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山铁杉
“毕苏茨基那个蠢货,不是我们英国支持进攻苏俄的。不过说到波兰的问题,我们英国也就是顺便说一下边境线,真正的话题相信苏联一定喜欢?”艾伦威尔逊直接把波兰和德国领土变动的话题掠过,提出了另外的条件。
“哦,是嘛?”福尔采娃的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的眨着,用征询的口吻反问道,“一个老牌帝国,相信有很多有价值的事情要分享。”
“当然有,当然有!”连续强调了两遍,艾伦威尔逊伸出手指自夸道,“对苏联绝对额外收获,福尔采娃小姐,现在伦敦有一个波兰流亡政府。”
福尔采娃眼睛一亮,她当然知道这件事,虽然在之前的波兰和希腊交易当中,英国方面已经把波兰作为交换条件,出卖给了苏联。可是波兰流亡政府存在一天,总是一个隐患。
艾伦威尔逊当然也知道这一点,波兰战役后,波兰全境失守。逃出波兰的军队效忠波兰流亡政府并参与多场战争,在前波兰国境的波兰士兵组织波兰地下国对抗前波兰国境上的德军。
波兰在二战后被苏联红军占领,由于波兰流亡政府和波兰地下国以及苏联没有太多的商谈,波兰成立由苏联扶植的政府,波兰流亡政府无法重回波兰。
波兰流亡政府一直坚持到苏联在冷战中失败,最后重返波兰,也是因为波兰流亡政府这段历史,波兰一直是东欧的反俄先锋。只不过和二战不同,人家认了新爹美国。
“波兰流亡政府对在外的波兰军队有着强大的影响力,效忠波兰的前政府军有十五万。”艾伦威尔逊说到这话锋一转,转而提醒福尔采娃,“我听闻在一个叫卡廷的地方,发现了大批波兰军官的尸体,他们到底是谁杀的,我不做评价。”
“那是德国人杀的,栽赃给我们。”福尔采娃眉头皱起,义正辞严的反驳道。
“是谁杀的并不重要,关键是有没有人相信。波兰流亡政府本身就有浓厚的反俄思想,如果当中的一部分人以此凝聚人心,这就是一个麻烦。”艾伦威尔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以第三方的角度分析道,“这样一个流放政府不在苏联的控制之下,波兰不会稳定,不是么?”
“还有听从波兰流亡政府的十几万波兰军人,还有苏波战争的仇恨,再往前还有三次瓜分波兰的历史,很多很多,太多了。”
福尔采娃紧皱着眉头,慈父对波兰的重视她就算没有听说,也能感受到的到。
第九十二章 大杀器
“波兰流亡政府的人一旦回到波兰,是不是去西伯利亚建设社会主义,还不是你们苏联人说的算么,届时和我们就没有关系了。”不然也不会同意用希腊换取波兰了,这一点来之前艾伦威尔逊受到了内阁秘书的指点,对此有着充分的认识。
英国认可波兰归苏联所有,但是留着波兰流亡政府在伦敦,就相当于一个反对派在对手的掌握当中,这可和刚刚出现的南斯拉夫问题是截然不同的。
不同之处在于,波兰肯定会被苏联红军驻扎,而现在的南斯拉夫仍然在铁托这个战争起家的领袖手中,一个完全掌控在手中的国家,苏联当然不愿意还有一个反对派在对手的手里。
而南斯拉夫现在对苏联来说属于一个可疑的盟友,苏联对这样一个国家有反对派在对立方,只能依靠自己维护安全乐见其成。
“艾伦先生,就算是如此,你不认为英国方面的诚意仍然是不够的么?”福尔采娃没有被艾伦威尔逊的话术所迷惑,只要是一个国家,话术都是相通的,反问道,“对日作战是美国最期望的事情,英国主动愿意帮忙,甚至为此把波兰流亡政府放在谈判桌,到底是为什么?”
