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有一个软饭王系统 第484章

作者:宋象白

好在沈中林也就说一句就不多说了。

倒是说到冯浩的时候,沈中林跟秦老还多聊了两句。

当然领导时间很珍贵,按时按点都有安排。

沈中林也没有多待。

就是后知后觉出来才反应过来,秦老喊自己过来诊脉是一件事,给自己介绍病患是一件事,还是给自己安心,那个金佛的事情。

确实太贵重了,已经都有人打问到他跟前了,也不说买,只说要拿去鉴赏。

估计秦老这大张旗鼓的喊他,还给现在的领导诊脉,应该就消停了。

沈中林回去,确实感觉身边的乱七八糟消息就停了,不过央视那边有人联系他想拍一期解密节目,沈中林想着也行吧,反正藏也藏不住,大大方方展示出来,反而清楚了。

沈中林回去了,秦老感叹道:“这个小沈啊,他说话就不会拐弯,不过他也不会信口开河,还是很中肯的,我们这个年纪身体确实要注意。”

……

冯浩学习完中医药典内容喝完酸奶。

打了个嗝。

脑海里机械音中规中矩的响起:

“宿主认真学习中医药典知识,融会贯通,学会自己思考,奖励宿主记忆力加成buff(7天),拥有记忆力加成buff,能够加强记忆点,加快记忆时间。”

冯浩心想这是要让我一周把这本书背下来?

看一下厚度,撕开成七份?

算了算了,撕开会挨打的。

读书读傻了。

他跟陈端武和柳雯静两位NPC告辞,他去下一个点做下一个任务了。

接下来去图书馆。

今天阳光挺好,南方冬日不下雨,晒点太阳,就会很舒服,周围都是绿树,学校里也有一些冬日能开的花,不过最好看还是春天三四月的时候,满校的樱花桃花梨花各种花,校园像是花海,远远看过来像是一座桃花岛一般。

差不多是三月底吧,来踏青的人络绎不绝。

不过那时候对皮肤敏感,呼吸系统敏感的人不友好,走在路上脸都感觉痒,鼻炎也严重了,眼睛也总不舒服,爱咳嗽。

世情总是如此,有美好的一面,也有缺憾的一面。

冬日这时候,出太阳就干干爽爽很舒服。

湖面波光粼粼,风微凉。

冯浩慢慢的走路去图书馆,这一条路有点长,但是人有时候是需要独处的,独处一段路,自我思考一下,思考也很重要。

人们害怕孤独,但是偶尔独处,慢下来,哪怕是片刻,也挺好。

片刻的宁静,大约就像是膝盖骨的滑膜中间的空隙,是一个缓冲。

也没有想什么,也没有回避什么,就是宁静的放空。

看湖面的波澜,看路边的黄草,看天空的白云,看行人,看鸟飞,也或者什么都不看,只是慢慢往前走,不要太快,感受心跳,慢慢的。

“你站在冬天的阳台,像一幅素描……”手机铃声打破了宁静。

冯浩拿起来一看是老妈打来的。

宁静消失,回归生活。

“妈。”

冯浩喊了一声。

“围巾我收到了,正好喊你姑过来拿,这个围巾质量可以,挺厚实的,看着像是全羊毛的,多少钱,这个看着一条要两百多块吧?”

冯浩听到老妈问询,心虚。

寄的时候把吊牌扯了,要是让老妈看到五位数的价格,估计要打电话骂自己好一会。

“恩,差不多,商场打折买的,觉得你围着肯定好看,比明星好看,就买了。”

“是不错,这个围巾,两面都可以围,一面大格子,一面是图画,挺括的很。”

电话那头,谭丽娟臭美的在镜子前围着大围巾打量自己。

“别乱花钱,你钱够不够用,我再给你打一点?”冯妈有点开心,主动说给钱。

冯浩:……别。

现在找老妈给钱,都不知道怎么要了。

“我有钱。”

“你有啥钱啊,你不是说那个卖画的是看你老师的面子买的,跟着老师一块捐了吗?”

“妈,我还没跟你说,干爸给我送了一套房,离清北很近,你跟我爸想不想去首都玩,你们可以去看看。”

冯妈:“?啥?你说啥???”

“啥,连房子都送?清北大学跟前,那不得贵上天了?”

