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258章

作者:崛起的石头

听到这里,围观人群中猛然间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好!”

“陛下圣明啊!!”

“贪官污吏们,尔等若再贪赃徇私,且看看这回得的上好报应!”

宰塞听到这里,便就不再细听,他已经明白此回明朝之中到底发生了何事,连他一个蒙古人也看得出来,这件事的确影响不小。

太阳缓缓落下,很快来到黄昏。

声声长锣响起,呜呜咽咽的长鸣从紫禁城传来,棋牌街两旁人头攒动,京军将士不敢懈怠,站岗值哨,随着人流一直铺到永定门外。

“来了!来了!”

不知是谁,幸灾乐祸地喊了一声,一下子引爆了震天的呼声。

第四百二十四章 内廷五老阉

声音一出,消息越传越快,数万名看热闹的人,一会儿伸长了脖子向北张望,一会儿又互相大声传告着。

“来了,来了!”

监斩官站起来,望向北方。

街道上渐渐被清开一条通路,后方人群一阵骚乱,但很快就安静下来,只见一队手持砍刀的刽子手自街上而来,很快站在高台上每个人犯的背后。

然后,便是众多衙役护送的囚车,前前后后,足有几十辆。

观看的人群一时拥挤,有对人犯们破口大骂,扔烂菜叶、臭鸡蛋的,也有指手画脚,乱嚷乱叫的。

很多人都在讨论,这里边哪一个是那位东林名士,此回会试的主考官顾大章,谁又是该死的李之令。

“这里头有论罪死几遍也不够的,也有几个倒霉的。”

听百姓谈论,以儿邓笑问:“这群人不是贪赃枉法的人吗,为什么又说他们倒霉?”

闻言,永谢布和宰赛也都转头看过去。

宰赛冷笑一声,道:“没想到你还会对大明的‘家事’感兴趣,在泰宁的时候,要不是没有那三十万赏银,你还会出兵?”

以儿邓也回以冷笑,无所谓道:

“当时是当时,现在是现在,结果就是我还是出兵了。宰赛,你未免管的有些太宽了吧,真把你当明国皇帝的心腹了?”

宰赛呵呵一声,没有作声。

那百姓显然注意力不在这边,就算听见了,怕也听不明白这三位说的出兵不出兵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踮起脚尖,边看边道:

“这你们就有所不知了吧,我听传闻说,有几个官儿只是跟着附和一番,没有检举揭发而已,本身没落几个钱,只当个顺水人情。”

“没想到这次事情闹得太大,惊动了陛下,最后都以知情不报一同正法,你说倒霉不倒霉。”

“搁在往日,这个罪名顶了天也就是个罚俸的罪过。”

这时候,一名担夫问道:“我数了数,怎么囚车比告示上说的少了一辆,那个人呢,放了,还是逃了?”

有那嘴快又想表现的,直接张嘴解释出来。

“没来的是个新科进士,他聪明,不必挨这一刀,落个身首异处,听说关押在刑部大牢的时候撞墙自尽了。”

正这时候,宰塞对接下来砍头的环节失去了兴趣,而且也不愿意在这继续挤,问了永谢布和以儿邓的意见,打算直接去面圣。

据他们估计,这次明国皇帝召见三人觐见,有很大情况是要宣布大事。

好不容易钻出人群,稍微松快一些,还没来得及歇歇脚,就听见后面又是一阵骚动。

宰塞没有去看,永谢布转身看了,然后转过头来大声笑道:

“砍头了,那个东林名士的脑袋已经落地了,连同几个同考官也都是一刀,这明国皇帝年龄虽然不大,行事竟然如此狠辣。”

“了不得,了不得呀!”

