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第325章

作者:徒己

大概一盏茶的功夫,两个稳婆也先后出来,郭默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一人给了一个。

足足有三十两纹银,够她们接生多少孩子的?

“谢燕王殿下的赏,小公子的声音真是洪亮,老婆子接生过这么多孩子,还没见过声音这么大的。”

“是啊,小公子一降生就带来了大雨,是我们洛阳城的福星啊,奴婢们恭喜殿下了。”

也许是看在三十两银子的份上,这两个半老徐娘一个劲儿地说着恭维的话,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走出燕王府了,还不停地向外边的人夸耀着,看样子足够这二位吹嘘一阵子的。

“蓉儿,辛苦你了——”

本身就是六月的天气,即便这房间被郭默精心布置了一番,还是难以阻挡那份热气。

又是生孩子这么费力的事情,此时的黄蓉满头大汗,却只能用干巾帕在擦拭。

郭默上前,就坐在黄蓉的床边,拉着她的手,渡一道先天真气进去,顺着黄蓉的经脉整整运行了两个大周天。

“默哥哥,你还没看看孩子呢——”

见到郭默进来,连孩子都没看,就直接给自己调理,黄蓉的心里很是感动。

在这方面,黄蓉觉得郭默跟太多的男人不一样,他似乎不是很重视孩子,尤其是男孩。

“娘亲,爹爹,小弟弟好丑啊——”

从黄蓉的床里边,小郭襄伸出头来,这小丫头什么时候跑床上去了?

“襄儿,快下来,别碰到弟弟了。”

冯衡却在一旁呼喊着,让听香将小郭襄给抱下来。

这个小丫头,整天疯疯癫癫的,要是一不留神,伤到了刚出生的小婴儿就麻烦了。

“哈哈,襄儿,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都是这个样子的。等过几天,你再来看看,保准是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弟弟。”

郭默阻止了上前的听香,亲自将小郭襄抱了出来,却没放在地上,直接抱在自己的腿上,另一只手还拉着黄蓉。

“默哥哥,你也真够偏心的,这样下去会把小襄儿惯怀的,将来可怎么得了?”

当年,一胎龙凤的时候,郭默就是喜欢小郭襄,远远多于一同出生的郭逸。

后来,又有了老三郭逍,机缘巧合,这都过去一年半了,郭默还没能够见到自己家的老三。

现在,老四也出生了,难道因为是一个儿子,就这么不受待见吗?

“默儿,还是给孩子取一个名字吧?这个可是你亲自守着出生的孩子了。”

冯衡抱着刚出生的老四走了过来,郭默这才把小郭襄轻轻地放在地上,顺手将老四接了过来。

分量挺足的一个婴儿,郭默估摸着,总得有七八斤的样子。

或许是哭的累了,小家伙已经停止了哭叫,微闭着眼睛,确实像小襄儿说的那样——好丑啊。

“我这几个孩子,除了襄儿是个女孩儿,这是第三个儿子。老大叫郭逸,官家有意栽培他,恐怕长大了他也‘逸’不起来。”

“老三叫郭逍,虽然官家说是顺着我的意思来取的,但多少也能看出他的心思。”

“这个老四,我倒是真希望他能够平平安安过一生,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名字也不用刻意去想了,就顺着老三,叫郭遥吧。”

郭遥?

不能说不好听,只是郭默这取名字的态度,连旁边的李莫愁看了,都有些替老四不值。

怎么碰到一个这样的爹爹?她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小腹。

郭默最近除了传授和监督别人练武,自己也同样没有懈怠。

他从终南山带出来的“归元剑法”,当时因为时间有限,并没有完全参详透彻,只能算是学会了而已。

现在有了大量的时间,郭默越是研究,越是发现这部“归元剑法”的奇特之处。

虽然只有三式,“人之初”、“地坤绝”、“天无道”,却分别代表着三重境界。

而郭默却发现,自己连第一重境界,似乎都没能完全达到。

“人之初”,却是刚刚有人类之时,同样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却在陆地和水里到处都能找到。

而虫、鱼、鸟、兽属于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这些,还只是属于有生命的。

而生命之外,同样有很多的东西,诸如清风明月,诸如大山大河。

那么,人呢?

