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116章

作者:崛起的石头

那不就是变着法让殿试的贡士们吹皇帝治夷有多英明,有多伟大吗?

很快,听见消息的贡生们,都觉得这次殿试实在太简单。

在他们看来,自己需要做的,就是绞尽脑汁去想,这回朝廷治夷的政策上,到底哪做的好,就行了。

当然,这也让前来参加殿试的贡生们,自然而然分成了两派。

有一些人认为,朝廷出这样的策问题目,定然权阉魏忠贤的主意,让铁杆阉党魏广微担任主考官,定也是他从中作祟。

这群人,以文徵明之后,东林大才子文震孟为首。

他们都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便是同龄人中的所谓神童,词、书、画俱佳,名满天下之辈。

另外一些人则是从政治角度出发,认真在思考这回朝廷在西南政策上的得与失。

论名气、出身,他们比不上那些书香门第的才子们,但却个个都有独到见解,也愿意为国效力,抛头颅、洒热血。

甚至,这些人很多都做着随时投笔从戎,为国征战的打算,他们以卢象升为首,眼中少有文贵武贱的隔阂,国家利益大于天。

除了这两帮人以外,还存在不少于夹缝中生存的所谓“小人”,他们听见策问题目,个个都是兴奋不已。

这样的考题,正是他们所最需要的。

这样的人,听见策问题目后,第一个想的不是朝廷为什么会出,而是会想,到底如何能把朝廷治理西南的政策夸得尽善尽美。

换句话来说,如何拍好当今皇帝的龙屁股……

对于朱由校来说,每一类人,都是朝廷中必不可少的,他们现在的争论,就是日后朝廷中党争的雏形。

做皇帝的,最看重的便是均衡。

距天期二年的壬戌科殿试只剩下几天,各地贡生们的讨论天马行空,很快就汇聚到了从前各地科考熟“阔”的问题上。

有明一代至今,从进士人数来看,江西、浙江、江苏分列全国总榜前三,而第四,则是低调追赶的福建。

到了万历末年,福建的进士人数甚至超过了江苏,位列第三。

对于江西一省在科考上无可动摇的头名位置,有一种有趣的说法是,可能是受到了王阳明的鼓舞与“知行合一”理论的刺激。

而江苏呢,恰恰可能也和王阳明有关,因为这里曾是王阳明仕途闪光的发源地。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家祖上没阔过?

北方人虽然不服气,但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唐代以后,在科举之路上,最阔的永远是南方省份。

在科举上,宋代的江西也不弱,排名仅次于福建和浙江,稳居前三。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的前一百年,江西迅速超越闽浙两省,成为全国最能考的省份,并且长期稳坐第一的宝座。

尤其是赣江中流的吉安府,在前一百年间,居然产生了四百二十六名进士,还有三十三位巍科人,你敢信?

这还不算什么,更让人震惊的是,建文二年和永乐二年连续两次科举殿试中,一甲进士六名,吉安人就包办了五名。

现在大明朝的贡生们说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全国科举看江西,江西科举看吉安。

这话并不是空穴来风,江西吉安人在科举上,一直是比较有造诣的。

然而在大明朝,你想要当个举人容易吗?

就这回策问来说,西南治夷之问,你光是给皇帝猛拍龙屁就行了?

首先,你拍的要漂亮,还不能太露骨。

如果试卷里夸的太恶心,很可能会引起反效果,到时候取仕取不成,小命可能也要没了。

这还是其一,另外主要的,你还得有真才实学。

就比如,先猛夸一通,朝廷在西南开办社学,并颁行有功名者到西南讲学两年优先补缺的政策,如何如何有先见之明。

然后话锋一转,说这政策有个小瑕疵,提几句有建设性的意见,说说自己能让人眼前一亮的看法。

试卷上要是能做到这些,取个金榜进士出身就没跑了。

可这也就能让你上金榜,要是被钦点为状元、榜眼、探花这种前三甲,首先个人能力要真的强,起码纸上谈兵的功夫,不能比赵括弱。

其次,还得会来事儿,会说话。

……

贡生们在争论,朝里也没闲着。

朱由校只知道这是自己登基后第一回殿试,甭管是不是懒,也甭管想不想去,为了显示出对殿试的重视,也要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当然,最开始朱由校是没想到会这么麻烦的。

再一听考殿试那天,皇帝要端坐在龙椅上一动不动,朱由校顿生后悔,当时就有点不想去。

后来满怀希冀的一问,殿试至少要特么三个时辰,朱由校就变成苦瓜脸了!

三个时辰,就是后世的六个小时,整整半天啊!

这时间朕就上边坐着当个吉祥物,一动也不能动,这怎么熬过去?

看着阶下商量火热的群臣们,朱由校一咬牙、一跺脚,不就是当一回监考老师么,皇帝说过的话能后悔?

再无聊也得干了!

因为赵南星去职后,吏部尚书一时有所空缺,这回作陪的,就成了主考官魏广微等几人。

这次朝议的主题,是朱由校想搞个大事。

上次说到,洪武朝发生了南北榜案,自那以后,朱元璋将科举考试定制成了南卷、北卷。

后来,又增加了中卷,把全国划分为南、北、中三个区域,分别录取进士。

这录取数量也不一样,相对实力比较强的南方各省,录取人数就要多一些。

北方大多都在边陲,需要稳定边疆,所以占据了剩下那些的一大部分,余下那一丁点,就分给了实力不怎么强,也闹不出什么浪花的“中间人”。

朱由校这回想搞的,就是将南北中卷制,进一步发展成分省录取制。

“朕御极不到二载,偶有感触,发觉这南北中卷,虽可以调和南北中三处的人才组成,但无法对各省的人才进行有效录取。”

“简单来说,每次殿试,总会有一大批真有才学的考生,或因道路偏远,或因名额不足,年复一年,屡考不中。”

“朕想着,这次壬戌科殿试,就按省份出卷,各省均有不同,众卿以为呢?”

