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罗罗
大清……真的要完了!
第627章 报告祖宗,新大明成立了!
由凯旋而归的大明天兵和被俘的八旗新军官兵组成的游行队伍,沿着仪凤门内大街一直向前,很快上了鼓楼大街、太平街,然后再一拐弯就走到南京皇城的洪武门外。
已经提前一天回到南京城的大公天子朱和墭,这个时候已经穿上了最正式,同时也是最繁琐的冕服,坐在一辆六匹马拉的四轮马车的车厢里面了——这辆四轮马车打造得极为精制,大红颜色的车厢外面还装饰了雕刻和彩绘,车厢的窗户上还安装了“水晶宫”出品的小块平板水晶琉璃。
皇后邱淑真也穿上了正式的深青色翟衣,头戴凤冠,端坐在朱和墭身边,一张娇艳动人的面孔上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显得庄重大气。
朱和墭和邱淑真共乘的天子马车后面,则是朱天王的马车,也是“驾六”,和朱和墭的马车那是一个级别的。都是天子车驾!
朱天王这个“二十五孝”老爹虽然把皇位让给了儿子,但是一个太上皇还是要封的。
而且他还是个时不时就能担任监国,还拥有自家藩国的实权太上皇,说是副皇帝都不为过。
朱天王的马车后面,则是四辆四匹马拉着的诸侯级车驾,分别属于坤兴公主、郑经、明安公主李温姬和唐王朱龄域——在朱和墭称帝后,他们四个的爵位都被定在了“藩王级”,而且还都是世袭罔替的藩王!
其中那个唐王朱龄域其实是朱天王的嫡次子,朱和墭同父异母的兄弟。朱天王原本是琚字辈的,和崇祯是同辈。还但是他“过继”给崇祯后就小了一辈,所以他的嫡次子再过继回唐王府后也得减一辈,不能算启字辈,只能算龄字辈了。
至于坤兴公主和明安公主的藩王爵位,将来都会落到朱和墭的儿子们手中——坤兴公主就一个女儿周玉冰,是朱和墭的贵妃,所以坤兴公主的藩王爵位早晚会传到周玉冰的儿子手里。而李温姬……早晚还不是朱和墭的“菜”?
所以这四位藩王当中,只有郑经一人是真正的异姓诸侯王!
在四大藩王(公主)的车驾之后,则是一串“驾三”的马车和骑马的官员,这些都是朝廷高官们的车驾。
根据大学士院所拟定的“新大明礼”,在行大祭之礼时,天子车驾用六匹马拉、诸侯(藩王)车驾用四匹马拉、大夫(官员)的车驾用三匹马拉。
无论天子、诸侯、大夫在大祭之礼时都可以选择骑马而不是坐车……骑马之礼一律是一个人骑一匹马。
另外,在大祭礼之外所用的马车用几匹马拉不做规定,想用几匹就用几匹。
当凯旋之兵和被俘的八旗兵抵达洪武门外后,守在天子车驾边上的颜元就向车内的朱皇帝行了一礼,大声禀报道:“圣上,天兵和战俘都已经到了。”
朱和墭点了点头,装模作样地问:“吉时可到了?”
“吉时已到。”
朱和墭笑道:“那就出发吧,前往太祖皇帝陵寝!”
“是!”
……
随着悠扬的雅乐声响起,朱和墭乘坐的马车就在开路的侍卫骑兵引领下,出了南京内城的朝阳门,然后就往紫金山上的孝陵而去了。
从朝阳门到孝陵这一段,可就没有百姓夹道围观了,道路两边都戒备森严,五步一岗,十步一哨,都是孝陵卫军学堂的士官生。一个个都背着燧发枪,看着天子、诸侯、百官的车马车从他们面前通过,看着他们的师兄们带领的凯旋之兵,看着被大明天兵捉了来的八旗兵,每个人脸上都是激动到了极点的表情。
他们这是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啊!作为一名军官,能够赶上这样一个大时代,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啊!
要不了多久,他们也将和那些师兄们一样,得到建功立业的机会,成为新大明陆军的栋梁!
坐在马车里面的朱和墭,这个时候也和他们一样的激动,用微微颤抖的手拿出了一本精装版的《大明约法》。这可不是草案了,而是经过大学士院、咨议会反复讨论,又经过几轮修订,最终由朱和墭颁下大诏宣布实行的“与天下约法”……实际上就是一部宪法!
而今天这场大祭有一半就是为这部《大明约法》举行的!