人可不动如山,人可入水如鱼,人可奔走如马,人可飞翔如鸟。

那么,人又是什么?

随着郭默的不断研究,似乎抓住了点儿蛛丝马迹,又似乎眼前还是一团浆湖。

只是,整个人非但没有半点颓废的神情,反而异常的精神。

于是乎,李莫愁也怀孕了......

所以,大宋王朝高高在上的燕王殿下,已经独自在书房里睡了大半个月,继续研究他的“人之初”。

燕王殿下,洛阳生子的消息,不胫而走。

尤其是生子当日,伴随着一场降雨,更是增加了一些传奇色彩。

可惜,这场雨来得急,去得也急,仅仅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

几乎在郭默给老四取完名字之后,这场突如其来的降雨,也雨住风收,人间再次恢复了闷热。

“殿下,老臣给您道喜了,哈哈哈——”

赵汝述和老程珌又联袂而来,这次都是一张张笑脸。

郭默那两个儿子,都远在桃花岛,除了少数亲近的人,郭默这些臣属一个也没见到过。

这位四公子,算是离臣属最近的一个,小郭襄却自动地被他们忽略了。

“赵长史,派到各地勘察的人回来了吗?各地雨情怎么样?”

郭默谢过二人的贺喜,却更关心跟老四一块来的那场大雨,到底能带来多大的好处。

“启禀殿下,虽然派往唐州和邓州的人还没回来,不过据河南府和汝州的情况来看,形式依然严峻。”

“好在之前听了殿下的建议,各村各镇,都召集人手挖了储水的池塘,这次降雨基本上都有半池塘的水,算是能解一时燃眉之急。”

这是老程珌在说话,这位热心肠的燕王府司马,亲自带着护卫走访了洛阳城外的几处村庄。

还特意到黄河岸边,“岳家军”挖的那十个大池塘去看了看。

现在的老程,对这位燕王殿下,更加的佩服。

以前只是佩服他的勇武,佩服他的练兵,佩服他的选拔人才,佩服他的爱民如子......

现在,却要多加一条,料事如神。

他总是有很多别人想不到的奇思妙想,有时候看着不起眼,真正事到临头了,才知道一切都刚刚好。

“虽然我们相信人定胜天,但是在大灾大难面前,人的力量还是太渺小了些,我们还是做最坏的准备吧。”

“就算是到最后白忙活了一场,也不能事到临头了,却手足无措的好。”

郭默派往各地的购粮队,陆续有了回信,有些已经买到粮食,在回来的路上。

郭默没有让都运到洛阳来,从南到北,邓州、唐州、汝州和河南府,尽量各地均匀储备起来。

真到灾难来临时,也好快速、就近解决问题。

有了这场不算太理想的及时雨,恐怕秋粮能少折一成,各地储备的雨水,也能多支撑几天吧。

而咱们那位史相,的确是能当大事之人,收到了郭默的亲笔信,看到他万事具备,只欠军粮。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直接派出自己的心腹之人,将他名下所有农庄管事的都集中到临安来,统计之后史弥远才知道自己竟然有那么多的土地。

别的粮食不说,单单大米一项,去年的存粮有四十万石,前年的存粮还有二十五万石。

史弥远把前年的二十五万石大米,以市价卖给了郭默,还派人直接免费护送到洛阳城。

看到郭默的亲笔信,史弥远才彻底放心了。

小子,看来姜还是老的辣啊,郭默啊郭默你还是短练啊,这么大的事情,你居然还亲笔写书信?

这到底应该说是他年轻时浅,还是说他已经彻底相信了本相呢?

难道他就不知道,这封信落在老夫手里,就是铁一样的罪证啊?

一个藩王要造反的书信,这该是一个多大的把柄啊?

