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罗罗
与此同时,还有二百余个好像背着个大锤子的明军步兵,飞也似的从那四个逞菱形布局的营级阵中间的空心位置中跑了出来,在明军阵前面对巴尔虎骑兵摆出了两排疏阵,其中前排半跪,将一只大锤扛在了肩膀上,后排人手一个火把,当前排把大锤扛好后,后排举着火把的明军就上前去用火把点着了什么……
这是火箭锤!
安珠湖突然就想起了明军有一种可以由单兵肩扛着发射的“小火箭”。这玩意虽然是用火药当发射药的,但是那个“锤头”里面装着的都是糖药!
他刚想到这里,那些架在人肩膀上的火箭锤的尾部就突然冒出火光和烟雾,然后就看见那些锤头全都飞了出来,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接着就飞向巴尔虎骑兵的集群。
安珠湖马上就知道不对了,赶紧用力扯动缰绳,勒住自己胯下的战马!
不过他救得了自己,却救不了手下的巴尔虎骑兵。
明军一次就打出一百余个火箭锤,这玩意威力不小,飞得又远,只要有三分之一炸着了,他麾下的巴尔湖骑兵就得损失惨重!
可是安珠湖知道自己手下的这些巴尔虎骑兵想要躲避已经晚了,现在只是祈祷上苍保佑,别让巴尔虎骑的损失太重。
他刚想到这里,那一百余个锤头已经飞过了几十步的距离,落在了巴尔虎骑兵们前进的必经之路上。
那些巴尔虎骑兵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算知道了也没那么快反应过来……就在锤头落地后不久,已经准备好弓箭的巴尔虎骑兵们就踏入了锤头集中落地的区域了。
“撤退,快撤……”
已经勒住战马的安珠湖大声呼喊,想让这些骑兵后回来,可两三千匹战马奔腾的战场多喧闹啊,压根就没人听见!
而安珠湖呼喊的声音还没散去,那些落在地上的“锤头”就纷纷炸开,化作了一团烟火,锤头的碎片和填装在锤头内部的弹丸也随着这一声声的爆炸,化为了索命的利刃,四下飞舞,无情的划过人体和战马的身体。马匹和骑手的惨叫响成一片,到处都是被击毙、击伤而倒地的马和人,而后方的骑兵纷纷减速避让,还有些骑兵避让不及,撞上了那些负伤受惊的马匹。
巴尔虎骑兵们顿时乱成了一团。
“撤!撤!撤……”
安珠湖张开喉咙大呼,跟着他的一个号手也反应过来,开始吹起退兵的号角。
但是并没有等那些混乱了的巴尔虎骑兵反应过来,那二百余个扛着“铁拳”上来的掷弹兵又发射了第二波“锤头”……紧接着,原本站立不动的明军营纵队,突然在一阵急促的鼙鼓声中,开始快步逼近被两轮“铁拳爆炸”而被炸得东倒西歪,乱成一团的巴尔虎骑兵!
步兵居然可以用随身携带的“铁拳”配合长枪、燧发枪组成的阵列,击败呼啸而来的骑兵!
正在一堵矮墙后面观战的朱和墭远远的也看见了这一幕,也被惊得有点呆了。“糖时代”的战争,还真是和原本历史上的战争不大一样了。
游牧民族能歌善舞的日子,不会提前到来吧?
……
“皇上,奏凯吧……”
“皇上,奴才也觉得这一仗打得很好了,现在是时候见好就收了!”
“就是,赢都赢了,留在汉城这边也没多大意思……”
幸州山城,从望楼上下来,然后和衣小憩了片刻的康熙,突然就被人给摇醒,然后就听见有人在劝自己见好就收,奏凯班师。好好的,怎么就要奏凯班师了?班师搬回哪里去?
康熙心里一惊: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感觉……好熟悉啊!
第561章 皇上,时代变了!
感觉到了失败的气息,康熙的睡意顿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赶紧揉了揉眼睛,然后定睛再看,发现劝自己见好就收的人当中居然有个佟国纲。
这下可把康熙皇帝吓出一身的冷汗,抬手指着佟国纲就道:“佟,佟国纲,你怎么回来了?难道……又要败了?”
佟国纲赶紧撩袍下跪,回答道:“皇上圣明!”
康熙皇帝心就一沉:这也圣明?我就不能昏聩一回吗?
“皇上,”佟国纲又康熙磕了头,道:“现在见好就收还来得及,若是现在不收,再打下去就真的要败了!而且即使战场上不败,实际上却还是败了!”