冯妈声音音调有点高了。

冯浩把手机拿远了一些。

“干爸说让我跟他学中医,说以后去北京,有地方落脚,就把那房子过户给我了,没啥事,我先挂了,我在图书馆呢。”

“那你挂,先挂。”冯妈还有点懵圈。

自己刚刚收了围巾,感受到儿子的孝心,准备给儿子打两千块钱。

她估摸这个围巾要好几百,跟这条街上的小店挂着五六十的那种不一样,男孩子买东西不太会看价格。

他姑冯阳正好这时候过来。

“嫂子,这是浩浩给我买的围巾?这个是巴宝莉家的,一条大几千呢,这孩子真出息了,还惦记着他姑,没白疼他。”

冯妈:这死孩子,骗我这两条围巾加起来五百块。

……

第579章 躺平和不躺平

第五百七十九章:躺平和不躺平

……

在长辈耳朵里,我要开始读书了,那就是比任何事都重要的事情,立马挂电话了。

担心影响孩子学习。

但是还是有点懵逼。

听到他姑说这个是什么爸宝里?啥玩意?围巾,一块布,几千块?想钱想疯了?爸宝这么值钱,那妈宝岂不是更贵……

“牌子的东西,就那么贵,我们局长穿的衬衫就他家的,格纹,一看就看出来,好几千块。”

姑嫂嘀嘀咕咕,冯妈一边骂孩子乱花钱,一边照镜子,一听这价格,咋感觉这围巾更好看了,贵的东西是提人嚯……

……

冯浩走到图书馆。

图书馆里自习的人更多了,因为图书馆有空调,这里比教室暖和。

不过人有点太多,太暖和的环境下其实不是很好的学习场景,稍微一学习脑子就容易红温。

微凉的环境其实学习效率更高。

不能太凉,太凉就止不住抖腿,抖腿也分散注意力。

好久没来图书馆,还是很喜欢这种氛围。

好多年轻人,都在学习,看书,给人感觉莫名很好。

当然也要忽略其中一些成双成对,看书还手拉手,桌子底下互相玩手指头的恋爱狗,一看就不专心。

大多数人还是在学习的。

冯浩去阅览室找书看。

每天能去一趟图书馆或者书店,随机找一本书看,像是抽卡一样,随机获得知识奖励,好久没有读书,就感觉自己有点半文盲的气质。

去首都的时候,坐在秦老家,坐在凌将军家,坐在程哥身边的时候,就觉得格外想念图书馆。

恨不得随身带个图书馆。

因为跟层次太高的人聊天,总有些话好像会断层卡壳。

智商提高了不等于知识提高。

一个高智商的没上过学的农民,他可能靠自己聪明才智,制造出机械小船,但是如果他上过学掌握知识,就知道机械小船是很久很久以前就有的科技,并不稀罕,他可以制作现在没有的,在现在的技术上深挖。

他能造船他是天才,他高智商,但是一个初中生掌握同样的知识也能造,初中生智商平平,考试及格上下。

获取知识和智商高是两回事。

还是要多读书,多给自己充点电。

很多高级的名媛培训班,除了贷款整容之外,还会要求这些名媛读历史,不需要读深,但是那些金主聊天的时候,不流行啥都不懂了,至少要能听懂,偶尔接上一两句话,漂亮的皮囊是敲门砖,有趣的灵魂是荷尔蒙,神秘的背景是骗你的。

冯浩在图书馆的书架跟前转悠了一会,走到了一个阳光比较好的书架跟前。

抽出了一本书《万历十五年》。

这本书不厚,但是好像听杨处提过好几回,聊天的时候,感觉挺有名的,他一直没看。

这也是底蕴的区别,像是他和肖哥大乔要看书,要自己去获取。

杨处家就有很大的书房,他说他家里有这个书。

他假期,爸妈有给他书单,安排他看。

大乔条件也好,但是厂二代在这方面做的一般。

肖哥家是完全没有条件,他家很难找到课本以外的课外书。

冯浩家有个小书柜,也是一堆他喜欢的漫画书,或者小说什么的,课本也有,但是离成为一个书房还比较远。

长辈没有那么浓的学习氛围,说起来,他也是厂二代,准确说是工人子弟,大乔是工厂老板子弟。

很多书听过,但是没有看。

抽出这本《万历十五年》,不厚,他一直以为是厚厚的历史书,大部头,没有想到薄薄一本,而且作者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

英文原名《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

先是国外出版,然后火到国内?

第一次是耶鲁大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据说被美国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

历史冯浩学的一般,他对时间线很模糊。

当然一些出名的历史人物,还是挺感兴趣的。

不是大部头,他准备认真把他看完。

看书前,喝水,上厕所,然后找个舒服的位置,开始看。

开始游戏任务。

读史书。

进度:(1/100)。

奖励:掌握万历年间的历史知识。

特殊奖励:任务完成100后可抽奖。

安静的在偌大的校园里,干净明亮温度湿度适中的图书馆里,翻开书页,走进1587年,万历十五年。

看万历年间大家在干啥。

张居正搞改革,改革失败被人搞下去;海瑞廉洁太廉洁被人搞下去;戚继光军事天才但是国家重文轻武,被人搞下去;李贽思想家挑战传统儒学,儒学不行,听我的,被搞下去。

第一次看历史书,有一种颠覆传统的感觉。

上一篇:成神风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