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第169章

作者:何不言情

随后,几人闲聊了几句,甄武才问谭忠和王通:“我听四妹五妹说,你们有事寻我?是想让我给你们解惑?”

两人对视一眼后,谭忠点头道:“没错大哥,这些日子北平也太怪了些,之前护卫军被差遣开平,我父亲和王通父亲都被留守,而且三哥身为总旗也被闲置了起来,再加上昨日燕王殿下出了状况,我们几个着实有些担忧。”

“你们父亲有和你们说什么吗?”甄武问道。

两人都摇了摇头。

甄武思索起来,现在北平城张昺和谢贵的眼线不知道有多少,天知道有没有人盯着他们,若是他们不担忧,一副沉稳的样子,绝对引得张昺谢贵起疑,想来谭渊和王真没告诉这两人,和他没告诉老三一样,都存着担心。

他们虽说这些年也都有些历练,但显然还嫩了些。

那这般的话,甄武也不能和他们实话实说。

他便叹了口气道:“如今局势确实艰难,不过你们也帮不上什么大忙,你们不必操心,若是有用到你们的情况,我与你们父亲自会通知你们,这些日子你们便老老实实待在家里,莫要惹事,明白了吗?”

这话虽然是对着谭忠两人所说,但是说到后面,甄武的语气严厉起来,惹得老三和小七也不由自主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低头应是。

一代大哥,威势如此,恐怖如斯。

……

几天后,暂且不说北平城里,朱玉英去探望朱棣时,如何哭的稀里哗啦,南京城中,朱允炆收到张昺和谢贵的奏折后,沉思了起来。

说实话,他第一感觉便是不相信。

他对他的四叔印象可是相当深厚,在他的记忆中朱棣从来是披着甲提着刀,见到他就是一口一个‘大侄子’,如此胆气冲天的武人,又怎么可能被吓疯。

朱允炆随即召来方孝孺三人,进行商议。

等到方孝孺三人过来后,简单的了解到事情,几人开始商议起来,齐泰一如既往对朱棣保持着很大的警惕,建言不管朱棣如何,朝廷既然布局已经完成,当把事情做绝。

可是方孝孺和黄子澄皆不同意。

这两人都是比较在乎脸面的人,也不愿意朱允炆的名声受到损伤,俩人一人一句说着自古圣贤的仁义之道,听的朱允炆连连点头赞同,最终决定暂缓对燕王的动作。

只是他们不知道,朱允炆的名声和信用在军方,尤其是边军已经快要烂透了。

齐泰见状暗自叹息,不过他不想就这么简单作罢,想了想后,再次进言道:“既然如此,下月便是先帝忌日,陛下不妨下旨让燕王与燕王世子进京祭奠,这样不管燕王是否真疯,只要进了京师,便成了没牙的老虎,也将不再是一个威胁,不知陛下以为这般如何?”

朱允炆想了想,觉得齐泰的这个法子不错,便点头应下,随即直接下旨让人送往了北平城。

北平城虽仍然阴云盖顶,可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却一时间得到了缓解。

不过朱允炆虽然暂缓了针对朱棣动作,但却没有停止他的削藩政策,他大刀阔斧的想要把他的建文一代打造成青史留名,后人称赞的建文盛世,所以他立马把目光转放到了荆州的湘王朱柏身上。

那个年仅二十八岁的湘王,虽然在朱元璋的教导下,也带得了军,打的了仗,可自幼还是更喜爱读书。

他在封地特地设了‘景元阁’招贤纳士进行校对,整理书籍,又喜游山玩水,每每出行便载书相随,不论寒暑卷不离手,遇到好景便留恋几日,若是心有所得,便赋诗刻与山石之上,逍遥自在,日子过得不差仙神,自得其乐的还起了个道号,唤作‘紫虚子’。

