而且一直也是兢兢业业,没有半分的懈怠。

杨绩主管内务处,他虽然是豪强出身,但是却向许安提出了很多,有利于平民的政策还有建议。

而为了民屯之事,傅祁在炎热无比的夏时,依旧是坚守在第一线。

在平阳城时,许安很多时候准备入睡时,傅祁所住的房舍还燃着灯火。

庞渤身体并不好,但是只听闻了他想要和凉州联盟的想法后,便主动请缨不远千里前往凉州。

甚至三人虽然养尊处优多年,但现在也开始过着较为清贫的生活。

杨绩没有拖沓很久,很快便和傅祁、庞渤两人带着大堂中的一众文吏走出了堂中。

许安目送着三人离开大堂,这才重新将目光放到大堂之中。

大堂之中的沙盘大致塑造着代郡、上谷郡两郡的地形。

代郡、上谷郡两郡的城邑分布都被标志在其中,而相关的军队驻扎之地,也被标注的颇为详细。

这一切都是留在两郡的鹰狼卫缇骑探查到的情报,整合而成。

汉廷虽然设立了绣衣使者,用来制约许安设立的鹰狼卫,但是在诸如代郡这类边远的州郡,还是没有铺开摊子。

虽然有着丰厚的财政支持,绣衣使者的势力正在飞速的扩大,但大汉的疆域实在是过于辽阔。

如今的绣衣使者只是在诸如司隶、冀州、豫州、这些比较临近中原腹地的州郡,还有各州的治所设立了据点。

其余的地方,却实在是力有未逮,鞭长莫及。

因此鹰狼卫在代郡和上谷郡的情报收集也是颇为轻松,并没有遇到多少的阻碍。

许安走到沙盘旁,取过放在沙盘边缘的尝遍。

“请诸位起身,到沙盘周围来。”

堂中的黄巾军一众将校皆是站起身来,围站在沙盘的边缘。

许安用尝遍点了一点,沙盘中代郡的位置。

“我先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代郡和上谷郡两郡的情况。”

“代郡有城邑十一座,驻防郡兵六千人,各地乡勇大约有上万人,上谷郡有城邑八座,驻防郡兵八千人,各地乡勇约有五六千人。”

“不过两郡所拥有的郡兵虽多,但大多都是新募的军兵,虽然武备不错,但是战力实际比较薄弱,至于乡勇,素质参差不齐,难以统计,不过大部分都较为孱弱。”

“上谷乌桓部是我们的盟友,他们已经按照我们的要求,对代郡、上谷郡两郡的长城一带,发起了袭扰,汉军增兵长城一带,其腹地的军力被进一步减少。”

“但是……”

许安将尝遍放在了飞狐陉上,那里插着一面黄色的旌旗,上面用墨笔勾画着一个“刘”字。

这里正是刘石军所驻扎的地方。

“我军从中平三年起便掌握了飞狐陉,所以汉军一直防备着飞狐陉,代郡有一部近两千人的军队,还有数支乡勇,共计约有三千人,就在飞狐陉的北部地区。”

“如果我军要从飞狐陉继续向北出击的话,势必会遭到其反击,刘石军麾下军兵战斗力有限,大概率没有办法取得胜利。”

许安停顿了一会,他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要让其余的将校理解一下。

随后他又详细了给堂中的将校详细讲解了一些飞狐陉周围的情况,还有两郡的兵力分布。

然后才接着说最为关键的地方。

“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便是军都陉的归属问题。”

“两郡共十九座城邑吗,其中大部分的城池可以称的上坚城,野战我等不惧汉军,但是守城,汉军有大量的乡勇,我军无法速胜,此战必定旷日持久,届时人马困弊、耗费大量的钱粮,对我军后续的发展,极为的不利。”

“而如果我军不能迅速攻取代郡、上谷郡两郡,军都陉连同上谷郡与范阳郡相连,幽州其他的汉军必定不会束手待毙,我军也会因此而被拖入消耗战,源源不断而来的汉军,将会迫使我等不得不退出两郡。”

