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1983 第585章

作者:隐为者

陈东方听了,心里又是一颤,他虽然不买股票,但是也知道,现在港岛的股票市场,极度繁荣。

恒生指数更是一路上扬,好像每一位股民,都大把大把地从股市里捞金。

在这种情况下,刘青山居然要做空,这三亿港币,不会就此打水漂吧?

陈东方这次终于忍不住:“刘总,我不懂股市,可是股市里的风险,实在太大。”

电话那头,传来刘青山无比自信的声音:“哈哈,东方大哥,我是学经济的,你就放心吧。”

“好,刘总,我信你!”

陈东方也仿佛一下子被注入无穷的信心,心中反倒涌起一股钦佩:敢拿着贷款的三亿港币,去进行一场豪赌,这份勇气,几人能有?

刘青山本来还以为,要费一番口舌,才能说服陈东方他们这边呢,想不到对他如此信任。

于是他继续说道:“东方大哥,在股市里收割那些小韭菜股民,虽然能够获利,但是肯定坏了名声,毕竟大家以后都是同胞。”

“最好是能找人对赌,港岛的有钱人还是不少的,比如那位李富豪,呵呵。”

陈东方立刻想起上一次,刘青山和那位李大少在黄金期货上的对赌,弄得李大少灰头土脸,至今仍被传为笑柄。

估计李大少一直憋着想要报复呢,这事没准真的能成。

只是李大少的那位老爹,不知道会不会帮儿子呢,毕竟这么庞大的一笔资金,李大少可拿不出来。

两个人又商量一阵,这才结束通话,陈东方就着手开始布局。

而刘青山,则继续给岛国那边的吴桐打电话。

这次大股灾是全球性的,日经指数当然也跑不掉。

这边就比较简单了,刘青山没有丝毫的顾忌,只要求吴桐的团队,做空日经指数即可,反正都是小鬼子的钱。

两天后的傍晚,李大少兴冲冲地驱车回到半山别墅,直接去书房见父亲。

李富豪面前的桌子上,摆着好几份报纸,不仅有港岛的,还有英美等国的一些主流报纸,甚至还有内地的人民报纸。

所谓超人,其实只是比普通人思考得更多。

这也是李富豪的一个习惯,对每天的报纸,都会花心思研究一番。

“阿钜,什么事这么高兴?”

李富豪从报纸堆里抬起头,笑眯眯地望着自己这个长子。

这两年,他对儿子的成长很满意,尤其是先后受挫于内地那个叫刘青山的年轻人之后,更是日渐成熟。

李富豪甚至觉得,有必要好好谢谢那个姓刘的年轻人,那是一块很合格的磨刀石,对,好好谢谢人家。

“爹地,那个叫刘青山的人,您还记得吧,今天龙腾公司的陈东方找到我,说是刘青山有意和我对赌港股,我想听听爹地的建议。”

李大少给父亲倒了一杯茶,然后把事情简略讲述一番,他尽量客观地来陈述,不过声音里面,依旧带着几丝兴奋。

今天陈东方来拜访的时候,李大少觉得,自己翻身的机会终于来了。

上一次和刘青山对赌黄金期货,叫他颜面大失,李大少憋着劲要找回这个场子,想不到对方竟然送上门来,这叫李大少如何不喜?

“哦?阿钜你详细说说。”李富豪也来了兴趣。

但他心中却是有点恼怒:这是逮住了一只羊猛劲薅啊,真当我李家无人吗?

“爹地,那个人居然会认为港股要大跌,他看空港股,愿意拿出来三亿港币,和我对赌。”

李大少继续兴冲冲地说着,却没有发现,李富豪的眉头,已经微微皱了起来:“阿钜,你对港股怎么看?”

“当然是涨了!”李大少的判断,也代表着绝大多数港人的观点。

在去年,短短九个月的时间,恒生指数就增长了百分之六十七,进入到八七年之后,更是一路高歌猛进。所有投资者都持乐观情绪,股市一片大好。

“阿钜啊,你知道吗,从九月份开始,我就陆续从长江、和记、嘉宏等上市公司,集资一百零三亿港币,从股市抽离这么多现金,你知道为什么吗?”