听他这话说完,以儿邓还是禁不住转头抬起脚望了一眼,正看见第二批士子的人头落地,鲜血淋漓。

他也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帮行人百姓见了这等场景不仅不害怕,反而显得如此兴奋。

现在,他更加坚定靠在树下好乘凉的心了。

……

晚膳之后,按照惯例,朱由校去向刘太妃请安。

这天朱由校心情很好,请安后也就多在慈宁宫里多待了一会儿,刘太妃正好也和皇帝说一说近日后宫发生的事儿。

大明朝的后宫,虽然也有争斗,但远不如后世的清宫剧,女人间的争斗达不到那样残忍,而且也实在没什么好争的。

天启一朝的后宫,除了太妃、皇后,也就只有三个妃子和不足十个嫔妾而已,况且朱由校对太妃刘氏极为尊重,对皇后张氏也极为宠爱,这两人的权柄根本无法动摇。

自驱逐客氏,万历皇帝的郑贵妃也被打入冷宫后,这天启一朝的后宫,就更加平静了。

说起来,这还要和张嫣有关。

张嫣小民出身,但非常文静,除非大事,平日也是平易近人,与宫人及妃嫔都关系较好。

再加上刘太妃生性恬淡,不怎么过问后宫,现在这后宫更像是一个大的皇室家庭,众妃嫔每日间做的除了吃就是睡,再不就是闲聊。

明初定制从平民中遴选秀女入宫,为的就是避免后宫争斗殃及朝廷,甚至于出现外戚篡权,这种事倒真的几乎没发生。

慈宁宫里灯烛辉煌,朱由校正陪刘太妃说话。

热腾腾的茶水使得两人都是谈兴倍增,谈起这段时间后宫里的闲谈趣事,刘太妃如数家珍,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朱由校也是满脸微笑的坐在那儿,安安静静的做个聆听者。

这时,乾清宫的管事牌子王朝辅不声不响地来到慈宁宫外,见到值守的宫娥,听到悠扬的笛音,问了一声:

“陛下从没有品笛的习惯,还在不在里面?”

宫娥笑了,“瞧公公说的,这次还是陛下主动说要听笛的,刘太妃拦都拦不住呢!”

王朝辅因为是乾清宫的管事牌子,在内廷中的地位很高,俨然成了所谓的内廷“五老”之一。

这内廷五老,是盛传如今执掌内廷,最得天启皇帝恩宠的五名有权有势的大太监。

第一名自然是东厂厂公,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忠贤。

第二名是天启二年开始掌印御马监,提督南海子,兼领都监府左兵监的王体乾。

由于朱由校刻意的扶持,以致王体乾虽不如魏忠贤,但是在内廷的权势依旧不容小觑。

第三名就是乾清宫的管事牌子王朝辅了,王朝辅能上来的原因,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内廷所有太监之中,只有王朝辅是几乎整日都陪在朱由校身边。

南巡时朱由校带着他,就连西南之役亲征,也是王朝辅鞍前马后两头跑,这样的人耳边风也是最有威力,没有人不会怕。

其余两人,其一是南京改制以后的原南京留守太监杜升了。

杜升原是南京留守监的守备太监,改制时被东林党拼命拉下水,最后居然还成功留任,眼下在参赞机务院担任内监之首,权势可谓显赫一时。

所谓内廷“五老”,除了魏忠贤外,其余四人有三人都和他有各种各样的联系。

王体乾是魏忠贤的干儿子,这谁都知道,王朝辅也是当年魏忠贤举荐,才得以进位,杜升更不用提了,是再忠诚不过的阉党要员。

最后一人,起先没有人能想到他能成为五老之一,这个人就是与魏忠贤毫无干系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李实。

这李实的渊源,还要从万历四十七年说起。

那时朱由校还没有选妃,已身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的李实主动请缨,出宫前往民间遴选秀女。

后来回宫,李实自然立了大功,直接被朱由校钦点为苏杭制造局的提督太监,主管桑蚕与洋商人的交接。

值得一提的是,最先开始办理皇商事务的不是黄华堂,而是近两年将根本没参与任何争斗,毫不起眼的李实。

魏忠贤着眼于朝堂,起先连他都忽略了这个小透明。

直到通商条约签订,朝廷要在苏州建立皇商会,苏杭制造局成了重中之重,李实才被搬到台面上来。

等魏忠贤发现李实占据了这样重要的一个位置时,这家伙的权势已经不小了。

而且对朱由校来说,李实为自己办事多年,已经是心腹了。

第四百二十五章 收服塞北三卫

王朝辅捧着本子来到慈宁宫,未进宫门,便听内中悠扬的笛音,心中顿时觉得不该这个时候来叨扰,正打算退走。

刚刚转身,却听宫内笛音渐息,刘太妃语重心长地声音传来:

“进来吧。”

王朝辅浑身一震,忙打开宫门。

“见过太妃……”王朝辅先是向刘太妃行礼,得了后者的首肯以后,方才面相朱由校,轻声问道:

“陛下,您要的本子都搬过来了,咱是现在读,还是歇一会儿再读?”

