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香瓜很香
不过,从古到今,也只有秦始皇这逼敢说这种话了。
李阳不由笑道:“陛下不知,毛**文采也好,他可是作了许多大气磅礴的诗啊。”
“哦?念一首来听听!”嬴政好奇了。
李阳点点头,于是念了一首《沁园春·雪》。
嬴政听完之后,不由脸一黑,不高兴了:“此人倒真是口气大了很呐,竟说朕比之略输文采,他当朕是一介武夫不成。”
说完,他又道:“不过他这诗作的倒确实是大气磅礴,亦可见其心志之大,有傲视古今群雄之心。罢了,日后朕也作些诗存世,免得被后世之人误以为朕没有文采。”
李阳夸道:“陛下若是作诗,定能传世千年万载。”
嬴政自傲道:“朕之文采,定是不输于他。”
见到古今两位伟人谁都不服谁,李阳也是醉了。
为了不让嬴政继续跟个杠精似的,与后世的伟人掐架,李阳赶紧讲起了邓公的改革开放……
这一讲,又是讲了大半天。
最后,李阳实在是没力气了,道:“陛下,要不……我们就暂时谈到这里?”
嬴政其实也是满眼的黑眼圈,抬眼看到李阳一副困意,这才想起来这一谈,都不知道过去了多少日,于是点点头:“朕一时听得兴起,倒是忘记你要休息了。罢了,这次就讲到这里吧,待日后有空时,你再跟朕好好的讲一讲那美利坚的特狼普。”
“日后有空,臣定会慢慢跟陛下讲一讲后世的那些科技。”李阳说到这里,沉吟了一下,问道:“陛下听了臣讲的这华夏两千多年的历史,可有何感想呀?”
嬴政深吸了口气,叹道:“听你讲完这两千多年的华夏历史,朕心如刀割,椎心泣血,肝肠寸断啊!这哪里是什么朝代史啊,分明就是一部华夏民族的苦难史!哎……”
“陛下!”
李阳听到这话,心中一酸,嬴政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这着实让他心中无比的欣慰和敬佩。
嬴政一脸神悲伤懊丧的样子,无奈道:“朕的华夏民族,多灾多难,朕心甚悲。奈何朕无法像你一样,穿越时空,否则朕定是要救天下苍生于水火,誓将外族驱逐出境,永远护佑我华夏子民。”
李阳激动道:“陛下,臣莫名其妙穿越至秦,因为知晓原本历史中的华夏民族之苦难,所以满腔赤诚之心,欲助陛下强我大秦,让大秦这强盛延续千年万载,让我华夏民族,不受外族侵略,此乃臣今生之理想!”
嬴政一听这话,亦是激动不已,一把握住李阳手,道:“好!好!好!你我君臣二人,今有此共同理想和志向,只要你我君臣携手,定是能打造一个盛世强秦!”
……………………
PS:大秦马上就要搞大动作了,。另外,这章是为月票增加一千票(满4000票)加更,还有月票的记得投一下哦,谢谢大家。
第一百七十五章 土地改革
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自诩自己如同三皇五帝,是华夏部族之首领,早已把华夏儿女,视为自己的子民。
如今听完李阳讲述的那两千多年的后世历史,得知华夏民族遭受的那些苦难,嬴政那是感同身受,哀毁骨立,为华夏民族感到无比的悲哀和难过。
一次次的朝代更迭带来的战乱,每两三百年,必有一次。兴,百姓苦,亡,亦是百姓苦。
更让秦始皇感到愤怒的是,华夏民族每当羸弱的时候,必被外族侵略,国破家亡,几近亡族之危。
匈奴为祸、五胡乱华、扬州十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日军侵略……
后世两千多年来,一直从不间断的外族欺凌,更是让嬴政刺心切骨,悲愤填膺!
