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罗罗
第575章 报告大汗,大清要完!
大元天佑四年,三月上旬,土默特川草原上的青色之城库库和屯,迎来了它的又一任新主——大元天佑皇帝,大蒙古成吉思天佑汗布尔尼。
这座由俺答汗和他晚年的填房妻子三娘子耗费十年时间才建成的这座塞上名都又叫归化城,据说是元大都的山寨版。虽然和正版的元大都根本不能相比,但是这座用青砖垒成,拥有内外两重城廓和八座城楼的城池在口外大草原上,绝对是独一份的存在,也称得上雄伟壮丽……
在明末清初的时候,由于布尔尼的爷爷林丹汗和皇太极之间的战争,库库和屯城一度被毁,让皇太极的大清天兵放火烧成了废墟。但是由于漠南蒙古在大清定鼎之后出现了长期安定的局面,人口数量持续回升,经济也得到了发展,再加上来自山西的汉人移民的迁入,土默特川和库库和屯也再一次繁盛了起来。
和漠南草原的其他地方不同,土默特川一带的气候比较湿润,所以库库和屯周围不仅有可以放牧的草原,还有大量的汉人移民开垦的农田。到了康熙十几年的时候,已经有了一点村落密布、人口密集的意思了。
所以布尔尼几年前刚洗了北京城逃出来的时候,就想把库库和屯当成老巢的。可没奈何康熙皇帝有点愈挫愈勇的意思,并没有被“两宫八大胡同之难”击垮,反而发奋图强起来,还很快组织起力量杀上草原寻仇。
如果不是布尔尼跑得够快,他早就给康熙逮去杀掉了。
因为要在蒙古草原上东奔西走,所以布尔尼也就只能将定都库库和屯的计划丢在一边了。
而在去年和噶尔丹在科布多草原上干了一架之后,这位成吉思天佑汗终于意识到时代变了……他终于意识到光靠弯弓射大雕的本事,不仅不能恢复大蒙古国,甚至连在草原称王称霸都有点难。
因为他发现连噶尔丹这个绰罗斯家的“伪汗”都有许多性能相当不错的火绳枪,而且火药的数量也非常充足。
不仅准格尔的步兵大量装备了火枪,连他们的骑兵都有火枪!
另外,准格尔的步兵骑兵们还拥有非常坚固的锁子甲,足可以抵挡住布尔尼所部的弓箭,在肉搏当中也有很大的优势。
如果不是布尔尼已经拿下了漠北喀尔喀三部和漠南西路四个盟部队人马,兵力远比噶尔丹强大,而且还有吴应麒提供的少量火炮,科布多草原就得变成布尔尼的葬身之地!
勉强在科布多拿下个平局的布尔尼终于意识到了火器、火药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单靠草原游牧根本不可能复兴大蒙古,连保住现有的地盘都不可能……布尔尼如果还想实现自己的大蒙古梦,就得拥有可靠的火器和火药的供应。
而布尔尼所知的目前北方最重要的火器、火药产地,就是北京城了……不过布尔尼可没有再打北京的信心。
此外,布尔尼还知道康熙通过海外贸易也获得了许多新式火枪,还获得了制造火枪的技术。
所以获得一个出海口,建立大蒙古海军,成为一个拥有“海”的蒙古大汗,就成了布尔尼的“一个小目标”。
而实现这个“小目标”的机会,居然在大元天佑四年(康熙十八年)二月中旬的时候出现了!
当时出使吴周的尚之信风尘仆仆的赶回了位于后套草原的汗廷,而且还带回了周天子吴应熊的《讨清檄文》和周天子的五路伐清计划。
而且尚之信还告诉布尔尼,吴应麒、吴世琮已经接受了吴应熊给的燕王和秦王爵位,并且同意发兵五万进攻大清。
与此同时,布尔尼还从自己在卓索图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的内线那里得到了两个相同的消息。
一是康熙皇帝在朝鲜同朱和墭作战不利,在汉城附近兵败而退,正利用冬季明军难以进兵的当口拼命搜刮朝鲜北部的人口和财物,还在破坏道路和桥梁,看来是要兵败了。
二是明朝大军跨海北征,已经在辽东半岛的旅顺口登陆!
