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崛起的石头
说白了,孙传庭现在的处境和当年熊廷弼主辽时差不多,几乎完全是在靠朱由校这个当皇帝的在撑着。
一旦失去了自己这个皇帝的支持,朝臣们转瞬间就会将他吞没。
这次平台召见,朱由校是刻意为之,就是要给朝中文武重臣们表露一个显而易见的态度,即重用、信任孙传庭。
起码在战前的这段时间,这应该是能压制住那些不满声音的。
毕竟,平台召见一向被文武重臣或是封疆大吏视作殊荣,也是代表着此人为皇帝心腹的意思。
这次召见主要不是为了问出什么,而是朱由校在表态。
“来人,端上来。”
朱由校话音落地,皇极殿的小牌子王承恩亲自端上来一个铜制托盘,一剑一诏。
一剑,为尚方宝剑,加重孙传庭在地方上的事权。
一诏,为任命孙传庭挂兵部右侍郎衔,率领大同、宣府、密云、通州及勇卫营等地兵马出关的诏旨。
有了这份诏旨,孙传庭就是昭告天下的第二任大明督师,在地方上拥有绝对权威。
就是因为知道历史上孙传庭的能耐,知道他对朝廷的忠心,朱由校才敢在初次见面就委以重任。
“孙督师,还愣着干什么,陛下等着呢……”见到孙传庭愣住不知所措,王承恩不得不善意的提醒了一句。
孙传庭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将宝剑和诏旨拿在手里,山呼道:
“臣孙传庭领旨谢恩,定不负皇恩重托,击败西虏,为朝廷安定西疆之患,救回被掳的十余万百姓!”
朱由校含笑看着孙传庭的样子,心中委实也是颇为期待他的战绩。
毕竟,这位在历史上的战绩颇为传神,最后被多方所坑,才惋死沙场,这次有自己的全力支持,他又能交出什么样的答卷。
朱由校很是拭目以待……
走在回宫的路上,朱由校依旧在想着孙传庭的事。
这次自己已经将事权加重到了当时朱燮元出关时的同等地步,也就是说孙传庭在地方上是拥有对军政的绝对权威。
可即便如此,地方上肯定还是会引起反对,这些就要靠孙传庭了。
他不是辽东大战时就早有西南大捷声名在外的朱燮元,自己的信任是一回事,地方上文官、武将的轻视又是另外一回事。
尤其是大同,一战成名的大同总兵张万邦,到底能不能服从孙传庭这个初出茅庐的督师?
……
大同镇城,张万邦驻地。
本来听说朝廷要出关痛击西虏的消息,人人都是兴奋之余夹杂着些许的担忧,张万邦也不例外。
在他想来,这次的督师人选没有别人,肯定还是朱燮元。
在辽东之战时,张万邦就算是服了朱燮元,其余的大帅们也都差不多,因为他的表现不只是在体现在战绩上。
在辽东之战时,朱燮元的调度和临阵战策表现,这些久经沙场的宿将们都能看在眼里,这都足以令他们心服口服。
可是谁也没想到,这次来的督师是个毛头小子,还是第一次担任这种规模大战的指挥。
虽说是受到平台召见令他们重视一些,却还是引起了一片的喧哗。
张万邦坐在首位上,满脸阴沉。
“今天新督师要到大同,都给本帅打起十二分精神来,那毕竟是朝廷的督师,手里有尚方宝剑!”
这次征讨察哈尔,也从山西调了精兵。
太原千总贺人龙因为在把守粮库一事上表现出色,成功进入山陕总督朱燮元的法眼,在今年初成功提正,升任太原西南路游击将军。
精挑细选之下,朱燮元选派了贺人龙率领山西兵马来大同与各路兵马会师,而不是太原总兵高业的兵马。
太原总兵高业虽然是老牌将领,但其手下大部分都是卫所军屯制剩下的兵痞和兵油子。
其本人做事还算老实本分,但手底下的将领就不是那样老实了,高业也是个老好人,对这些违法乱纪的事常睁只眼闭只眼。
朱燮元现在在太原首先需要整顿的,就是太原总兵高业的所属兵马,这个时候把他派出来,显然只能坏事。
朱燮元能选贺人龙作为山西的领兵将领,自然有他的看法。
张万邦也曾观察过这个贺人龙,看起来的确像是十分能打。
其手下的兵马,个个龙精虎猛,看起来不亚于九边精锐。
当然,作战起来如何,这还要看战场上的表现。
张万邦也说不准,不过贺人龙毕竟是朱燮元推荐的,而一想到那个孙传庭会是个白面脸,他就一阵的恶寒。
贺人龙这副粗犷样子,明显就更符合他武人的审美。
第五百一十四章 三大军规
“哟,新督师啊!”
贺人龙坐在靠后的位置,虽然说他官阶不高只是个游击,但却是因为统领山西兵马的原因,也排上了一号座次。
当然,这还有现在九边各位大帅都没有来齐的原因。
“张帅,听说这位督师从前可并没有怎么领过军呐,还是个文举人出身,你就甘心让他骑在头上,拉屎撒尿?”
贺人龙说的话攻击力不高,但侮辱性极强。
尤其是对张万邦这种祖上出过名将,现在自己更是威望极高的九边大帅,更是侮辱性加一百。
当然,他不是要去嘲讽,就只是嘴臭而已。
现在要贺人龙去嘲讽张万邦,他还没有这个胆子,毕竟对方可是统领九边一镇。
张万邦看了这边一眼,脸色非常难看,但是没有直接说什么。
下头有人说了。
“听说那个孙传庭手下有支叫秦军的兵马,还是当年陛下亲自赐名,这次也要来吧。”
贺人龙满脸的鄙夷。
“秦军?战斗力怎么样啊?没听说过……”
“貌似没有什么传出来的战绩吧,好像也就剿匪啥的,不是我说,那也算打仗?”