“你,你说什么?”康熙听得一头雾水。
佟国纲是国舅,是康熙最信任的自己人,自然是敢说话的,要不然图海和费扬古也不会让他回幸州山城劝康熙收兵……
“皇上,被咱们围困住的那七八千明军虽然以朝鲜兵为主,但,但是却很不好打!”
康熙一听这话脸色都青了,“什么?朝鲜兵也不好打?当年……”
佟国纲叹了口气道:“皇上,您就别提当年了……当年打仗靠得是咱八旗勇士的弓马无敌、武艺超群。可现在打仗就靠一根烧火棍你一发我一发的对轰,躲都躲不了,真正的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啊!别说八百,就再打个折,自损五百也不行啊!咱们八旗子弟多少人?他们朝鲜人又有多少?不能这样换啊!”
康熙马上就明白了!他能不明白吗?他要不明白,历史上就给底下的绿营兵发燧发枪了——别以为这玩意儿又多高科技,其实康熙皇帝的养心殿造办处早就能造了。而造办处打造的燧发枪当然都是给康熙打兔子玩的,康熙皇帝还能不知道燧发枪的妙用?这玩意儿专克天兵啊!
“那就用炮轰!”康熙还是不甘心“见好就收”,“再多调一些威远将军炮,用糖药弹轰他们!”
佟国纲还是摇了摇头:“皇上,来不及了……逆贼的援兵就快冲破巴大人的阻拦和被困的逆贼汇合了!”
“什么?”康熙又是一惊,“这,这怎么可能?他们的骑兵也那么厉害了?”
佟国纲摇摇头:“不是骑兵,是步兵!逆贼的步兵携带火箭锤结纵阵而行,并且以长枪兵环卫四周,待我骑兵靠近,便以百数火箭锤猛轰,打头阵的巴尔虎骑兵着了他们的道,损失惨重!
巴海巴大将军没有办法,只得以小队轻骑袭扰的办法勉强迟滞之。但是逆贼步军中多有神射之士,小队轻骑的袭扰根本占不了便宜。”
康熙听完佟国纲的话,眼前就是一阵金星直冒啊!
他本以为汉城之战是胜券在握的,即便不能实现大量歼敌,也能迫使明军放弃汉城,撤往牙山。根据之前掌握的情报,明军自登陆后就一直在经营牙山、礼山、唐津等处,摆明了就是要将那里当成控制朝鲜的本据之地的。如果明军在汉城战之不利,应该会很快撤往牙山。
可没想到,他苦心经营了三年才拉扯起来的“低糖清兵”还是打不动“高糖明军”……哪怕这支“高糖明军”当中有半数的士兵都是入伍不久的朝鲜兵!
而且康熙还发现了另外一道比“含糖量”更难超越的鸿沟,就是人口数量!
他的大清国本就人少,又采取了八旗为本的体制,真正的核心力量就是八九十万新八旗人口。而伪明的人口总量接近三千万,合并了朝鲜南五道之后,人口数量恐怕都有三千五六百万了。如果更进一步合并了整个朝鲜,人口离四千万都不远了!
更糟糕的是,大明那边不搞旗人老爷兵,而是用均田征兵的办法把全体壮丁都当成了兵源。
四千万人口的丁数差不多就是一千万,而八九十万旗人的丁数也就二十多万。
二十多万打一千万,还没有“天兵”了,这大清岂不是要完?
想到要完……康熙的麻脸上已经恢复了平静,再开口说话的语气也恢复了平静。
“现在天色已晚,不是交战的时候了,传朕旨意,各军退兵回营……步军先退,骑兵殿后。再给北汉山中的王辅臣传旨,让他在北汉山中多数旗号、广置疑兵,所部主力也退回昌陵川大营。”
“皇上圣明!”
康熙真是明主啊!
几个一块儿来劝康熙“见好就收”的大清重臣这个时候都由衷地说了句马屁话。
康熙用兵的手艺的确越来越高了!虽然还是打不过明军……但那不是手艺的问题,而是时代变了。
现在打仗要拼人口、拼含糖量。大明在这两方面都占据绝对优势!
