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梓钧
朱由栋捧着铁锤上前:“陛下,亲军换了好多种战锤,还是大明的制式战锤最为实用。”
赵瀚看着那朴实无华的铁锤,不禁莞尔道:“此锤既然能够列为大明军备,自是经历过战场考验的。咱们之前走弯路了,铁甲军今后便装备这种铁锤吧。”
这种战锤长度约两尺,握把便占三分之二。通体熟铁打造,锤头只有拳头大小。
看起来毫无特色,但简单有效,长度、重心都利于实战。
其实,不仅赵瀚决定装备大明制式战锤,黄台吉当年就编练过汉军旗双锥兵,同样也是采用大明的制式战锤为武器。
这种铁锤部队,专门用于突破重甲步兵大阵。
随着大明边军越来越弱,满清的汉军旗双锥兵用途渐少,在入关之前就已经取消了。否则的话,去年的盖州守城战,大同守军伤亡将成倍增加。
此时此刻,多尔衮正在劫掠朝鲜,同时进行八旗军改革:第一,汉军旗鸟枪马甲,转换为满清龙骑兵;第二,挑选身体健壮的士卒,重组汉军旗双锥兵。
随着战争持续,大家都在摸索进步。
“陛下,西夷带到。”李香君过来禀报。
赵瀚收起笑容,手里握着大明制式战锤,坐回椅子上说:“带他们进来。”
一群欧洲人排队进入,身上还捆着绳子。
彼得·芒迪见面就哭诉:“陛下,冤枉啊!我不是传教士,就算是传教士,也应该传播新教才对。”
赵瀚憋着笑意,挥手说:“抓错了,给此人松绑。”
重获自由的彼得·芒迪,连忙跪下谢恩。这货不仅汉语练得很熟,就连跪地磕头都非常熟练,也不晓得谁是他的汉学老师。
赵瀚又看向那些传教士,沉声道:“福安教案,西班牙传教士死了三个,福安的汉民信众死了十一个,另外还有好几十人受伤。朕……需要一个解释!”
罗马教廷驻中国观察员班安德说:“陛下,在福安闹事的,属于多明我会传教士,而我们都是耶稣会的传教士。”
“所以,跟你们无关?”赵瀚问道。
“是的,与耶稣会无关,”班安德不但想洗脱自身罪名,而且还想借机排除异己,“陛下,在中国的传教士,有九成属于耶稣会。但还剩一成,属于多明我会、方济各会等教会。我们耶稣会尊重中国的文化、风俗和传统,其他教会则非常保守,完全无视中国人的文化风俗。请陛下驱逐其他教会,这样就不会再发生事端了。”
赵瀚扭头问彼得·芒迪:“你听说过多明我会吗?”
彼得·芒迪回答:“当然,陛下。多明我会是西班牙创立的,四百多年前,开始主持异端裁判所。他们喜欢指斥信徒为异端,这几百年来,不知烧死过多少人。在欧洲,许多无辜的女人,还有传播科学的学者,都被多明我会判为异端而烧死。百年之前,多明我会也曾在英国逞凶,最多的时候一年烧死数百人。”
赵瀚恍然大悟:“原来异端裁判所就是他们在掌控啊。”
艾儒略趁机说道:“陛下,多明我会极端残暴,而我耶稣会开明善良。虽然都信奉耶教,但两者不可混为一谈。请陛下钦定耶稣会的传教权,驱逐中国境内所有的多明我会修士!”
其实,耶稣会也是西班牙人创立的,只不过现在被葡萄牙政府掌控。
两个教会的斗争,除了宗教之争外,也掺杂着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国家竞争。别看葡萄牙已经衰落,但从印度到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葡萄牙支持的耶稣会具有垄断地位。
原因很简单,葡萄牙人最先来亚洲!
至于日本这些年的宗教争端,那是荷兰代表的新教势力,在排挤西班牙、葡萄牙的旧教势力。
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艾儒略这些传教士,都出身于耶稣会。他们热衷于钻研儒学,同时向中国传播西方知识,在中国历史留下许多正面意义。
这与耶稣会的传统有关,他们在欧洲就喜欢讲道,喜欢开办学校和医院,热衷于担任官职和神师(给贵族讲经)。
甚至,他们不穿修道服,只穿日常生活服装,这样更能拉近与各阶层信徒的距离。
赵瀚却不愿被教派斗争当枪使,他表情严厉道:“不要绕开话题,这不是什么你好我坏的事情,朕也不管你们的教派谁好谁坏。根据被抓捕的多明我会传教士供述,罗马那位教皇,下令禁止中国信徒尊孔祭祖。有没有这件事?”
