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青山穿越 第44章

作者:漆黑血海

鲜花和美酒,不可兼得,这世间,总要维持一种大面的平衡。

这一点,宋宁宗和李天生,其实都心中有数。

只是不甘心!

面对生死,笑看的终究稀少。

“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仙神不显,灵气稀薄的低武世界,一个渴求长生的将死帝王,疯狂的可怕,难以想象。”李天生心中补道。

故而,他要从一开始就打消宋宁宗的想法,令其绝望。

烛火摇曳、生亮,映得脚下名贵的地毯,繁琐的花纹清晰可见。

殿内,一时无语,寂静无声

“尝尝,今年新下来的极品大红袍,味道不错!”

殿外的打更声响起,不知不觉已三更,宋宁宗率先打破僵局,泡好的大红袍,散发特有的甘醇清香,别具一格。

接过递过来的茶杯,李天生泰然地嘬了一口,悠悠回味,体会这种极品茶对味蕾和心神的冲击、陶冶。

“还真是不客气!对朕竟然连半个谢字都没有!”见李天生自得享受的模样,宋宁宗毫不客气地说道。

“你我之间何谈客气,当年你对我,也没有留情,喊打喊杀,大呼小叫,何况,后来,你似乎还颇为享受,乐在其中。”

李天生再抿一口茶水,轻摇头颅,“这茶淡了不少,味道也没有大青山,亲手移栽的正宗,不过,勉强入口。”

“勉强入口?”宋宁宗心中自然不愿承认,当年,李天生视而不见的态度、言行一致的定时威胁,起初确实令他恼火,但习惯后,反而有点期待与小爽。

认为其与那些整日阿谀奉承自己的人不同,独具风骨,是一股清新的泥石流。

甚至,两人言浅交深,到后来,还处出了不一样的感情,完全不像刺客与皇帝。

哪怕如今的他,已经看清,自己当时病态的心态,但听到李天生不客气的言论后,心中还是涌出一丝悸动。

不过……

“这茶既然寡淡,那还是放下为好,不懂欣赏的人,自然难懂其美。”

“茶是好茶,只是泡茶人的手艺,啧啧!”

“有事快说,没事消失,回你的大青山呆着。”

宋宁宗脸色慍怒,觉得自己一腔深情错付,好心好意,动手煮茶,这天下,也就这位有着待遇,还挑三拣四。

人前一副装相长辈,好像他多优秀,人后可劲刺自己,外表高冷,内里闷骚。

不是个好人。

不过是高强武功,给撑出来的,远没有哪些真正淡漠于世的道真,来得自然。

赵扩与其打交道的那些年,因为某些内质原因,早就将李天生看透了。

“你的江山快到尽头了!”

“咳咳~~!”

“你……!”

手指颤抖地指着,好像语不惊人就死不休的李天生,宋宁宗气得面色涨红,任哪个皇帝,听到这大逆不道的话,都不会有好脾气。

若不是拿对方无可奈何,知晓其有轻而易举,拿捏自己小命的手段、实力,他还真想,让眼前这位誉满天下的仙君,尝尝刑狱司酷刑的滋味。

“你说的,可是济国公赵竑,阴谋造反的一事?”宋宁宗深吸一口气,降低心中的怒火后,一副早有所料的样子。

“恩?”

眉头轻挑,李天生诧异地盯着对方,眼中带着几分审视。

“你那是什么眼神!”宋宁宗有些着恼,又有几分自得,“莫不是以为朕这个皇帝,真一无是处?不要以为全天下,就你一个聪明人,能坐上那个位子,再是荒唐,也有些本事。

赵竑那个蠢货,自以为行事,滴水不漏,将所有人蒙在鼓里,殊不知,狐狸总会露出尾巴,其一举一动,早就在朕的眼皮底下。”

李天生可不像宋宁宗这样乐观,“那赵竑虽不足为虑,但白驼山和铁掌帮、绝情谷,三个江湖势力,财力雄厚,得其相助,还是能翻一波风浪。

届时,若北部草原各部南下,那结果……”

话未尽,但足以让宋宁宗脑补,意识事态的严重性。

“你究竟是……”

说到这里,赵扩忽然一顿,低头沉思,良久,才悠悠开口:

“难道……是他!”

第三十章 谈大漠勿露天机

临安,南宋皇宫

“难道……是他!”赵扩一时难以置信,忙问道。

“是他!”

得到李天生肯定的答复,宋宁宗想起曾与其亦师亦友的那人,百感交集。

曾几何时,那人为助他登临皇位,殚精竭虑;也曾将疼爱的胞妹许配给他,解他相思之苦;也曾权倾朝野,功高震主,压得他这个大宋主人,喘不过气。

对于那人,赵扩又爱又恨。

人老杀心弱,岁月消炙热。

上年纪的人总喜欢回忆往事,美好记忆总占多数,宋宁宗也不例外。

“他……还好吧!”

“托你的福,如今的他,远离朝堂纷争,隐姓埋名度日,不再是叱咤风云的韩相公,而是一名草原牧人,相较以往,整个人反倒松快、年轻不少。”李天生盯着宋宁宗的满脸褶子,眉头微皱,“倒是你,反而看起来,比他还老。”

对方的调侃,宋宁宗毫不在意,眉头微皱,“当年,是你救了他?”

“是了!也只有你能救他,你敢救他,毕竟……得罪了不少人。”

像是在自问自答,宋宁宗的话,半遮半掩,旋即,盯着李天生,好奇问道:“当初,朕乔装出宫,亲眼所见,其在菜市口,被当街斩杀,你是如何救他?”

“想杀一个人简单,想救一个人也不难。

这世道,无钱勿许鬼推磨,有钱可使磨推鬼,只要付的足够多,有的是铤而走险的卖命人。”李天生讥讽一笑,颇有几分感慨,“不过是金钱把戏,李代桃僵,这些年,承蒙你的慷慨资助,我也攒下些家底。”

宋宁宗默然不语,不知是在反思,还是在心中腹诽,片刻后,才开口,继续问道:“北边的形势已经没有再拖延、转圜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