他以为凭借着太祖亲子的身份,一辈子不争不抢,便可逍遥一世。

可没想到,就在朱允炆把目光放到湘王的身上后,朝廷中便有人质控湘王,意图谋反,伪造宝钞,擅虐杀人等罪名,朱允炆当即下旨斥责,命湘王入京受询。

不过朱允炆旨意下达后,心中阴暗的性子再次发作,他怕湘王不尊重他这个皇帝,不会乖乖的回京,便又安排军卒乔装为商队,暗中入荆州,打算武力逮捕湘王。

四月时,大批军卒突然出其不意的出现,很快的包围了湘王府。

府中的朱柏听到消息后,又惊又怒,他的妻妾儿女一时间也全都惊恐的跑了过来,缩在了朱柏身边,心惊胆战。

朱柏惊骇的念叨着:“朱允炆他要作甚?贬了五哥,逼疯了四哥,还不知足?如今还要逼死我不成?”

王府外,负责捉拿湘王的将领,语气很冲的向着王府喊话,话语中多有不尊。

这又让朱柏又是生怒,更是也心惊,那外面喊话的将领,一言一句,语气冰冷,足以看出朱允炆惩治他的心有多么的坚定。

可是天下间任谁也没有想到,这个酷爱学问的王爷,颇有刚性,朱允炆如此威逼,他怕虽怕,但不仅不会软弱,还会激发出他的反抗心理。

他深吸了两口气,平定了心中的惧意,看着天空,悲伤道:“我读史书,观历代大臣,遇到昏暴之朝被下狱,往往多自尽而亡,而我身为太祖之子,父皇逝世,我既不能探望病情,又不能入京参加葬礼,何等抱憾沉痛,活在这个世上又有何乐趣,如今难道还要受辱与奴仆之辈吗?我岂能苟且偷生,如此又怎配做太祖之子。”

吴氏听闻朱柏的话,哪里还不明白朱柏的决定,脸上一时间泪流满面。

朱柏感伤的看过去,轻轻道:“只是如此,我这辈子却要对不起你了。”

吴氏摇头,语气更咽却坚定自豪的说道:“妾身只愿下辈子仍旧能够嫁给王爷,这辈子妾身无怨无悔,欢喜的很。”

“好。”朱柏说完,转头又向着王府大门外的方向望去,只不过这时的眼中满带不屑。

外面负责抓捕的将领,依旧嚣张的喊着话。

可是一直静悄悄紧闭大门的湘王府,没过多久,竟然升起了滔天的大火。

火里隐隐浮现着朱柏的妻妾儿女。

而穿着一身亲王服侍的朱柏,抹泪送走了妻女后,翻身上了一匹白马,含笑纵入火海,如同战场上冲杀的将军,不曾有一点踟躇。

太祖亲子,岂能没有胆气?!

朱家人从不缺这点刚性。

火光越烧越大,渐渐的仿佛遮住了半边的天,红彤彤的让整个荆州府的百姓,都愣愣的看向那场滔天的大火。

慢慢的,随着时间流逝,大火终于熄灭了。

可无数人心中的那团火,升腾了起来。

建文元年,四月,湘王自焚王府。

……

第241章 -世子入京与回归

湘王自焚的消息,迅速的传到了天下各个角落,同时也传到了北平城。

若说周王被贬,许多人还能保持理性看待,可湘王的自焚却在所有人心中久久不能平息,试问堂堂一个亲王,要如何的绝望,才能以自焚而明志。

至于朝廷的反应,在怒斥了湘王数条罪状后,把这件事情定性为畏罪自杀。

畏罪自杀?!

这理由简直有些可笑,一个亲王能对什么样的罪状生畏自杀,连辩都不敢辩上一句。

谋反?他湘王有什么资本和资历来谋反?

若真是谋反,又怎么可能在王府被包围时,连反抗都不反抗呢?

难道一个连自焚都不惧的王爷,还害怕刀剑拼杀吗?!

若不是谋反,难道是私印宝钞,欺辱下人和百姓?这至于吓的一个亲王自焚吗?!

……

燕王府内。

“朱允炆。”朱棣咬牙道出这个名字,眼里充满了怒火:“逼死了亲叔,还敢推卸责任,把罪名按在湘王身上,如此行径,真以为天下任他摆布吗?!”