更可悲的是,自己扫六合,建立的大秦帝国,竟然是只存在了十五年,这更是让嬴政无比的难过和伤心。
这部两千多年的华夏民族苦难史,如果自己不知道,那也就罢了。
可如今自己既然知道了,嬴政又怎能任它顺着历史轨迹继续发展?
改变,必须得改变!
虽然大秦已经废连坐,轻徭役,实行了一系列新政改革,给天下百姓重新带来了新的希望,加上原本历史上亡秦的项羽也已经死了,似乎眼下大秦已无亡国之忧。
但是,仅仅只是眼下无忧,嬴政还是不满足的。特别是熟知华夏民族往后两千多年的历史后,他的理想和志向就变得更加的远大了。
他要打造出一个盛世强秦,而且还要让这个盛世强秦延续千年,世代守护华夏民族。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做到两个字,那就是强、盛。
了解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历史,嬴政深深体会到,什么叫百姓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了。
国家如果不兴盛,百姓生活过得苦,他们便会反。
而国家如果不强大,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就算兴盛,外族依旧会来侵略,欺凌。就好比那个大清朝,在当时的世界格局中也算是兴盛了,用李阳的话来说,就是GDP总量不小了。
可是,那又怎样?还不是照样被外族欺凌,八国联军抢夺,各种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哪样少了?
而且,听李阳讲,有一个叫俄罗斯的国家,只用了一个中国广东省的GDP,就成功玩转全球,常常与美利坚叫板。可见一个国家光靠兴盛也是抵御不了外族的,唯有军事的强大方可震慑屑小。
所以,要想稳保大秦能延续千年,要想华夏民族能不被欺凌,那就必须打造一个对内兴盛,对外强大的国家。
只不过,对于这一切嬴政并没有太多主见。
“李阳,依你看,如何才能让大秦变得兴盛强大?”嬴政抬头看向李阳,问道。
李阳回道:“兴盛,靠的是经济繁荣;强大,则是靠强大的军事力量,这种军事力量,不一定只是军队数量,更重要的是先进的武器。当初陛下的秦军,之所以能横扫六国,不就是因为秦弩天下无敌么?”
嬴政点点头,十分认同李阳的这翻解释。
这时,李阳却突然叹了口气,道:“只是……如今的大秦,尚连温饱都还没能解决,离兴盛还有一段很远的距离啊。”
嬴政听到这话,不由眉头一皱,道:“如今轻徭役,百姓可以安心耕种之事,日前各处工程也已停工,灾民们已回乡秋收,至此以后,温饱无忧了才是啊?”
李阳苦笑了一下:“陛下,难道真认为百姓秋收后,便能解决温饱问题了?”
“难道一年之耕作,还不足以维持一年之口粮?”嬴政不解了。
“陛下有所不知啊,秦国的土地,几乎都在分封的新贵手中,天下百姓皆为佃农,靠租种新贵地主家的土地得以生存。一年耕作,若赶上收成好的时候,交完田租,或许能喝上一年稀粥,若是赶上灾荒之年,那便是无活了。”
说到这里,李阳不由担忧道:“陛下你想一下,百姓们赶上收成好的年份,方才能喝上一年稀粥,绝无余粮,一但赶上灾荒,没有了活路,岂不就要造反了?比如数月前的灾荒,就是最好的例子。”
“怎么会这样?”嬴政真的惊了。
这也不怪他会吃惊,因为在他看来,百姓其实都是有自耕地的。
秦国是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的。
很多人不懂,两者之区别。其实,最大的性质,就是奴隶制的基础是由奴隶进行井田制集体生产,而封建制的基础是则是平民一家一户的个人生产。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成千上万的奴隶,通过军功,成功转化成了自耕农,有了自家的土地。
而立了军功的,则是额外封赏了更多的土地。
比如,军功爵位等级中最低级的“公士”,只须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可获得田一顷,宅一处,仆人一名。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立了军功的人,土地就有额外的分封,这叫军工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