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第535章

作者:青史尽成灰

比如老朱遇到的那个,他勾结别人媳妇,被告发之后,也给发配到了北平。

像他这种,坏人家庭,虽然说出来让人不齿,但是居然被判了发配,足见眼下大明的严刑峻法,没有多少客气可言。

不光这种胡乱勾搭的案子,还有太多僧尼,也被发配到了北平。

三姑六婆里面,就有尼姑、道姑,但是总体而言,对付僧人,朱元璋也不客气。

丝毫没有因为曾经他当过,就对老同行网开一面。

甚至更加严厉。

这番结果就是每天都有犯人送到北平,少的几百人,多的时候过千。

纵观大明朝,就没有这么一个地方,有这么高比例的犯人。

老朱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这要怎么治理啊?

总不能一道旨意下来,都给咔嚓了吧?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有点对不住四儿子,孩子还小,就被扔到了这么个虎狼之地,真是难为他了。

“先生,北平除了犯人多,兵马也不少吧?”

张希孟点头,“主公,当下算在北平留守司下面的兵马,应该超过了二十万。”

“有这么多?”老朱一怔,随即他自己默默算了一下,身为天子,抓军权最紧,不可能连这个都不知道,那不真成了糊涂车子了。

老朱仔细算了算,只多不少。

首先就是朱文正和李文忠,他们在光复北平之后,一直驻守北疆,两支人马,总算在八万以上,巅峰期超过十万。

北平都指挥使司下面,有六卫兵马,大约是三万出头。

朱棣王府直辖的兵马,也有三万以上。

此外辽东兵马,关铎所部,也算在朱棣名下,这支人马也有四五万之多。

还有胡大海统领的军户,主要是修筑长城一线的,这些人虽然只能算作民兵,但架不住数量太多,足有十来万人。

这还不算大沽口的水师。

反正粗略算算,朱棣麾下,兵马绝对有二三十万。

虽然这些兵马当中,朝廷会负担大部分开支,但是兵马驻扎北平,朱棣自然责无旁贷,需要提供各种便利。

而且诸如王府兵马,还有修长城的民兵,都司兵马,这些都是朱棣的职责。军饷,军粮,开支像是流水一般,这就不说了。

在辽西,还有李文忠筹建的一处马场,超过五万匹战马,也要供养!

除了兵多马多,北平的学生也不少。

张希孟来的时候,见证了北平大学堂第一批新生入学,现在已经是第二批了,又是一千多人。

依旧是那些承诺,该给的衣服要给,该给准备的教材,笔墨纸砚,该聘请的名师,一点不能少。

朱棣就藩这几年,努力奋斗,终于从一穷二白,进化到了负债累累。

“竟会如此艰难?”

朱元璋忍不住道:“那北平靠什么维持?还能支撑下去吗?”

“现在主要是靠两样东西,其一,就是严格的征税……这点想必主公已经有所领教了吧?”

老朱脸很黑,“北平的税吏,确实有铁面无私的一面!”

铁面无私?

张希孟忍不住轻笑,“主公,你或许还不知道吧?他们抓获漏税的,可以获得十分之一的奖励,一次上限是五万贯宝钞。”

也就是说,你走私了五十万贯货物,被税吏抓到,可以得到五万贯奖励,如果查到了一百万贯,由于上限的问题,也只有五万贯。

但即便如此,也相当可观,要是走运抓到一个,简直顶得上几十年的俸禄,一步登天了。

除了税吏之外,普通百姓也可以举发。

道理一样,依旧是五万贯上限。

但是如果有税吏包庇,举发确实之后,税吏会被免职问罪。而提供消息的人,有机会接任税吏。

只是有机会,因为还需要经过考试,如果连字都不会写,那还是不成的。

但不管怎么讲,不管是征税,还是举发奖励,北平都远远走在了大明其他地方前面,这里面不少措施,就是最近一段时间,方孝孺、齐泰他们鼓捣出来的。

这几个人都时常念叨,他们已经失去了儒家弟子的厚道,光剩下法家门徒的算计了。

处处严刑峻法,处处算计老百姓。

“不管怎么样,能填补亏空就行。”朱元璋又道:“除了税收之外,还有什么办法?”