“哈哈哈,还是等他来了再说吧!”
“当今陛下委以重任,平台召见,据说甚为满意,这定然也是有两把刷子,贺兄弟,你就少说两句。”
张万邦直接起身,挎着雁翅刀走向总兵府外,沉声道:
“应该要到了,走,随我五里出迎新督师。”
……
“见过督师。”
张万邦远远望着孙传庭,心底嘘了一声,面上却见不到丝毫的不尊敬,站在原地抱拳,微微躬身道:
“督师远路而来,末将已在府中备下酒宴,为督师接风洗尘。”
见到张万邦都如此,余的将领虽心怀各异,但也都老老实实抱拳行礼,齐声喊道:
“见过督师!”
孙传庭去了京师那件大红官服,在家中见了发妻张氏最后一面,换上了这副内廷为他量身定制的山文甲。
山文甲,这可是好东西。
甲片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十分有序,看上去威武不凡。
最主要的是它往往都是为某人量身定做,能在不影响将领挥砍大动作时,提供极佳的防御力。
这种铠甲制造极为繁琐,民间工艺很少,一般来说,都是由内廷制造,发给一些封疆大吏穿戴。
现在辽东经略熊廷弼的身上,就穿着收复全辽以后,内廷有司为他特制的山文甲。
看见孙传庭身上穿戴的山文甲,张万邦下意识皱了皱眉头。
这玩意儿的稀有程度他是知道的,熊廷弼和朱燮元都是诸将领心服口服的人物,一人一副山文甲,张万邦没有意见。
可是这货,配吗?
功绩还没看到,皇帝就对这个孙传庭如此赏赐,这是不是太过厚爱了,这个人到底有没有真本事。
向后一望,孙传庭身后果然跟着约莫五千左右数量的秦军,当然这些秦军,也可以被认为是他现在的督标营。
秦军现在的这个规模,只能说不多不少。
张万邦方才在总兵府虽然没有吭声,但心里是十分认同底下那帮将领讨论的话的。
只是因为他是一地总兵,这种时候不能直接表露态度。
要是自己态度太过明显,底下将领很可能变本加厉,无论如何,这位也是皇帝器重的督师,这点面子总归还是要给。
孙传庭奉旨在榆林组建秦军,而这五千人马,基本上也都来自于榆林,那个将门世家辈出的地方。
“督师请随我来。”
张万邦引着孙传庭入城,同大部分的会合兵马不一样,秦军作为督标营,是可以直接进城驻扎的。
走在街道上,孙传庭觉得还行。
现在连年的灾害并没有到,大同除了受到西虏掳掠外,百姓的收成都还行,加上朱由校降低了赋税,这也让一些百姓家中慢慢有了余粮。
“督师从山海关来,不如给我们说说在山海关当兵备的事,也好让大家开阔视野。”
张万邦一手牵住马缰,笑着说道。
孙传庭闻言即是自嘲笑了一声,道:
“没什么好说的,山海关兵马都被高第给养废了,一群骄兵悍将,不如张总兵麾下的大同边兵。”
张万邦一听这话,尴尬地笑了两声,就没再说话。
来到总兵府门外,这时一些将领已经对孙传庭麾下的秦军,算是有了些了解,开始窃窃私语。
有人仔细观察过秦军行军的动静。
一路而来,这支秦军没有丝毫的声响,整齐前进,人人面上甚至见不到什么神情,就像是一个个麻木的机器。
至于令诸将领不厌其烦的兵士开小差,交头接耳这种情况,秦军在行军时居然也没有,五千人,行军时居然只能听见刷刷的脚步声。
这些小细节,都能侧面说明这支军队的军规之严。
不等孙传庭下令,一名秦军将领便站出来,对着他说道:“督师,末将这就领队伍去营房了。”
孙传庭“嗯”了一声,道:
“不要搅扰到百姓的日常生活,按操典上规定,出关以前操训如常。”
“遵命。”
那将领点头,转身就走。
一声令下,秦兵们也都是默默转向,行军时还是那样的安静。
看见这些,张万邦觉得实在吃惊。
天下间居然还有这样的部队,虽然还不知道战斗力能怎么样,可是就这第一面,已经令他刮目相看。
诸将大部分都是实在人,之前看不起孙传庭,是因为他实在没什么名声,直接督师,难免人心不服。
这第一面见到,发现孙传庭并府非是白面书生形象。
反而早在出京以前就穿戴好了山文甲,脸上也满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这一看就是没少在军营里待着。
就这一面,孙传庭已经令众人心思产生些许变化。
席间,孙传庭望着下面的诸将领,举起一杯酒,环视说道:“今日这杯酒,本督喝的,是诸位的庆功酒。”
“此回出关作战,不比支援辽东,一旦战败,十七万百姓无法救回,本朝也将在未来多年内无力出关再战。”
“所以,此战必胜,也只能胜!”
“关外地势于我军不利,西虏骑兵灵活轻便,当一战破之,不然就将深涉泥潭,无法自处!”
说完,孙传庭满饮一杯,道:“此杯以后,本督会在军中立下三大军令,我秦军将校,与诸位之部下,一视同仁。”
“禁酒!不破虏庭,敢饮一杯者,斩!”
“无我军令,擅自屠戮关外平民者,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