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第284章

作者:青史尽成灰

村里头发生了任何大事小情,都习惯到这里,来听听秦老爷的意见。

张希孟仰头看了看,他似乎明白了秦家人的想法,如果在这个祠堂外面,立上一座贞节牌坊,更能增加威严底蕴。

到时候家有烈妇,说明家风好,底蕴丰厚,在地方上说话就更有底气了。

“把这个祠堂改了吧,建个学堂,让村子里的子弟都来这里求学,面对宗法权威,只有思想的武器才能够战胜,而学堂就是淬炼神兵的开始。”

张希孟沉吟了少许,写下了济民蒙学的字样,留了下来。

随后他才动身离开,在前往浮梁州的路上,朱英又兴奋起来了,毕竟这里可是他一战成名的地方,而且朱英就是靠着窑工的帮助,才能扛得住张定边的攻势。

那可是张定边啊,天下少有的猛人,连常遇春都在他的手里吃了亏!

只不过张定边再猛,面对窑工烧红的铁砧锤头,那也是徒呼奈何,无能为力。

张希孟到了浮梁,很容易就找到了一些窑工,和他们聊天。在这一刻,张希孟不是什么名满天下的张夫子,也不是位高权重的张相公,他只是个倾听者,了解这些年的变化,了解窑工们想什么。

“过去时候吧,俺们都是精益求精,手上的活儿必须好,活儿不好,就吃不上饭。”

朱英好奇道:“怎么回事?老张,听你这么说,现在就能糊弄事儿了?”

窑工老张忙摆手,“大公子,瞧你说的,什么时候能糊弄了?俺的意思是现在要的货太多,按照从前的法子,累死也弄不出来。”

“哦!那倒是,现在均田之后,家家户户都能用得上瓷器了,买的自然多了。那,那你们是怎么办的?”

“俺,俺把本事教给了家里的两个儿子,三个丫头,让他们一起帮忙。”老张笑道。

“等等!”朱英打断了他,“老张,你怎么舍得教给女儿,不是有说法,传男不传女,你不怕这本事外流啊?”

老张呵呵一笑,“大公子,俺看你怎么不明白吴王的法令?上面都说了,这男女都一样……俺儿子娶了媳妇,她偷不走俺家的手艺,俺闺女嫁了丈夫,女婿也抢不走俺闺女的本事。你说都是俺的孩子,俺能不一碗水端平吗?”

刘伯温也在旁边听着,他突然一振,竟然是这样简单吗?

他不由得看向张希孟,却发现张希孟正在低头,奋笔疾书,似乎在写着什么……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曾经的工匠把手艺视作生命,祖辈传承,死抱着不放,宁可丢了性命,也不愿意放弃。

想要成为他们的学徒,困难重重。

什么传男不传女,更是铁律。

有太多人宁可把手艺带到棺材里,也不愿意教给外人,因此有许多手艺失传……唯有在几百年后,拿到了侥幸传承下来的文物,进行分析揣测的时候,才会感叹老祖宗的精妙技法,哀伤为什么会失传。

就连张希孟也曾经一度以为,只要弄个专利法,让技术变得有价值,可以获得足够的利益,工匠就会主动拿出来,如果还有人不愿意,那很简单啊,就是利益还不够啊!

不过到了现在,张希孟发现这问题似乎不那么简单……就拿简单的传男不传女来说,像倪氏那种情况,把看家的本事教给她,还不被公婆抢走?她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被逼着殉夫,就只有死路一条,难道还能保住祖传的手艺吗?

士农工商,工匠的地位很低很低,多数十分贫穷,也没有土地什么的,全靠着手艺维持生计。

一家人的命都拴在这上面,是区区利益就能解决问题的吗?

只怕不行吧,就算有专利,挣来了钱,他们又如何守得住?还不是要被人夺走!

