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首席设计师
……
欢迎晚会结束了,第二天,讨论班正式开始。
讨论班一天四场讲座,主题一般都比较宽泛,像第一天,就有稳定归约定理以及有限域上的上同调等好几种理论。
对于这些理论,林晓也就是简单听一听就行了,第二天时,有一场讲座让林晓产生了兴趣,这场讲座,分享的便是他的林氏群变换法以及林氏猜想,而主讲人是洛朗·拉福格,2002年的菲尔兹奖得主。
一位菲奖得主来分享自己的理论,对此林晓当然不可能缺席。
第一百三十三章 他正在回答你的问题
1月6日,庞加莱研究所的圆形会厅中。
关于林氏群变换法和林氏猜想为主体的讲座,正在进行中。
“……我不得不惊叹林在这一步的巧妙构造,他成功地将这个函数转化为了模形式,这是一个十分绝妙的方法。针对这个方法,我可以写出四、五篇论文出来,而实际上,我之前在arxiv上查了查,其实已经能够查到二、三十篇论文了。”
“而也正是在这一步中,林在去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引出了他的林氏猜想,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一点,那我也就在这里再推导一遍。”
说着,洛朗·拉福格便在上面写了起来。
“……很容易,我们就得到了最终的这个式子,现在只要我们能够将K=1的形式证明出来,我们就能够保证将任何函数转化成层的形式,关于他的重要性,我想也不用多做赘述,大家应该都会知道。”
“实际上,林氏猜想的提出者,今天也在现场,如果待会儿有时间,我也很想了解一下他有没有什么想法。”
随着洛朗·拉福格的话说出,在场的人们都不由将目光转向一边,那里,正是林晓坐的地方。
突然被cue的林晓,也就笑着朝周围点了点头。
不过他又感觉好像还有几道仇恨的目光,仔细瞅了瞅,好像是昨晚上被自己拒绝的那几个女人?
他连忙移回了目光。
男不和女斗。
而台上的洛朗·拉福格也没有停留,继续说了下去。
“在林的思路当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对‘桥’的思考。数学中的桥梁,能够将两个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也是如此,我们过去的数学研究中,都需要搭桥,不管是格罗滕迪克奠定的现代代数几何,还郎兰兹先生提出的朗兰兹纲领,都是通过不断地搭桥来完成的。”
“而如何搭桥,除了像林那样足够强的技巧之外,考验的便是各位对各种细微之处的观察能力,观察的越发仔细,就越能发现平常人难以发现的那些细节……”
在座的人中,除了知名的数学家们,最多的便是学生们了,听到拉福格教授的话,学生们若有所思的思考着,而数学家们也微微点头,表示了赞同。
林晓那样的天赋与技巧,是与生俱来的,这是大部分人都难以拥有的,所以这大部分人,只能将自己的目光放在那细微之处。
但是,细微之处,有那么容易被发现吗?
“搭桥,还有细节……”
林晓也陷入了思考之中,他开始回顾起自己所有掌握的知识。
他当然知道要搭桥,想要沟通圆法以及筛法,就必须让它们中间搭起一座桥。
它们就像是亚洲和非洲之间的苏伊士运河,尽管相比较两个大陆那宽阔无比的面积,苏伊士运河最大只有三百多米的宽度显得无比的微小,连一艘400米长的货轮都能将其堵住,然而也正是如此之小的距离,使得两座大陆只能隔河相望。
而一旦将桥架起来,那么亚欧非大陆就能够真正连接在一起,成为地球上最巨无霸的大陆。
圆法,以及筛法,也是如此。
然而想要搭桥,就需要注意细节,得去找哪里最适合搭桥,否则的话,桥是会搭不上的。
“有哪些细节是没有被我所注意到的……?”
或者说,有哪些角度是他没有尝试过的?
而猛然间,林晓的眼前忽然亮了起来:“复平面!”
“没错!就是复平面!”
复平面,一般指的便是复数平面。
什么是复数?
