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史尽成灰
招募女兵的时候,不免奇怪的议论。捐赠丝绸,也出现了一些小插曲……但是决定全力以赴,收复故土,却是大明的国家意志。
当一个新生的大国,彻彻底底动员起来,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
冯国胜在临行之前,又来了国史纪念馆,看望兄长,和画像聊了一阵,然后冯国胜毅然出发。
在教军场,数千名女兵,穿着明军特有的鲜红战袄,英姿飒爽,整齐排列。
这是一支前所未有的兵马,她们虽然在寻常人看来,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
可事实上她们几乎都读过书,接受过三到五年的教育。
读书识字,她们还学了卫生条例,懂得紧急救护。
她们还会种种本事,天文历法,算学经商……方方面面,无所不有,此去凉州,她们可不是成为谁的附属品,也不是单纯去和将士组成家庭,扎下根基。
她们也是一群战士,是去改变凉州面貌,教会凉州女子,像京城一般梳头的战士!
所以在她们的队伍前面,也有一杆军旗,迎风飘扬。
“我们即将前往的目的地是凉州,那是一片我们曾经长期拥有,又失去了几百年的土地。”
张希孟站在女兵对外的前面,向她们讲述此行的意义。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拿下一块土地不难,可是要在这一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却是不容易。必须有稳固的家庭,能够生息繁衍,传递文明,生生不息,才能真正变为华夏疆土。”
“西汉通西域,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我们的将士,曾经在西域之地,所向无敌,开疆拓土。但是他们只有男人,缺少女子,缺少能够传递文明的力量。”
“我还记得,第一首诗,第一个字,第一篇文章,都是家母教我的……”张希孟道:“一个合格优秀的母亲,教导子女,引导后代,让他们遵循正道,传递文明,绵延千秋百代。”
“所以说,你们此去,是功在华夏,利在千秋。是真正的大智大勇,大仁大德!”张希孟朗声道:“女兵们,将士们,大明朝,要感谢你们,子孙后代,也必然感激你们!”
这些女兵仰视着张希孟,她们也都知道,正是这一位坚持让女子读书,女人为官从军,彻底改变女人的地位。
如今能听到他的勉励,每个人都备受鼓舞,格外振奋。
她们也是大明的一份子,和男人没什么区别。
男人能在疆场立功,她们也一样能做到。
有志气的女子,不是要求被人当成金丝雀照顾。她们想要的也不是无休无止的优待。她们想的是男人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
生而为人,没有什么不同!
“全军出发!”
旗帜飘扬,女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从应天出来,道路两旁,尽是见证这一幕的人群。
原来女儿家也可以如此慷慨激昂,原来英雄不分男女!
这一幕,深深刻在了人们的心中。
那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在遭受着强烈的冲击。
一种属于大明的骄傲,快速酝酿着。
随着这一次西征的队伍,还有数量众多的精品丝绸,甚至有御用之物。
为了将士们,大明朝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朱棣再一次随着同学们见证了历史,过去他知道西凉王冯国用是大明的英雄,父皇都称赞不已的名将。
现在他又多了一些认识,他开始钦佩那些不辞辛劳,离开家乡,前往凉州的女子。虽然是巾帼女儿,却做到了真正的不让须眉。
从这一天起,顽劣的朱棣,开始如饥似渴地读书,往他的小脑袋里,塞进来各种各样的知识。
他虽然还有些朦胧模糊,但是想要做一个出色的征西大将军,率领这些国士英豪,显然不是现在的他能做到的。
朱棣在武学里寻找书籍,广泛阅读。
沉溺学习的朱棣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二哥三哥,已经集结了一百来人,准备给朱棣小刀剌屁股,让他开个大眼!
就凭你,还相当征西大将军,论起打仗,我们也不怕你!
这哥俩一商量,给朱棣摆了个十面埋伏。
分出十几个队伍,仔细排列,不给朱棣任何逃跑的机会。
然后朱樉和朱棡一起手拉手,来找朱棣。
令他们意外的是,朱棣没有跟他们争吵,反而是叫他们过来。
“二哥,你受封秦王,要去长安啊!”
朱樉怔了下,“怎么?四弟,你没事看书多累?咱们出去骑马吧!”
朱棡也不无蛊惑道:“是啊,四弟骑术那么好,也教教我们两个。”
只要你出去,就落到了我们的手上。
这俩人信心满满,可朱棣皱着眉头,“三哥,我正在研究父皇封咱们仨王爵的事情……我看了一下,你治下的百姓最多,足足是二哥的五倍,比起我和二哥加起来还多。”
朱棡眉头微皱,“多就多,有什么了不起的?”
朱棣却道:“你的百姓多,钱粮多,兵马就多。到时候二哥就要听你的了。”
“听我的?那不更好啊!”朱棡脱口而出。
可他没有注意到,朱樉的眼睛却瞪圆了,他怒冲冲道:“老四,我的封地在关中,人口比老三少那么多?”
朱棣眨巴了一下眼睛,“反正我看报纸上说,关中凋敝,千里无鸡鸣。山西之地倒是人口众多,比起北平还要多很多。”
朱樉劈手夺过报纸,认真看了两遍,突然冲着朱棡怒吼道:“你,你分我一半!”
朱棡愣住了,“二哥,咱们不是说好了,要来收拾老四的吗?你怎么欺负起我来了?”
“我不管,我的关中之地,就是不能比你的人少!”
好家伙,这哥俩迅速争吵起来,朱棣恨不得在旁边吹口哨,加油啊,一定要狠狠打!
