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第597章

作者:青史尽成灰

比如这一天,朱雄英就盯着两朵不一样颜色的牵牛花发呆。

张希孟凑过来之后,朱雄英忍不住道:“先生,先生……你看,这朵颜色深,这朵颜色浅,两朵花除了颜色,都,都是一样的。”

张希孟看了看,果然如此,忍不住笑道:“没错,你观察很正确,确实很有趣。”

“那是为什么啊?”朱雄英好奇道。

张希孟忍不住失笑,“我也不知道啊!或许有什么东西在主导着……伱有兴趣找出答案吗?”

朱雄英蹲在地上,认真看了又看,随后用力点头,“我会努力的。”

从这一天开始,朱雄英还真当成一回事,开始仔细观察……从牵牛花开始,到其他各种花花草草,田里的庄稼作物。

像什么芸豆,蚕豆,豌豆一类的,他也不会放过。

经常一看就是小半天。

朱元璋简直欲哭无泪,好容易不用种田了,又成功活回去了,这可怎么办啊?

只不过相比老朱的郁闷,张希孟却是看出了朱雄英的天赋。

他在陪着小家伙聊一段时间后,就试着让朱雄英学会观察记录。

比如说牵牛花,一个庄园里面,至少能找到三四种颜色。

有紫红的,粉色的,还有白色的,深蓝的……情况各异,但长相都基本相同。

到底是什么力量主导着植物花色呢?

朱雄英道:“先生,会不会是随便开的?就是想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

张希孟笑道:“或许吧,不过还要确定。”

“怎么确定?”

“我们搜集种子,把花色记下来,明年种到地上,等再开花不就知道了。”

朱雄英认真听着,小家伙反复想了好半天,终于大致明白了张希孟的意思,忍不住拍起了巴掌。

小家伙变得很认真,很专注。他会叫着老朱,到处寻找,他记录下花开的颜色,等种子成熟,取下来,装进袋子里。

贴上标签,当成宝贝似的收起来。

小家伙还反复叮嘱朱元璋,不许给他弄丢了,明年还要种出来,他要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让这些花的颜色不一样。

最初老朱只当是孩子的玩笑,没有在意。

但是渐渐的,老朱意识到了问题。

因为不光是花的颜色不一样,譬如说种植的水稻,有的稻穗就长,就多,有的就少,就稀疏……同一块地,水肥的情况应该差不多,但为什么稻穗的大小不一样?

是不是说,一直都挑选大的稻穗当种子,就能长出越来越大的稻穗,产出更多的稻谷呢?

朱元璋想到了这里,突然浑身颤抖起来,整个人都显得极为兴奋,要真是这样的话,他找到了能高产的稻种,那可是了不得的功绩啊!

别看张希孟更关心对外开拓,希望占据更多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但是对外开拓,那是那么容易的!

如果能有别的办法,增加产量,那可是不错的事情!

自从有了这个念头之后,朱元璋比起朱雄英还积极了。

这对祖孙,只要有机会,就跑到城外,一起忙碌,一起记载,一包包的种子,简直成了他们的宝贝。

两个相差好几十岁的人,朱雄英只是勉强能表达自己的意思,说话软萌萌的,竟然和老朱在一起,一聊就是小半天。

天知道他们哪来的那么多共同语言!

唯一对此心知肚明的张希孟,却是很高兴。

的确要给老朱找点事情,他要是真能找到遗传规律,培育出高产水稻,相信在后世的史册里,不光是洪武大帝,农学家的名号也足以让老朱被人们广为传颂。

至于朱雄英,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学点有用的知识,何乐而不为!

张希孟自然是支持,但是在一些人看来,就是陛下不务正业,不光不务正业,还带坏了皇孙。

不过陛下不能有错,那就是身边有奸佞。

可问题是在老朱身边,就是张太师。

难道这个奸佞之臣,就是张希孟?

虽然有人这么想,但到底不敢说出来。

只是有人默默找到了朱标,跟太子殿下念叨这个,你还是好好劝劝你爹,让你爹好好带孩子,可千万别玩物丧志……

面对此情此景,朱标也是无可奈何。

他都不明白父皇和儿子在鼓捣什么,又能怎么劝说?

不过朱标还是仗着胆子,把事情透露给朱元璋。

老朱一听,很不客气冷笑。

“蠢材!粮食乃是一国根本,这要不算大事,就没有更大的事情了。”老朱不客气道:“咱现在懒得杀人,也没有跟他们废话的心思,你去告诉这帮人,别给咱添乱,不然砍了他们,在这里沤肥!”

朱标眼珠转了转,突然道:“父皇,您的意思是种田忙碌,是为了弄出更高产的稻谷?不是玩物丧志!”

“废话!你爹都快五十了,还能胡来吗?”朱元璋胡子撅起老高。

朱标满脸苦笑,“那个,确实有不少帝王雄主,到了您这年纪,就开始炼丹打坐,试图修出个长生不死。”

朱元璋气得眉毛都立起来了,“你给咱滚蛋!”