“那就是作坊了。”张希孟道:“臣听说主公在应天,讨论过这些事情?”

老朱轻叹口气,“先生,过去咱不太喜欢你发展工商的主张……可现在想来,不光要发展工商,还要发展好,唯有如此,才能走出困局……不然的话,就是不停投入劳力,大家伙都赚个辛苦钱,终日辛苦,常年不休,也无济于事!”

张希孟大为惊讶,真没料到,老朱居然看破了,真是太不容易!

精耕细作是一种卷,把普通瓷器烧成艺术品,那也是卷,还有各种纺织,刺绣……精湛的工艺,固然让人叫绝,但是背后却是千年极致内卷的结果。

外面的人,只觉得神奇无比,恨不得跪倒,顶礼膜拜。

可是真正掌握技巧的人,才知道这玩意有多难。

或许这就是许多非遗项目,都面临失传的原因,毕竟谁愿意跟自己过不去啊?

“先生,北平现在有办法吗?”朱元璋低声问道,身为天子,他自然是希望能走出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张希孟道:“确实在突破,自从去年以来,织机的突破,不断发生,形势很不错,只是……”

“只是什么?有麻烦吗?”朱元璋问道。

张希孟道:“谈不上什么麻烦,只是在作坊里面,每天都有工人累死,病死。”

朱元璋大愣,半晌才道:“多吗?”

“毛纺作坊这边还不多,主要是伐木场那边,最近一个月,光是摔死、砸死、累死的犯人,就有二百三十多!”

张希孟说得很明白,这些人都是发配过来的犯人,算不得良善的百姓。

可即便如此,死这么多,也是触目惊心的。

伐木不光累,还要命!

老朱长长叹口气,“咱知道了!”说完之后,老朱顿了顿,“回去吧,老四等着吗?”

张希孟点头,“自然,燕王殿下估计正在担心主公打他的屁股呢!”

老朱摇头,“打什么打,咱还要赏他呢!”

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

老朱了解了北平两大财源之后,突然又好奇起来。

“先生,北平地广人稀,土地也不错,当初咱在燕山里外都看了,能种田,也能产庄稼。现在北平粮食产量如何?能不能够吃?有没有存粮?”

到底是老农本色,朱元璋还是很关心粮食。

张希孟听到这话,忍不住叹了口气。

“主公,本来这事臣想以后说的,北平的粮食没有那么容易讲清楚……既然主公问了,咱们就一边去行营,一边再慢慢说吧!”

老朱微微皱眉头,说别的事情他或许不懂,尤其是工商,老朱愿意当学生,仔细聆听,可种田的事情,居然他也弄不清楚?

你小瞧谁呢?

朱元璋果断追问,张希孟也只能把自己研究的心得,告诉朱元璋……这一次他在北平,讲学时间格外长,并且没有回应天的打算,其实就是在研究这些问题。

农业,畜牧业,算是重中之重。

毕竟不管干什么,都要吃饭。而且农业和畜牧业也给工商提供了原料,不解决这个基础,发展工商就是一句笑话。

可是真正当张希孟开始研究起来,他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事情麻烦了,根本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容易。

甚至他对北方军户制最终走向崩溃,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首先说一点,长城一线,是能够屯垦种田的,这条线基本和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显然这不是主持修长城的人是穿越者,也不是凑巧蒙上了,而是这条线分割了农耕和游牧的界限。

降水多,就能种田,降水不够,就只能放牧了。

不过能种归能种,但是由于卡在这条线上,更容易遇到旱灾,一旦哪一年降水不够,北方必定遭灾。

春秋换季的时候,还有沙尘天,另外草原上还时常飞过来蝗虫。

总体而言,长城一线,农耕条件远不如江南福地,粮食产量也要少很多。

有些江南的良田,一季能收一石五,一年两季,能收三石,水浇地收获更多。

可长城一线不行,普遍能种一季,产量还不足一石。

“这些咱都知道,不过北方地广人稀,田多人少,家家户户,都能多分许多田,就算产量少了,地数也能补上去。”

老朱认真道:“咱觉得不是问题。”

张希孟笑容不减,“主公讲的自然是对的,但是却架不住深究……北方确实可以广种薄收,但是要广种,就要多消耗种子,消耗劳力,多浪费时间。主公种过田,这种情形,代表什么,应该很清楚啊!”

