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 第213章

作者:王梓钧

军票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发行官票。

由于银荒,军饷都是以粮食核算,但官员俸禄却是以银子为单位。

等钱粮行储银充足之后,就可以发官票了,官吏都得用纸币领取工资。

还是那句话,一步步,慢慢来。

就连官票,也得先在吉安府发行,因为发官票那天,必然有无数官吏跑来挤兑。只能以府为单位,逐渐推广开来,最终成为官员们认可的货币。

等官员和士兵都认可了,社会民众才会认可,到时就能尝试发行少量纸币。

在未来数十年之内,纸币和金属货币都将共存,强制取消金属货币只会引起社会恐慌。

……

“爹爹!”

铳儿已经两岁半,迈着小腿冲过来。

赵瀚连忙接住,放在脖颈上骑马,笑着说:“驾驾驾!”

“驾驾驾!”

铳儿抱着父亲的脑袋,欢笑着一起喊。

“别摔了,别摔了!”

费如兰连忙提醒,又低声说:“爹来了,还带来我表姑父。”

赵瀚扛着儿子往里走,果然看到费映环,还有好多年未曾再见的胡梦泰。

这二人,当年一起闭关苦读,结果费映环买官上任。胡梦泰熬到去年春天,终于考中进士,做官只有半年,自己老家就被赵瀚占领。

“泰山大人,表姑父。”赵瀚笑着招呼。

“不敢当。”胡梦泰连忙起身作揖。

费如兰走过来说:“孩子给我,你们聊吧。”

胡梦泰心中颇为感慨,当年的一个家奴,如今已经成了江西王,他却不得不回乡投奔。

众人坐下,喝茶闲聊。

费映环介绍说:“友蠡中了进士,外放做浙江奉化知县,可是干出了一件大事。”

赵瀚问道:“去年浙江灾情很严重吧?”

“特别严重,为了赈灾,我还得罪人了。”胡梦泰叹息。

却是胡梦泰为了筹集钱粮赈灾,清查飞洒诡寄,勒令士绅必须缴纳赋税,而且直接拿奉化戴家开刀。

戴澳的官职是顺天府丞,正四品,对地方官而言,这也算京中权贵了。

胡梦泰命令衙役抓捕其子,衙役暗中泄露消息,其子连忙逃去北京。

戴澳身为奉化人,按规矩不能弹劾奉化知县,于是上疏奏事,说社稷崩坏源于知县贪污。文章写得暗戳戳的,似有所指,崇祯懒得去猜,让戴澳明说是哪个知县犯事。

就在这时,有个想要扬名的给事中,直接将此事拆穿,戴澳被崇祯下狱问罪。

在奉化赈济完百姓,胡梦泰把当地大族得罪个遍。他感觉继续做官没意思,而且担心家人,干脆挂印而走回到铅山,又跑来吉安投奔费映环。

这位老兄,历史上散尽家财抗清,坚守城池数月,夫妻双双殉国。

赵瀚笑着说:“表姑父能来,就想给我做秘书吧。”

费映环解释道:“秘书院的寻常秘书,类似大明的中书舍人。”

胡梦泰早知用人制度,是费映环给他说的,微笑道:“能做事便可。”

一般赵瀚想提拔的人,做三个月普通秘书,就能外放去做镇长,或者是直接做县丞,今后升起来速度很快。

赵瀚不怕费家权势过大,李邦华的家族同样做官者众多。

还有庐陵萧家、吉水刘家,因为投靠得比较彻底,很早就送出大量族人为吏,现在已经出了好多知县、县丞,甚至萧、刘两家都有人做了知府。

“泰山大人,移民之事准备得如何?”赵瀚问道。

费映环回答:“再过几天就出发。”

费映环的新任职务,是攸县知县,配合长沙知府搞移民。

湖广跟江西的交界处,由于贼寇肆虐严重,导致人口锐减,必须移民充实地方。移得也不多,每县几千上万人,正好可以缓解江西这边的人口压力。

正因许多地方要搞移民,赵瀚才迫不及待推出军票,然后让费纯那边赶紧铸钱。

胡梦泰拱手笑道:“总镇攻占长沙府城,等于夺取半个湖广,天下粮仓入手其半矣。”

“全赖前线将士用命。”赵瀚非常高兴。

突然,赵瀚又问:“余姚距离奉化不远,表姑父可曾知道朱之瑜(朱舜水)的消息?”