所以康熙在汉城之战中的表现虽然可圈可点,但还是难以取胜。
不过现在退兵也不能算输,明军大概率也不会追击……他们的骑兵到底太弱,想追也追不上。
而且现在凛冬已至,明军的骨干到底都是怕冷的南方人,不可能在朝鲜的寒冬之中发起持续猛攻的。
因此康熙还有的是时间转移朝鲜北三道的人口和物资,为持久抗明做好准备。
想到这里,康熙帝这几个重臣就想叩头告退,去安排“见好收”。可这位明主却忽然笑了起来,把重臣们都吓了一跳,大家伙都抬起头,愣愣地看着他。
康熙笑着道:“朕差一点忘了,朕在登州那边还一个决胜之局呢!登州乃是深入辽东的逆贼的后路,一旦登州为我所有,登陆辽东的数万明军都将变成孤军,早晚必为天兵所灭!只要灭了登、辽之贼,一个南北朝之世还是可以维持下去的!”
几个重臣听到这番话,也都露出了期待的表情。
登州……总应该是个空门了吧?
……
康熙说这话的时候,大雪正在山东半岛上的黄水河上纷纷落下。
黄水河位于登州府的黄县境内,发源于莱芜群山之中,河面没有多宽,水流也没多急,却还未曾因为这寒冷的天气而冻上。
一道浮桥,已经到了收工的时候。忙乱的清军士兵正猬集在桥头又捆又扎又敲又打的,好不热闹。
这里正是岳乐和常宁两人所率领的突袭登州的精锐清军的渡口。
自从朱天王占据了半个登州府之后,黄水河就成了明清两方面在登州西部的一条界河,河东岸就是大明登州府的辖区了!
不过朱天王对登州府城西面这一带的开发和布防都不感兴趣,干脆就把这一带搞成了个“基本无人区”,之所以是基本无人,是因为通往黄县的官道还是一条重要的商道。平日当中客商不绝于道,而且也有现成的桥梁可以通行。
但是随着明军从登州出兵跨海征辽,登州府城通往黄县的官道上就没人了,连那座桥都让明军悄悄放火给烧了。
不过登州方面的戒备似乎也就到此为止了,并没有进一步布防,黄水河对岸还是静悄悄的,登州府外城内的生活似乎一切照旧。战争似乎距离这座“自由之城”还非常遥远。
可就在这时,一支两万人的清军精锐,却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潜行到登州府境内,而且还搭建起了这座横跨黄水河两岸的浮桥!
第562章 自由之城?自私之城?
“安王爷,恭王爷,您二位放宽了心就是了!虽然登州的外墙、内城、水城、丹崖山等处都坚固的跟铜墙铁壁似的,但是登州再坚固,那也挡不住咱大清的天兵。原因就在于人!能守登州的人,现在都给调去辽东那边了,留在登州的不是混日子的就是混身份的,银子都存在蓬莱银号里面,随时都准备滑脚跑路。这号人怎么可能和登州共存亡?一旦天兵大至,他们跑路都来不及,怎么肯和登州共存亡?只要咱们的大军一到城下,登州城内的那些人逃都来不及!”
正在跟岳乐、常宁说登州坏话的,就是康熙皇帝奶妈的儿子曹寅……他当日目睹了大队明军登船离开登州后,就直奔济南而去——安亲王岳乐和恭亲王常宁早就到那儿了,而且还带来了两万精兵。
虽然根据康熙的指示,他们应该调集更多的军队扑击登州的。但是一来点集大军需要时间;二来十几万大军的调度动静太大,会失了突然性。
所以久经战阵的岳乐就让常宁先带一万人来济南汇合,他自己也带来了一万人,同时再大张旗鼓的调兵,以造成清军大军还在途中的假象。
当然了,明军那边的细作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搞不清济南那边的状况也就罢了,都在登州府境内的黄县必然在他们的严密监控之下。
虽然岳乐、常宁一早就安排了从漠南、东道蒙古招募来的蒙古骑兵先期抵达黄县,然后沿着黄水河设防,许进不许出。但是黄县临着大海,明军的细作总还是有办法把清军抵达黄县的消息送去登州的,最多只是耽误些时间罢了。
知道自己时间有限的岳乐、常宁都显得非常焦急,当黄水河上的浮桥工程开始时,他们就到了河边工地不肯离开了,还走来走去地督工——他们俩当然知道登州不好打,而且他们更知道新大明军队的厉害!
倒是给他们俩带路的曹寅显得胸有成竹,他跟着父亲曹玺在登州潜伏了可有些日子了,太了解登州城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是什么东西了?