也就是带了‘i’这个数学家们定义的虚数单位的东西,也即对-1开根号,一般形式就是z=a+bi。
这样一个纯人为定义的东西,却在之后的数学研究中发挥出了令数学家们难以想象的作用,包括黎曼猜想中的黎曼zeta函数,便是通过在复平面上确定素数个数的一个函数。
这也是数学中一种绝妙的巧合。
而对于林晓来说,他也突然觉察到,自己似乎也能够找到一个巧合,能够于复平面领域,实现他想要搭建起来的那座桥。
他立马低下了头,从口袋中掏出了记事本和笔,然后低头运算起来。
周围没有人在意他的动作,因为在这场讲座上,就有很多人拿着记事本和笔记着东西,说不定主讲者讲到了一个有意思的东西,他们就会记下来。
只不过,此时的林晓所写的,已经是和拉福格教授所讲的不同的东西了。
“在复平面上构建一个单位圆,假定素数就是这些复平面上的点的话……这里……可以用素数计数函数来处理。”
“……”
渐渐的,林晓进入了自己的状态中,忘记了周围的人或事。
而时间,显然也没有去等待林晓,而是随着每个人做出的每一个动作,逐渐消逝了。
布尔巴基讨论班的每场讲座总共一个半小时,而当林晓领会到自己曾经忽略过的一个小点后,此时的讲座就已经过去了半个多小时了。
于是,本场讲座来到了最后的二十分钟。
洛朗·拉福格教授讲完了自己想要讲的东西,接下来是回答问题的时间。
一只只手举起,很多人都问出了一些想要了解的,而洛朗·拉福格也都依次作出回答。
就这样,直到最后还剩下五分钟的时候,洛朗·拉福格笑着说道:“还有人有问题吗?”
大概等了一会儿后,有个大概是学生模样的人举起了手。
“请说。”
这个学生笑着说道:“我想知道林先生是经过怎样的研究经历,然后才完成了林氏群变换法理论的。”
显然,这个问题已经不属于学术上的问题了,当然,这个学生大概也是看没有人问其他问题了,才会问这个。
洛朗·拉福格教授也笑了笑,说道:“这个我当然回答不了,这个大概就应该让我们的林先生来回答了,正好,我刚才还说想和林先生交流一下呢。”
而后他便再一次看向了林晓的方向,笑着说道:“不知道林先生有没有兴趣来一个现身说法呢?”
在场的人们都笑着转头看向了林晓那边。
但半晌后,让其他人疑惑的是,林晓并没有起身进行回答。
而那些距离林晓比较近的人,却就都看见林晓在做什么。
他正在记事本上写着各种公式,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周围。
“他写的是什么?”
有的人忍不住小声问道。
“谁知道呢?说不定又是一种能够和林氏群变换法相媲美的新理论呢?”其他人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看起来好复杂的样子。”
“但是,他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么认真啊?竟然完全忘记了周围吗?”
“我也不知道,我只有在打使命召唤的时候能有这种状态。”
“真是不可思议……”
而台上的洛朗·拉福格教授看到这种情况,也只好无奈地向提问者摊了摊手,说道:“看来,咱们的林先生正在数学的道路上奋斗着,暂时没有办法回答你的问题。”
他看着林晓那低着头认真思考的样子,又补充了一句:“或者,林,正在回答你的问题呢?他正在亲身演示他是如何研究数学的。”
所有人听到洛朗·拉福格这么说,顿时都理解了他的意思。
那位提问者想问林晓是经过怎样的研究,才成功搞出了林氏群变换法。
而现在林晓‘忘我’般的研究,可不就是恰好地回答了他的问题嘛?
人们都忍不住对林晓感到了无比的钦佩和感慨,能够在旁边有其他声音的影响下,依然陷入这种沉浸式的思考当中,大概也只有这样的能力,然后再加上那无与伦比的天赋,才能够达到林晓如今的成就吧?