没想到自己已经主动提出了让波兰人去西伯利亚种土豆,仍然不能打动眼前的女人。
还在狮子大开口?艾伦威尔逊心中叹息,他还是低估了苏联人的贪婪,开口反问对反问道,“福尔采娃女士,苏联还有什么要求可以直说。”
“我们期望得到德国船队的赔偿,不然我们苏联没有海上的运力做登陆,这个要求不过分吧?日本可是一个岛国,不是么?”福尔采娃平视着艾伦威尔逊,并没有觉得自己的要求过分。
“德国的船队去日本作战?这让我想起了日俄战争,苏联难道想要经过二百二十天的航行,然后再登陆日本么?我说句实话,等到苏联到达日本,日本已经投降了。以我对美国人的了解,美国人在占据海空军的优势下,到时候不会分给苏联哪怕一平米的土地。”艾伦威尔逊不慌不忙的分析道,“而且苏联没有丝毫的反制可能,海军太弱了。”
“不要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杜鲁门刚上台,迫切的需要作出一番成绩,现在求助苏联是真的,一旦自觉不需要苏联帮助了翻脸,那也是真的。像是这种刚上台的总统,还是以副总统的身份继承总统,却本身缺少威望的人,行为上根本不可预测。相信福尔采娃女士你也知道,这一次的重要会议,美国国务卿并没有出现。”
“实际上在六月二十七日,前国务卿刚刚被调离,其实只要等上几天。新国务卿就会上任,杜鲁门却迫不及待的来到了柏林,这还不能证明他迫切需要积累荣誉的心么?”
都到了这种时候,艾伦威尔逊也顾不得什么英美特殊关系了,只要能够让大英帝国获得喘息的机会,他管美国去死?反正美国本土没受战争的破坏,家大业大完全扛得住算计。
自称我一句俄语都不会说的艾伦威尔逊,喋喋不休的对福尔采娃大放厥词,后者刚开始还能招架的过来,转眼间就到了中午。
吃了一点东西的艾伦威尔逊,似乎补充了一点体力,福尔采娃却发现,这一次谈判的全程高能才刚刚开始。为了让苏联同意马上开始对日作战,艾伦威尔逊可以说是把美国卖了一个彻底。
来之前爱德华·布里奇斯,也给与了艾伦威尔逊一定程度上的授权。比如可以答应苏联人,利用英国在亚洲的海上力量,完成登陆作战。
事实上就算是这样,爱德华·布里奇斯觉得加上出卖波兰流亡政府,苏联人都不一定能答应,因为这毕竟是要豁出性命的战争,而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战争是要死人的。
凭借谈判就让苏联人进行一个本来苏联就不擅长的登陆战,希望确实是不大。
六月二十九日晚,塞琪琳霍夫宫中,艾伦威尔逊用适度的声音汇报今天暗箱操作的过程。
几乎在同时,福尔采娃所作的事情,和艾伦威尔逊别无二致,汇报的对象则是斯大林本人,提及的则是今天中午之后,艾伦威尔逊全程高能的叨逼叨。
听到英国准备以波兰流亡政府为条件的时候,斯大林表现的不置可否。
听到对卡廷波兰人被屠杀的怀疑,斯大林嘴角微微抽动,心里觉得这件事的后续工作还是要处理干净,不能让任何证据留存世间,被敌人做文章。
听到英国表示可以遣返南斯拉夫人的提议时候,斯大林终于忍不住笑了,他根本不想让那些反对派回到南斯拉夫,问道,“还有什么别的有意思的建议,慢慢说,我不着急。”
“好的,斯大林同志,这个人真的说了很多事情,我一定会完整的汇报。”福尔采娃一边回忆一边,开始重复从中午开始全程高能的谈话。
“当今世界强国,只有美国本土没有遭到一点损伤,现在的美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随着福尔采娃的话,斯大林做出侧耳倾听的姿态,脑海中判断这些说辞的真实性。
“美国完全可以利用庞大的经济力量主导欧洲重建,这一点不管是其他国家还是英法都没有抵抗的能力,经济重建必然带来军事和政治上的影响力,虽然这只是一个假设,但也不是苏联希望看见的。”