朱和墭将会携带着这部约法,走到明太祖朱元璋陵寝的宝顶前,单独向朱元璋汇报这事儿。得把《大明约法》里面的条款一条一条的念给老祖宗听。念完之后,还得把这部精装版的《大明约法》在宝顶前烧了——这样朱元璋就能在下面好好研究了。
当然了,朱元璋同意不同意的,朱和墭都是要实行这部约法的。
因为未来是属于朱和墭和新大明的,不是属于朱元璋和他的旧大明的……新大明不是一个传统的封建王朝,而是一个资产阶级的帝国!
当然了,这个帝国还得披着天朝的外衣进行运作。毕竟大明天朝的招牌在中国周边这一块儿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而且这也符合中国的传统,所以实行起来的内外部阻力都相对较小。
另外,这部约法也是对明末以来连续数十年的大动荡、大变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结果的承认!
说的通透一点,就是朱和墭将明末以来的大动荡变成了一场社会革命,一场符合资产阶级利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革命。
而“三原主义”、“天下为公”和“均田制”这些写进了《大明约法》的东西,无疑都能极大促进资本主义在新大明的发展。
所以这部《大明约法》就是这场革命的产物,是革命成功的标志,同时也意味着一个属于“三原主义”和“天下为公”的新时代的开始。
而当朱和墭自己的生命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走向终结之后,这部《大明约法》就会变成新大明不可动摇的祖宗之法!
……
“太祖皇帝,我手上这本就是《大明约法》了……一共八十八条,我刚才已经一条一条的念给您听了。”
这个时候,朱和墭已经站在了大明太祖皇帝的宝顶之前,手里拿着那本《大明约法》,脚边上还有一个火盆,火盆里面正烧着纸钱——这些纸钱也是烧给朱元璋的,这是朱和墭这个子孙孝敬老祖宗的“红包”。
某个孝子贤孙叹了口气,又道:“我虽然知道您一定不会赞成里面的内容,但我还是要实行!”
朱和墭笑了起来,对着宝顶的石墙道:“因为我其实也是个开国皇帝!您的大明朝传到我这里,除了个空名,那就啥都没有了!而且我也不是真正的朱三太孙……所以我的天下是重头打出来的!而打出来的天下,那是最硬的。所以我是有资格为子孙后代立规矩,定约法的祖宗。所以我的规矩不是《皇明祖训》,而是这部《大明约法》。
现在我就把它烧给您了,您虽然不会赞成,但是您还是得好好保佑我和我的新大明!”
说完这话,朱和墭就把手里的《大明约法》丢进了火盆,然后又冲着石墙行了个揖拜之礼。
从这一刻开始,朱元璋所创立的旧大明,便完全的寿终正寝了。而朱和墭所建立的新大明,则完全的取而代之了!
第628章 赌徒康熙!
南京紫禁城,武英殿围楼。
前一天刚刚搞完登基大典的朱和墭,也不给自己放两天大假,第二天一大早就在武英殿围楼里面的一间会议厅里面召集左右丞相、六部尚书、左右军师,还有刚刚封了太上皇的天王朱一块儿,商量着怎么弄死大清朝。
“哈哈哈,康熙要不了多久就该知道他的三个固山一起向朕投诚了……他一共才二十四个固山的新军,一次就有八分之一投降,人心已经散了,他还拿什么和朕打?朕看着他还是老老实实跑出去当清顺帝算了。”
正式登基称帝的朱和墭这会儿显得非常亢奋,仿佛用不了多久他就能一统天下,并且把康熙皇帝赶出去当清顺帝了。
“皇帝仔啊!康麻子是不会轻易认输去当清顺帝的……他现在就像个输红眼的赌徒,不输到倾家荡产,他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这种人我可见得多了!”
管朱和墭叫“皇帝仔”的就是那个超喜欢给人起绰号的“朱天王”了,现在都当了太上皇了,也还没个正经。
不过他说的话还是有点道理的,康熙现在就是个输红眼的赌徒!
想到这里,朱和墭点点头:“父皇说的有道理,康熙不输到吐血,他是不肯去当顺帝的。咱们这次就要让他一把输光老本!”
“皇帝仔,”天王朱笑道,“你想怎么设局坑他?”
朱和墭笑道:“局其实已经设好了……襄阳那边困了个图海外加两万清兵,诸葛丞相手里还有董额、勒尔锦和莽依图可以利用,咱们又在南京搞了个献俘大典。已经足够了,不怕康熙不咬钩!
