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徒己
最终,赵扩觉得不够过瘾,大殿中还有很多中低级别的臣子没看到呢。
就让老太监,当场又诵读了一遍。
既然是战报,当然要详细讲述大宋一方的参与,郭默如何运筹帷幄,燕王护卫军如何骁勇善战,如何将蒙古、金国、西夏玩弄于股掌之中。
“诸卿,现在看来,西夏境内的局势,一年之内应当趋于稳定,三国之间谁也奈何不了谁。”
“蒙古铁骑将重点放在对付金国上,众卿觉得我们大宋,该如何从中渔利呢?”
好嘛,这官家都学会主动去趁火打劫了?
曾几何时,连南方的“罗氏鬼国”来求依附,大宋都不敢接纳。
只是憋屈地偏安江南一隅,还年年向金国上交“岁赋”。
这两三年来,郭默的出现,带动着整个大宋朝也扬眉吐气了。
“官家,对于此事,燕王殿下可有什么指示?”
老程珌先说话了,现在这老家伙可不得了,忙得跟个陀螺似的。
本身是礼部尚书,最近又开始跟金国的使团打擂台了,又兼任着枢密院的副使。
这半年来,逐渐地在枢密院也掌握了一定话语权。
之前的洛阳之行,老程珌彻底地成为“燕王”殿下的拥趸。
可以说,只要郭默不造反,老程珌就能挺他到底。
“那小子啊,之前竟然冒失地让敦武军,趁机又偷袭了河东北路的孟州和怀州,这不又给你老程惹麻烦不是?”
“哈哈哈老臣不嫌麻烦。”
好嘛,这两老货,他们真的是来上早朝的吗?
“官家,老臣教子无方,还望官家恕罪。”
那两个老货在那里耍宝,没想到兵部侍郎孟宗政也不甘寂寞,出班上奏。
大家都知道,是他的儿子孟共,亲自带着一万“敦武军”,趁着黄河结冰,北渡黄河,才偷袭了孟、怀二州的。
现在,他居然也跳出来,跟官家和老程珌一起搞怪?
话说孟宗政,你不一直是位敦厚老实的长者吗?
“燕王倒是有一个新的提议,今日在大朝会上,大家也议一议,如果都觉得没什么大问题,明年开春就按这个执行吧。”
好家伙,您这还没说是啥事呢,就要定性了吗?
“岳卿,此事还要你鼎力支持才行。”
赵扩对着户部侍郎岳珂道。
“不知燕王殿下所言何事?有需要老臣之处,老臣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嘛,现在都流行这样说话吗?
“燕王觉得我大宋的兵力还是差了点,无论是数量还是训练水平。”
“他打算重建岳家军,而岳家军都统制,亲点了你家岳翱的名字,面向全天下征兵,而不仅仅是大宋境内。”
这个意义就大了,当年“岳家军”横扫金兵,马踏黄河两岸。
郭默之所以提出全天下征兵,其实就是想唤醒当年“岳家军”的旧部,他们是死了,可他们的后代还在。
哪怕是传了两代人,三代人,骨子里那种对“岳家军”的归属感还在。
一旦“岳家军”的大旗重新树立起来,自然会有人云合景从。
“这...老臣不敢,军队都应当是大宋的军队,是官家的军队,老臣以为不可再用岳家军字样。”
岳珂立马跪倒在地,当年之时,倒是有不少以主将命名的军队,尤其“岳家军”更是显赫一时。
可是,强如当年的岳武穆,才有了功高震主之祸。
事到如今,再也找不到主将命名的军队,现在提出重建“岳家军”,岳珂怎敢接这个话茬?
“哈哈,岳卿多虑了。虽然这小子有时候也不着调,但是这个重建岳家军的提议,朕是完全赞成!”
“另外,燕王建议,将敦武军、靖难军、忠顺军和岳家军,都定额为五万步骑。”
“擢岳翱任岳家军都统制一职,当年岳雷将军用的八宝驼龙枪,一直供在大内,一并赐予岳翱。”
“岳卿,燕王偶尔得到了岳武穆的遗泽,武穆遗书,军中将领多有研习,今日朕将原本赐予你,也算物归原主了。”
“老臣岳珂,代表岳家上下,叩谢官家”
官家赵扩的一连串恩赏,岳珂早已站不住了,双膝跪倒、匍匐在地、泣不成声。
“史相,朕如此安排,您看可有何不妥之处?”