“苏联不应该希望英法过于衰弱,一旦英法衰弱到面对美国没有抵抗能力,最终处在附属地位,不管最后英法两国是愿意还是不愿意,最终都必然成为封锁苏联的一部分。”
这倒是非常有可能!虽然只是一个假设,斯大林表面上不动声色,却认可这种想法。
福尔采娃最后说道,“斯大林同志,在离开之前,他说美国有一种前所未见的武器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如果现在苏联不再作出反应,等到这种武器研制成功,苏联将失去一切讨价还价的资本,在我看来就是讹诈。”
斯大林的目光一凝,房间当中落针可闻,就在福尔采娃有些不安的时候,才终于听到斯大林的吩咐,“今天所有的一切,永远是一个秘密,福尔采娃同志。”
第九十三章 光辉时代回来了
美国的曼哈顿计划,进展到了什么地步,斯大林心里一清二楚,英国方面的消息只能说是一个佐证,不需要去求证,因为这件事太重要了。
重要到了福尔采娃一提及,斯大林就认为英国方面已经表现出来了诚意,既然是暗箱操作,自然就有很多方面和正式谈判不一样的地方。
当然该要的支援,斯大林一样不会客气,既然是美国人主动求上门,不多要一点简直对不起眼前的好机会。
另外一个房间,艾伦威尔逊正在眉飞色舞的对爱德华·布里奇斯汇报自己的成果,除了最后露出口风的大杀器之外,没有什么隐瞒的。出卖什么利益都是早就已经定好的,他只不过是一个代表英国通知苏联的工具人而已。
“我和苏联人说,美国人只是还不能下定决心而已,一旦苏联无法表达出来诚意,凭借现在美国的力量,并不是无法独立作战。”
爱德华·布里奇斯点头,慢吞吞的道,“艾福尔在今天的汇报上说,苏联人的口风有所松动,提及了关于希望将德国商业船队作为抵押交给苏联的意见。”
“那我们不能同意,从欧洲到到远东要多长时间,不论是皇家海军还是美国海军,都可以就近运输苏联军队。”艾伦威尔逊想都不想的说道。
“美国人已经说会慎重考虑。”爱德华·布里奇斯打破了艾伦威尔逊的幻想,“看来这件事应该是差不多了,相信在三国领导人交流当中,杜鲁门也答应了斯大林什么。”
新世界霸主还是略微稚嫩了一点,可能刚刚从美洲走向世界舞台,还不适应新角色。
谁让杜鲁门这个美国总统刚出新手村,身边又没有跟着有经验的国务卿呢,这都是自己的选择。
爱德华·布里奇斯已经判断出来了问题在哪,不过那既然是美国人的问题,他就不好说什么了,不然就是干涉美国人的内政。
“总的来说,你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答应的条件都在许可之内,明天再和苏联人见一面。把事情定下来,现在全世界都等着这一次会议,拿出来的第一个共识。”爱德华·布里奇斯不再废话,对艾伦威尔逊夸奖道,“不管是正式谈判,还是暗箱操作,两方面都有协议,才是达成共识的基础。”
内阁秘书的意思,按照艾伦威尔逊的理解,翻译过来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只是不知道明天苏联人会不会给出想要的结果。
在正式谈判上,英国代表团充分实践着英美特殊关系,站在美国人的角度上施压,表达英美两国在对日作战问题上的同仇敌忾。
艾福尔在会议上,强硬驳斥了苏联关于和日本有中立条约的说法,“从前德国也和苏联签署了中立条约,这不耽误最后德国突袭了苏联,英美希望苏联能够认识到原来的错误,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日本身上。”
此话一出技惊四座,赢得了美国人的认可,似乎一时间大英帝国的光荣时代又回来了。
