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 第130章

作者:大罗罗

能够三征噶尔丹的“圣主”,当然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

所以小麻子压根就没去十里铺临阵指挥,而是在建阳水北岸的建阳镇驻扎了下来。纳兰明珠则领着包衣奴才军的护军营骑兵大约五千人护着这位“麻颜圣主”。

除去这五千人,现在集中到十里铺前线的清军还有约七万人——康熙原计划调集九万大军。但是直到十月十日天色放亮时,王辅臣的一万绿旗兵还没到达。

另外,康熙还在荆门州、虎牙关摆了几千人,守着退往襄阳的后路。

所以算上康熙身边的五千护军,布署十里铺——建阳镇一线的清军总共只有七万五千,扣掉康熙拿来自保的五千,余下的都在卓布泰的指挥下。

卓布泰也和吴三桂一样,先扎好硬寨,守住十里铺镇和架在建阳水上的浮桥和木桥(两座桥),然后再和吴三桂决战。

而双方的交锋,实际上从前一天,也就是双方主力都忙着安营扎寨的十月九日的下午就开始了。

而首先进行交锋的,是双方的骑兵和小队的掷锤兵。

骑兵和掷锤兵们交锋所争夺的是战场的控制权!

相对于两家的十几万军队,建阳水和漳水之间的十里铺战场还是相当开阔的,而且除了十里铺、建阳桥、河溶镇之外,也没什么可以屯驻军队,控制附近一大片战场的要点。

而双方的总兵力也就这么点儿,真的在战场上展开后,能占住的地盘也有限。

余下的战场区域在谁手里,或者说谁可以多控制一些余下的区域,谁无疑就拥有更大的主动权。就能遮住对手的各种侦察兵,不让他们窥伺己方的阵营和后方,掩护己方主力展开,同时还能更多的掌握敌方的动向,对敌方的主力和后勤线进行骚扰。

在原本的战场“规则”中,谁家的骑兵更多更强,那肯定能在会战开始前的战场争夺中占据极大的优势。

这也是为什么来自北方,拥有更多更强骑兵的方,总是可以在冷兵器时代压着南方军队打,而少有例外的原因。

但是糖药天雷锤(吴三桂给起的名)的出现,却极大的改变了这套骑兵占优“规则”……吴三桂在得到了充足的“糖药”供应后,马上就训练了一批善于投掷天雷锤的“掷锤兵小队”,就是类似于戚继光鸳鸯阵的十二人小队。

这十二人中包括一名队长、一名队副、两名刀牌手、两名火枪手、四名长枪手和两名掷锤兵。其中队长、队副还配了弓箭。

如果没有天雷锤,这样的小分队在战场上遇到清军的骑兵是非常危险的,四根长枪根本无法组阵,而两支火枪和两名弓箭手所能提供的火力有太弱。

可是现在加上了两个“丢炸弹”的掷锤兵,小队的战斗力马上就成几何倍数的增加了。

虽然也不见得稳赢清军的骑兵,但是却极大增加了清军骑兵的风险。

一锤子砸巧了,一队骑兵就得残!

而且吴三桂的这些掷锤兵还带着假天雷锤,样子差不多,却是个木头疙瘩,扔出去不会炸,可是真真假假的也很吓人。而且这些假天雷锤不值钱,所以掷锤兵小队中所有人都装备了。

遇敌的时候往往会砸出去七八个甚至是十几个锤子……但其中只有两个是要命的真天雷锤。

这概率……玩的就是心跳啊!

另外,吴三桂手下数量不多的骑兵也配备了天雷锤,升级成了掷弹骑兵!

这可就厉害了!简直是个移动“炮台”,单人独骑有时候就能炸翻一队清军骑兵!

虽然这种概率很低,但是战场上的清军骑兵心里都发毛啊!

他们都是耍冷兵器的,而对手是玩炸弹的……看见就害怕了!

所以从十月九日下午开始,十里铺周遭的战场上就不时响起“轰轰”的爆炸声。

而被卓布泰派出去和吴军争夺战场的清军骑兵们,听见这爆炸声心里就抽搐一下。

到了最后,战场上的清军骑兵干脆就躲着吴军的掷弹骑兵和掷锤兵小队走了……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吗?