只要他咬了钩拿老本出来赌,诸葛丞相一定有办法让他陷在襄阳。只要拖到明年春天,辽东、朝鲜那边就可以动起来了。等天一暖,朕还可以从南京发兵北上打山东。到时候三管齐下,康熙有多少赌本也不够输的。”
说到这里,朱和墭就信心十足地对朱天王道:“父皇,看来明年的冬天,咱们就能在北京紫禁城里睡觉了!”
……
轰隆一声,南书房的书案倒在了地上。吓得周围低头侍立的太监宫女们一下都趴在了地上。
七个南书房大臣,更是头也不敢抬。
才推倒书案的康熙站在那里,大口大口地喘气,胸口快速的起伏,麻脸通红,看着就是一副要气炸了的模样儿。
就听见索额图的声音响了起来。
“皇上,皇上……都是底下人贪生怕死,您要撑住……”
时间过得很快,今天已经是康熙十八年的十一月初一了。一个月前南京凯旋阅兵礼上发生的事情,都已经通过粘杆处和儒宗这两条线,传到了京兆府这里。
朱和墭登基当皇帝和宣布实行《大明约法》什么的,当然不会把康熙皇帝气成这样。差点把康熙气炸的是出现在南京那场凯旋大阅兵上的八旗俘虏……三个旗差不多两万人,就这样穿着棉甲、光着脑袋,排着长队,让明军押着从仪凤门一直走到明孝陵!
丢人现眼啊!
堂堂八旗天兵,让人家成建制的抓了两万……不,不是抓了两万,而是锅底湾包围圈中的正红、镶白、正蓝三个旗的三个新军固安,向明军缴械投降了!
三个固安成建制的投降,这样的事情在八旗兵的历史上都没发生过,不仅没有发生过,连想都不曾有人想过。
所以在今天之前,康熙和大清的满朝文武们都一致认为这三个固安是在进行了一番完全抵抗之后,才因为寡不敌众而全军覆没的。而董额、勒尔锦和莽依图三人,多半也已经壮烈殉国。
因此康熙皇帝还大发慈悲的为他们三个办了风光大葬,又是追封、追赠,又是赐了谥号,还为他们辍朝三日,可谓是极尽哀荣。
但现在看起来,这三人很有可能当了贰臣!
他们中的两人可还是爱新觉罗啊!其中一个还是王爷,一个也是贝勒。
这两个爱新觉罗要是投了大明再给封了官……
想到这里,康熙就咬着牙吼道:“快,快去给朕查清楚董额、勒尔锦和莽依图三人是不是真的殉了国!”
一听这话,底下的南书房大臣们全都面面相觑……其实他们早就知道不对了!
因为这一个多月来,襄阳那边接连不断传来捷报,前前后后杀伤和俘虏的明军已经超过了三千!
虽然这个数目一定有极大的水分,但图海、赖塔也不是特别不靠谱的人,最多也就是把杀敌一千吹成杀敌三千。
而了解图海、赖塔为人的几个南书房大臣又觉得不大对,于是就先后去找了替图海、赖塔传递消息的从襄樊围城中杀出来的马甲兵打听真相。
经过一番盘问之后,这些南书房大臣就得知那些被俘的明军全都是原来的八旗新军官兵,而且大多属于正红、镶白、正蓝三个旗……
“皇上,还是别查了吧……”
索额图一边磕头一边流着眼泪劝阻康熙。
“皇上,别查了……”
“皇上,您消消气儿,别追下去了。”
“皇上,您犯不着和他们置气啊!”
“皇上……军心不稳啊!”
几个南书房大臣看见索额图当了出头鸟,就纷纷附和了起来。
三个固山和一个王爷、一个贝勒集体投降这种事情如果真的做实了,那接下去的仗也别打了。直接收拾东西去当清顺帝吧!
康熙其实也就说说气话,他也知道现在是翻本的最后机会了。如果因为三个固山和一个王爷、一个贝勒集体投降的事儿搞得士气崩溃,那么可就要错过最后一搏的时机了。
因为康熙要赌这一把,就只能选择在冬季下手!
由于明军最强大的“老兄弟”兵都是广东人,不习惯北方冬季的严寒,所以朱和墭是不可能在冬季从南京发兵北伐打山东的。而他的另外两张王牌——辽东军和朝鲜军,也不可能在冬季出动。东北那旮旯的冬季,可不是一般的冷啊!