班安德硬着头皮说:“确实有这个命令。但教皇被宵小蛊惑,耶稣会并不执行此命令。”
“你们真敢违抗教皇的指令?”赵瀚玩味笑道。
“是的。”班安德只能这样回答。
赵瀚突然开心的笑起来:“那好,今后在各处教堂,都贴一张耶教鼓励信徒尊孔祭祖的告示。若是被朕发现,你们表面一套、背后一套,那就别管我下手不留情!”
众修士愕然。
他们的打算,是一边讨好教皇、一边讨好赵瀚,对两边都采取阳奉阴违的政策。
然而,赵瀚不给机会,逼着他们直接站队。
这根本没法答应,特别是沿海城市的教堂,肯定有欧洲商人前来礼拜。在教堂门口贴公然违抗教皇的告示,恐怕明年就能传回罗马教廷,耶稣会必然被教皇下令严惩。
教皇没法处置中国的耶稣会,却可以处置欧洲的耶稣会!
龙华民作为耶稣会的相对保守派,由于禁止信众祭祖引发南京教案,他现在改为对信徒潜移默化。虽然手段改变,理念却没改变,当即抗争道:“陛下,请收回成命,这是在逼耶稣会与罗马教廷决裂。”
“你做不到?”赵瀚问道。
龙华民壮着胆子说:“臣做不到!”
赵瀚手里玩着铁锤,用锤头拍打着手心说:“你曾引发南京教案,这是罪过。你帮着大明、大同编撰历法,传播来许多天文知识,又在山东救济过百姓,这是功劳。功过相抵,朕也不为难你,赐你白银三百两做路费,勒令三个月内离开中国。三个月后还不走,便抓起来去做苦力!”
“陛下……”龙华民还想力争。
赵瀚直接打断:“拖出去!”
两个亲卫快步上前,押着龙华民就走。
处理完一个顽固分子,赵瀚又对剩下的传教士说:“谁不答应,都这么办。朕并不为难你们,有功之人就给路费,离开中国怎么传教都可以。”
手段温和,态度强硬!
如果全都不答应,那耶稣会在中国就完了,赵瀚必将下令彻底驱逐耶稣会势力。
从北边逃回来的汤若望,突然有点思念李自成了。李自成在西安的时候,就跟传教士深入交流过,打进北京甚至在教堂门口挂牌子:勿扰汤若望。
一些大明官员,为了躲避拷饷,也是逃到教堂,又被汤若望推荐给李自成做官。
李自成能得天下该多好啊,耶教必然在中国大兴!
可惜,李自成兵败跑得太快,汤若望又迎来满清政权。满清对待传教士,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坏,能造火炮的就重用,不能造火炮的一边凉快去。
汤若望不会造火炮,因此满清退回辽东时,他没有跟着一起跑路,而是带着百余信众南下。
那一百多信众,路上死了十几个,被截留在山东落户分田。
汤若望带着满心期待来到南京,最初还是很滋润的,因为给大明编过历法,被留在南京钦天院天文馆任职。甚至,他每个月还要在金陵大学讲座一次,除了传播宗教不被允许,他在金陵大学里讲什么都可以。
可现在,这位中国皇帝,逼着他跟教皇决裂啊!
汤若望吞咽口水,声音嘶哑道:“陛下,能给我们几天时间,让我们开会讨论之后再决定吗?”
“可以。”赵瀚继续玩着铁锤。
这些传教士被带回教堂看押,虽然在教堂内活动只有,但不准擅自离开半步。
召开大会。
艾儒略率先发言:“不能拒绝皇帝,否则耶稣会将在中国绝迹,数十年的努力恐致一朝尽丧。”
“难道要跟教廷决裂吗?”班安德问道。
傅泛际说:“跟教廷决裂,就等于跟葡萄牙王室决裂。”
这句话说出来,让传教士们更加绝望。
耶稣会的东方传教士,都是受到葡萄牙资助的。他们在中国建造教堂,在中国跟儒士谈学论道,在中国施恩百姓招揽信徒,这些活动都需要稳定经费啊!
跟教皇决裂之后,跟葡萄牙决裂之后,今后传教就特么没钱了。
抛开信仰不论,钱才是最实际的!
汤若望说道:“一旦跟教廷、葡萄牙决裂,中国耶稣会就得改变。传教士们,都得找工作养活自己,必须彻底融入中国社会。”
班安德惊道:“你真要遵照中国皇帝的命令?”
“不然呢?像龙华民那样,被皇帝驱逐出境吗?”汤若望说道,“我不想离开中国,我要留在这里传教。”
艾儒略说:“我也要留在中国。”
班安德愤怒道:“你们这是在背叛教廷,我宁愿被驱逐,也不会接受这种命令!”