而整晚上都在十里铺大营的望楼上观战的卓布泰,到了十月十日凌晨,也只能长叹一声,命令自己的骑兵缩回营垒附近,只要牢牢遮护住营地就行了。

而吴清建阳河会战的第一次主力交锋,也在这时拉开了序幕。

十月十日,卯时三刻,随着一阵急促的鼙鼓之音在吴三桂的营中响起,一队队天雷锤兵和掷弹骑兵,首先开出吴军大营,然后在战场上展开了一种可以说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散阵”,随后才开始缓缓逼近清军大营。

“这是……”

卓布泰这个时候已经在一队包衣奴才军前锋营骑兵的护卫下,出了十里铺大营,立马于战场之上,开始观察敌情了——他指挥的大军此时也在往大营外面开。不过这事儿不用他亲自盯着,巴海、硕托、佟国瑶、勒尔锦等人自然会遵照昨日傍晚军议时制定的方案,将六万大军开出大营。

而余下的一万精兵加上康熙手里的五千骑兵中的半数,再加上预计将会在今日下午赶到的王辅臣的一万人,则会凑成一个后备兵团……在关键时刻给予吴三桂致命一击!

而一晚上都在为吴三桂的新战术感到担忧的卓布泰,则在天亮后就在数百骑兵的护卫下出了清军大营。

因为他已经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吴三桂似乎比朱和墭、诸葛三和这些人更善于使用天雷锤!

这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吴三桂、马宝、吴国贵、吴应麒、吴世琮、高得捷、韩大任这伙人,都能算得上战术专家。朱和墭的“发明”的新武器到了他们手里,当然能发挥出更大的威力了!

所以卓布泰必须在大战开始前,尽可能摸清吴三桂的新套路。

第301章 活捉康麻子,打倒大清朝(7)

“杀逆贼……当奴才!冲啊!”

随着一声发自心底的呐喊,百余名包衣奴才军前锋营的骑兵,从在卓布泰的注视下,猬集成一团,扑向前方数百步开外的四个掷锤兵小队。

四个掷锤兵小队总共只有四十八人,数量不到卓布泰派出的包衣骑兵的半数。

可是卓布泰却感到了一种他当年和明军、南明军队交锋时从没有感到过的紧张。

哪怕对手是两蹶名王的李定国,他也没像现在这样紧张……因为李定国没有糖药手榴锤啊!

就在卓布泰的注视中,对面散成一群一群的吴军掷锤兵也知道不对了。但是这些人并不慌张,而是在一声唢呐响起后,迅速靠拢,然后形成了一个方阵——四个小队各负责方阵的一个边儿。

只看见四名长枪手、两名刀牌手和两名携带着朴刀的正副队长夹花列成了一排。

其中四支丈八长枪枪鐏插地,枪头向上,对准了飞奔而来的骑兵。而两名刀牌手则半跪在地,一手扶着盾牌,一手举起腰刀。两名正副队长则挺身而立,举着朴刀指向前方。

而在这八个人背后,则是两名掷锤兵和两名火枪手。其中两名火枪手已经端起了斑鸠脚火枪,架在那两个盾牌兵的盾牌上,火绳已经点燃,枪口对准了前方飞奔而来的骑兵。

而掷锤兵们……不止两名,而是八名,则在方阵内部站成两排,全都面对飞奔而来的清军骑兵,一手持“锤”,一手持着点燃的火折子。

“啪啪……”

火枪声响起!

八名掷锤兵仿佛听见了掷锤的命令一般,迅速点燃手中的天雷锤引线,然后开始向外投掷。第一批八枚投出后,又点燃并且投出了另外八枚天雷锤,然后再是八枚,最后还是八枚。

眨眼的功夫,四八三十二枚糖药天雷锤就落在了包衣骑兵们冲锋的必经之路上。

遭了!

卓布泰看到这一幕,就知道要发生什么了?

那两声枪响,其实是火枪手在替掷锤兵测距。

火枪响起,说明掷锤兵现在投锤,就有极大的可能炸到敌人的骑兵。而这个可能被放大三十二倍后,就变成了必然!

“轰轰轰……”

一阵猛烈的爆炸声响了起来,浓烟和火光同时升腾起来。几乎就在同时,包衣奴才骑兵们就一头撞进了连成一片的火光和烟雾。

三十二枚糖药锤中至少有半数成功炸响,而在这半数当中,有五到六枚真正发挥了威力,在疾驰的清军骑兵中炸开。飞舞的弹片和铜珠顿时变成了世界上致命的利刃,轻轻松松的破开布面铁甲,割开人和马的皮肉,甚至从一面钻入,再从另一面破体而出,顺便带走一大团的血肉。

凡是被这些“利刃”击中的人或马,都立即失去了前进的能力,惨叫着、嘶鸣着栽倒在地,发出最后的吼叫,或者在到地之前就失去了知觉。

冲锋的骑兵直接给炸出了一个大大的缺口,这个缺口正对着掷锤兵的方阵,至少有十名骑士连人带马栽倒在地,在吴军掷锤兵小小的方阵前倒卧了一地,还有几匹战马受了惊也许还受了伤,一边发出凄惨的嘶鸣,一边失去控制地乱窜。这些死了的和乱窜的战马又影响到了它们身后的包衣骑士们地冲锋……这帮包衣骑士的马上功夫和当年的八旗天兵还是不能比的。现在又被十几个炸弹爆炸的场面吓掉了魂,再让受惊的战马一冲,顿时乱作一团。有些包衣骑士闪避不及,还和乱窜的战马撞在了一起。有些包衣骑士更低能,胯下的战马居然被倒地的战马和骑士绊倒了!