“汉廷人口众多,我军绝对不能被其拖入消耗战中,黄巾军中每一名士兵的生命都是宝贵的,都不是可以任意牺牲的,尤其是牺牲在这种毫无意义的消耗战之中。”

许安放下手中的鞭子,看着一众面色凝重的黄巾军将校,提高了一些声音询问道。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诸位若有良策,尽管可以提出,我太平道中没有因言获罪的法律。”

黄巾军不能一直依靠着许安和阎忠两人,也需要其他的参与进来。

如今还只是一州之地,但可以独挡一面一面的将领,黄巾军中却是有些缺乏。

如今只有郭泰、张燕、徐晃三人算的上是可以作为一军主将的将领,不过张燕和徐晃两人的经验还是有些浅薄,需要历练。

吕布作为一名骑将倒是合格,但是暂时也并没有作为一军主将的能力,他此前虽然从军多年,但是军职低微,并没有统兵的经验,也缺乏大局观。

张辽还未到二十岁,经验更为匮乏,现在也是作为骑将合格,但统帅能力亦是欠缺。

龚都、高顺、周仓等人也是一样,都只能作为军中的战将,一部的统兵。

郝昭今年也是只有十五,他长久以来,学习的都是如何守城,器械的制作。

能为势力发展而出谋划策的人,便几乎只有阎忠一人。

所以许安也想借着这次军议,让其余的将校也能有所提升,积累经验,不至于只想着奉命而行事,而是更多的有自己的看法。

第三百四十九章 军议

堂中的气氛有些沉闷。

这是许安第一次征集其余将校的意见。

一直以来,大部分的时间,许安都是直接下达命令给他们,而他们去执行。

最多有的时候,阎忠提出不同的意见,然后和许安商议后,重新制定方略,然后下达命令去让其余的将校执行。

这次许安提出了问题,一时间却陷入了没有人应声的地步。

“不需要提出很具体的方案,可以是一个思路,一个想法,后续再完善就行。”

阎忠看在眼里,心中微一思索,便想通了关窍,于是言道。

果然,阎忠话音落后不久,站在一旁不远的张辽便抬起头。

“明公。”

张辽双手作揖,开口说道。

“幽州张举屯兵数十万于肥如城,不知道是否可让张举出兵,进攻幽州涿郡,使得汉军不得已回防,为我军取下代郡,上谷郡两郡争取时间?”

许安微微皱眉,思索了一会后,还是摇头否决道:“如今张举、张纯,主要的目标放在了辽西,他们现在正在集结部队,准备着和公孙瓒的对决,进取辽西,确保自己的后方无忧。”

“所以范阳郡和涿郡的军兵压力不大,一旦代郡、上谷两郡遭到我军的攻击,这两郡肯定可以及时支援,而且目前冀州也在整军备战之中,冀州军很大的可能也会加入的支援的序列。”

许安刚刚说完,紧挨着许安站着的阎忠便展开手中的绢扇,同时出声附和道。

“文远的想法不错,不过正如明公所言,张举的重心目前在于辽西,暂时无暇顾及涿郡,策应我军行动。”

“还有个更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张举现如今将幽州视为自己的地盘,只不过暂时无法顾及代郡、上谷郡两郡,我军如果凭借实力攻取,那他们自然无话可说。”

“但是正因为如此,他们就更不会帮助我们,策应我们行动,就算张举答应,那么肯定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代价作为补偿。”

沙盘的另一边,吕布看着军都陉周围的地貌,他稍微犹豫了一会,但是最后还是决定出言。

“明公,末将以为,我郡可以先行进攻长城一带,然后与上谷乌桓里应外合,先使得上谷乌桓入南境,再借上谷乌桓之力,于军都陉外设下营垒,防备范阳郡的汉军援兵。”

“上谷乌桓并不缺乏骑兵,我军亦有不少的骑兵,我对骑战也是颇有心得,若是有骁骑营,加上两到三万的乌桓骑兵,在平原之地,挡住敌方的援军应该并不困难。”

“乌桓人擅长骑射,骁骑营冲击之力强大,彼此互补,若是再增添一部分的精锐部族,军都陉的援军,应该在我军攻取上谷郡、代郡两郡时,没有什么机会冲破我军的营垒。”