很显然,大清朝的盛京老家已经危险了,很快就要遭到明军的进攻!
这周天子的五路伐清方略,差不多已经成功了!
既然五路伐清的事儿差不多成了,布尔尼大汗就当机立断,准备一博了。
所以布尔尼立即就拉上察哈尔本部的三万精兵离开后套草原,稍后又汇集了阿拉善、土默特、鄂尔多斯三部的两万精兵,共同进军库库和屯,并且在三月初的时候,兵不血刃地进入了这两年一直被少量清军控制的库库和屯。
而库库和屯随即就成了布尔尼东进同康熙决战的大本营!
根据计划,布尔尼将会在库库和屯等待吴应麒的大军和漠北喀尔喀三部的两万大军。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最晚到五月份,库库和屯这里就将汇集十二万蒙古——大周联军!
到了那个时候,康熙和大清朝大概真就要完了!
入主库库和屯的布尔尼这段时间高兴的都有点飘了。虽然再入北京是不大敢想的,但是一统漠南、漠北、东道蒙古,然后在辽西、辽东搞块临海的地皮,建立蒙古海军……还是很有希望的!
可是这海口选哪里好呢?
大殿之中,布尔尼背着手站在一张辽东、辽西的地图前面,目光缓缓扫过,似乎想要寻找合适的地点。
正找着的时候,他的兄弟罗卜藏台吉的声音忽然从他背后响起:“大汗,刚刚得到消息……大清要完!”
“什么?”布尔尼一听见兄弟的话,脸上的表情都精彩起来了,“发生了什么?”
“大汗,”罗卜藏喜气洋洋地说,“咱们派在北京的人刚刚送来密报,玄烨真的要迁都了!”
“真的?”布尔尼还不大敢相信。
“真的!”罗卜藏点点头,“玄烨要迁都去盛京了……朱和墭的两路大军一路跨过了鸭绿江,一路打下了大黑山城(卑沙城),周天子吴应熊的十万大军也出襄京北上了!
现在几十万大军一起碾压大清,玄烨实在无力守卫关内……只好迁都去盛京了。”
“消息确定吗?”布尔尼还是将信将疑,“如果弃了北京,那大清可就真的要完了。”
“错不了的,北京城都传遍了!”罗卜藏说,“北京城内现在人心惶惶,那些个有钱有势的都在往关外跑,往山海关去的官道上都是东去的车马!
看来大清真的要完了……大汗,咱们是不是马上进军?”
布尔尼这下子有点信了,不过他还是保持着警惕,思索了片刻后才道:“再等等……吴应麒马上就到了,漠北喀尔喀三部的大兵也快到了,到时候一起进兵,不仅可以稳操胜券,而且还能和朱和墭讨价还价。”
“和朱和墭讨价还价?”罗卜藏一愣,“大汗,咱们和他有什么好谈的?”
布尔尼笑道:“当然有了……他要的是北京城,他一定想抢在吴应麒之前进北京。而咱们这回一定要在辽西、辽东拿到一个出海口!”
“出海口?”
布尔尼点点头,又转头看着辽东、辽西的地图,用非常确定的语气说:“对,咱们蒙古人一定要有一个出海口……不能给人封死在草原上,要不然咱蒙古终究会败在火枪和大炮上头!”
第576章 史上最惨倭寇!
布尔尼肯定是上当了!