“鸣金,快鸣金……”

在后方观战的卓布泰已经知道“吴氏方阵”的厉害了,连忙下令鸣金,收回了已经大乱的骑兵。而吴军方阵这边也没追击,只是趁着包衣骑士们乱纷纷撤退的机会,用火枪和弓箭又放倒了好几个。

这一轮较量,吴军那边几无伤亡,而清军这边则留下了十来具尸体和三四个还在地上翻滚惨叫的伤兵。

看到这一幕,卓布泰的心都有点凉了。

不过当卓布泰带着刚刚吃了败仗的包衣骑士抵达刚刚布设好的自家中军时,他的神采已经再次飞扬起来了。看见心事重重的巴海、硕托、佟国瑶、勒尔锦等人,就大笑着对他们道:“哈哈哈,吴逆不过如此,本爵已有破敌之法!”

“不知爵爷有何妙策?”

那身材高大,长了张长方脸儿,看着就挺猛的巴海是个实在人。他也知道卓布泰吃了败仗回来,所以想不通这位“高仿鳌拜”有了什么高招,所以就嗡声嗡气地追问。

“列坚阵,以鸟枪、弓箭、将军炮、威远将军炮居前,步队居中,马队居后,如此可保无虞。”

卓布泰还真有办法,一下子就拿出了一个“摆好姿势”挨揍的阵型。

吴三桂的掷锤兵毕竟是靠胳膊作为掷弹工具的,所以攻击距离有限。而清军这边的远射火力可不弱,不仅有鸟枪、弓箭,还有一种口径很大的威远将军炮!

这种威远将军炮可厉害了,这是一种可以发射开花弹的大口径臼炮,刚刚被南怀仁他们铸造出来没多久。臼炮因为比较短,所以分量不重,便于运输。

而且它们发射的开花弹就是威力巨大的糖火药弹!

虽然清军的糖火药比起明军、吴军的糖药那是差了不少,而且他们出于保密的需要,没有做成手投的炸雷发给步兵,只用投石机和大口径臼炮发射。但是无论是谁,遇上口径六寸左右的威远将军炮发射的糖药弹,那还是够受啊!

卓布泰笑着说:“有鸟枪、弓箭、威远将军炮顶着,吴逆的人打不上来的,即便能冲上来,也已经给打散了,要击退他们也不难。

这样咱们就能先立于不败,再等裕王在湖南得手,吴三桂在荆州就呆不下去了,到时候咱们再尾随追击,一定可以大获全胜!”

……

“父帅,清虏似乎以守势迎战了!”

当吴、清双方的部队开始布阵的时候,吴三桂的儿子吴应麒就看出了卓布泰的意图,还策马飞奔到了吴三桂的中军。

这时吴三桂已经登上了一架望杆车的望斗,还被升到了高处,正捧着个千里镜在观察清军的阵型。

听见儿子的声音,就知道这小子抵近侦察敌阵回来了。他这时也已经看得差不多了,于是就收起千里镜,并且让下面人放下望斗。

在望斗开始缓缓下降的时候,吴三桂就对吴应麒道:“卓布泰到底老奸巨猾……知道对攻打不赢,所以才以守势开局。如果为父没有猜错,他手里一定还有后招。如果我们不能速胜,那就有点麻烦了。”

“父帅,”吴应麒笑道,“那就出动装甲掷锤炮兵吧!这才是咱们真正的杀手锏啊!”

装甲掷弹炮兵……一听就知道很厉害了!

吴三桂吴老贼奸笑了起来,对儿子道:“老夫本打算留着这个杀手锏对付姓朱的,现在只好拿出来让小麻子康熙知道一下咱们的厉害了。”

说着吴三桂大手一挥,“那就让老夫的孙儿世琮出击吧!”