老朱怔了一下,确实如此,种田是个最讲时令的事情,从种到收,都耽误不得,往往差了几天,收获就天差地别了。

这点在北方,尤其如此。

你说多种些田,弥补产量不足,但是多付出的种子、劳力、时间,这要怎么算?

这里面还有一层,即便是大丰收了,需要抢收粮食,脱粒归仓。

地广人稀之下,需要道路,马车,粮仓……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就算多收获的粮食,也没法顺利收入仓库。

入不了仓库,扔在地里,要不了多久就会腐烂,辛辛苦苦种的粮食,结果竟然白白扔掉。

这种情况,哪怕到了后世,也都不少见。

张希孟跟老朱分析了一路,基本上算是把北平,长城一线,种植粮食的难题,讲清楚了。

归结起来,受限于自然条件,这里旱灾频繁,种植难度大,产量低,需要付出好几倍的辛苦,需要更大的投入。

最后收获却是很有限。

“主公,现在还多亏了我们兵势强盛,可以驱赶蒙古兵马,要是蒙古人卷土重来,骚扰边疆,抢夺百姓粮食。天灾人祸,凑在了一起。臣唯恐边疆还会崩溃,守在这里的人员,也不得不放弃土地,逃回内地。”

张希孟道:“其实不需要土地颗粒无收,无法耕种。只要种田的投入过大,要承受的风险过多,而收获寥寥无几,就会造成百姓抛荒,放弃土地,毕竟大家伙都要生存。”

老朱眉头紧皱,十分揪心,一个种田的事情,还真把他给难住了。

“张先生,既然如此,那就多招募人员,给百姓降低田赋,给他们牲畜,动员将士,协助百姓种田……这些还不行吗?”

张希孟无奈苦笑,“这些自然都行,但是却要算在朝廷的支出上面。而且也都是临时措施,治标不治本啊!”

老朱咬了咬牙,“那先生到底有什么治本之策?”

张希孟道:“治本之策臣也说不好,但是臣觉得,可以从这两大难题下手,针锋相对,或许能拿出办法。”

“你说!”

“这第一条,就是种田成本的问题,能不能用罪犯种田,甚至从外面雇佣劳力……先把这个花销降下来。然后要修建道路桥梁,建造粮仓,帮着百姓解决燃眉之急。”

朱元璋点头,“这些都可以,只不过咱听着也像是治标不治本,跟咱想的也差不多啊!”

张希孟笑道:“这就要说到如何克服风险了……臣以为单独的农户已经不行了。”

老朱怔了一下,“先生什么意思?是需要百姓联合起来,就,就像河南那样,以村社合作,耕种田亩?”

张希孟摇头,“还是不行,河南是短暂恢复,日后还要把土地交给百姓。其次,北平等地,胡风侵染,根本没有稳妥的村社,指望着效仿河南,也是行不通的。”

朱元璋想了想,突然笑道:“听先生的说辞,必定是还有办法,说出来听听。”

张希孟道:“确实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筹建屯垦公司。”

“屯垦公司?”

“对!现在北平的情况,小农维持不下去,村社无从谈起,就需要规模更大,扛风险能力更强的屯垦公司!”

张希孟向朱元璋分析,必须足够强大,人员多起来,规模打起来,这样一来,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比如说旱灾的问题,单个农户不行,朝廷出手,又因为反应迟钝,耗费巨大,会得不偿失。

但如果有个几千人的公司,就可以自己引水凿井,解决问题。就算解决不了,也不至于一下子就破产。

而且屯垦公司可以自己修路,建粮仓,养牲口,雇工。

这点非常重要,张希孟说得也很含蓄……但是朱元璋却是听懂了,假如只是一个农户,伱让他雇人给自己干活,实在是难为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