甄武等人的脸色,也都异常难看,谁能想到朱允炆上位短短几月就敢如此肆无忌惮的行事,削藩削藩,削的还是藩吗?这要的是命!

这一下,足见朱允炆的决心,足见朱允炆对他叔叔们的忌惮和残忍。

张玉此时开口道:“殿下,现下情况,再让世子三人入京吊唁,是不是再考虑一下,朝廷这般行事狠辣,足以证明朝廷的决心,卑职怕世子三人入京易,出京难啊。”

前几日他们收到朝廷旨意后,便决定让世子三人入京吊唁,而朱棣在装疯的情况下,再添一条生病,用来逃避入京的旨意。

现下这个节骨眼,朱棣是万万不敢进京的,即便朱棣敢,在坐的众人也不会同意朱棣入京的。

可不入京就代表心虚,甄武他们也怕朱允炆立马针对燕王行动,所以只能让朱高炽三人入京,用来拖延时间。

朱棣何尝不担心自己的儿子,听到张玉的话,眼光不由的看向了道衍:“大师,咱们还差多少时间才能准备好?”

道衍苦笑:“殿下为何明知故问,这种事情谁会嫌准备的时间长,自然是越久越好的。”

朱棣脸色纠结起来,难以决策。

朱高炽看到朱棣这般,主动站出来,说道:“父王,儿子愿与二弟三弟去一趟京师,帮大家争取一些时间,父王也知,大家如今都在悬崖边上,多些时间准备总是好的,不能因为一点危险,便止步不前,若是如此,那之后还会遇到更多的危险,到时候又该如何,总是要一点一点闯过去的。”

朱高炽拿出了他身为世子的担当,脸上不见惧意。

朱高煦这时也傲然开口道:“对,父王不用担心,那京师也不是什么龙潭虎穴,有何惧之?何况我入京师,该怕的应该是京师之人。”

朱高煦身上散发着一股强盛的自信,那股视天下于无物的胆气,一下子震动了在场人的士气,所有人赞赏的看着朱高煦,一时间心中都少了几分担心,多了几分豪气。

朱棣同样赞赏的看着朱高煦,他向来欣赏这般英勇无畏的人,而这种气质出现在自己儿子身上,忍不住为之自豪。

然而朱高煦此刻却看向甄武,他说的话有些熟悉,他的眼前仿佛闪现出第一次从军出征的时候,他跟在甄武身边,看着甄武胆色冲天的跃马扬鞭,说着豪气干云的话语。

那时候他羡慕的很,总想着有一天也能如甄武一般,如今他好像找到了那种感觉。

甄武冲着朱高煦微微笑了笑,仿佛猜到了朱高煦的心思,不过随后笑脸一收,脸色认真起来,他上前一步对着朱棣说道:“殿下,让我随高炽他们走一趟吧,我去总能提防一些宵小。”

这话一落,朱高炽和朱高煦脸上都浮现了一抹欣喜,他们是最清楚甄武的,尤其是朱高煦,他只觉的若是甄武随行,心中定然会踏实很多。

朱棣也有些意动,但同时也有些不舍,他晓得此番的危险。

可是,道衍却摇头道:“不妥,甄将军之名想必朝廷有所记录,甄将军若随往,世子等人想要脱身,怕是要更难一些。”

甄武瞬间反应过来,他若是过去,朝廷看管朱高炽等人的力量,定然要提升几个档次,这并不是他自信,而是这些年实实在在打出来的威名,朝廷若是看到他在,岂能不增派力量以防甄武。

想到这里,他眉头轻轻皱起。

朱棣立时也想明白了,心中烦躁的斥责甄武,撒气道:“你去什么去,怎么?我三个儿子不够,还要搭上你这个女婿?不是我总说你,玉英刚生了孩子你不知道?你不好好关心玉英,凑什么热闹,给老子退下。”