“我离开奉化之时,专程去拜访过,”胡梦泰说道,“他这几年,都在安心做学问,而且不拘于理学、心学。他现在推崇实学,农事、工事、医药、水利……百工百业,无所不学。他还对我说,学问之道,贵在实行,圣贤之学,俱在践履。读书人做学问,应当实理实学,应当学以致用。”

“哈哈,这话说得好。”赵瀚笑道。

含珠山时的朱舜水,只是个半成品,如今终于进化为完全版。

赵瀚打算写一封信,让徐颖派人送去余姚,把朱舜水请来做官或者做老师。

当然,不一定请得动,崇祯诏令其做官,朱舜水都推脱拒绝了。

三人正喝茶聊得起劲,突然侍卫进来报告:“总镇,广东传来紧急军情!”

“拿过来。”

这份军情是张铁牛传来的,汇报说八排瑶好几万人起事,而且还想要给赵瀚进献女子。

肯定是军中宣教官代笔,把八排瑶的事情说得很清楚。

赵瀚感觉无比新奇,在他的既定印象中,瑶族部落就该是酋长制。万万没有想到,居然实行选举制,先选出“委员会成员”,再从委员会选举其他首领,而且还晓得两年换届一次。

宣教官还说,可以安抚善待瑶族,让他们传授梯田技术。

第258章 【纳妾是政治任务】

八排瑶派来使者团,一共有三十二人。

八排二十四冲,一家一个。

来自油岭排的盘买尾,被推举为临时首领,在总兵府大堂受到接待。

大堂里摆着四排凳子,盘买尾坐在第一排正中央。他不时跟来自南岗排、横坑排的头目低语,说几句就朝前望去,看赵天王是否已经来了。

突然,门间走出个年轻人,这些瑶族使者都没当回事,以为是总兵府的普通吏员。

一个普通吏员,都长得高大英俊,不愧是赵天王府邸,果然人才济济啊!

年轻人走进来几步,突然说:“把椅子搬到堂中,高高在上像什么样子?”

立即有人行动起来,将椅子从堂上搬到堂下,与瑶族使者们的座位高度相同。

盘买尾用广东话问翻译:“他说什么?”

翻译立即转述。

盘买尾微笑点头,对旁边的人说:“这个年轻人很好,不像别的汉人那样低看我们。等见了赵天王,我一定要赞美这个年轻人,希望他今后能做更大的官。”

突然,那年轻人抱拳笑道:“我是赵瀚,就是传闻中的赵天王,欢迎各位瑶族兄弟来吉安做客。”

翻译用广东话复述。

赵天王?

盘买尾顿时愣住了,再看看身边,别的头目也不可置信。

众人连忙站起。

赵瀚笑着说:“诸位都坐下说话吧。”

“拜见赵天王!”

盘买尾带头跪拜,众人齐刷刷跪下。他们以前从被汉人大官逼着下跪,这次没有被逼,反而跪得心甘情愿。

因为赵瀚主动把椅子搬下来,跟他们的座位高度平等,只这一个小小举动就足够了。

赵瀚说道:“诸位快快请起。在我治下,只要遵纪守法,就没有高低贵贱。汉人与汉人平等,汉人与瑶民也平等,你我彼此都是兄弟。”

这话听得盘买尾有些激动,同时也有打蛇上棍的意味,重新喊道:“拜见赵阿哥!”

“拜见赵阿哥!”众人齐呼。

翻译说:“总镇,他们在称呼你为兄长。”

有点意思,赵瀚面带笑容,不由高看此人一眼。

不愧被推举为使者首领,这家伙脑筋转得可真快,一下子就拉近了双方关系,还把瑶民与汉人的平等原则给咬死。

“坐吧。”赵瀚微笑道。

众人齐刷刷坐下,纪律性很强。

闲聊几句,赵瀚问道:“今年收成如何?”

