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409章

作者:一切以大橘为重

第513章 出来单挑啊!

  意大利旅游部门的官员雷诺,前面和圣界山合作有多高兴,现在就有多难过。

  特别是当雷诺听到自己儿子说,“爸爸,假期可不可以去法国的勃朗峰游玩?我已经和母亲商量好了,她同意。”

  “法国的勃朗峰?”雷诺诧异。

  “都是爬山度假,勃朗峰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就在法国的上萨瓦省。”雷诺之子,我们简称为雷子,他继续说,“魔戒的风云顶——辛达语是阿蒙苏尔,巴金斯就是这里被戒灵进攻。山峰的峰顶还放着真知晶石头。这个书中的重要场景,就是以法国的勃朗峰为原型描写的。我听说法国当地还在上面专门设立了一座高塔,就是用来还原书中阿尔诺王国的。”

  雷子嘴里噼里啪啦一大堆话,手还不停的乱舞,并不是所有意大利人讲话双手都会不听使唤——但雷子就是那种手绑起来,就不会说话的人。

  一开始雷诺没明白,辛达语是什么语言?后来雷诺听懂了,出自于顾陆的作品《魔戒》。

  “你知不知道,我们国家瓦莱达奥斯塔,也有勃朗峰。”雷诺问。

  “当然知道,但我们俱乐部都说好了,要去法国的那个,父亲反正也不远,我们就一起去吧。”雷子说。

  看着十五岁的孩子,雷诺难以接受。难以接受自家的孩子,会跑去邻国看明明国内就有的事物。

  “什么俱乐部?魔戒很出名吗?”雷诺稳定自己的情绪。

  “当然,父亲你不知道吗?《魔戒》首周在我们国家售出了28万册,并且最重要的是,有很多读者愿意花时间去挖掘书里面的内容。”雷子说。

  没错的,就用网文举例子吧。一个会为原作花钱,并且会为原作写番外或是“画图”的读者,那绝对是稀有财产,有一百个这样的读者,就足以让一本书的生态完全变样。

  中土世界的真实,让不少看完书的读者,依旧沉溺其中,并诞生了各种社团以及俱乐部。

  “就像我们学校,组建了一个精灵联盟。”雷子说,“入社的很多同学都没看过书,但因为热度高就进来参加活动。不过他们都比较业余,还是大型的俱乐部更专业。”

  即便意大利人口也有五千多万,可想一想最近的销量,首周二十多万册简直是逆天了。《圣界山》在他们大力宣传之下,都上市销售两三个月了,也没超过多少。

  “为什么顾陆先生不在我们国家取景呢,这样就可以在国内观看了。”雷子叹气。

  这个叹气话语,犹如一把尖刀插入了雷诺的心中。因为顾陆确确实实先来的意大利啊。

  现在——

  雷诺爬上互联网,对相关词条进行搜索,出现的结果是:“为什么法国可以成为魔戒的原型”“欧洲篇选定法国,为你揭秘法国特殊的魅力”“顾陆先生去了两个地方法国和意大利,但最后选择了法国,那么其他的还用说吗?”……

  特别是当法国宣传处,利用魔戒进行拉踩宣传,并且真的圈到了游客时,这真比杀了雷诺还要难受。

  雷子见父亲脸色阴晴不定,聪明机智的他意识到了情况不对,去法国的事得等会再说。

  身为意大利旅游部门的负责人,肯定不能让国民发现他这个失误,但……别说你没有互联网壁障,即便有,消息也遮不住!

  伴随着销量提升,那就是读者人群的扩大,魔戒影响力也越发明显了。

  大概在第四五周的样子。

  墨西哥的读者成立了【精灵语俱乐部】,入部门要求是“对精灵语的任何一种语言精通,且不能是美国人。”

  澳洲成立了【魔戒地理对应部】,在作家结尾的序言中坦言,魔戒里的大部分地点都有原型,他们俱乐部的主旨是打卡魔戒书中的世界。身为意大利人的雷子就在互联网上加入的这个俱乐部。

  别觉得很奇怪,真心很正常,就和很多人去伦敦,都跑去国王十字车站的第九站台和第十站台中的第三个柱子打卡,因为九又四分之三啊!

  这就是书籍的影响力,因为电影拍摄的是实际上没什么人关注的4号和5号站台。

  俱乐部的要求:完整看了魔戒,并且不能是美国人。

  还有一些社团,也明着暗着说不要美国人。

  直接在互联网形成了一个热点讨论#为什么都不要美国人?#

  美国人在互联网上都炸锅了,从来都是美国人歧视澳洲人,看不起墨西哥人,你现在怎么回事?尼玛倒反天罡!

  什么意思?站出来单挑啊!

  “没想到在二十一世纪还有这样的歧视。”

  “为什么不能是美国人?我在墨尔本读书,看了魔戒,认为很有趣,就想加入社团找到同好,没想到遭遇到了歧视。”

  “希望这些俱乐部可以给一个回应,否则我认为应该给这些歧视美国的国家加增关税!”

  “抵制这些国家!”

  要解释!