身为人君,赵扩还是要做出礼贤下士的态度,毕竟史弥远还是百官之首。
“官家烛照千里,老臣心服口服。”
看来,史弥远的心火还挺旺啊。
最近这半年,史弥远韬光养晦了不少,但是却在秘密进行一件事情,那就是“夺位”。
他算是看出来了,原本整天病恹恹的官家,这两年居然一天比一天健硕了起来。
每年秋天,还要到临安城外打猎去。
骑马射箭,虽然做不到箭无虚发,每次出马还真没有空手回来过。
整个皇宫,整个临安城,已经被赵扩经营的铁桶一般。
别看“敦武军”现在只有五万人,问题是郭默出了一个点子。
每隔几个月,从“敦武军”抽调两千人,替换临安的禁军。
而禁军不断地演武,淘汰老弱,除了从“敦武军”调配,也算是只出不进。
两年多下来,拱卫临安的五万禁军,已经超过一半人,是从“敦武军”训练出来的。
无论是军中,还是朝中,官家赵扩的影响力,或者说燕王赵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史弥远只好剑走偏锋,联合太子,直接夺位,想想这是多么讽刺的事情。
早在几年前,史弥远和这位太子殿下赵竑,那可是势同水火啊。
太子赵竑更是深恨史弥远,宫里墙壁上有一张地图,赵竑指着琼崖州说:“我日后如得志,就把史弥远安置到这里。”
没想到就是这样敌对的两个人,却因为一个横空出世的郭默,而诡异地走在了一起。
史弥远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而赵竑,虽然被立为太子,赵扩对他也不算太差,衣食用度都是太子该有的章程。
但是,郭默被封燕王,总揽大宋全部兵马,朝中大臣又多有拥护。
虽然他叫郭默,但是官家也赐名赵昊了啊。
这两年,已经有一些风言风语,传到赵竑的耳朵里。
说什么大家都觉得,只要能让大宋强盛,是不是真的赵氏子孙,其实没那么重要。
这样的言论,明显对郭默极为有利,而对太子赵竑,却像是灭顶之灾。
他不知道的是,这些言论,自然是史弥远的杰作,就是要他听到耳朵里去。
直到有一天,太子赵竑实在是受不了这种折磨,醉倒在了“留香苑”。
“留香苑”临安城有名的青楼妓馆,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幕后老板就是当朝的百官之首,史弥远。
当赵竑再次醒来的时候,是在一间安静的密室里,密室中只坐着一个人,那就是史弥远。
没有人知道,他们两个到底说了些什么,只是从此以后,太子赵竑就老实了许多。
不再出宫门一步,平日里读书练剑,对官家赵扩,晨昏定省,还总是被一些朝臣撞见。
而近些时日,赵竑更是多次争取侍奉官家用茶、用膳。
似乎一切都按照计划在进行着,可是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却没看到官家赵扩的身体出什么问题。
就像现在,赵扩又在大朝会上,胜了史弥远一局。
“岳卿,重建岳家军是件大事,燕王的意思,是让岳翱从敦武军带一百名中下级校尉,再带五百亲兵护卫过去。”
“这样一来,也不至于白手起家。你作为户部官员,要在物资上给予绝对支持,就按照敦武军的成例吧。”
赵扩说完,就宣告了退朝。
临走前,还有意无意地,看了史弥远一眼。
其中的含义,耐人寻味啊.....。
第二百三十三章 半步先天
从太原到银州,才过去几个月时间,却明显比去年增加了很多西去的人。
商人的嗅觉最是灵敏,完颜康大建“康城”的消息,在有心人的宣扬下,已经传遍了西夏的整个西部和北部。
而与之接壤的金国诸州府,尤其是河东北路,更是不断有商队前往,满载着各种物资,络绎不绝。
连离康城最近的城池银州,也被带动了起来。
夏金边境更是畅通无阻,毕竟这是金国的小王爷在建城。
无论是康城这方圆百里之内,还是整个河东北路,都算是完颜康自己的防控范围。
商人的手段也是通天的,就连驻守在平州附近的蒙古军队,都有人私下里来购买他们的货物。
对他们来讲,这些商队的货物算是来自中原了,尤其是太原带过去的汾酒,更是受到草原人的追捧。
完颜康知道后,不仅没有禁止,更是让自己的手下,假扮商人运送更多的汾酒卖给蒙古军队。
“默哥哥,没想到几个月没来,这一路上还真热闹了不少。”
郭默、黄蓉和陆乘风,他们三个从太原出发,也没着急赶路,到康城的时候,已过了申时。
若是快马急赶,或许能够在天黑前到达银州。
郭默却不愿意黄蓉太过劳累,毕竟银州的消息,每天都会传来。
“听风”的麒麟营一百人,已经汇合了陈玄风所部,找到了慕容世家私宅的确切位置,并严密监视了起来。
据“听风”传回来的消息,这处宅院至少存在了五十年以上,先后换了两三任主人,现在的主人叫“尚德”。
“听风”还打听到,这位叫“尚德”的只有二十多岁,曾经一度喜欢留恋于风月场所。
有一次酒喝多了,亲口透露,自己其实真正的名字叫“慕容尚德”。
根据下人们每天的采购量来判断,此宅至少藏有三十名以上的人。
有一名“听风”成员,没忍住好奇心,想偷偷进去打探一番。
没想到如泥牛入海一般,进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动静了。
这一下镇住了其他人,只好乖乖在外边监视着,不敢再打草惊蛇。
“郭老弟,这个康城里,现在也有咱们的人,要不要招过来问问,有没有什么重要的消息。”
陆乘风从进入康城开始,眼睛就在不停地寻找,终于被他看到了“听风”特有的记号。
应该是从银州“听风”的队伍分出去的,自从陆乘风到了太原之后,就把原来太原的负责人陆威,打发到了银州城。
“四师兄,还是不要了。现在康城的人口还是太少,我们这样接触,会增加他们暴露的风险。”
“应当没什么重要的消息,咱们还是简单休息一晚上,明日一早就到银州去吧。”
郭默思索了一番,还是放弃了与康城“听风”人员碰面的想法,连他自己和黄蓉,都做了简单的装扮,不想节外生枝。
......
“老四,这宅子里是不是有什么阵法?”
翌日,郭默、黄蓉和陆乘风便赶到了银州,陈玄风接到消息,第一时间赶来汇合。
“听风”的人,加上燕王护卫队,足有两百人,将慕容世家的私宅围了个水泄不通。
天已经黑了,大家都穿着蒙古人的服饰,手拿弯刀。
“大师兄放心,区区一套‘四象阵’,还是一套残阵不足为惧,待小弟随手破之。”
“东邪”黄药师,学究天人,一生所学浩如烟海。
他所收的徒弟,也个个不凡,要说对奇门遁甲的掌握,非四徒弟陆乘风不可。
上一篇:洪荒:玄门大师兄
下一篇:从全能学霸到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