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285章

作者:崛起的石头

李鳝“哎呦”一声,吓得差点瘫软在地上,“二位厂爷说什么呢,我李家对厂公的孝敬,可是每年都不少。”

番子像是回了自己家,坐下来喝了口茶,侧目微瞥,笑道:

“你给的不少,别人给的也不少!”

“如今朝廷推行新盐法,厂公吩咐下来,各地皆要遵行,王家、赵家都早早关了盐场。”

“怎么,你李家就比别人独一份,盐场为什么还不关!田册为什么迟迟没有上交!”

另外那个番子右手握拳,狠狠锤了一下桌案,脸上带着怒色,明显脾气更为暴躁,喝问道:

“李鳝!叫你拿个田册,推三阻四,三天了!今晚要是还见不到田册,休怪大爷我不留情面,即刻回禀千户,揭你的老底!”

“再等等,再等等啊!”李鳝叫屈不已,在两名番子的注目下,神色变幻,似乎极为艰难地道:

“唉!事到如今,我也不得不说了,都是那帮刁民!”

“平日里贩卖私盐,我李鳝不忍见他们挨饿,都是高于官价相卖,可他们倒好,恩将仇报,一听要关盐场,怎么都不肯走。”

“一连三日,我苦苦相劝,他们不听不说,反倒在盐场外待着不走了……这,小人这也没什么办法啊!”

“总不能让盐丁去赶吧,他们可也都是大明朝的子民啊!”

听到这里,两名番子腾地起身,对视一眼,其中一个冷笑道:

“我看不会吧,朝廷推行新盐法,也有对沿海贩盐者的安排,这些百姓无端端的,怎会闹事?”

第四百七十二章 困难重重

“我们要开盐场!”

“官府关了盐场,岂不等同于断了我们的活路?”

“东厂也太盛气凌人了,关了盐场,叫我们何以为继,难道非要我们阖家都死在你面前吗!”

走上围墙,两名番子张大了眼睛。

看见番子震惊的神态,李鳝方才还满是憨厚之色的脸上,转瞬间露出令人忧心的坏笑。

围墙外,聚集着至少数百名沿海各所的百姓,往日里贩卖私盐一向是暗中行事,随着朝廷推行新盐法,明令禁止,现在被彻底的抬到了明面上。

当赖以生存的唯一手段受到威胁,就是普通小民,也会奋起而击,拼了命的维护。

从而,他们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引诱、利用。

“怎么办?”

“我哪知道,这、这些刁民,真的要反了不成,朝廷好好给他们的差使他们不去做,还要行此贩卖之举!”

两个番子起先还怀疑这是李鳝挑拨民怨,现在看来,倒是这些百姓自发而为,因为他们眼中对自己的怨气是看得见的!

“开盐场!”

“废止新盐法!”

看着不断趋近围墙的沿海百姓们,两名番子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天启元年曾在苏州发生过的一件事。

当时朝廷加增关税,设督办司管理,却是在苏州督办司总署闹出了人命,魏忠贤的亲侄子惨死于苏州码头。

虽然事后查明,此为海商首领李旦从中作梗,散布谣言,可这件事,至今都还让番子们耿耿于怀。

这些百姓一旦要是疯狂起来,莫说自己两个缇骑,就是这个海阳盐场,他们也都要打砸毁了!

想到这兵痞子们各退几步,眼中流露出胆怯。

“怎么样,两位厂爷,小的没有说错吧?”李鳝见火候差不多了,笑眯眯站出来道:

“这个时候,还是不宜逼迫太急,要是惹火了这些沿海百姓,他们可什么都做得出来。”

“我这海阳盐场,不过三百的盐丁守备,要是真闹起来,小人自身安危尚无法保全,两位厂爷就更……”

李鳝欲言又止,两名番子自然听得出来话外之意。

他的意思,是这些沿海百姓随时可能造反,一旦冲进盐场,全部人都得跟着玩完!

“三百盐丁,数量委实少了些……”一名番子说着,听见外面愈发高涨的呼声,后撤几步,拱手道:

“既然如此,我们便不多留了!”

另外那番子也留下一句话,急匆匆走了。

“厂爷慢走!”李鳝看着番子们上马逃也似的离开,脸上再度露出冷笑,顾盼左右,道:

“番子要查老子的盐账,哪有那么容易!”

“吩咐下去,开盐场!”

“这段时间,我李家名下的所有盐场,都要按官价的一半贩盐,叫他们都往外传,这个消息传的越广,这新盐法,它就越办不成!”

“还有,叫底下收盐货的人快着点,东厂的人也不是杂鱼烂虾!蒙得了一时,蒙不住一世!”

盐丁首领谄媚笑道:“东家真是英明,这样一来,各地贩盐的贫民就都得了东家的好儿,朝廷就算有政令下来,也有他们先替咱们挨刀。”

李鳝冷冷一笑,不置可否。

……

蓬莱城,登莱巡抚衙门所在。

胶东督办司总署门口,四名番子正大马金刀的站岗值哨,可他们面前的街道上,空无一人。

督办司外的人流比往日稀少许多,自从朝廷推行新盐法的消息传来,番子的名声更加变得臭不可闻。

督办司的番子们一旦出现在街上,就会远远的遭人指指点点,百姓们虽然还不敢当面辱骂,却也令人心中恼火。

这本是朝廷归纳盐法的仁政,却为何成了今天这个局面?

