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漆黑血海
而这次就是对杨康的一次考验,若是他能顺利度过,表现可圈可点,他们也不介意,多出一把力。
这一点,杨康不动声色几位朝中重臣的神情,脑子一转,立刻就明白了几分,通晓其中关窍。
“杨康常年戍守边关,得朝廷大恩,蒙官家庇护,终于不负众望,将敌军击退,得胜归返。
如今骤然听闻官家崩逝,将士们黯然神伤,涕泪横流,感慨皇上高洁政德,在世功绩。
我全军上下一体同心,冒然前来,只为表明心迹,敬谢官家恩德,送官家最后一程。”
说到这里,杨康话音一顿,直接高举右手,气沉丹田,内力运转,大喝一声:“全军听令,行礼、致敬!”
随着一声令下,全军整肃,纷纷拿出一条白丝带,系在左肩,高举手中长戈刀剑,举起、放下,口发吼声,如是三次。
“吼!吼!吼!”
旋即,在杨康的带头下,单腿下跪,鞠躬行礼。
动作整齐划一,整个场合既透着军队铁纪的严苛,带着一股浓郁的肃杀之气,又让人肃然起敬,带着一丝缅怀、祭奠的哀伤。
“你……!”
那名赵氏子弟气得嘴角哆嗦,手指杨康,开口难言。
未曾想,杨康会冠冕堂皇地说出这番话,以此破局,还令人反驳不得。
否则,便是对先帝不敬。
朝中文武百官,也面面相觑,既惊讶于杨康的无耻,又震撼于军队的令行禁止。
先帝昏聩,耽于享乐,除了最开始勤于政务,其后四年,沉迷酒色,不能自拔,政事荒废,又哪里谈得上高洁政德,在世功绩。
这次边关大捷,也是有那位在上面压着。
只是有些事情,看破不说破,也碰不得。
一些位高权重的官员,知晓更多,嘴角抽搐,心中确实暗自点头。
有些事情,其他任何人都可以说,但唯有杨康说不得。
目前,只是杨康这番言之凿凿,表褒实讽的表现,暂时令他们满意。
既让人抓不住把柄,又令闻者暗笑,只要不是愚笨,细一揣摩,都会明白其意。
但偏偏对方哑口无言。
……
然事不算完。
坐以待毙,从来不是杨康的性格,军奠过后,他起身而立,大步流星,行至百官与那位宗室贵族子弟门前,双目森寒,冷声呵斥:
“敢问这位公子在朝中担任何职,今日群公在列,竟然有胆子出现在这里,不分青红皂白,信口雌黄,污蔑一位军中大将,是你胆大包天,还是你身后人给的底气,以为可以一手遮天,为所欲为?”
“我……你!”
杨康常年沐浴血雨,身上带着浓郁的杀气和煞气,这是久经战场,身经百战的将领,才会有些气息。
身上仿佛背着尸山血海。
比之戎马一生的沙场老将,也毫不逊色。
这股气息普一散发而出,就震慑众人,将那位养尊处优的贵公子吓得够呛,支支吾吾,嘴唇发抖,双股颤栗。
百官也被震慑,一些武将还好,大部分都是见过血的存在,虽然震惊,但不至于失态。
但文官就有些不堪,表现良莠不齐,在这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宋朝,这些文人高高在上百年,早就习惯了颐指气使。
都是纸上谈兵的高手。
面对杨康的气势压迫,一些三品以上的大员还好,毕竟经历宦海沉浮,心性非同一般。
但此刻同样面色铁青。
哪怕是一品武将,在他们这些文官面前,也不曾这般耀武扬威。
但看了一眼,前方几位默然不语的文官大佬,只能忍耐,默默闭嘴。
其他四、五品的官员,就有些狼狈不堪,一个个面色惨白,脚步虚浮,有些甚至直接身形摇晃,站立不稳。
只能借机依靠在同僚身上,相互搀扶。
连出言呵斥的勇气都没有。
既畏惧于杨康的权势,又摄于对方的威势。
他们只是官场中的中层,明哲保身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若是有何冲突,也是上头人顶着,他们咸鱼着就好。
以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而被寄予厚望,渴望站出来打脸的杨康的诸位朝中大佬,仿佛没有感受到身后下属投来的目光。
不发一语,老神在在地盯着杨康,看他的表演。
对杨康身上的威势,视若无睹。
他们久居高位,虽震惊于杨康的气势,但还不至于令其失态。
当然,若是动手厮杀,能不能顶得住,就是另外一回事。
“还有!”杨康得理不饶人,再次上前紧走几步,吓得那位贵公子连连后退,“你张口就如此诬陷于我,行为放肆,将在场的朝廷诸公颜面置于何地?”
“还是你质疑,杨某手下数万将士的刀不够利,剑不够快?”
“吼!吼!吼!”
随着杨康话音落下,全军上下再次高举兵戈,齐声三吼,声音洪亮,震耳欲聋,一股军队煞气猛然爆发而出。
伴着高亢激昂的声音,激越苍穹,冲霄凌云,响彻天际。
在半个临安城回荡,传入皇宫大内。
令宫中内侍恐惧,宫女蜷瑟,宗族慌乱,连一向淡定的杨太后,都坐不住,心中惶恐。
“他们不会打进来吧!”
不知是谁暗地里嘟嚷一句,声音虽小,但却令整座宫殿霎时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