也就是说,在康熙十九年春暖花开之前,大部分的明军都会处于休整状态,而且也不可能在山东、辽东方向上发起新的攻势。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康熙从十月份开始,就已经在疯狂筹集赌本……不,是筹集军队了!
除了岳乐带回来的四万余人,康熙留着保命的一万八旗新军之外,还有原本留守北京、大同等处的八旗新军都被悉数掉往南阳。
甘陕一带的绿营兵也被他抽调一空。
另外,康熙还以蒙古大汗的名义继续动员蒙古各部的骑兵南下。之前那四个由东蒙古四个盟的勇士组成的固山,也得到了康熙的命令,正在南下。
连刚刚成军的山东团练——鲁勇,也得到了康熙的调令,康熙让他们尽可能的抽调军队,不是用于襄阳决战,而是用于填补北京、大同等地的防务空隙。
他甚至还派人去雪域高原向和硕特蒙古,去西域向噶尔丹借兵。
总之能调的,不能调的,康熙都想尽办法调了出来,总算拼凑了十二三万大军。
除了拼凑军队,康熙还砸锅卖铁的筹钱筹粮……为了搞钱,他甚至命令粘杆处去捕了八大皇商的家主,还硬指他们通贼(明)卖国,总算是搞到了两三百万。
第629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南阳城,曾经的大明唐王府镇守之地,在明代是河南省西南部的经济、军事和政治中心。
这座城市和往南二百多里的襄阳城,在地理上都属于南阳盆地,两地一起被群山拱卫,安居中华腹心地带,东为桐柏山,西依秦岭,南部为大巴山余脉,东南部为大别山,东南方通过汉水和随州走廊与江汉盆地相连。
对于历史上缺乏强大骑兵的南方政权而言,先取襄阳,再下南阳,以白河、汉水为运兵运粮之动脉,再以南阳周围的群山为掩护,北进河洛、西入关中,也不失为一条北伐中原的上佳路线。
因此凡有南北相峙,南阳、襄阳就必然会成为南北之兵的必争之地!
而在康熙十八年末,南阳和襄阳两地,又一次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南明北清两方大军汇集的所在。
此时的襄阳城已经被复兴的明朝大军团团包围,而南阳城外也密布军营,康熙皇帝的黄龙旗高高飘扬,昔日的唐王府大殿之上,再一次“众勇云集”……除了康熙皇帝本人和小桂子公公,人均一个巴图鲁!
“皇上,图海又派勇士突围送来了捷报,前日他和赖塔派出三千步骑携带威远将军炮在樊城北面打破了一个逆贼的堡垒,再次杀敌三百,缴获甚多。”
索额图低声汇报着,在场的还有明珠、岳乐、佟国纲、莫洛、尚善等满洲心腹,还有来自东道蒙古的图纳黑、温布、温春、格勒尔图等四个蒙古新军都统。
康熙接过图海的捷报,这是他移驻南阳以来所接到的第九也不知道是第十份捷报了……这个图海不知道是不是久败成良将了,反正他这次被围襄阳后就开启了战无不胜的模式。反正是守城赢,出城也赢,都快赢麻了。前前后后报上来的杀敌数名加一块儿都有一万多了!
照这么个杀伤下去,都用不着康熙出兵去给襄阳解围,那个能掐会算的“诸葛村夫”自己就要败了。
当然了,康熙也知道图海报上来的杀伤明军的数目肯定是夸大了的。但是图海也不是特别不靠谱的人,要不然他也干不了那么多年的大学士啊!就算他要夸大战果,乘三乘四也就顶天了。也就是说,围攻襄阳的明军怎么都损失了好几千……
康熙皇帝想到这里,脸上终于露出了从容而且自信的微笑,现在集中在南阳的十三万大军已经是他能够抽调出来的全部主力了……如果不是辽东、朝鲜两处的明军一定会在明年春季发起攻势,他都想把巴海和王辅臣手下的四万人都抽出来。
但对于现在的大清而言,这已经是孤注一掷的赌博了,只是打退围攻襄阳的诸葛三和所部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等到明年春天、夏天,诸葛三和还会再次北伐,而康熙的十三万大军却不能一直留在南阳,所以他必须击败诸葛三和的主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才行。
岳乐低声道:“皇上,诸葛三和会不会再故意打败仗麻痹咱们?”
康熙听见这话,心脏就是一阵抽搐……因为岳乐说的事情是很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