至于番子们,可真是有苦说不出来。

明明自己办了好事,言行举动在替百姓出头,这次查缉地方豪强和贪官富商,更是推行盐法革新的大善之举,却遭到各方势力的集体抵制。

这还没完,现在就连百姓也对他们嗤之以鼻,恨不能群起而攻,这种局面,实在是令人始料未及。

不过督办司唯一欣慰的是,朝廷内部对此意见一致。

天启皇帝于日前朝会再次申明态度,盐法必须革新,沿海各州府混乱的局面也必须得到控制。

有了皇权的加持,番子们这才感到安心。

两名自海阳所赶回的番子,火急火燎闯入督办司总署,不久之后,正厅内传出一声怒喝。

“砰!”

胶东总督办甘奂以掌击案,道:

“太放肆了,贩卖私盐本就是违法乱政之举,既往不咎已经很是体察民情,如今他们以此胁迫,再开盐场,朝廷法度何在!”

甘奂,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东厂档头,因在京缉事出色,经魏忠贤举荐,于天启二年底就任胶东总督办。

按照惯例,许多东厂的番子都出自南北镇抚司,在东厂为番役时,往往也都带有锦衣卫的官身,只是不再理司内事务。

这时,一名百户说道:

“会不会是李鳝使的障眼法,苏州之事李旦挑拨民意,以致魏良卿死于码头,如今可还历历在目,不可不防!”

另外百户也点头表示赞同,说道:

“没错,这些豪强们于胶东立足多年,势力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现如今又拧成一股绳,对抗盐法!”

“一旦闹出造反这等大乱子,督办司都要遭受牵连!”

甘奂点头,阴沉着脸道:

“你们说的有理,对待沿海百姓,不能逼之过急,需得派遣密探,前往沿海地区查探实情!”

“传令各地督办司,开放海阳盐场、浮山盐场、鱼儿镇盐场、宁津盐场,以作为沿海百姓贩盐之处。”

“立即将此消息禀报厂公,请他老人家拿个主意,看来这盐法推行,阻力不小!”

当晚,一名缇骑驰出蓬莱,直抵京师。

……

推行新盐法的阻力,也是魏忠贤没有料到的。

还不只是胶东,两淮及福建沿海一带,更是有郑家及诸多海商势力,形势更加复杂,就连东厂也不能力办。

三日后,魏忠贤看着刚刚送来的各地督办司总署密报,满是老褶的脸上愈发显得阴鸷。

大档头傅应星垂头恭候一旁,少见厂公有此情绪,他也是不敢随意多说什么话。

不多时,魏忠贤起身,由于现下京师依旧稍显寒冷,他披上黑色外衣,拿着密报走出府邸。

看方向,是奔着宫里去了。

第四百七十三章 温体仁

自从复朝,朱由校渐渐闲了下来。

从万历四十七年至天启三年,这四年的时间里,朱由校从没有一日是像现在这样悠闲。

虽说正月时从魏忠贤处收回了全部奏本的批阅之权,可随着朝会次数的增多,奏本是越来越少了。

仅因为复朝一件事,官员们就都兴奋了好几天,而且直到现在,民间还能听见赞颂皇帝圣明的传言。

一高兴,朝廷官员们办的政务就多,朱由校也知道,能在朝会上议完的,绝不往后拖。

所以现在的朱由校相比于以往,平日里的闲暇时间多出不少。

当然,这些闲暇时间也不是说就玩过去、混过去了,做皇帝的永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安稳日子。

朱由校这天早早就回到坤宁宫,与张嫣睡在一起。

夜深人静,宫娥们渐渐都熄了灯,朱由校历经一番苦战,泻火也好,享受也罢,反正总算是搂着怀里的张嫣沉沉睡去。

经逢雨露的张嫣,在这时候更显得晶莹诱惑,也是无力再动弹一下。

数息之后,不知有心还是无意,张嫣发出了一声低语。

“抱紧我……”

两人如同往日一样,这样紧紧抱在一起,恰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来到宫外。

“陛下,厂臣来了,说有事面奏,十万火急。”

张嫣第一个醒了,她看了看尚在熟睡中的皇帝,披上衣裳出了宫门,蹙眉问那传信的小阉道:

“有什么事,就不能明日再议吗?”

“陛下今日累了一天,好容易才歇下……”

小阉自听得出来皇后心中不快,也是万般为难,踌躇了好一阵,才是吭哧瘪肚地回道:

“娘娘恕罪,小的也是没有办法,厂臣说此事十万火急,像是……朝廷推行新盐法的事出了乱子。”

一听这话,张嫣愣了片刻,转身道:

“你在这里等着,我去叫醒陛下。”

……

约莫半个时辰以后,黑着脸的朱由校还是坐在了乾清宫的西暖阁。

听着魏忠贤的话,朱由校更是一皱眉头。

早料到推行新盐法不会那么容易,可却没有想到出事的会是那些百姓,朝廷终于对松散的盐政施行管理,他们应该高兴,而不是现在这样群起反对。

“陛下,这其中定有奸人作祟,只是老臣能力有限,尚还不知是谁在传播这些谣言。”

魏忠贤叹了口气,道:

“老臣叫醒陛下,实是无奈之举,新盐法在各地举步维艰,一日功夫过去,地方就有可能生变,朝廷继续拿出个新的办法才行……”

“行了——!”

朱由校一摆手,打断了魏忠贤的话,道:

“朕生气的不是你叫醒朕,这不算什么,现在朕关注的是为什么沿海百姓会反对新盐法。”

“海阳盐场的事,朕刚才看了本子,朕问你,登州府的知府是谁?”

魏忠贤想了想,然后说道:

“此人名唤张大器,在登州府做官十几年了,陛下是怀疑他与地方豪强联结,诱导小民?”

上一篇:十方武圣

下一篇:派出所里的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