“盛极必衰,这是亘古不变的大道理,现在港岛的股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这就是盛极而衰的征兆。”

李富豪慢条斯理地跟儿子陈述这些事实,他从来不会用父亲的威严去压迫孩子,而是更乐于讲清道理。

李大少则是越听越心惊,他自然清楚父亲的眼光和判断,可以说是算无遗策。

既然连父亲都不看好港股,那么他要是头脑发热,和刘青山对赌的话,岂不是……

唰的一下,李大少全身冒冷汗,感觉身体仿佛被塞进冰窖一般。

“爹地,是我考虑不周,心里只想着挽回自己的声誉,差点上当。”李大少真心实意地向父亲认错,他也终于意识到自己和父亲的差距。

李富豪温和地摆摆手,然后满眼慈爱地望着儿子:“既然那个年轻人喜欢赌,那你就陪他再赌一场好了,我李家,也有虎子!”

他的语气依旧非常平和,但是说出来的话,却显露出猛虎下山的气势。

李大少瞬间觉得心头火热,眼睛泛红,这浓浓的父爱,令他差点落泪:

“爹地,我有和对方战斗的勇气,可是您刚刚说,您也看衰股市……”

李富豪站起身:“以我的分析,股市的繁荣,肯定能持续到年底,不会在十月份,就中途跳水的。”

“这就像一辆列车,即便失去动力,依据惯性,也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所以这一次,你放心大胆地去和他赌一场,赢回属于你的尊严!”

李大少的眼泪,终于滚滚而下。

过了半晌,等他平复心情之后,李富豪这才微笑道:

“不过,没有必要我们一家承担风险,你只要放出风去,想必有不少人,愿意加入这场赌局的。”

李大少顿时心领神会:还是父亲深谋远虑,这一次,一定要打得那个刘青山溃不成军,夹着尾巴,灰溜溜滚出港岛!

第六百三十一章 《论资本市场对于大幅修正的抵御力》

刘青山结束了一天的课业,回到自己的公寓,还没开门呢,就听到屋里的电话铃响个不停。

他连忙开门进屋,接起电话,那边传来霍老大的质问声:

“青山老弟,你不好好在米国读书,在港岛搞出这么大动静,怎么不带老哥一起玩?”

刘青山也被问得有点发蒙,等霍老大在电话里唠唠叨叨好一阵,他这才搞明白。

原来那位李大少已经答应了对赌,只不过,又拉上了港岛好几位富豪的年青一代,一共筹集了十亿港币,参加这场豪赌。

李大少还拉上汇丰银行,做财务监督,给双方做场外期权,现在整个港岛都为之轰动。

刘青山拿着话筒,也不由得眨眨眼睛:搞这么大啊。

不过,越大越好。

收割这些富豪,他可不会有一丝心理压力。

要是真的做空港股,那些小股民,不知道有多少会跳楼,实非所愿。

但是对那些富豪之家来说,就不存在跳楼的问题,只当是劫富济贫了。

当初,刘青山也考虑过,要拉着霍老大一起搞。

不过考虑到霍家在港岛的关系盘根错节,所以他就没有主动提及,毕竟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是很容易结仇的。

听了刘青山解释几句,霍老大心里这才舒坦许多:

“喂,青山老弟,这次老哥也准备拿出来两个亿,陪你一起,跟那帮小家伙玩玩。”

“你放心,我霍家在港岛,还不用看别人脸色做事!”

在电话里沟通完毕,刘青山又拉来一位盟友,这样一来,他们这边的资金,也已经有五亿港币。

跟李大少他们对赌,还得使用双倍杠杆。

反正有汇丰银行兜底,他不用担心弄不到钱。

至于使用杠杆的风险,对刘青山来说,那就是没有风险。

等到吃过晚饭,刘青山又接到港岛那边的一个电话,这一次,却是经营奢侈品的潘名牌打过来的。

一上来,对方同样是兴师问罪的口气:“青山老弟,这么有趣的事情,你怎么不带上我一起玩啦?”

“现在港岛的年轻才俊,都加入这场赌局,把我撇开,我很没面子的啦。”

讲真,刘青山和这位潘名牌的交情,远不能和霍老大相比,所以更不会主动叫上他。

一番交流之后,潘名牌也愿意拿出来一亿港币,加入刘青山这方的阵营。

搞得刘青山都不明白:这些人,凭什么对自己有这么大的信心呢?