因为朱和墭的大明天兵在三月上旬的时候,压根就没打下卑沙城,也没跨过鸭绿江。
登陆辽东半岛的明军,现在还在南关岭(就是金州半岛的最狭窄处)以南忙着搞基建、开农田,根本就没功夫去打卑沙城。当然了,他们也不会放过卑沙城,而是采取了堡垒围困的办法,在大黑山周围构筑起数十个堡垒,堵住所有进出的山口……还在这些堡垒当中布置了狙击兵……
而在朝鲜方面,明军现在还没看见鸭绿江呢,他们才刚刚推进到了清川江附近——由于清军在撤退过程中采用了焦土战术,北进的明军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他们需要沿途建造桥梁、清理道路、救济饥民(还是有许多人没有被清军抓住或杀死的)、建立据点,还要组织百姓以恢复生产。而种麦子和种稻米的农时已经错过,所以北进的明军只能组织朝鲜农民抢种一些红薯和土豆。
另外,由于临津江以北直到鸭绿江之间被清军“洗”了一遍,原本统治地方基层的两班贵族已经不复存在。
所以朱和墭就想将临津江到鸭绿江之间,靠近黄海的狭窄平原上的土地都分配给朝鲜籍的明军将士,以便扶植出一批大明死忠。
而要顺利完成土地的分配,朱和墭就需要大清朝这个恶人对朝鲜保持一定的压力……所以马上推进到鸭绿江岸边可不是什么好主意。
而在北进缓慢推进的同时,驻扎在朝鲜的明军还面临着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抗日!
对于已经扩充到六个师,总兵力超过七万五千的驻朝明军而言,抗日可真是太不容易了……因为被困在草梁倭馆的日寇,哪怕被明军断了二十天的粮,都没有敢跨出倭馆一步,对大明朝鲜省发起侵略战争!
“大王,万大洪的奏折上说,草梁倭馆的日寇已经粮尽了,前天还有倭人从倭馆中跑出来找咱们的人要吃的……”
庆德殿中,正在听取颜元做报告的朱和墭一听说有倭寇要饭的事儿,马上就怒了,“混账,这是什么倭寇?怎么还要饭呢?倭寇不都是武士吗?武士就是切腹也不能要饭啊!”
一旁的权尚夏听了朱和墭话,居然“哈哈哈”的笑了几声,发现朱大监国投来了相当不善的目光,这才赶忙收住笑声,又的尴尬地对朱和墭道:“大王,臣还以为您在说笑话呢……倭馆里面的倭人并不都是武士,很多都是商人和武士的仆人。而且即便是武士,饿得不行时要点饭吃也是很正常的。
咱们现在不卖吃的给他们,又不让他们走……他们如果不要饭,岂不是要活活饿死了?”
“他们不会抢吗?”朱和墭反问道,“倭寇不都是强盗吗?”
朱和墭是大儒嘛,所以还是挺讲道理的,不能平白无故的污蔑倭寇侵略啊!
总得有点实锤吧?
那个草梁倭馆并不是日本人强占的,而是朝鲜王国自己划出来给日本人用的——这种做法在后世看来好像是划了个租界给日本人,是丧权辱国的行径。
但是在17世纪乃至更早的时代,划块地皮让外商自治还是挺正常的。这么个搞法不仅方便管理,而且也方便收税,还能避免外商和本地人发出不必要的冲突。
如果朱和墭认为草梁倭馆的存在侵犯了大明的主权,完全可以要求日本人撤离……而他如果真的提出要求,倭寇估计就真撤了。
但是朱和盛也不能让这伙强盗跑了!
“可强盗也怕燧发枪啊!”权尚夏笑着解释,“就是真倭寇也只敢恃强凌弱,哪里敢抢天兵的饭吃?”
朱和墭连连摇头,心里都快骂“八嘎”了,这一届日寇不行啊,怎么那么怂?他们是不是不知耻的海军?
他想了想,又问:“他们要到饭了吗?”
颜元点点头,笑道:“要到了……毕竟把倭寇都饿死也不是办法啊!”
还真要到了!