所以说,不解决根本问题,不让他们放心,想要促使技术传播,怕是没有那么简单。

这个道理跟农户不愿意种经济作物一样,还是个安全大于经济的逻辑。

而且更让人无奈的是,由于工匠只能靠着手艺活着,他们就只能没命地狂卷,把一个技术,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从而形成壁垒,阻止外面人进来。

慢工出细活,用高超的技艺,不惜工本打造精品,力争靠着每一件东西,获取最大的利润,而不是薄利多销……这种模式,在几百年后,在传承的老手艺,精致独特的工艺品上面,也能看到影子,大约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让人很无奈的一点是,这种手工作坊的模式,跟工业化,规模化的大生产,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跟那种以效率为第一的生产模式,也是不一样的。

张希孟至今还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为什么这块土地,没有孕育出工业化,为什么那个萌芽,很难生根发芽,壮大起来。

或许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吧!

发展生产力,这句话说得很容易,鼓励科技进步创新,也很容易,但是什么样的土壤,才能推动这行,有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玩这些游戏,似乎还没有人能说明白。

不把这个逻辑理清楚了,似乎有些事情,只会事与愿违。

张希孟觉得自己接下来或可以在这个方向上下下功夫,如果路走通了,他或许可以含笑九泉了。

在浮梁州,景德镇转了足足十天,写了多达三万字的总结,期间收到了朱元璋三封信,在他的不断催促下,张希孟这才恋恋不舍,返回了应天。

张相公回来了!

朝野上下,都忍不住瞩目。

时至今日,当真没人能忽视张希孟的影响,举足轻重,身系天下,丝毫不为过。

“张相,你可算是回来了,上位不止一次问过,接下来就要登基称帝,这个国号要怎么定才好?”宋濂见面就问道。

随后他又注意到了模样骤变的刘基,揉了揉眼睛,好半天才认出来,两个老朋友,相拥而泣,相约彻夜长谈。

回过来说国号的事情,宋濂沉吟道:“张相,我琢磨着原来咱们定国号为华夏吴国,能不能把吴去掉,直接叫华夏呢?”

宋濂也是凄苦,张希孟一再提高格局,能配得上老朱的国号真的不多了,要不干脆整个狠活儿算了!

这个提议把张希孟也给弄愣了,国号华夏,倒不是不行,只是稍微有那么点问题……

“宋学士,你说如果国境之外,那些地方该怎么办呢?”

“这个……自然是化外蛮夷之地!”

“那,那如果他们沐浴王化,尊奉中原正朔呢?如果还视为蛮夷,是不是有点不近人情了?”

宋濂沉默了,“这个……我还是没想过。”

刘基突然笑道:“华夏为天下,国号另外想一个就好,张相应该是这个意思吧?”

第三百九十五章 筹备登基

刘基历练归来,境界提升之快,着实有些超出想象,他直接补充道:“张相早就说过,这是华夏第三次兴起,怎么算兴起?别的不说,疆域空前辽阔,迈于元朝,只怕也是其中之一吧!”

宋濂沉吟心惊,想了想,忙道:“伯温兄,元朝疆域之大,只怕连盛唐也比不上,更何况元廷还有那么多藩属,我怕穷尽力量,也达不到那个程度。”

“哈哈哈!”刘伯温大笑,“这话我就不能苟同了,其一,事在人为,没有道理蒙古人能做到,我们做不到。其二,就算掌控不了这么大的疆域,也可以将这些地方变为藩属,所谓华天夏地,就是这个意思。至于谁能君临诸夏,成为华夏之主,就是另一个意思了。”

宋濂一怔,终于渐渐明白过来,“我懂了,这就是说效仿商周,封建天下,以中原之地为大周,以藩属为诸夏,合天高地远,总为华夏!中原之君,华夏之主……妙啊!果然是妙!”宋濂抚掌大笑,“这么一来,格局打开,高屋建瓴,我这一下子就有了眉目。接下来就可以准备祭告天地,登基称帝!”

“且慢!”