史弥远的心气又回来了,照常到枢密院去当值,毕竟他身上枢密院使的职位还一直在。

只是,现在的枢密院,已经没有什么具体的事务会送进来,早在他修养期间,官家赵扩已经把所有军政大事,都细分到了六部。

如果有事难以决断,或者需要各部配合的,官家赵扩又可以居中协调。真遇到争执不下的,不是还有郭默提出的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法则吗?

起初,大家都觉得这个法子有些儿戏,尤其是用在事关一国的军政大事上。

可是,真正实行了几次之后,无论是官家赵扩,还是各部的主事之人,都从这近乎儿戏的举动中,体会到了其中的真谛。

原来,这才是解决争议最好的方式啊。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有了几十万石粮食打底,郭默紧绷的神经再次松懈下来,继续他在燕王府里有条不紊的生活。

......

临安城,福宁宫。

“官家,大喜啊——”

老太监从福宁宫外跑了进来,一熘烟就来到官家赵扩的御书桉前。

“你这老货,成何体统?要是让老卫泾看到你这个样子,非参你一个‘君前失仪’之罪不可!”

卫泾,是赵扩亲自请回来的老臣,现在官拜御史中丞,有他署理御史台,郭默那个御史大夫,就真正成了摆设。

这两年来,御史台也真正发挥了他的作用,大宋朝野的风气都为之一新,尤其是郭默暗中给了老卫泾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初始,老卫泾不理解郭默这些的做法,甚至好几次都闹到君前,直接告诉赵扩,要是这样做自己在御史台是干不下去的。

官家赵扩看了看儿子的条陈,也觉得里边很多内容,似乎有些离经叛道,至少会影响到很多大臣和士大夫的权益。

小七这是要搞变法吗?

即便有些不解,赵扩依然让卫泾按照郭默的意思执行,毕竟御史台是朝廷的喉舌部门,吹吹风是他们的职责和擅长。

果然,老卫泾刚刚放出一部分内容,就引发了朝野的议论。

可是,也就是议论议论罢了。

过十天半个月,照样还是谈论着燕王的军队如何骁勇,燕王的地盘上百姓如何安居乐业,燕王妃马上要生产了......

好吧,卫泾发现是自己吓自己了,就继续将郭默所列的各种政策和法令,先科普式的在百官和临安城里,进行着宣传。

依然有人反对,却也有些人支持,支持的一方,拿出来的论据是燕王掌管的二十多个州府,实实在在的桉例。

这样一来,卫泾的任务就好办多了,他甚至都有些期盼,这些政令能够真正地在江南之地实施。

在卫泾的心里,江南才是大宋的主体,和根本所在啊。

“官家,就算是老卫泾在这里,他也不敢参老奴的,瞧,这是他顶头上司的书信。”

卫泾的顶头上司,除了坐在福宁宫里的赵扩,那只有远在洛阳的御史大夫郭默了。

从今年年初开始,准确地说,自从老程珌北走洛阳之后,临安的燕王府就只有薛极一人在支撑,南希仁顶多在情报和护卫上,给予薛极帮助。

经过跟郭默的沟通,决定将程珌改认为燕王府的左司马,而老卫泾成了燕王府的右司马,同薛极一起共同打理临安燕王府的事情。

“小七的来信?你这老货,又偷看朕的信件了?”

这个世界上,以书信形式跟赵扩联系的,貌似也只有郭默了,其他人的只能叫奏章或者军报。

“嘿嘿,老奴也就是看着七爷没封口,想着不是什么机密之事,就偷看了两眼,还真是大喜事啊,燕王妃又给您添了一个小皇孙了——”

老太监没敢再矫情,赶忙将郭默的书信递了过去。

赵扩急忙拆开一看,的确是儿子的亲笔,这一手瘦金小楷,恐怕比祖上写得都不遑多让吧?

“哈哈,好,好啊,郭遥?倒是跟朕给老三取的郭逍是亲哥儿俩,可惜不是双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