阎忠也随着吕布的目光审视着沙盘,军都陉旁边的地势,听着吕布的建议,不由的点了点头。

“这个办法倒是有一定的可行之处。”

“不过,这个方法有两个致命的问题,就在于一为补给,二为汉军。”

阎忠从一旁取过长鞭,从代郡一路移动到军都陉的位置。

“第一点,补给,如果我军在军都陉扎下营垒,那么补给问题无法绕开,乌桓骑兵虽众,但对于攻城略地却并没有很大的帮助,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城邑,还是掌握在汉军的手中。”

“我军在军都陉外设置营垒,补给线非常之长,而且这条补给线上,将不可避免的遭到汉军的袭扰。”

吕布悉心的听着阎忠的述说,阎忠所说的事情,他确实没有考虑过,后勤补给这些,他没有怎么去想过,他提出这个意见,是从自己作为一名普通骑将的角度去思考。

阎忠将长鞭移动到最靠近军都陉的上谷郡一处城邑,继续言道。

“第二点,就是汉军,先说郡内的汉军,营垒设在军都陉外,势必会造成两面受敌的情况,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在幽州的涿郡,有一支来自洛阳的禁军,西园禁军,由刘虞领导,这支禁军的实力比之一般的汉军要强上数倍,甚至可以说是天下精锐。”

“西园禁军,乃是从各地军中的精锐之中选拔而出,其将校尽皆是军中的雄壮之士,所以在军都陉外野战对我军也是极为不利。”

“我曾经见过刘虞,此人颇有勇略,无论政务还是军略,都要胜我一筹,实不容小觑。”

堂中众将皆是面色肃穆。

阎忠是黄巾军的谋主,帮助许安制定了袭取上党,河东等地的计划,葵城之战,指挥军队,调动有序,几乎如臂使指一般,大战数日,几乎没有出现过任何的混乱。

但是如今阎忠却说,刘虞无论是政务还是军略都要胜他一筹,如何不让众人慎重以待。

“奉先此策虽有瑕疵,但也有很多可取之处,率先进攻长城,打开缺口,让乌桓能够进入长城以南,作为援助,确实可行。”

阎忠转过头看向许安,征询道。

“明公以为此策如何?”

许安迟疑了一会说道:“打开缺口,让乌桓骑兵进入长城以南,确实对我军有益,但是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必须要解决,否则我们只能放弃这个计策。”

阎忠将绢扇立在沙盘的盘沿,单手拄着绢扇,想了一想,提问道:“明公是担心乌桓人入境后,难以约束,祸乱代郡、上谷郡两地?”

“不错。”

许安点了点头,乌桓人的纪律比匈奴人的差不了多少。

之前难楼带来的三万的乌桓人支援并州,进攻匈奴,匈奴的一些部族也遭到了屠戮,虽然有田仲在旁侧,尽力的让难楼约束部众,但是还是没有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这一次进攻两郡,许安的想法,是最好不要在战争期间,让乌桓人进入长城以南。

等到占领了两郡大部地方之后,黄巾军在两郡占据了优势,这个时候乌桓人就算攻破长城一带的防线,有黄巾军在旁侧,他们也不敢造次。

第三百五十章 两郡袭取战

气氛只是稍微沉闷了一会,很快张燕便再次打破了僵局。

张燕笑道:“约束乌桓骑兵,这个应该不难。”

“上次在晋阳广场举办的典礼,诸位想必都看到了那乌桓使者的脸色了吧。”

听到张燕的询问,众人都是笑了起来,气氛也缓和了很多。

上次的典礼声势确实浩大,众人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的典礼,很多人都被惊的探目结舌,极为震撼。

而那乌桓的使者安仆延,到最后的时候,几乎是面如土色,战战兢兢。

“那乌桓使者返回其驻地后,定然将自己的见闻会如实禀报,我军军容之盛,定然会让那上谷乌桓大人难楼更加慎重。”

“之前在朔方一战,我军以两万之众击破匈奴七万骑,朔方一战已经让上谷的乌桓感到了震惊。”

上一篇:道门念经人

下一篇:聊斋路长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