第302章 活捉康麻子,打倒大清朝(8)

装甲掷锤炮兵……是由一种装上了铁甲的盾车,一种用来发射超口径糖药开花弹的轻型臼炮,加上负责推车、开枪、射击、肉搏的步兵,负责发炮的炮兵,以及负责掩护炮兵、步兵前进,并且在敌人的阵型崩溃后负责发起突击的掷弹骑兵所组成的,高度合成化的先进兵种!

总之,就是非常厉害,非常先进啦!

不过这种“高度合成化”的先进兵种,也没有乍看上去那么复杂。其实就是把盾车升一下级,在木盾的表面覆上几块打得很薄的铁片,这样就不容易被鸟枪、斑鸠脚枪打出的铅弹,还有火炮射出的霰弹击穿了。

当然了,这种升级版的装甲盾车也只能在比较远的距离上扛住铅弹、霰弹,距离近了最多挡一下鸟枪,想要挡斑鸠脚火枪都不可能,更别说火炮了。

但是这种“比较远”的防弹距离,对于跟在装甲盾车后面的轻型臼炮来说就足够了。

这种轻型臼炮加上超口径弹,也就打个一二百步的,再远也打不了,就算能打也没啥准头。

而一百来步的距离上,装甲盾车已经足够防御火枪打出的铅弹、防住火炮打出的霰弹了。

而且这种盾车的高度比较低,就是一人高,所以大炮轰出实心炮弹也不大容易击中它。

随着一阵紧似一阵的鼓声在十里铺前沿不断响起,一台台在太阳光底下闪烁着寒光的装甲盾车,就从刚刚成型的吴军大阵中被缓缓的推了出来,然后又拼凑出了一道“铁墙”。

从清军阵后升起来的望斗中看去,在这些“铁车”后面,是数千步军、骑兵和数十辆不知道装着什么东西的马车。

其中一部分步兵是负责推铁车的,没有披甲,上身只穿了件短褂,弯腰推着“铁车”的推杆,喊着“大总统……万岁!”的口号努力向前。

跟在他们身后的,是一排排的火枪手、弓箭手、长枪兵、掷锤兵、刀牌兵。粗略地数数,足足有十六七排,每一排都不下二百人,光是这些就有三千多名战士。

这些战士全都披挂整齐,戴着明朝式样的飞碟盔,披着布面甲,如墙一般的缓缓推过来。

再后面则是一百多辆马车,马车上不知道放着什么东西?都用油布遮着,远远的看不清楚。每一辆马车边上,都跟着五六个步行的士兵。

最后压轴的则是上千名骑兵,也都头戴飞碟盔、身披布面甲,背着弓箭和长枪,缓缓而行。

而在队伍最后,还有一个披着鳞甲,裹着红色披风,头戴一顶银光闪闪的凤翅盔的青年武将,他身旁还有人替他举着将旗,上面有个醒目的“吴”字。

虽然这支部队距离清军阵地还比较远,但是这杀气已经滚滚而来了!

卓布泰低声嘀咕着:“这是……吴世琮吧?这些铁车兵又在搞什么鬼?”

卓布泰没见过吴世琮,但是他却听人说过吴三桂有一个非常能干的“大孙子”,年纪轻轻就能领兵打仗,在云南攻打各路土司时就没输过。

“这么远,这是要……”看着铁车阵缓缓向自己这里逼近,卓布泰突然明白了什么,马上张口大呼:“放炮,命令炮队放炮!”

望斗底下站着清军的号手、鼓手和传令兵,听见卓布泰的吼声后,马上就有号手吹响了号角。

大清炮队就要上场了!

话说这康熙年间清军的火炮可不弱!

除了神威无敌大将军炮、武成永固大将军炮和威远将军炮之外,还有比较轻型的将军炮和子母炮。

特别是由佛朗机炮改进而来的子母炮由其精良,这种火炮的重量很轻,只有八十到一百斤,炮身细长,子铳的制作非常精密,气密性极佳。不仅可以发射铁砂弹,还可以发射实心弹轰击敌人的战船。

不过包括神威无敌大将军炮、武成永固大将军炮、威远将军炮和子母炮在内,这些比较先进的火枪都是所谓的八旗火器!

在康熙初年时绿营还有子母炮,但是在历史上,平三藩、收台湾之后,康熙就谕大学士等曰“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断乎不可”……当然了,康熙朝时,绿营兵也不是完全不能装备这种先进的八旗火器。只是康熙皇帝的朝廷不再给钱买装备了,下面有实在热爱大清的好奴才自掏腰包“捐造”,这位“圣主”实在不好意思拒绝,也会同意的。

谁让康熙皇帝好面子啊,下面的人那么爱大清,你个圣君怎么能不许呢?不许爱大清,这看着像昏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