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桶布丁
第040章 太荒谬了!
六月初,华夏高考季。
本该是各大磨刀霍霍的季节,但京城的高校圈却被一个事件的进展不停反复刷屏了。
燕北体育大学在燕北大学的帮助下,开了个数学系。燕北国际数学中心的范振华院士,为推进这事,甚至在金砖国家数学大会期间都跑前跑后的推进,据说还冲到教育部高校管理部门里直接拍了桌子。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向跟范振华不合的华清数学院主任卢正月院士据说私底下大骂了一通范振华这人比狐狸更狡猾之后,竟然在某次会议上主动表态支持这个事情,给的理由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培养体育人才的大学在未来也是可以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嘛。”
这特么算什么理由?
所以大佬就可以任性到支持某件事情连靠谱的理由都懒得找了吗?人家校名都已经定位成体育大学了,却要往综合性大学发展?还不如把体育两个字去掉直接跟燕北大学合并算了!
但诡异的是,就在两位数学院士的合力推动下,燕北体育大学开办数学系这种荒谬的事情竟然还真就火速通过了。还具备了招生资格。当然这也不意外,毕竟老师从燕北大学的数院过去上课,连教材都跟燕北大学同步,怎么样也不可能误人子弟。
甚至对于许多高考失利有喜欢数学的考生来说,指不准还是一次机会。
众所周知,燕北大学数学院有多难考。这相当于考个二本的分就能跟着华夏顶级大学的老师学习,指不准未来还能跟燕北大学的教授混个脸熟,考研的时候能便利许多。
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恒古不变。
只是没太多人知道燕北大学花这么大的代价到底是图啥。
信息上的差距让能看明白这件事的人不多。到是许兴凡之前放出的消息,有了许多猜测。但也仅仅就是猜测。
在燕北大学跟燕北体育大学都保持缄默的情况下,这种事外界也就只能当个热闹来看了。
6月10日,高考结束后的第一天,金砖国家数学家会议顺利闭幕。
上午结束了最后的交流活动,吃了一顿丰盛的午宴之后,下午范振华便来到了燕北体育大学去跟体大的一众校领导会面。
当然他也不是一个人,这次是燕北国际数学中心跟燕北大学数学院跟体大就帮建数学系的最后一次重要谈话。现在该跑的手续差不多也跑完了,双方签约后,燕北体大的数学系就能正式挂牌了。
本来也不用这么着急的。但不管是范振华还是体大这边领导都觉得,今年这个数学系建起来了,就宁孑一个学生,多少还是显得太刻意了些。
虽然这个时间点很尴尬,宣传肯定是来不及了。但有燕北大学的牌子跟老师,想来多少能吸引几个报考的考生。
要求其实也不高,新系有那么三、五个人也行,当然能招到十个以上就最好了。
对于范振华来说,这次的会面其实很重要。签约的时候有些话得说到前面。
……
两边见面,不用吃饭,已经宾主尽欢。毕竟这种在合作之初双方都觉得自己赢了的情况其实并不多。对于燕北体大来说,今天签完约,他们就已经赢了。
范振华已经说服了燕北大学相关的所有人。
在过一、两个月,论文在《数学年刊》上发表,燕北大学数学研究中心跟燕北大学数学院放在单位那一栏里,这波便也不算亏。无非就是有些老师上课会麻烦些,要赶到体大这边,解决起来也不麻烦,发点补贴便好了。
花一点小钱,让自家学校的名字上顶级数学期刊肯定是划得来的。要知道很多燕北大学的数学教授,可能一辈子都没法写出一篇能被《数学年刊》接受的文章。这就是现实。
顶级期刊上的论文发表数量、引用次数,一向都是研究型大学实力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
毕竟能在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水平自然不用质疑,既然代表了作者的实力,更代表了大学的科研实力。这也是各大高校都会给顶刊作者发放奖励的原因,甚至是明码标价。
这还是近期一再控制唯论文论的情况之下。
如果放到几年前,就差明码标价了。
更别提宁孑的论文还解决了一个困扰世界上百年的数学难题。很可能明年即将在巴西国举办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就会邀请他去做一小时报告。
报告会上再提一句燕北大学的名字,这波就是纯赚了。
所以即便是坐在谈判桌上,双方依然是相谈盛欢,大家都很高兴。
“好了,各位,多的话咱们就不说了。其实今天这份协议就是走个过场,但为了以后我们还能保证愉快的合作,有一点我们先说在前面,未来体大数学系在读学生跟贵校自招聘的教授在学术领域发表的任何论文,单位一项必须要写燕北数学研究中心、燕北大学数学院与燕北体育大学共建数学系。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吧?”