刘伯温拦住了宋濂,沉吟道:“我倒是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上位要开前所未有的大业盛世,这个登基大典就不能和以前一样,务必要体现出新朝气象。”

宋濂顿了顿,无奈咧嘴苦笑,“我前几天问过了,上位不想靡费太过,当下虽然府库还有钱粮,但是陈友谅尚在,北伐大业还没有展开,我也反对大操大办。”

刘伯温摇头,“不然,我的意思是这事情未必要花钱,但务必气象恢弘,能看出不一般来。”

说到这里,俩人都停住了,齐齐看向张希孟,不用说了,这种事情是他的特长,别人挖空心思,也未必能拿出来妥当方案,到了张希孟这里,眼珠一转,就是一个点子,还是听他的吧。

张希孟略沉吟,“我的确有些想法,但这事情还要跟主公沟通一下,我先商量个大概,回头再和你们说。”

刘伯温和宋濂都是聪明人,所谓办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这是老朱登基称帝的大事情。咱说句不客气的,结个婚还要仔细规划,哪怕贵为天子,登基大典也就那么一次,不可能年年都办。

当然可以拟定个详细的方略给老朱,但是按照朱元璋心思做事更为重要。很显然张希孟一直保持着一个臣子的清醒。

那大家伙先筹备着,等张希孟和朱元璋沟通之后,再进行落实就是了。

到了第二天,张希孟早早起来,吃了点早饭,就准备去见老朱,哪知道他还没出门,一驾马车就到了张家的后门,朱元璋和马氏两口子一前一后来了。

马氏笑呵呵道:“张先生,冒昧打扰,不会怪罪吧!”

张希孟忙道:“王妃,主公,你们大驾光临,臣不胜感激涕零,只是按照道理,该是臣去拜见才是。”

马氏摆手,“你说的是君臣之义,我论的是朋友之谊。先生操劳生病,都是为了我们老朱家的事情,我们夫妻过来瞧瞧,也是应该的。”

朱元璋也道:“先生就别客气了,有些话在王宫也谈不畅快,就在你这里说挺好的。”老朱转头看了看马氏,咧嘴道:“妹子,怕是要麻烦你了,给咱和先生张罗点菜肴。”

马氏点头,“成,你们好好聊吧。”

张希孟也没法拒绝,只能领着朱元璋到了东跨院,这里头都是张希孟藏书的地方,平时外人一律不许接近,在这里谈话,也方便许多。

“主公……事情真的棘手?怎么在宫里还不方便谈?”张希孟很直接问道,毕竟能让这两口子起早过来,除了所说的朋友之谊,也多半跟乱七八糟的事情,不方便在宫里谈有关系,毕竟人多眼杂,怕传出去会有麻烦。

老朱重重叹息,挠着头道:“先生,你说这个当个皇帝,怎么这么麻烦啊!”

张希孟笑了,“主公,九五至尊,天下一人,如何能简单了?”

老朱长叹道:“你说累点苦点,咱也就忍了。可咱这些日子,接到的上书,还有礼部翰林院拟定的章程,就多如牛毛。而且……而且每样都不少花钱。”朱元璋上身前倾,压低声音道:“咱怎么算,府库的钱粮都不够用,你让咱怎么办才好?”

张希孟怔了怔,这些时候他确实不在应天,而筹备登基大典,也不只是翰林院的事情,宋濂提的国号什么的,也只是名分上的,还有许多具体工作,不出意外,都是要花大钱的。

“主公,咱们先慢慢算,一样一样来,看看哪些是必须的,哪些可以简略些。”

老朱颔首,他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份清单……要登基称帝,首先第一项,就是都城的土建。

不出意外,都城暂时要放在应天,首先就要修石头城,城墙要扩建翻新,初步规划,近百里城墙,要把金陵都给圈起来。

光是城墙砖就不是个小数目。

城墙之外,要修建皇宫,要有祭祀的太庙,要修建道路,早朝的大殿,天坛地坛先农坛。

还有各个衙署办公的地方,另外一些功臣府邸,供应京城的仓库,还有向京城输送粮食菜蔬的水陆通道,路面要平整,江边要修码头,有些地方还要建造桥梁……

这一项一项算下来,朱元璋脑袋都大了。

光是城墙一项,就差不多要八百万贯,这还是让百姓免费服徭役,仅仅是烧制砖石,运输搬运的费用。

想打造个足以传承几百年的国朝都城,着实是太费心思了。

张希孟看完之后,也很无奈,“主公,城墙皇宫,道路码头,这都是免不了的……臣也没啥省钱的法子,只是有一点,既然咱们推翻了天人感应,不讲究这个,是不是天坛地坛先农坛,可以省去?当然了,主公的家庙不能省。”

老朱愣了一下,对啊,都不承认天人感应,干嘛还建天坛?