原来负责包围草梁倭馆的明军因为担心倭寇都饿死了没办法侵略朝鲜,所以就只好给他们点饭吃了。这事儿还真难啊!
想到这里,朱和墭哼了一声:“此事不能一直拖下去……权尚夏!”
“臣在!”
朱和墭道:“你走一趟釜山,去问问他们,准备什么时候入侵大明的朝鲜省?再和他们说,我大明已经知道他们勾结洋夷,脱亚入欧,给荷兰、西班牙洋夷当走狗的企图了!”
……
倭寇什么的,都是大明这边说的,如今负责主持草梁倭馆的幕府重臣土屋政直可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倭寇……他家又不是海贼出身,怎么可能是倭寇?他们土屋家祖上是甲州武田的忠臣!
那个号称“天目山片手千人斩”的土屋昌恒就是现在正被明军困在草梁倭馆中挨饿的土屋政直的曾祖父。
政直的曾祖父当年可凶残了,在武田胜赖自杀,武田家灭亡后,仍然不甘心失败,一个人躲在天目山中偷袭路过的织田军。杀了不少人后才被击毙,所以得了个“天人斩”的名号。
但是这份凶残却没有遗传给土屋政直……这位出生不错,父亲是藩主和幕府老中的高级武士其实就是个“打卡武士”,当当侧用人、奏者番、城代什么的。平日办事谨小慎微不犯错,方方面面的关系都能搞好。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大概也能和他老爹一样混上个老中。
而他之所以能得到草梁倭馆的这趟差,也是因为他足够谨慎,所以老中们都一致认为让他来朝鲜无论如何都不至于坏了大事。
至于这“大事”到底是什么?
其实那帮混日子的老中自己也不知道。
现在的德川幕府已经不是家康、秀忠、家光统治下的鼎盛时代了,也已经走上了下坡路。特别是四代将军“笨公方”家纲不仅头脑愚笨,而且还一直生不出儿子。幕府现在已经面临绝嗣的危险,一群老中们为了继承问题投头都大了,哪有闲工夫考虑外部事物?
之所以会加入那个什么“十六国反明同盟”,其实是因为朱和墭派郑成功的兄弟田川七左卫门为特使,向幕府提出了琉球宗主权问题。
一帮幕府老中害怕在琉球问题上担责任,才糊里糊涂的和康熙结盟,想以此为筹码。
这一次幕府向草梁倭馆增派人手,还派来了土屋政直这样的重臣,其实就是想以“十六国同盟”和增加驻朝人员为筹码,同大明展开谈判。
可谁知道大明根本不和土屋谈判,而且还采取了一很古怪的行为,一开始把釜山的官员和驻军都调走了。随后又突然派来了舰队占领了绝影岛,然后陆军也开了过来,把倭馆一围,又断了粮食供应……结果倭馆当中存粮不多(本来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很快就吃完断粮了。
这可真是有点让人手足无措了,这个大明本是礼仪之邦,现在怎么变得那么不讲道理了呢?
可是土屋也不敢和大明硬着来,人家部队看上去就很严整,而且还配备了大量的燧发枪和各种火炮,一看就知道厉害了,土屋根本打不过对方……所以土屋也只有一边想尽办法解决吃饭问题;一边等待大明那边的来使。
第577章 交待清楚,就可以回家了!