在友好的交流之后,范振华拿出了早已经准备好的合同,递了过去。
这其实是早已经交流过的内容,对面自然没什么意见。
陈永刚接过合同,大概的浏览了一遍后,便爽快的在合同上签了字,并盖上了早已经准备在旁边的印章。做完了这些,这位体大校长才露出了然的笑容,开口问道:“范院士啊,我们招生老师说你们注意到那个学生就是因为他的一篇论文,现在合同也签了,您应该也不用藏着掖着了吧?能不能透点消息,这孩子写了篇水平多高的论文?”
这个问题在陈永刚脑海里憋了很久了,就是怕影响合作,到现在才问出来。
眼见得对面的老院士笑得如同花一般,正要开口解开疑惑时,对面放在桌上的手机却一边震动一边亮了起来。
随后只能眼看着对面瞅了眼号码,对着歉意的摇了摇头,然后先拿起了电话。
“不好意思,国外一位很重要的朋友打来的,应该有比较重要的事情,等下聊。”
“没事,您先接电话。”
范振华歉意的笑了笑,接通了电话,然后便听到对面抱怨的声音。
“范,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你没有告诉那个小家伙我的邀请?为什么他最新投递的论文,单位成了燕北体育大学?这也太荒谬了吧?”
“嗯?”范振华同样听得一脸懵逼,然后下意识的瞅了对面一眼……
什么情况?新论文?
第041章 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
事情得从《数学年刊》的主编罗伯特·凯尼注意到宁孑论文单位上的校名说起。其实相对于第一篇论文农机厂这个他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机构的成为,华夏燕北体育大学稍微还能接受一点。
但体育大学还是让这位主编有些绷不住了。
在美国其实没什么专门的体育院校,但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的大学都会招收各种类型的体育特长生,这也是这些顶级大学唯一会以特长生为由特殊招录的群体。同时美国还有NCAA、NAIA这也的大学体育联盟机构为这些体育特长生发奖金。
各类大学的这种体育特招生情节是多种原因相互作用下的产物。比如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对各类竞技体育的关注度本就较高,而且体育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举国体制,即便是奥运会这样的世界大型体育赛事,也大都是从各大高校直接挑人去参赛。
所以美国其实没什么专门的体育大学。有那么一、两所名声也不大。自然也不可能跟顶级数学期刊有什么交集。
但现在宁孑的单位却是体育大学,职业则是学生,看了之后的确感觉很违和。
所以华夏体育大学培养的学生接连解决了两个世界性的跟数学相关的难题,这多少有些让人感觉不太舒服。
更让罗伯特·凯尼诧异的是,他早就违反规定,将宁孑的各项资料给了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希金森教授,他本以为双方已经联系上了,在正常人的思维模式里,当普林斯顿这样的大学向一位有数学天赋的学生摇起橄榄枝的时候,对方怎么样也不可能选择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体育大学就读。
所以思考了片刻后,他还是将这篇论文再次通过邮箱转给了希金森,并附上了一份邮件,询问了一下情况。
这次没有直接找上门,是因为他知道希金森教授受邀前往哈佛大学做演讲了。美国顶尖大学之间知名教授交流是件很平常的事情。只是这个时机很不凑强。
罗伯特·凯尼是真的想去问问,这位教授是怎么想的。
而正在哈佛做演讲跟学术交流的希金森也没能第一时间看到罗伯特·凯尼发的邮件。
事实上当天他在做完演讲后,便一直在跟哈佛同样是研究偏位方程的一位华夏裔教授陈同方一起探讨宁孑那篇关于NS方程解的光滑性跟唯一性论文。
并不是探讨论文本身,而是对其中一些新颖的数学工具展开探讨。当然,希金森并没有向陈同方透露论文作者是谁,甚至没有告诉陈同方,他们研究的这篇论文作者是一位华夏人。
就这样两人探讨到了凌晨,终于熬不过困意将陈同方送出了酒店,希金森才抽出时间打开了电脑,这才看到了罗伯特·凯尼发来的邮件。
对于宁孑投稿新论文的事情,希金森自然是抱有极大的兴趣。当下也顾不上睡觉了,直接将论文看了一遍。
没什么好说的,总计就两页的证明过程对于一辈子浸淫数学的老教授来说,想要验证并不复杂。这篇论文的精华其实在于其巧夺天工的解题思路以及对数学工具的灵活运用。
同时这篇论文也再次让希金森了解到了这个叫宁孑的学生,那非比寻常的数学天赋。
等看完了论文之后,希金森才注意到罗伯特·凯尼还发了一封邮件,阅读之后,连忙翻出了作者资料,随后整个人也懵了。
嗯,华夏的体育大学?懵过之后就是愤怒……
开什么玩笑!体育大学!