盘买尾回答说:“今年收成一般,去年的收成很不好。天干大旱,梯田都没水了,排里的日子过不下去。狗官还来催田赋,收得一年比一年多,不过都被我们给赶跑了。”

赵瀚叹息道:“贪官就是这样坏,我也是被贪官逼得造反的,我懂你们的难处。”

“阿哥若是做了皇帝,今后大家就有好日子过了。”盘买尾奉承道。

赵瀚又问起八排瑶的选举制,聆听许久,突然问:“广东瑶民都是这样选举首领吗?”

盘买尾摇头道:“瑶民跟瑶民不一样。我们八排瑶跟汉人亲近,还要给官府服徭役,汉人有时蔑称我们为‘听招瑶’、‘听调瑶’,就好像我们是被驯服的狗一样。广东还有许多过山瑶,他们不会种梯田,总是放火烧山种粮食,一两年就要换一座山烧。过山瑶的首领,就不是选出来的。”

“为何你们要选举首领?”赵瀚又问。

盘买尾回答:“不选首领,怎么安排放水?怎么管理排冲?”

赵瀚瞬间明白了,梯田是八排瑶的命根子,而梯田的放水灌溉,又必须具有高度纪律性。哪家的田不服从管理,就要影响一大片,首领世袭制必然带来厚此薄彼。

因此,他们首领需要选举产生,保证各家的梯田能够正常生产。

过山瑶则又不一样,长期游耕,不断迁徙。这种生活生产模式,肯定不能选举首领,否则将会出现无数乱子。

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适合的制度!

就像赵瀚立国之后,绝对不能搞君主立宪,因为中国实在太大了。一旦君主立宪,皇帝百分之百被架空,文官集团将开始疯狂壮大,进而吞噬地方上的一切利益,小民将被吞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赵瀚又问:“八排瑶不断人口繁衍,梯田够吗?”

“不够,”盘买尾摇头说,“以前还能开垦新田,现在早就没有地方开新田了。没有田的族人,只能下山,给汉人做佃户,也有人去县城做游民。山外还有些发家的瑶民,他们跟汉人一样,变成了欺负人的大地主。”

听完对方的讲述,赵瀚决定区别对待。

实行选举制的八排瑶,不去动他们的内部结构。因为选派汉人去管理,很可能打破平衡,干扰瑶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至于瑶族地主、瑶族佃户,该怎么分田,就怎么分田!

但是,八排瑶必须建立学校。要让普通瑶民,也学习说汉话,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成绩优异者可以出来考试做官。

还有那些过山瑶,唉,一点点教化吧,先教会他们怎么种地。

原始部落也是能教化的,王阳明被贬到龙场驿,附近苗族就在刀耕火种。王阳明跟那些生苗关系很好,苗族兄弟还帮王阳明建草屋,就此诞生第一个“龙岗书院”,苗族孩童也在书院里念书识字。

突然,盘买尾拱手道:“赵阿哥,请你迎娶八排瑶最美丽的莎腰妹。那样我们就成了一家人。”

翻译解释说:“未婚男子称阿贵哥,未婚女子称莎腰妹。”

“这件事情,我需要商量一下。”赵瀚没有立即答应。

瑶族使者们,虽然有些失望,但赵瀚总算没有直接拒绝。

将这些使者送回居所,赵瀚就把总兵府的大臣们叫来商议。

李邦华率先开口:“纳一瑶女,若可定八排瑶,那就该当纳之,请总镇以国家大事为重。”

“早就该多纳姬妾了。”庞春来感慨道,他希望赵瀚赶紧多娶几个多生儿子。

其余诸臣,也纷纷劝谏。

赵瀚疑惑道:“你们不歧视瑶族女子吗?”

“为何要歧视?”李邦华反问,又说道,“八排瑶乃熟瑶,许多下山之瑶民,早就与汉人无异。”

地方官确实歧视少数民族,但在通婚上,还真没什么人计较。

正德皇帝的亲奶奶,就很可能是蛮族出身,相传为广西土官的女儿。朱见深派兵征讨广西蛮夷,带回来一批失去父母的孩童,其中一个女童长大后生下孝宗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