“殿!殿!”小而急切的喊声从草梁倭馆内的一条走廊的尽头,一直传到了这间又大又宽敞的和室当中。和喊声一起响起的,是光着脚走在地板上发出的“腾腾”声音。
端坐在室内的土屋政直苦苦一笑,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则是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白米饭……因为这个喊“殿!殿!”的人就是专门负责“要饭”的土屋家重臣,现任常陆土浦蕃“要饭奉行”金丸昌隆……
当然了,“要饭奉行”不是土屋家的常设职役,拥有四万五千石封地的土浦藩怎么都不至于穷到要饭的地步。他们家最多就是仗着家主当上了幕府老中欠债不还罢了。
但是在草梁倭馆这边,的确得有个能拉下脸,而且又会说汉语的土屋家臣去和外头围困的明军商量着要点饭吃……所以这个重任就交给了和土屋政直有亲(土屋家祖上出自甲州金丸家),且又跟随过朱舜水学习过儒学,因此懂得汉语的金丸昌隆负责。
这个金丸昌隆的确也有要饭的天赋,每次都能从围困倭馆的明军那里要来一点白米,所以才被一群不会要饭又要吃嗟来之食的武士戏称为“要饭奉行”。
而今天又是要饭奉行的“工作日”……听听这急促的脚步声,看看是要到饭了。
脚步声和喊声越来越大,和室玄关的门一下就被拉开了。映入室内一群肚皮饿得咕咕叫的高级武士眼帘的,正是一脸兴奋的要饭奉行金丸昌隆——看他的表情,难道要到了鱼和肉?那帮不讲道理的明军大发善心了?
土屋不动声色,而金丸则喘了好几口气,眼睛直直地瞪着自己的少主,过了一会儿,终于爆发出了一句:“殿!大明监国的钦差大臣权尚夏已经到了釜山浦,让您马上去釜山浦城中相见。”
太好了,这场莫名其妙的“饿饭事件”终于能有个头了!
一屋子的高级武士都露出了喜色……他们这些人都是拥有几百石家禄的旗本武士,虽然说不上多富裕,但也没有什么挨饿的经验,现在居然被一群拿着燧发枪凶得要死的明军困在草梁倭馆里挨饿,还不让走,这叫什么事儿?
“哦……”土屋政直却没有急着起身,而是看着自己的家臣,缓缓地问:“那草梁馆的供应问题解决了吗?”
他这话的意思是饭要到了吗?
“很快就能解决了!”金丸昌隆说,“权大人说了,只要我们能够说清楚日本国和大清、荷兰、西班牙的同盟关系,以及日本国对大明合并朝鲜的态度,还有日本国对琉球国的主张……他们就恢复供应,并且还可以放我们回国。”
“八嘎!”土屋政直猛地站了起来,一屋子的武士都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愣愣地看着他。
其中一个上了点年纪的旗本武士轻轻地问:“土屋殿……这些事情难道是不能说的吗?幕府有过这方面的指示吗?”
土屋恨恨瞪了这个老家伙一眼,冷着声道:“这些事情没有什么不能说的,但是一旦说清楚了,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战争?土屋殿,难道大明会入侵琉球?”
土屋差一点被这个家禄八百石的老糊涂给气乐了,“如果只是琉球就好了!”
琉球王国在明朝万历三十七年被日本国的萨摩藩攻占,国王尚宁等百余人被俘至鹿儿岛关了两年,最后不得不签订了《掟十五条》,承认了萨摩藩对琉球的控制。
此外,琉球国还不得不派出使臣去江户谒见幕府将军,从而被纳入了日本的“华夷体系”之中,而萨摩藩又在琉球国首都那霸设立“在番奉行”,对琉球国进行监视。
虽然江户方面也从萨摩藩攻占琉球这事儿上捞到了开疆辟土的名声,但是得了实惠的还是萨摩藩。所以大明如果“收回”琉球,对于江户幕府而言没有什么实际上的损失,反而可以削弱萨摩藩的实力。
这两年真正让幕府头疼的其实不是明军要出兵琉球,而是明军不出兵只放嘴炮不断拱火——萨摩藩也是不嫌事儿大的主,嘴炮放得比大明还响,不断把自己包装成抗明英雄。搞得幕府方面非常被动,只好跟着一起唱高调。
在这种情况下,当荷兰人和大清朝还有朝鲜王国一起提出联合抗明的时候,日本国内的舆论当然是一边倒的支持。而此时如果执政的是家康、秀忠、家光这样的强势将军,是不会被舆论所左右,多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