第六百二十四章 划分行省
小小的武学,才成立没多少日子,第二次大规模会战爆发了。
作为第一次战役的主打人,朱棣自始至终,都是看戏的状态,先是朱樉和朱棡打,两个人跟小公鸡似的掐了一番不过瘾,又把各自收拢的手下拉了过来。
天可怜见啊,这都是给朱棣准备的,结果都落到了他们自己身上,多达一百来人殴斗。
挂彩的就是十几个。
这下子把耿炳文都整不会了,这里是武学不假,可也不能武德爆棚到这个地步啊!
他只能下令严惩,所有参与打架的,悉数罚站,带头的去扫厕所一个月。
期末考试,降低一个等级,一年之内,不许评优。
经过了好一番折腾,总算把打架斗殴的势头给压下去了。
有趣的是,朱棣因为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第二次打架,甚至没有拉拢手下,他原来的那些指挥使,千户,百户,也都弃明投暗了。
就连耿炳文也只能警告两句,没有别的办法。
朱棣全身而退,这下子算是让小小的武学看清楚了,什么秦王晋王,全都扯淡,论起手段,还是咱燕王殿下!
要不怎么燕王打架,屁事没有,他们还在扫厕所呢!
我们都看清楚了,谁是正统!
几乎一夜之间,朱棣就接收了武学的全盘势力,李景隆更是成了他的跟屁虫。
从今往后,我们的心里只有一个太阳,什么秦王晋王,全都不认!
忠!诚!
好家伙,朱棣先一统武学了。
不过学堂这一关能过去,朱元璋那一关可不那么好过,不但不好过,朱元璋还把这几个混小子叫去了张府,准备和张希孟会审他们几个。
“草民拜见陛下。”
小小的张庶宁,老老实实,给朱元璋施礼。
老朱看向这个孩子,眼神里面写满了贪婪,不加掩饰的那种。
“你也不小了,孩子要早点发蒙,早点读书……来武学吧!咱给你安排。”
朱元璋没搭理张希孟,而是直接跟张庶宁讲。
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能懂什么,还不是乖乖答应!只要他点头了,他爹说什么就不管用了。
这算盘打得多精明,可他万万没有料到,张庶宁竟然摇头了,“不,不去武学!”
朱元璋一怔,“为什么不去?武学有朱棣,有李景隆,你们在一起玩,不挺好的吗?”
“不,不去!我,我想去师范学堂。”张庶宁认真道。
“师范学堂?那是干什么的,咱怎么没听过?”朱元璋大惑不解。
这时候张希孟笑了,“陛下,是这样的,臣估摸着入学的生员越来越多,老师却是严重不足。臣盘算着,要成立一批专门培养老师的学堂。结果没想到这孩子听说了,他就嚷嚷着要去。”
“他?”
朱元璋迟疑地看着张希孟,是孩子说的,还是你怂恿的?
你就这么瞧不起咱的皇子?
张希孟也无可奈何,人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能怎么办?
朱元璋想了又想,这才把张庶宁抱过来,放在了自己的大腿上。
“你跟咱说,以后长大了,想干什么?”
张庶宁毫不迟疑道:“当老师!像父亲那样!”
“你爹是老师?什么时候的事?”
张庶宁一愣,难道不是吗?
他扭动身躯,指了指供桌上的金牌,辅国元师,四个大字,赫然在列。
“那,那不是吗?”小家伙满脸疑惑,他貌似记的,这是陛下御赐的,结果陛下却不知道了,不会是痴呆了吧?好可怕啊,他也不老啊!
张庶宁也不敢说,也不好问,就这么僵持了好半晌,朱元璋只能放开张庶宁,让孩子自己玩去了。
等张庶宁一走,张希孟先忍不住大笑起来。
“原来陛下早就帮着孩子立志,当真是用心良苦,臣感激不尽啊!”
朱元璋的一张老脸,那叫一个精彩啊!
他处心积虑了好些年,想的就是把这孩子拉过来,然后让两家亲上加亲,相互扶持。像老朱这种人,很难免俗的,不然他也不会给太子和常遇春的女儿订下娃娃亲。
可他千算万算,却是没有想到,别说张希孟了,就算小小的张庶宁,也不是他能随意拨弄的,这孩子还挺有主意的。
人家立志要当老师,你朱元璋还能怎么办?
非要把张庶宁跟你家的几个混小子绑在一起,那也太不讲道理了。
而且自家的几个混账东西,貌似还真挺糟心的,跟人家的孩子放在一起,多少有亿点点差距……
想到这里,朱元璋是凭空冒出了一股怒气。
恰巧在这个关头,朱樉、朱棡、朱棣,鱼贯而入。
仨孩子里面,也就朱棣好模好样,那俩脸上都带着伤,很是凄惨。
老朱一看,立刻就震怒了!
“哼,没出息的玩意,谁让你们俩打仗的?还闹得学堂不宁,丢咱的脸,咱要家法惩罚!”
朱元璋怒气冲冲,质问俩儿子,他们俩互相看了看,谁让我们打仗的?
“我,我们不敢说。”
“说!”朱元璋切齿道:“现在就给咱说!”
“是,是父皇你!”
“什么?”朱元璋气得站起来了,这俩兔崽子太可恶了,你们斗殴,自己没出息,怎么还赖到了咱的头上!
老朱急了,就要找棍子打人、
这一次朱棣倒是没有给老爹递棍子,而是认真道:“父皇,二哥和三哥确实是因为您老分配不公打起来的。”
“什么?”
朱元璋拉过来朱棣,认真道:“老四,你说的什么意思?”
上一篇:全民求生:我在荒岛建别墅
下一篇:人在三国,开局夺取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