甄武忍住想要翻白眼的冲动,朱玉英刚生孩子他能不知道吗?而且朱棣刚才不是也挺意动的吗,真有意思。

不过甄武也没脾气,想明白他随往确实不妥后,老老实实的退了下去。

朱棣咬了咬牙,看向朱高炽。

他本就不是犹犹豫豫的人,简单一思索,便果断的下定决心道:“那你带你二弟三弟走一趟,尽可能的在城中帮父王周旋一番,尽量多拖延一些时间,父王知晓你聪慧,父王也相信你。”

说完,朱棣顿了一下接着道:“还有,你自小稳重,也要照顾好你的两个弟弟,遇事多思量几遭,莫要大意,若到了危机时刻,父王准你以安全为主,只要保的性命,带着你弟弟们安然回来,咱爷几个什么也不怕,你是否明白?”

“儿明白。”朱高炽俯身道。

朱棣点了点头,看向众人道:“行了,咱们不能聚太长时间,就此散了吧,接下来还望诸位加紧准备,莫要辜负了世子给大家争取的时间。”

“是。”众人应道。

随后,众人悄悄的安全撤离。

第二天,甄武骑马送朱高炽等人来到城外时,发现道衍和尚已经等在城外。

甄武与道衍点头打了个招呼后,叮嘱朱高炽三人道:“你们到了京城要晓得藏拙,一旦吊唁结束,便立刻开始设法归来,以免有什么意外突发,来不及回归,有一点你们要晓得,多争取些时间虽是好事,但是咱们与朝廷总归是要在战场上拼杀的,你们能安然回来对殿下,对军心才是最大的利处。”

朱高炽挺着大肚子,沉稳的点头道:“姐夫放心,我们明白。”

甄武拍了拍朱高炽厚实的肩膀,他其实不担心朱高炽,所以随即转头看向朱高煦道:“到京师后多听你大哥的,正是你们兄弟齐心时,莫要耍小性子。”

朱高煦翻了个白眼,不满甄武的区别对待:“我又不是小孩,这话你对三弟说才对。”

甄武没好气的瞪了朱高煦一眼,不过却也拿朱高煦没法子,便摇头不再理会朱高煦,最后转头看向朱高燧。

朱高燧眼睛亮亮的,衬着他的肤色更黑,他此时期待的看着甄武,等着甄武对他的叮嘱,然而甄武想了想,也没想到该和朱高燧说些什么。

这孩子,他接触的最少,性子了解的也不多。

最后,甄武只好拍了一下朱高燧道:“你没啥好说的,姐夫放心,当好跟屁虫就好。”

朱高燧眼睛一下子就不开心的瞪直了,随后气呼呼的的转过身子,不想甄武。

甄武不在意的笑了笑,冲着一旁的道衍道:“大师,你是不是有什么要交代的。”

道衍饶有兴趣的看了甄武几眼,才说道:“本来是有,不过全被你说了。”

这倒是巧了。

甄武与道衍又白话了两句,随后两人便和朱高炽等人挥手告别。

朱高炽三人也不耽搁,翻身上马,带着随从侍卫,在甄武和道衍的目送下,向着京师而去。

良久。

两人收回目光,道衍却看向甄武,看的甄武心中发毛,道衍的三角眼如毒蛇一般闪烁了两下,突然开口道:“甄将军,我有一事不明,可否为贫僧解惑?”

甄武一愣,好奇道:“我还能帮大师解惑?”

道衍点头。

甄武笑道:“那大师敬请直言。”

“贫僧观甄将军,好似甄将军对我们以一城而搏天下之事倍有信心,不知信心何来?”道衍淡然的问道。

可是甄武又愣了一下,下一刻他心中震惊,说起来他上辈子加上这辈子不比老和尚活的年岁少,而且甄武自问深耕过表演路数,从不认为自己表现的很明显,不知道这老家伙怎么看出来的。

“大师没信心?”甄武反问。

道衍一笑,也不粉饰话语,实话实话道:“贫僧从不在意输赢,何需有无信心。”

上一篇:五代河山风月

下一篇:唐朝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