范振华干什么吃的?!
这样的学生为什么会突然变成体育大学的学生?!
所有即便此时已经是美国时间凌晨三点,但他还是毫不犹豫的拿出了手机,给范振华拨了过去。
虽然这种愤怒毫无道理,但他必须得问问范振华,朋友间拜托的事情,他怎么办的?
……
从希金森嘴里得知宁孑又向《数学年刊》投递了一篇新论文后,范振华此时的情绪是振奋中还带着一丝庆幸的。这足以说明他的突发奇想是多么正确。
这是基于对希金森的判断。
虽然范振华还不知道这篇论文是什么内容,但如果其水平达不到《数学年刊》的标准,并不打算刊登的话,希金森打来电话第一句话就不会这么问了。
其绝大部分学者都是很现实的,因为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不会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没有天赋的人身上。一篇垃圾论文只会让对面很愤怒,质问那个小家伙为什么要浪费时间跟天赋去写乱七八糟的东西。
所以即便希金森是质问的语气,但范振华却并不着恼,而是很耐心且正式的回复道:“希金森教授,我当然有向他提过你的意见。而且他也告诉我收到了你的邮件,甚至还收到了伯克利那边某位教授的邮件,但他都没有回复。事实上如果不是我主动找上门,他都不怎么想搭理我。”
“怎么说呢,这孩子的性格还是比较内敛,而且他决定在大学期间要去一所体育大学。我跟卢两个人都没能说服他改变主意。当然我也做了一些事情,正好想请你帮忙。我已经以燕北大学的名义跟他所报名的那所体育大学签署了协议,合作在这所学校开办了数学专业,他将是这个专业第一位学生。”
“所以我希望期刊那边能够征求他的意见,灵活的将作者单位改成燕北数学研究中心、燕北大学数学院与燕北体育大学共建数学系。去一封邮件就好了,我相信论文作者会同意的。我也有这个自信能说服他,满足我们这个小小的要求。”
对面沉默了半晌,才开口道:“天呐,又是个不好打交道的家伙么?为什么上帝总是青睐那些不喜欢交流的家伙?好吧,我会去建议的。那先这样吧,我想等到腾出时间,我会去一趟华夏,希望到时候你能安排我跟那个孩子见上一面。”
“这当然没问题,不过希金森,他又写了篇什么论文?还是关于偏微分方程的么?”
“不不不,这次是关于超维敏感度猜想的,他用极为娴熟的数学技巧解决了这个猜想。证明过程很简单,一目了然,但之前却没人想到过使用这种方法。他是个数学天才,范!一个起码百年一见的天才!”
第042章 就喜欢要好处的
对于希金森激动的评价,范振华并没有什么特别振奋的感觉,因为那就是句废话。
不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能在二十多岁就解决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吗?更别提在跟宁孑探讨的时候,对方举重若轻的使用各种数学工具的过程,那才真叫赏心悦目。
用激动的口气说出那句土到掉渣的评价,只能说明希金森没跟宁孑面对面交流过,如果有过这种交流大概就不会说这种毫无意义的话了。
但范振华还是很激动的,不为别的,起码没辜负他这番辛苦的操作。要知道为了让燕北体育大学多了这个数学系,他可是把自己这些年攒下来的一点面子都用出去了!