“艾福尔那个人,除了对法国人强硬之外,对任何国家都谈不上强硬,那不过是演戏给美国人看的,我们有什么办法?现在英国还欠美国人钱呢。”第二天和福尔采娃的见面之时,艾伦威尔逊表示一切都是误会,为了赚钱嘛,不寒碜。
再表达了歉意之后,艾伦威尔逊话锋一转道,“美国人不是已经松口了,愿意以德国的商业运输船抵押给苏联。昨天艾福尔也提议愿意协调,大英帝国在远东的海军力量帮助苏联完成登陆计划,当然了,全部指望我们两国,你们苏联人可能不放心,但我相信苏联在远东不是一点海上力量都没有,日本海军现在只存在于纸面上,能不能出海都是未知数。”
说句不好听的,艾伦威尔逊已经惦记上了日本联合舰队剩下的军舰,看看能不能在赔款的时候占据多一点的份额,就算英国皇家海军自己不需要,专卖也是可以的,日不落帝国到了今天,也要学会精打细算过日子。
“很难想象,大英帝国在看待问题的角度上,具有如此的灵活性。”福尔采娃的话当中暗含讥讽,指的是正式谈判和暗箱操作,英国人表现出来的两幅面孔。
“这正是三百年来,大英帝国的生存之道,这不是坏事,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艾伦威尔逊完全把福尔采娃的话当成是夸奖,只要目的达到了,听一些不中听话的胸怀,他也是完全具备的。
“英国方面原因调配远东力量配合苏联登陆,不知道时间上可否来得及?”福尔采娃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希望艾伦威尔逊给与保证。
“这不是问题,英国在亚洲的力量,处在蒙巴顿将军的管辖当中。我正好是对英属印度的联络官。”艾伦威尔逊表示一切包在自己身上,这件事不是问题。
如果是别人,他还不敢做出这个保证,但如果这个人是蒙巴顿嘛,蒙巴顿最大的愿望就是杀到东京,让日本落到和德国一样的下场。
在暗箱操作当中,艾伦威尔逊表示英国答应,让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滚蛋,怎么处理就是苏联的事情。在正式谈判当中,经过讨价还价,英美两国的代表团,表示愿意将德国商业运输船交给苏联作为赔偿的一部分。
对日作战的问题已经出现曙光,最终斯大林在和杜鲁门、丘吉尔进行首脑会谈的时候,表示只要英美两国答应的条件具备,苏联就可以进攻日本,结束战争。
六月三十日晚上,关于波茨坦会议的第一个共识正式出炉,不过细节上略有不同。比起英美的明确态度,苏联的表态其实很有技巧,既有对对日作战的认可,又没有把话说死。
和英美两国的报道相比,苏联的表态当中故意删除了无条件投降的条款。
但表面上,这也是英美代表团,尤其是英国代表团在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然值得庆祝,艾福尔已经成了英国代表团的明星,志得意满,见到艾伦威尔逊高兴的招呼道,“艾伦,这两天你干什么去了,你不知道我在谈判中的精彩表现。”
“听说了,光辉时代回来了。”艾伦威尔逊大为赞叹。
第九十四章 第一条共识
至于艾伦威尔逊干什么去了,仔细回忆一想他做的事情还是挺多的,除了因为对日作战的问题和苏联暗箱操作之外,好像还提及了苏联和英国现阶段同病相怜的互补性。
具体话题包括但不限于,如果英国包括法国被削弱太多,西欧以后必然会以美国马首是瞻,如果英国在和苏联重合的利益区,受到了苏联武装的威胁,必然会引来美国的协助,苏联不但达不成目的,也会让英国的势力被美国取代。
这主要是说伊朗,目前伊朗南部有英军驻扎,北部则有苏军驻扎。这也是有历史传统的,早在大英帝国和帝俄对抗的时期,就已经在伊朗划定了势力范围。
经济方面的话题也聊了聊,苏联虽然地大物博,但归根究底是一个高纬度国家。很多经济作物和资源要么没有,要么开发成本很大。这不是让人去西伯利亚种土豆就能解决的问题!