中国耶稣会,在被赵瀚逼着站队的那一刻,就已经逃不开内部分裂的命运。
第465章 【教育开支】
田秀英,也就是崇祯的田贵妃,终于被允许去街面行走了。
甚至还给她安排了一个宫女,帮忙照顾起居,每个月也能领到例钱。
赵瀚本就比较抠门,田秀英这种前朝遗妃,自然无法享受荣华富贵。她的衣服皆为棉布制品,没有丝绸不说,还得自己动手缝制。
前不久,田秀英弄到一台纺车,买棉花来纺织棉纱换钱。
这天一大早,田秀英在女官那里报备,便带着宫女慧儿出门卖货。不用沿街叫卖,有专门的店铺收购,反正就是赚一点辛苦钱。
“卖取灯啰,卖取灯啰!”
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儿,捧着火柴沿街叫卖。
虽然孩童强制读书,但偏远乡村辍学的还是很多。至于城里,官府管得很严,还真的很少见到因贫辍学儿童。
穷得孩子没法读书?
那你全家都去北方吧,官府提供路费。愿意种地的可以分田,不愿意种地的,北方城市也很缺人。
强制入学年龄,如今被定为八岁,三年小学读完就是十一岁。趁机差的,正好可以当学徒,学一门手艺也能找到营生。
眼前这小孩,就属于学龄前儿童,他捧着火柴过来问:“夫人要买取灯不?”
田秀英见他乖巧伶俐,不禁想到自己的儿子,点头微笑道:“买二十根。”
卖火柴的小男孩说:“五十根吧,五十根一文钱。”
“那好,就买五十根。”田秀英说道。
火柴利润很薄,比火折子还便宜。把松木或者杉木,削成小棍儿,再侵染硫磺,用火刀就能引燃。
南北朝时叫法烛、发烛,北宋时叫引光奴、火寸,元末明初叫发烛、粹儿。到了明代中后期,火柴被定名为取灯。
这玩意儿,在宋代就开始沿街叫卖了。
小孩数了五十一根火柴,用草绳捆着,递给田秀英说:“多数一根,夫人下回还来买。”
田秀英心情舒畅道:“好,下回还找你。”
小孩笑道:“再过半年,我就要读书了。过了八岁还不读书,被官府知道可得受罚。”
“那你今后怕会考状元。”田秀英说。
小孩笑得更开心:“可不是考状元的料,我爹说了,等小学毕业,懂得识字算术,就去给张木匠做学徒。我这取灯(火柴),都是张木匠打家具的边角料,他跟我爹的交情可好了。”
田秀英在皇宫住了十多年,又在南京被软禁一年,如今特别喜欢市井气象。
她跟卖火柴的小孩作别,带着宫女去贩卖棉纱,换来些铜钱又给儿子买了块糖。
就在这时,前方路人扎堆,正在那里指指点点。
田秀英好奇的挤过去,却见几个番邦蛮夷,乘坐滑竿前往北城,身后还雇了些力夫搬抬行礼。
“嘿嘿,这些洋和尚总算走了,陛下就该把那洋庙也拆除。”
“听说没走完咧,洋庙里还留着几个。”
“走几个算几个,就看不得红眉毛绿眼睛那模样。”
“你们不晓得,南方又搞出教案,死了不少人呢。陛下这回龙颜大怒,不听话的洋和尚都得走。”
“……”
愿意跟罗马教廷决裂,继续留在中国的传教士,数量大概有两三成的样子。
大部分耶稣会士都选择离开,但菲律宾不能去,那里是多明我会的天下,他们可以选择去印度。
当然,也有一部分传教士,选择前往山西投奔李自成。
至于多明我会、方济各会,传教人员全部被驱逐出境,如今正在福建、广东打包登船。
回到自己的小院,已经有宫女等着。
那是柳如是的宫女,见面就问候行礼:“我家娘子请夫人过去坐会儿。”
“这就去,妹妹稍等。”田秀英回屋逗弄孩子,又拿起竹笛去拜访柳如是。
这位田贵妃懂骑射,又精通音律,还晓书法绘画,跟柳如是颇聊得来。
相传崇祯皇帝的旧衣服,就是田贵妃亲手缝补。还会制作饰品,把崇祯珠冠上的珍珠,换成鸦青石镶嵌上去,比旧有的模样更加雅致。
她还改造后宫的灯具,改造紫禁城的园林,改造宫女的衣服样式。
“娘娘万福!”田秀英屈身行礼道。
上一篇:修行从渔夫开始
下一篇:我有一个全时空英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