语落,朱由校侧首,静静望向殿内一脸懵逼的群臣。

第一百八十六章 改革红利

分省录取制。

朱由校也并不都是夏日打猎、冬日溜冰,在后宫的时候,也经常考虑过这个问题。

这玩意第一次还是康熙搞的,首先时间跨度并不大,后世也一直在用,算是一个显著的考试模式进步。

江浙地区对其它地方,所谓的科举进士数量,占有压倒性优势,朱由校自然也明白这个情况。

最近各地贡生之间的争执,也是因此而起。

相比江浙地区,北直隶顺天府倒是没什么,咱是从龙之地,还怕名额少?

可边陲甚至一些偏远地区,想出一名举人那可太难了。

换句话说,这个政策能有效减少江浙等科举一直很强的地区的举人数量,给偏远地区的士子们提供方便。

再加上《京报》的大力宣传,到时候无论东林党怎么嘴炮,大家还不都是该考考?

谁还能为了两句嘴炮真不去参加科举……

只怕这道政策下去,就连一些东林士子都要喊上一句:天启皇帝圣明,我们都跟着皇帝干了。

嗯,真香!

“启奏陛下,臣以为,壬戌科殿试,朝廷如要分省录取,还不如复汉之制,举孝廉!”

大臣们议论半晌,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刘宗周站了出来,道:

“五十万以上人口之大县、大州,可举五名进士,五十万以下的小县、小镇,则每年举两名,甚至每两年举一名。”

听着下阶群臣们嗡嗡再度议论起来,朱由校的脸黑了下去。

恢复东汉举孝廉制度,这刘老头怎么想的,那不是越活越回去了么?

朕的大明,那肯定要与时俱进,莫说科技树,就是各种制度,也要踏上进步的道路!

皇帝做无声的抗辩,很快,魏广微蹑足踏出,道:

“臣以为不妥!”

“历朝历代,皆有适宜时势之制,举孝廉毕竟距今一千多年,举孝廉制不合当下科考境况。”

“臣以为,陛下所说分省录取制,可以在壬戌科殿试先行一试。”

“臣是主考官,又是河南籍大臣,可以领几位翰林臣子,拟出一套河南卷。”

“至于其余各省,也选一位重臣领衔出卷,如此,方可平息争议!”

兵部尚书崔呈秀也道:“陛下,臣以为此议可行。”

“万历三十七年会试,朝廷为鼓励辽东考生应试,在试卷上盖‘夹’字,诸位同僚不妨回想,当年辽东多出了几个举人名额?”

见众人纷纷摇头,崔呈秀满意一笑,心道还是准备充足的鸟儿有虫吃,他伸出一个手掌,道:

“五个!”

“万历三十七年,朝廷仅在辽东考生的考卷上,加盖了一字,辽东考生的举人数量,就多出了五名!”

语落,殿上议论声音更加明显。

很快,便有人急不可耐地站出来,道:

“臣不敢苟同!”

却是尚宝司少卿黄世斌,他道:

“江浙地区自古便是科考大省,朝廷取仕有限,增加偏远地区考生名额,就要削减江浙、顺天等处的名额。”

“这样一来,势必要有学艺不精,鱼目混珠之人,真正有学识之士,却因名额问题,与功名失之交臂。”

“如此,不仅会让朝廷蒙受损失,也是对寒窗苦读多年的学子的不尊重!”

“还请陛下,切莫随想随做,要从时势考量啊!”

朱由校闻言,睁开眼睛,瞥向下头,不悦道:

“爱卿这意思,是说朕想一出是一出,没有看江浙地区考生的情况了?”

“臣不敢!”

“不敢——”这样的话,朱由校真是听得多了,冷哼一声,也懒得再多说什么,转头问:

“今日就做个决议出来,再拖,殿试可就要来不及了。”

语落,群臣再度开始嗡嗡议论。

魏广微和刘宗周、黄世斌等人,代表的是两个阶级,也是两种四路。

从道理上,这两种思路都对,究竟听谁的,就不仅仅是道理的问题了。

首先,魏广微代表的不仅是偏远地区考生,却也是魏党,是皇党,是按照皇帝的意愿,提出自己的看点。

而刘宗周等人,就趋于保守,甚至提议恢复东汉制度,以保证江浙、顺天府的科考地位。

暗中,这其实也是维护江南士子和财阀集团的利益。

这个争论,其实在宋朝时候就有,从砸缸时代开始,司马光就证明了自己不仅仅是一个动嘴皮子的辩论家。

在实操层面的政争中,司马光也取得了南北之争的胜利。

作为继欧阳修之后在大宋中枢的另一个江西人,王安石在新政中也曾有为南方考生代言的改革措施。

但反变法的司马光当政之后,尽除王安石新法,最终为“西北士人”争取到了科举制中的名额保障。

尽管未全面实现“分生录取”的政治理想,但宋朝在科举制度上,先期实现了齐、鲁、河朔诸路与东南诸路的分别考试。

要是这回大明的科考制度,提前迈入分生录取这条路,可以断定的是,江南会遭受重大打击。

自宋以来,一直秉承的“国家取士,唯才是择”这一原则,将被彻底打破。

当然,作为皇帝,朱由校最看重的还是分生录取制所带来的诸多政治“红利”。

从后世就看得出来,康熙实行“分省录取”后,对落省份有多大帮助?

改革之后,曾经打零蛋的甘肃一省,在有清一代竟出了二百五十五名进士。

上一篇:十方武圣

下一篇:派出所里的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