登州当然有能打的人,要不然也不足以在清军的虎视眈眈之下在山东半岛的海边上立足。
但是那些能打的,不是从通州跟来的漕工就是在山东当地招募的农家子弟。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一定都跟着去辽东了。现在还留在登州的,恐怕都是些混日子、混身份的主儿,或者是那些想在登州留条后路的贵人们的奴仆。
他们怎么肯和登州共存亡呢?他们的银子大多已经存进了蓬莱银号,有些人还买了辽东土地债……虽然在登州还有房产,但也不至于为了所房子把命搭上。
看见曹寅那么有信心,岳乐和常宁似乎也没之前那么焦虑了,两人很有默契地看着曹寅,然后一先一后的开了金口。
“曹寅,你说的有些道理……登州城廓虽坚,如果没有肯与城同亡的死士也是无用的。”
“曹寅,那本王和恭王就给你个机会,回头你和硕岱一起率领一个参领的蒙古勇士先行,乔装打扮成逃难的农人去混城如何?”
曹寅现在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当然想要替大清建功立业,一听这话,赶紧就给岳乐、常宁跪了,拍着胸脯保证:“二位王爷放心,奴才就是粉身碎骨,也一定替主子们抢下一座城门!”
岳乐和常宁都欣慰的点点头——曹寅这样的好奴才,现在可不多了!
随着天色渐渐放亮,浮桥终于接到了黄水河东岸。大队大队的清军步兵已经在整队,随时准备跨过浮桥,直抵登州城下,去夺取这座充满了私心和私欲的自私之城。
这些清军步兵也都和康熙带去朝鲜的部队一样,是大量配备了燧发枪,还采取了排队枪毙战术的“半近代步兵”了,而且他们还携带了足以破坏登州城墙的威远将军炮和糖药火器!
岳乐和常宁骑在马上,两人都站在队伍的前列,目睹着打扮成农夫的曹寅、硕岱领着千把个还算淳朴的蒙古汉第一批踏过浮桥,向东而去。
岳乐胯下的坐骑仿佛也感到了主人的焦躁不安,不停的低声嘶鸣。常宁看起来就要沉稳许多,他看了看脸色有点阴沉的岳乐一眼,笑道:“皇叔父,您在登州城内不会有什么熟人吧?要不要和下面人说一声?”
岳乐可是个“身体倍儿棒”的王爷,历史上生了二十个儿子,二十三个闺女……虽然存活率不高,大部分都夭折了,但是这个基数在哪里呢!
另外,这四十多个还是内务府账上有数的。据常宁所知,这位皇叔父是颇好美色的,在北京外城还置了七八处外宅,所以不上账的儿女有多少,现在都在哪儿,可就是个谜了!
岳乐听常宁这么一说,也哼了一声,回了一句:“恭王,我熟人多,你熟人也不少吧?还有不少是扬州和朝鲜来的熟人吧?是施琅、傅弘烈和周培公介绍你们认识的吧?”
常宁呵呵笑了起来,“皇叔父,那您看这事儿……”
岳乐哼了一声:“咱们终究是爱新觉罗,咱们做事儿得对得起祖宗!
况且朱慈炯他赚得就是保人平安的银子……”
常宁点了点头:“皇叔父的话,小侄明白!”
说完这话,他猛地转头,看着身后排列整齐的大队士卒,忽然扬起马鞭向登州城的方向一指,吼了一声:“出兵,目标……登州城!”
然后他就狠狠给了胯下的战马一鞭子,率先冲出。岳乐则绷着脸紧紧跟在他身后。随着清军各参领发出的号令,大队大队扛着燧发枪、火绳枪和长枪的士卒,涌上了桥头,越过黄水河,迎着冬日的晨光,直扑登州城的外墙而去!
……
天色终于大亮的时候,大明坤兴公主已经在登州内城之中,自己的公主府内处理政务了。
这段时间朱天王都在南京坐镇,所以登州这边真正的老大其实是崇祯皇帝的这位独臂公主。
而需要她处理的政务还真是不少!
这些日子登州城已经变成了六万征辽大军的大后方,有不计其数的物资要从登州内城、水城之中的库房里拉出来,再装船运去冰天雪地的辽东。
另外,辽东那边还需要大量的民夫……那块地皮荒废了太多时日了,所以现在有干不完的大工!
除了往辽东运东西运人之外,登州城本身也有一大摊子事儿要处理。
一是源源不断涌入登州的难民!
这段时间明属登州的四个州县都在传清军将要入侵的消息……还传得非常吓人,说是有二十万清兵要来登州杀人放火,吓得登州城外的农民们都拖家带口往登州城跑——毕竟登州城的城墙看上去非常靠谱!
而这些人,都得想办法救济,现在是民以稀为贵啊!最好还能把他们管起来,都是宝贵的劳动力。
二是登州城内谣言四起,人心不稳。
之前明军没有从登州出发的时候,大家伙都担心平辽债跌成废纸,当时的小道消息都围绕着平辽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