朱由校此时正坐在刘太妃身边的卧榻上,两人离的不远,正在闲话宫中之事,转眼间便听出王朝辅的话外之意。

后宫不得干政,自然也不能随意打探或知晓政事,王朝辅这一问,其实是在问要不要在这个时候读出来。

毕竟,刘太妃还在慈宁宫。

刘太妃也是极聪明的人儿,自然听得出来,没有说话,也是在等天启皇帝做主,这种时候,最好就是一言不发。

朱由校是后世来的,没有那么根深蒂固的想法,头也没回,望着刘太妃,摆摆手道:

“念吧,挑重要的念。”

王朝辅意会,拿起最上面的一本道:

“辽东经略熊廷弼奏,自辽东大捷以来,奴酋连遭败绩,损兵折将,以致心力交瘁,旧疾复发。臣请移民戍边,以稳固辽沈如今之局势,以图进取,光复辽土。”

朱由校静静思索,刘太妃也没有插话,王朝辅静静候着。

几息之后,朱由校才是说道:

“准奏。辽东一战,是我大明宣扬主权之战,若不妥善处置,这一战中战死将士的英魂何以安息?”

“下旨,将上次地震中失去家园、亲友的百姓分出一部分迁徙到辽沈一带居住,屯田戍边。”

“要让户部和熊廷弼商量,拿一个妥善的安置方法,百姓必须是自愿前去,不得强行搬迁,若朕知道,必定重罚。”

朱由校说到这里,向后靠了靠,道:“日前朕已着人出关召福余、朵颜、泰宁三卫首领觐见,他们现到了何处?”

王朝辅放下手中的第二个本子,躬身道:“回陛下,奴婢正要说此事,他们才刚进宫,正等着陛下召见。”

“来的倒还挺快……”朱由校微微一笑,“今日该是处置人犯的日子,他们到京,看见了吗?”

王朝辅道:“看见了,听番子说,他们三个还买了个稍近一些的空儿,挤进去看了一会。”

朱由校颔首过后,笑道:“叫他们三个进来吧,朕就在慈宁宫面见。”

王朝辅刚刚转身,朱由校又补充道:

“这次辽东战胜建奴,实非我将校上下用命,建奴野战不可小觑,你要嘱咐熊廷弼,恢复全辽切不可操之过急。”

“要他同辽东巡抚洪承畴互相扶植,经抚同心,莫要再出昔日王化贞之祸了。”

王朝辅点头说记下,然后笑道:

“陛下,自那一战后,听说经略在辽阳收编了十余万的兵士难民,用陛下御赐的尚方宝剑斩杀了不少战时畏敌避战的逃将,也杀了许多贪墨军饷的文官。”

“造战车、冶火器,复建城墙,这几月下来,辽沈已与当初天差地别。”

说着,他翻开第二份奏本,激动念道:

“沈阳总兵满桂率部出战,于郊外三战三捷,斩首一千二百级,收复抚顺、三河诸堡。陛下,这也是喜事啊!”

辽东这一仗不是白打的,打完自然要做点什么来改变局势,收服三卫还只是其一,辽沈兵马趁胜进军也在意料之中。

这一点,朱由校早就料到,但依然很高兴。

“传旨,命兵部验功,战时将校有功则赏,统计战死将校姓名籍贯,入奉忠烈祠!”

话刚说完,门外传来声音,却是宰塞三人到了。

“臣福余卫指挥使宰塞,参见大明皇帝!”

“臣朵颜卫指挥使永谢布,参见大明皇帝!”

“臣泰宁卫指挥使以儿邓,参见大明皇帝!”

上一篇:十方武圣

下一篇:派出所里的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