又是一篇《数学年刊》啊!这还没来上学呢,已经有两篇数学顶刊论文,解决了两个世界级别的难题,其中还是一个顶级的数学难题。
在得到了希金森肯定的答复之后,范振华挂上了电话。
他并没有要求希金森将宁孑最新的论文发给他,即便他已经在电话中确定,宁孑并没有先将论文发到arxiv上。反正他算是听出来了,这篇论文很快就会出现在《数学年刊》官网上。
网络时代就是这点方便,虽然纸刊每两个月才能上一次,但电子版却能相对灵活。对于一些比较有重要意义,又经过验证无误的论文,赶不上纸质版的版面,也可以更快的刊载跟全世界数学家见面。
于是挂了电话后,范振华看向对面的目光又有些不同了。
“陈校长,那篇文章自然是极好的,但最重要的其实还是人。这么说吧,现在的年轻人总喜欢说什么被社会毒打了,但有些人……”
说到这里,范振华顿了顿,微微摇了摇头,扯了扯嘴角,才苦笑道:“有些人,他们生来就是为了毒打这个社会的。宁孑大概就是这样的人吧?”
这句感慨绝对是范振华此时最真实的心理写照。先不谈社会有没有宁孑毒打,起码他是真的被这小家伙毒打过了。如果不是当时宁孑左一句“不想去”,右一句“那就留学”,他至于动用这么多资源,还废尽舌头,甚至动了几次肝火,来为燕北体大建设新专业么?
此时,会议室里听到的这句答非所问的评价,都愣神了……
嗯,被一位顶级院士评价为生来就是为了毒打社会的,这特么是怎样的神仙?
……
“喵……这里的院士们简直太有想象力了,他们这么干,我以后都不好意思说他们是蠢货了怎么办?”
盛夏的午后,依然在埋头刷题的宁孑被三月突然蹦出的消息,打断了思路。
这句话有些莫名其妙了,宁孑好奇的回道:“他们做了什么?”
“喵……燕北大学跟燕北体育大学合作开办了数学系!喵,难怪那天签合同的时候那个姓鲁的家伙会专门强调了一句免试生得接受专业调剂。所以,你做好准备去体育大学读数学系了吗?”
宁孑挠了挠头,只感觉有些莫名其妙,竟然还有这种操作?
“那,我不去了?”
“喵,为什么不去?这种在规则下的斗智斗勇才是生活中的一些调味品,你还可以选修啊!《数学年刊》的主编给你发来了一封邮件,你那篇关于超维立方体敏感度猜想的论文已经通过,但有人提出了要修改作者单位,询问你是否同意。我想很快你就会接到电话,毕竟那位促成这件事的院士肯定是不想废这么大的劲,做了一堆的无用功。”
“额,那我应该同意?”宁孑很诚恳的咨询着三月的意见,他觉得三月大人似乎很懂人情世故的样子。
“喵,同意,为什么不同意?当然不能无条件同意,这时候就是你争取各种好处的时候了。在博弈中,对方先期付出的代价越大,对无理要求的容忍程度就会越高。既然他们已经做了这么多,为了不让前期的付出浪费掉,只要你开出的条件不会超过前期的付出,他们自然会对你予取予求。更别提你还有未来可期。”
小猫梳理着毛发,志得意满的说道。
“但我要提什么条件呢?”宁孑顿时犯了难,他压根没想过这些。
“喵,这就超出一只可爱而又优雅的小猫那可怜的认知了。人类的需求从来都是多变,诡异,且无法揣度的。我只是告诉你,在提要求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想到什么要求什么。这是你肯定要经历的。人的社会性注定了,你得学会在任何情况下跟任何人进行博弈。你可以把这次经历当成一次历练,学会克服矜持的心态,漫天要价!”
三月的话音刚落,宁孑的手机果然响了起来。
来电显示上的范振华,还是那天这位院士自己在宁孑的手机上输入上去的,看着三月大人已经闭上了眼睛,宁孑便知道关于提条件的指点已经结束,他只能困惑的接通了电话。
“喂。”
“宁孑,我是范振华,你应该还没忘记我吧?”
“没有,你有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