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能学霸到首席科学家 第77章

作者:首席设计师

不过,像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这种如此重要的成果,一场面向所有数学家们的报告是不可避免的。

而后,林晓笑着说道:“明天我就要回国了,所以我选择在我的祖国,我的学校。”

“好吧,我也应该猜到你的选择。”怀尔斯叹了口气,“我更希望你能在牛津大学,哪怕是巴黎也行,但是想想,能够如此重要的成果,显然还是在自己生活的地方进行报告更加合适了。”

“是的。”

“那就,期待你举办报告的那一天了。”

“谢谢。”

林晓说道。

虽然在法国待的这几天,他感受到了这里纯粹的学术氛围,待在这里十分的舒服,那天在庞加莱研究所的圆形会厅中,那么多人为了他能够攻克这个难题而齐齐为他加油。

不过这里终究是异乡。

虽然自己的国家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好的地方也有很多,更何况那终究是自己的家乡。

他不再多想,挂掉了电话。

接下来,他便开始整理起自己的所有理论,然后将论文发表在了arxiv上。

第二天,也到了回家的时候了。

和许继、小周、小施坐上了回归祖国的航班,航班大概十一个小时的时间。

当他落地的时候,数学界,大概已经沸腾了吧。

……

时间转眼过去,来到第二天。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UCLA。

此时的陶哲轩正坐在自己的办公室中,喝着咖啡,在网上冲着浪。

办公室内,他的研究生们正在讨论着。

“哇,这张照片,太帅了。”

“是啊,这个抓拍的角度太棒了!”

听到学生们讨论的东西,陶哲轩不由产生了好奇。

虽然他所有的兴趣都扑在数学上,不过,年轻人们爱好的事情,他也都一样爱好,当年他还在上硕士的时候,还因为打《文明》挂过科呢。

“你们在聊些什么?”他笑着问道。

几名学生听到教授的问题,都笑着说道:“教授,就是前两天关于林的事情,脸书上有个人分享了一张照片,非常的nice!”

“哦?林?”

这下,陶哲轩更加感兴趣了。

这几天林晓的事迹,他当然也知晓了,得知林晓似乎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上抓住了一个灵感,所以这些天他也一直关注着相关的动静,比如arxiv,只要林晓发了论文,他就会立马收到通知的。

“教授,您看。”

而见到教授有兴趣,几名研究生自然主动地走上前,将那张照片给陶哲轩看了一看。

陶哲轩看了一眼,也不得不惊叹于这张照片的设计之精妙。

图片中,一个有着有些历史气息的会场之中,其他数百人都议论纷纷,每个人都将目光投向了会场左前方的一排,而所有人目光交织之处,是全场唯一一个低着头,写着东西的年轻人,这位年轻人仿佛和在场的吵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这张照片的名字,叫做《他正在接近真理》。

“Wonderful!”

陶哲轩也忍不住赞赏道。

这确实是一张非常棒的照片,而这张照片的点赞量已经高达数万,评论更是上千,再一看发布时间,也仅仅过去了一个小时而已。

大概,有许多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这张照片中的主角吧?

这时,旁边的一名研究生问道:“教授,您说,他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吗?”

“等吧,说不定过几天就有消息了呢?”

陶哲轩说完,转头瞥了一眼自己的电脑,忽然,他看见自己的arxiv上收到了一个通知。

关注的用户发布了文章。

他眉头一挑,迅速打开了通知一看,果然是“XiaoLin”发布的!

而林晓发布的论文,标题赫然是《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

这正是现代哥德巴赫猜想的陈述!

陶哲轩忍不住在心中感到了吃惊,两个月前还和他交流过这个问题的那个华国年轻人,如今居然真的证明了这个问题吗?

“教授,怎么了?”

他的研究生见到陶哲轩忽然将目光定在电脑上移不开了,不由问道。

“林,可能已经证明出来了。”

陶哲轩的回答,让几名研究生都呆住了。

而陶哲轩并没有跟自己的学生们说什么,而是下载了这篇论文。

而他刷新了一下后,就发现这篇论文的下载量突破了十个。

显然,也有许多人正在关注着。

不过陶哲轩没有在意这些东西,而是看起了论文。

他的研究生们见到教授认真了起来,当然也都没有打扰。

就这样,时间慢慢过去。

总共六十多页的论文,陶哲轩看了整整四个小时才基本上看完。

但此时他不得不在心中表示了震惊。

他没有找到任何错误。

严谨,流畅,一如林晓之前的论文。

“他竟然真的做到了。”

将筛法和圆法结合在一起!