比如橡胶、和其他热带作物,苏联就无法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把差距抹平。英国是有热带殖民地的,只要苏联愿意付出报酬,进行贸易,这种原材料英国是愿意提供的。这对两个国家都有好处,可以迅速的从战争当中恢复过来。
至于其他什么咖啡,芒果,就算是美国也没有理由干涉英国,出口热带水果进行贸易。
好像还有一个战后恢复的想法,因为德国投降在五月,已经过了播种的季节,苏联也一直在进攻没有时间恢复农业,只要苏联愿意拿出来一定的外汇购买,大英帝国完全可以筹集一定的粮食,帮助东欧度过粮荒。
牺牲的地方艾伦威尔逊已经决定了,就牺牲英属印度,说不定粮荒出现尼赫鲁还能老实一点。至于北海道只有两个师团的小事,不仔细回忆,他都忘了自己说过没有了。
这毕竟是一个好机会,因为他说的话肯定都会转达到斯大林的耳朵当中,苏联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对斯大林有所隐瞒。
作为过气世界霸主,现在的大英帝国就是求稳,稳定大于一切,事情越少越好,这样才有时间调整政策,最终平安落地,苏联不找事,就已经是在帮助英国了,就怕苏联不安分。
只是这些话艾伦威尔逊没有办法和刚刚大出风头的艾福尔分享,只能面带笑容,衷心祝福对方,在这么重要的国际会议上找到了存在感。
碰了一杯,艾福尔兴致勃勃的说了两句便问道,“其实你也应该加入到正式谈判官的行列当中,不然也不会没有存在感了。”
“我们服从指示听从安排就行了。”艾伦威尔逊谦虚的摇摇头,他明天还有事呢,要联络印度总督府,派出舰队前往远东。
在亚洲的英国舰队足够了,目前英国皇家海军,如果算是护航航母那种凑数的,一共有九十五艘航母,诺曼底登陆之后,大西洋一线的制海权已经夺回,一部分力量便派往了亚洲。
其实军盲眼中二战美国的上百艘航母,其中将近一百艘也是护航航母。
又不是诺曼底登陆的大行动,还需要筹备,目前在亚洲的英国皇家海军力量完全够用,加上苏联自己的准备,运送个十几万苏军轻而易举。
至于时间上来不来得及就不好预测了,不过艾伦威尔逊也不悲观,因为东南亚英军总司令是蒙巴顿,蒙巴顿可是英国军舰航速保持者。
二战刚开始蒙巴顿担任了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凯利”号驱逐舰的舰长,头一次上舰,蒙巴顿就亲自开着凯利号出海,还把战舰开到三十八点五节,技惊四座。
有这样一个英国皇家海军速度保持者的总司令,相信在东南亚的英国舰队会受到一些感染的,事实上他待会就准备发电报,时间紧任务重嘛。这是考验一个公务员的关键时刻!