老朱抬起来就给了朱标一脚,朱标屁滚尿流,落荒而逃。不过转过天,朱标又来了,而且还是带了不少文臣过来。

“没有别的,种田产粮,乃是一国根本……身为天子,率先垂范,自不必说。朝廷重臣,也不能落在后面。那个吕熙、刘仁、高万杰,你们三位去挑粪,其他人跟着除草就行了。”

被点到名字的三个人,立刻脸就黑了。

啥也别说,谁让他们嘴欠。

至于其他人,也是想笑不敢笑,生怕跟着倒霉。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高官重臣被提过来,一天活儿忙下来,腰酸腿疼,一身臭汗。有的身体不行的,等回家之后,连爬上床的力气都没有。

他们算是领教了,朱标这家伙大多数时候,都是温良恭俭让的好好先生。

只是偶尔恶趣味发作,当真坑人不浅。

对此朱标只想说,要是一点坏水都没吸收过来,岂不是白白跟着张先生学了。

反正科学育种工作已经在大明展开,还是由朱元璋和皇孙牵头,有这爷俩带头,几乎可以确定,必定能搞出点名堂了。

只是什么时候能收获成果,还需要时间。

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时间已经不多了。

譬如说,退入了漠北的王保保!

来自极北的苦寒,摧残着这个男人的身体……尽管王保保还算不上老,但是他的身形已经开始佝偻,鬓边都是花白的头发。

尤其是一张脸上,沟壑纵横,皱纹深邃。

就像大多数草原上的汉子一样,过了四十岁,就不可抑制地走向了衰老,他也没有任何办法。

而且常年征战,在他的身上,留下了太多的暗疾。

腿部变形,膝盖,手指,关节变形,每到阴雨天,或是风雪来临,王保保都疼得专心刺骨,简直比天气预报准太多了。

还有不断奔波,胃病也非常严重。

近年来足疾又不时发作。

种种状况,加到他的身上,王保保已经清楚知道,自己活不了太久了。

如果自己死去,估计北元也就瓦解冰消了。

要想保住北元,唯一的机会就是击败大明。

只要有一场胜利,就能鼓舞人心,草原的汉子,不怕苦,只要能看到希望,就算有再多的苦,也能撑得下去!

真想在有生之年,打败大明一次,只是一次就好啊!

或许王保保的祈祷,感动了长生天,终于传来了消息,明朝三位藩王,朱元璋的三个崽子,率领兵马,从河套出发,直奔和林杀来!

“好!战机终于来了!”王保保兴奋站起,突然脚尖儿一痛,又忍不住坐了下去,冷汗顺着额角留下,痛风真要命……

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学习大明

“兄长,你没事吧!”

一个娇滴滴的女子,在王保保身边低语。

此女子比王保保小了很多,身量高挑,浑身透着一股子马上女子的英气,与中原汉家女子,迥然不同。

但是要论起容貌,却是无甚吹捧的,只能说相貌平平。

毕竟身在漠北草原,一年有半年天气苦寒,朔风凛冽,夹杂着风沙吹拂,那个皮肤能好就怪了。

两个脸蛋通红,上面又密布雀斑,还有些龟裂纹,看起来有些像梨皮。

这个女子,正是王保保心爱的小妹。

她其实是在中原出生的,八岁以前,都在汉地荣华富贵,吃喝不愁,是个十足的大小姐。

只是随着元廷败退,她也不得不逃到草原。

后来王保保兵败山西,逃到和林,几经辗转,才和妹妹重逢。

等再看妹子时,装束也变了,吃羊肉,喝马奶,骑着无鞍马,纵横驰骋,那一刹那,王保保简直想哭出声来。

因为很多人都说王保保是蒙古人,其实这事并不准确。

前面也提到了,察罕帖木儿迁居河南,已经很长时间的,生活习惯上面,已经有了很大改变。

而且他起家的时候,也是靠着地主武装,和刘福通大战,才一步步爬上高位。

如果察罕是纯正蒙古贵胄,他和孛罗帖木儿的争斗,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元末的红巾起义,王保保这一代人,没准就会改变习惯……像是他小妹这种,嫁给汉人丈夫,估计也没有什么问题。

总而言之,这都是猜想了。

因为出现了这一场红巾大起义,大明朝建立,王保保带着元廷最后的体面,退守漠北。

此时此刻,王保保的妹妹,就要比蒙古女子还要蒙古女子!

包括王保保在内,都是如此。

他遍观周围,想到了一个好姻缘,就是利用妹子,和帖木儿联姻!

这个帖木儿十分了得,正在东征西讨,扩充兵马。

王保保也打算向西扩展疆域。

如果他能和河中地区的帖木儿连成一片,进攻退守,全都有了足够空间,甚至可以联合起来,进攻西域的明军,把冯国胜赶出西域。

这样一来,简直可以和大明分庭抗礼。

放眼地图,就能看得很明白了。

大明占据了漠南,拿下了辽东,等于斩断了北元东边的发展空间。

随后晋王朱棡拿下了河套,冯国胜、傅友德等人,打通河西走廊,进入西域。从东从南,包抄北元残部。

王保保面对的局面,几乎是泰山压顶,危如累卵。

但他依旧没有放弃,王保保的算盘是固守和林。

因为这里曾经是蒙古帝国的核心,是成吉思汗发号施令,向南征讨的出发地。

只要和林在手,就可以继续打着元朝旗号,以蒙古帝国正统自居。

哪怕铁锅天子已经降了,和林尚在,就还有号召人心的一杆旗帜。

当然了,光有旗帜还不够,必须要有实力。

所以王保保放眼向西,他准备拉拢原本的蒙古诸汗国,利用这些王公的力量,继续和大明周旋。

其中在河中地区崛起的帖木儿,就是王保保非常在乎的势力。

河中大约可以看成中亚,拿了这块地方,就堵住了西域明军的前进道路,没准还能再来一场怛罗斯之战。

大唐止步于此,大明也未必迈得过去。

张希孟喜欢强调历史,从老祖宗的经验中,汲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