“礼部真是坏事,不用建了!”去掉了三个大项目,老朱松了口气,不过他很快又意识到了另一件事,“张先生,话这么说,但是咱们也不能没有什么祭奠的事情吧?”

张希孟用力点头,“主公高见,请问主公,可还记得铜陵的庙宇?”

老朱猛拍大腿,豁然开朗。

“对,这么多前赴后继。为国捐躯的猛士,不能默默无闻。祭祀他们,比祭祀天地更重要。这钱不能省了,拿建天坛地坛的钱,修建英烈祠堂……就,就选在皇宫对面,每逢大事,都要出宫祭祀,不可怠慢。”

两个人敲定了建筑的事情,接下来的事情还有一大堆……朱元璋怎么不愿意在宫里谈?因为要登基称帝,必然要大赏功臣。

这一点老早朱元璋就知道了,也没有什么问题。

可是真正操作起来,朱元璋脑袋都大了。

也不说别的,仅仅是公侯穿的衣服,束的玉带,就让人无语……最好的织工,一天织不了三寸,想织出一匹布,少说要大半年。

以朱家军目前的情况,封几十位功臣,不在话下,每人两套衣服,就要几百织工,忙活几个月。

而且金陵城还没有这么多高水平的织工。

这还没算更加麻烦的天子服饰,后宫的穿戴……“先生,别的都不说了,光是给咱弄得那个冠冕,就十分繁琐,耗费极大。”

张希孟微微颔首,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天家体面啊!

老朱又叹道:“咱在湖口的时候,缴获了陈友谅的衣冠,咱当时还笑话他是草头天子,现在一琢磨,咱都想把他的那一套穿在身上算了,还能省些钱!”

张希孟连连摆手,“主公,可不能这样,虽然臣不相信那些有的没的。可主公还是要体面威严的……”张希孟沉吟了一下,似乎来个主意,“主公,你看这样行不,由于元廷未灭,天下未定……君臣上下,能不能以戎装参加大典?”

“戎装?就是盔甲兵器?”

张希孟点头,“咱们有军中的被服厂,熟练的工匠也多,适当装饰一下就够了,至于群臣,每人先发两套常服也就是了。缺的慢慢想办法,事缓则圆……还有修建城墙皇宫,我的意思是登基大典用到的地方,不妨先修出来,其余的所在稍微缓缓也可以。分期, 分期建设。”

面对这么个馊主意,朱元璋竟然大为赞同,确实不能浪费。

朱元璋又想了想,他苦笑摇头,无可奈何道:“先生,咱说陈友谅是草头天子,要是真这么做了,咱是不是也成了草头天子?这个登基大典,太糊弄事了,怕是也不好吧?”

张希孟笑道:“主公,其实办一个大典,不在于花费多少钱,而在于谁愿意来捧场,只要气氛到了,谁又敢小觑主公?”

朱元璋重重吸了口气,凝视着张希孟,“先生有什么妙策?”

“主公不祭祀天地,如何能不敬畏人心?倘若能集合万民之意,恭祝主公登基,比起什么装饰都要体面恢弘!”

老朱似乎有了思路,“先生是说让更多人来劝进?”

张希孟笑道:“主公,咱们也不必搞什么三劝三让的戏码……臣只问主公,如果连蒙古人都能站出来,拥立天子,主公可是天下归心?”

蒙古!

朱元璋略微沉吟,立刻想到了也先帖木儿等人!

这家伙接受了改造,从战俘营出来,先是开了个兽医店,随后开了牛马行,现在更是贩运货物,听说手下车马过千,还买了好几艘大船。由于运费低廉,准时送达,口碑相当好。

不只是他,还有许多改造之后的蒙古人,都在应天安居乐业。

确实,如果连他们这些人都能拥戴朱元璋,试问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有说服力的?

“幸亏当初听了先生的谏言,果然是获益无穷啊!”老朱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第三百九十六章 吴王的请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