于是他忍不住问了一句:“潘大哥,你就不怕这些钱打水漂啊?”

“我看好的是你这个人啦。”潘名牌喜滋滋地撂下电话。

然后一直等在旁边的那位杨明星就上前挽住他的胳膊:“迪生,你就那么相信那个人?”

潘名牌在女友脸上亲了一下:“我确实很看好他,而且,即便是赌输了,我们也不会输的。”

杨明星眨眨眼睛,有点没听懂。

潘名牌继续笑道:“这个赌约已经轰动全港,我加入进去,对我的奢侈品店,就是最好的宣传,就当是花钱打广告好啦。”

“原来是这样,我就知道,迪生你最棒啦。”杨明星也笑靥如花。

潘名牌瞧得心里直痒痒,伏在女友耳边,轻轻咬着她的耳垂:“我那里更棒的。”

说完,他拦腰抱起杨明星,向着卧室走去。

潘名牌翻云覆雨,刘青山则比较苦逼地在爬格子,他正在写一篇论文。

这是经济学院最有影响力的彼得教授,给学生发布的作业,对当下股市表达一下看法。

刘青山正好想要为自己接下来的行动,寻找理论依据,所以写得很用心。

他甚至去图书馆查了好几天的资料,把1929年米国那次大股灾都拿出来,进行对比。

有了结论,剩下的就是寻找理论依据,这个就相对要容易一些。

论文的题目,最后定为:《论资本市场对于大幅修正的抵御力》。

扬扬万字的论文,通过详实的数据以及缜密的分析,最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在近期,米国股市会迎来又一次大股灾。

当这份论文摆上彼得教授的案头之后,这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也被小小的震惊了一下。

作为总统智囊团的成员,彼得教授经历过太多的大事件,尤其是国家经济层面上。

对目前股市的极度繁荣,彼得教授也感觉有点心慌,所以才会布置这样一篇论文。

想不到的是,竟然有学生提出了大股灾的预言,这就有点太过危言耸听了吧?

彼得教授喜爱那些脚踏实地的学生,也从不压制学生们天才的想法,可是对这种故意制造骇人听闻信息的学生,却从来没有什么好感。

“让我看看,是哪位高材生,我会考虑给他一个Fail的。”教授一边嘟囔着,一边翻看作者的名字。

这边的大学,成绩等级是这样的:A是优秀,B是良好,C是中等,D是及格,F为不及格。

“刘,是那个来自东方的作曲家,噢,他应该去音乐学院,而不应该在这里学习经济学!”

彼得教授在论文上面,写下一个大大的F。

这时候,助手领着几个人敲门进来,彼得教授瞧见来人,立刻挨个上去拥抱:

“哦,索罗斯,还有罗杰斯,欢迎你们,我的老朋友。”

这几位都是受彼得教授相邀,来这给那些大学生们开讲座的,这种情况,在米国这边的大学很普遍。

受邀请的对象有专业人士,甚至还有社会名流。

“彼得,你应该办一个经济论坛,这样才更具备影响力。”索罗斯和彼得是多年的老友,所以一点也不客气地坐在教授刚才的椅子上。

彼得教授也笑道:“你的提议很不错,那就这么定了,请我们的索罗斯先生,每年捐助二十万美金的赞助费。”

“没问题,那就从今年开始好啦。”索罗斯可一点也不吝啬。

别看这位索罗斯先生在金融市场上,名声非常不好,但是在比尔盖茨崛起之前,索罗斯是米国慈善捐款数量最多的人。

难怪有人说他: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罗杰斯也上来凑趣:“那应该起一个比较高端的名称,一听就是世界顶级的那种,叫经济学者高端峰会怎么样?”

众人不由得大笑,彼得教授还是比较严谨的:“今年就开始第一届峰会的话,会不会太仓促,我们还没有准备好议题。”

索罗斯顺手从办公桌上拿起一张纸条:“彼得,你给学生布置的这篇论文,就很适合拿来讨论,现在的股市太火热啦。”

说完,他又拿起一沓厚厚的稿纸,随便翻了翻:“咦,竟然有人唱衰股市,这样的论文,必须给他个F。”

“我看看,乔治,你太乐观了,我们对股市,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而不是只把它当成捞钱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