七月的第一天,英美苏三国在波茨坦会议的第一个共识被确定下来,就是对日作战问题。虽然美中不足的是苏联将自己那一份,删除了无条件投降的条款,但无损于波茨坦会议一个好的开始。
很快对日作战,敦促日本投降的报道,就登上了各大报纸的版面。美国代表团的成员都非常高兴,从这些谈判代表的脸上,艾伦威尔逊估计现任总统杜鲁门心里也是高兴的。
既然已经见报,几乎就可以认定为事实,只是不知道核弹成功爆炸之后,到时候杜鲁门会不会后悔,自己急切请求苏联对日作战的举动。
考虑到杜鲁门作为一个世界强国的总统,想要明目张胆的出尔反尔的食言,在大英帝国从旁边的见证下,转而对苏联撕毁共识,估计也要下一番政治决心才可以。
达成对日作战共识,短短时间就传遍了全世界,同样也传到了日本政府的耳朵当中。
三次担任日本首相的近卫文麿,对日本天皇阐述了个人意见,“战败是既然结果,结束战争的阻碍来自于军部,英美中目标是打垮日本军部,军部倒台了,战争的性质也会为之转变。”
曾任驻苏大使的东乡茂德面告天皇的判断是:《波茨坦公告》只是《开罗宣言》翻版,虽然应当接受但为了等待请求苏联调解的结果,应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
“苏联的公告当中没有无条件投降的注解,可见苏联对进攻日本本土仍然是有疑虑的,如果能让苏联出面调停,进行有条件投降,这个目标是现在外务省应该为之努力的方向。哪怕放弃一部分千岛群岛也是可以的。”
印度总督府,巴伦爵士拿着刚刚送达的电报,里面除了艾伦威尔逊对英属印度的想念之外,剩下就是对波茨坦会议对日作战共识达成的态度,电报当中表示,英国能够避免进攻日本本土带来的损失,让苏联承担本身就是一个胜利。
亚洲的皇家海军舰队应该马上赶赴远东,帮助苏军进攻登陆,不能耽误哪怕一天,造成既成事实,苏联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在英属印度的收到欧洲电报的同时,早已经到达远东的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同样接到了莫斯科方面的电报。
第九十五章 我们的人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已经到了远东一年了,事实上苏联对对日作战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早在白俄罗斯战役结束之后,最高统帅部委托华西列夫斯基着手为苏军在黑龙江沿岸,滨海地区和外贝加尔地区集结进行初步计算,确定对日本帝国主义作战所必需的物资。
柏林战役之前,远东作战计划已经得到了莫斯科的同意,德国正式投降之后,华西列夫斯基被任命为远东苏军总司令,负责指挥外贝加尔方面军、远东第一方面军、远东第二方面军以及太平洋舰队。
不过比起苏联在陆地上的游刃有余,所依赖的海上力量只能说杯水车薪,虽然在柏林战役前后,莫斯科方面骤然加大对远东的支持,苏联所能组织起来的力量,也仅仅能够支撑五万到六万人规模的登陆部队。
当然同时到达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手中的电报,也表明了大本营不惜一切的决心。并且表示在东南亚的英国舰队已经星夜赶来,会为登陆作战提供支持。
为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改变了在千岛群岛的登陆计划,将目光放在了日本第二大岛北海道的身上,远东司令部当中,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对着自己的部下们道,“如果情报真实的话,北海道的日军数量,还真的不比千岛群岛的守军多多少。太平洋一线的战斗当中,美军采取了一种叫跳岛战术的作战方式,对于我们本身就捉襟见肘的海上力量而言,制定明确的进攻目标,不浪费军力在无价值的目标上更为重要。”
跳岛战术是美军在反攻日本时候采取的战术,不逐一或依次攻克各个岛屿,而是隔开一个攻击一个,从而既达成了对所攻击岛屿的切实占领,又迫使别的岛屿不战而屈兵。
所以冲绳战役爆发了,诈骗岛却还在日本的统治下,因为诈骗岛就是美军跳岛战术跳过的据点,占领冲绳截断日本本土和诈骗岛的联系。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得知莫斯科的急切心情,便放弃了千岛群岛的登陆,准备复制采取美军的跳岛战术,进攻北海道。
“虽然客观条件不足,但是同志们也不用过于焦虑,我们也有有利条件,比如莫斯科方面的电报当中,也说明了日本求和的言论。根据外交同志们的分析,日本对我们苏联的态度是避战求和,而对美国的态度应该是以战求和。”
“在现有的条件下,远东战役的核心,要在朝鲜半岛上想想办法,补充北海道一线的准备不足,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土的距离不远,请同志们记住一个名词,对马海峡。”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话音刚落,远东司令部当中陷入了一阵沉默当中,马海峡是北太平洋西缘,日本群岛西南端,对马岛与壹歧岛之间的水域。对马海峡由东北向西南延伸,长约二百千米,最窄处四十千米,水深无视到一百米。大陆架十分发达,峡底比较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