这种不可思议的做法,哪怕是之前他给林晓提起的时候,都没有抱太大期望。

而后,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自己常用的社交软件,然后在上面发表了动态。

【林晓——他接近了真理!】

第一百三十八章 准备好迎接数学界的考验

华国,上京国际机场。

一架巨大的飞机从空中划过,最终落在了机场跑道上,硕大的轮子因为滚动,发出了巨大的声音,而飞机的速度也迅速下降,最终慢了下来。

“走吧,小伙子们。”许继对三个年轻人招呼一声,随后一起下了飞机,来到了抵达大厅。

只不过来到抵达大厅后,他们就见到有几个人举着牌子,站在出口处,而牌子上,赫然是“林晓”。

几个人都一愣。

“林晓,那是找你的吗?”

“我……不知道。”林晓摇摇头,事前又没人通知他,他当然不知道,“说不定是同名同姓的?”

许继这个时候忽然想起了什么,说道:“我估计,那就是找你的。”

他话刚说完,他们就见到那几个举牌的人似乎也看到他们了,然后便走了上来,来到了林晓面前。

“请问是林晓先生吗?”

其中一个人问道。

“是我。”

林晓说道,敢情这帮人还真是来找他的。

那个人脸上便露出了笑容,说道:“我是国院秘书处的秘书,我们的领导希望和你见一见,聊几句。”

林晓顿时震惊了。

啥?

国院的领导要见他?

而旁边的小周和小施也都是一脸震惊。

这就是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待遇吗?

他们看着林晓的目光中,此时除了羡慕,只剩下羡慕了。

这就是学有所成啊!

而一旁的许继,目光中也忍不住露出了惊讶。

看到这几个人时,他就有种感觉,这几个人都是国院的,毕竟他也算是经常和这些人接触。

然后再想到之前央视的记者直接跑过来采访林晓的事情,他就感觉自己猜到了。

毕竟,哥德巴赫猜想的影响力在国内还是很大的,陈景润当年证明了1+2后,因为特殊时期做出如此贡献,便成为了一种宣传事件,而后一位叫做徐迟的作家专门将其做成了一个报告文学,发表在了《人民文学》上。

在当初那个年代,《人民文学》的影响力相当之大,而那个时候也没有手机电脑,没有现代的网络,人们能够用来娱乐的,便是这些文章了。

于是,人们就知道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个东西,虽然人们都看不懂,但是并不妨碍人们觉得它很牛逼,尤其是前面加上了一个世界级难题,并且是华国人解决的。

那个时候,人们对于这种事情都会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于是乎,也连带着将哥德巴赫猜想的名气送到了更高的地位。

这也是为什么华国民间科学家们最喜欢‘证明’的问题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而如今,一位不是民间科学家,并且在国际数学界都颇有名声的年轻数学天才证明了这个猜想,国家方面当然会注意。

尤其是它的意义。

大概,林晓又能够上一次央视专访了?

而林晓的成果一旦通过了同行评审,获得了数学界的一致认同,那么,国家也必然会对这个年轻人提起最大的重视。

华国数学界,需要出现一个足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了,之前错过了邱成桐、张益唐等人,现在出现了一位更加出色的年轻人,这要是再丢掉了,那就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这也仅仅只是国内的,在国际范围上,恐怕还会有更多的关注,《时代周刊》可能会来主动采访他,《科学》《自然》这样的顶级期刊也会愿意接受他的论文投稿,各种和数学相关的机构或组织都会向他发来邀请,与此同时的还有各种名利……

许继忽然不知道林晓会怎么选择。

他能不能承受那样的诱惑?

而且,在法国时,他也感受到了那种学术上的纯粹,相信林晓也感受到了。

也正是如此,世界的数学家们都愿意往那里跑。

而在华国,哪里能有这样的氛围呢?

许继作为曾经上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院长,他并不知道。

就像去年十二月底的时候,那位和林晓曾经聊过许多次的徐晨也离开了华国,去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教授。

徐晨当初就是主动从美国回来的,但如今又去了美国,如此想来,也算是一种遗憾。

不过往好点想,徐晨去了MIT,对于华国那些去MIT读数学博士的学生来说也是种好事情嘛,至少人家每年都能够招几个华国学生。

到最后,许继只能祝愿林晓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

对于这种事情,林晓当然不会拒绝,和许继教授和小周、小施告别后,他便坐上了专车,前往了国院。

在一个宽敞的接待室中等候了一会儿后,门打开了,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挺谦和的老人走了进来。

见到这个经常在电视、新闻上见到的老人,林晓便连忙站了起来,主动走了上去,尊敬地喊道:“您好!”

老人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说道:“林晓同学,突兀让你过来,不好意思了。”

听到这位主动说抱歉,林晓一时有些受宠若惊,伸出双手和老人握了握,道:“没什么,能和您见面,我也很荣幸。”

“这没什么荣幸的。”老人摇摇头:“三人行,必有我师,你在数学上的成就,也很让我佩服啊。”

随后他指了指旁边的座位说道:“先坐吧,不用站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