哪怕是昨晚上被林晓拒绝的那几个法国女学生,此时也不由对林晓佩服。
她们看着林晓在所有人的目光中思考着问题,那时不时轻皱以及舒展开来的眉目,就让人想起一句话,理工科男人在思考问题时,是最有魅力的。
第一百三十四章 我们正在见证历史
尽管所有人关注的都是林晓,不过坐在林晓身边的许继、小周、小施同样也能感受到这种成为焦点的滋味如何。
许继倒是还好,被别人看他早就习惯了,更不用说这些人都不是看他的。
他此时也只是惊讶于林晓的表现,居然能够做到如此专心的研究而不受任何影响,至于林晓在搞什么,他看了看,什么都没有看出来,因为记事本太小,一页的内容太少,他没有看前面,当然不知道林晓写的是什么。
至于旁边的小周和小施,面对着周围各种看过来的目光,就不由自主地感到了一种紧张感。
尽管别人看的都是坐在一旁的林晓,但是作为旁边的人,有时也会有心理压力的。
尤其是这里汇聚了不知道多少大佬,光是菲尔兹奖得主就有六七位。
于是为了减轻自己的压力,他们两人也只能假装自己正在看林晓的过程,但这里就又有一个问题了,他们什么完全看不懂林晓写的什么,这就令他们更加欲哭无泪了。
再见到林晓丝毫不像他们那样感到压力,相反还是一副什么都不受影响的样子,他们也只能在心中说一声“牛逼”。
就这样,原本好好的布尔巴基讨论班,此时却展现出了一种奇怪的景象:全场数百人都将目光集中在坐在第六排左侧位置的那个年轻人身上,有的人小声议论,有的人面露惊叹,而唯独那个年轻人则一副沉思的模样,仿佛身处于属于他自己的世界一样,感受不到周围的任何事物。
有一位现场的摄影师觉得这一幕很有意思,于是便站在会厅的右后方,拍下了这个照片,这张照片,让他感觉仿佛拍出了《最后的晚餐》的效果,当然,寓意有些不同,这是对数学天才的致敬。
“完美的照片。”
这名摄影师满意地点点头,准备回去之后将这个照片给收藏起来。
而此时此刻,台上的洛朗·拉福格教授看着这情况,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尊重他,相反,他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林晓之前是有在听讲座的,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陷入了思考中,这不就说明,林晓是听了他的某句话后产生了启发的嘛。
作为主讲者,如果能有一个数学成果是因为听了自己的演讲后诞生的,那他也会感到与有荣焉的。
而后,他便说道:“既然大家都对林的研究感兴趣,那么本场讲座就到此为止,让我们一起祝愿林能够实现突破吧。”
其他人听到洛朗·拉福格的话,这才意识到菲奖大佬的讲座都还没有结束呢。
而后,大家便要送上掌声,向洛朗·拉福格的讲座表示感谢,然而洛朗·拉福格却伸出手制止了他们,随后将食指放在了嘴前,“嘘,不要打扰到林,说不定我们正在见证历史呢?”
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而后,不少人都向前凑了凑,想知道林晓到底研究的是什么。
本来,此时已经可以离场了,但是没有人离开,数学家们都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值得林晓如此认真研究,而学生们同样也是如此,而且,林晓搞出的这种动静也足够让他们留下来了。
而在这里的学生中,有些是跟着导师从国外过来的,而更多的,则都是附近大学数学系的学生,比如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或者巴黎第七大学等等法国名校。
而这些学生中,除了少部分因为天资聪慧得以在十八岁以下就能够进入大学学习,而其他的学生基本都是十八岁以上的了,大多也都是研究生。
因此在面对林晓这个明明和他们是同龄,甚至还小了几岁,却在数学界声名鹊起的华国年轻人,他们都有种想和其接近接近,了解一下他的想法,就比如刚才那个学生站起来问的问题。
而此时此刻,林晓又做出这种与众不同的事情,就更加让他们感到仰慕了。
每个人都议论着,当然也都控制着自己的声音,避免惊扰到林晓。
至于那些靠近林晓的位置就成为了VIP位,比如小周、小施两人的座位,两人大概觉得自己在这里过于碍眼,于是就主动地离开了这里,给其他人让出了位置。
而其他人,则看着林晓的步骤,想要看出他到底在研究什么。
“你说,他在做什么?”
拉福格教授从台上走了下来,来到了怀尔斯教授旁边,其他几个座位上,坐着的还有几位菲尔兹奖得主,或者是阿贝尔奖、沃尔夫奖、克拉福德奖等等一些数学界的大佬。
怀尔斯教授笑了笑说道:“我猜是哥德巴赫猜想。”
“我也猜哥德巴赫猜想。”
又有几位数学界的大佬说道。
拉福格见到他们这么异口同声,不由问道:“你们怎么知道?”
“怀尔斯这家伙刚才说的。”一位克拉福德数学奖得主说道。
怀尔斯摊了摊手:“昨天的晚会上,林告诉我的。”
“哥德巴赫猜想?”
洛朗·拉福格脸上顿时露出了惊讶,“他现在都打算挑战这种难度的东西了吗?”
“所以我们都说他是天才嘛。”怀尔斯笑了笑。
洛朗·拉福格顿时忍不住又看向林晓,之前以为是其他的什么研究,哪怕是林晓对林氏猜想有了什么想法,他都不惊讶,结果现在居然说林晓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