  这不能忍。

  对于美国网友的指责,这些个社团、俱乐部、论坛等组织的负责人马上跑出来回应。

  [嘿兄弟们,我非常喜欢阿美莉卡。这个规则也没有任何歧视,因为都知道,《魔戒》是没有在美国地区出版的,所以绝大部分美国人是无法看到。对于我们这个书友会为基础的俱乐部,这个规则能快速筛选同好!当然若你是看过《魔戒》的美国人,我们也非常欢迎,实际我们俱乐部,有不少美国在国外的留学生。]

  其他说的组织回应也大同小异,当然我们讲事实摆道理,规则中加一句“美国人除外”,真的是筛选吗?

  按照说法,有“必须看过《魔戒》”这条件就足够,所以也是那几个墨西哥、澳洲的负责人,小小反美情绪发泄。

  这有正当理由。

  而后面成立的和魔戒相关的组织,乃至互联网聊天群,都有样学样的加上了“美国人除外”的标签。

  果不其然,解释清楚,在意这理由是否合理的声音变低了,更多人开始在意,为什么美国没有啊!

第514章 乘胜追击

  “小顾哥,已有七八家图书经销商向我们发出来邀请。”姚小驹报来好消息,“并且还有八家报刊发来采访邀请。”

  图书经销商和报纸的国籍都是阿美莉卡。

  “明白,那就麻烦姚哥了。”顾陆说。

  电话那头的姚小驹就明白了,经销商全部都拒绝掉,至于报纸采访——

  时间进入了四月下旬,《魔戒》面世一个月,全球热销三百多万册。算起来,全球每天卖出十万册,好像并不夸张?

  而这实际已是2021年上半年最夸张的图书。

  也是此时此刻,姚小驹才通过报纸,侧面回应为何魔戒不在美国销售。

  “顾陆先生从第一本书出版,就大获成功,所以对于批评就特别在意。”姚小驹唉声叹气,“我们肯定不会歧视美国读者,毕竟作为全球最大的图书市场之一,谁不想多卖两本?”

  姚小驹说得情真意切,记者们听着也认为有道理,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正因《芝加哥论坛报》《今日美国》对顾陆的严厉批评,才让顾陆先生决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姚小驹的回应,实际与上次欧维的回应差不多。

  欧维没掀起多大风浪,甚至有人还继续对顾方态度进行嘲讽。可《魔戒》就不同了,美国是真有很大一部分读者想看……

  这代表什么?代表魔戒在欧洲,在北美都讨论出花了,可尼玛阿美莉卡的读者死活买不到,催生出一批嗅觉敏锐的代购。

  《今日美国》:肖申克的救赎不能成为所有一切的避难所,连载的短篇一部比一部差,这或许才是顾真实水平。他的作品风格可能并不适合欧美读者。

  《芝加哥论坛报》:正如他自己作品中的一夜天才,他那天晚上也获得了上帝恩赐的灵感。如果不想成为下一个鲁热·利尔先生,那么就好好学习怎么写吧。

  后面华盛顿邮报、雅虎新闻等类似的言论,都被翻了出来。

  “越是很困难买到的作品,才越吸引人。若是魔戒真在本土发行,可能压根没有这个热度。”今日美国主编昂科给出这样的评论。

  假设这么一个场景,你在互联网上瞧见有读者推荐《魔戒》。你内心有点兴趣,准备有机会买吧,但这个有机会约等于不会买。

  但看到后面,我靠,美国买不到?那就是真想要了。

  “昂科先生那我们需不需要……”

  “不需要,报社道歉会影响公信力。况且我们是《今日美国》,会为了一个外国人道歉?”昂科回应。

  他打发走助理,让其帮忙准备一杯加牛奶的咖啡。

  昂科继续看着电脑屏幕里的内容——

  [今日美国的评价一向刁钻,我去看了《白熊》《你人生的全部经历》《嗨函之舞》都是不错的短篇。]

  [顾陆是被媒体低估的作家,或许因为他是个黄种人的缘故。]

  光凭借一个魔戒的影响力,也想把美国的主力媒体掀翻?当真是异想天开。昂科想着。

  不光是他这么想,其余媒体也这么想。开玩笑,即便是总统,他们都是想骂就骂,何时道过歉?

  “顾陆先生特别邀请我来中国游玩,是我的荣幸。”说话者是一个头发卷卷的,还是络腮胡,穿上西装也不像个斯文人的中年男子。

  “我很喜欢彼得先生的《罪孽天使》,我记得这部电影好像是获得了第6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银狮奖吧。”顾陆说,“还有恐怖幽灵,视觉效果真的非常好。”

  眼前的人正是彼得·杰克逊。

  即便在平行世界没拍摄出指环王三部曲,彼得依旧是挺有排面的导演。擅长视觉效果的他,是罕见的受主流奖项青睐的恐怖导演。

  “能得到顾陆先生的喜爱,我十分感动。”彼得说,“顾陆先生的作品在我们新西兰销量很好,《南极争夺战》甚至还入选了我们新西兰的初中教科书。”

  主要是《南极争夺战》入选了英国的教科书,新西兰是属于跟随脚步。

  “彼得先生有看过我最近发布的新作《魔戒》吗?”顾陆询问。

  “当然,”彼得点头,“我个人很爱奇幻,《魔戒》非常精彩。特别是每个种族的文化。顾陆先生,什么时候发布一个中土大陆的历史作品合集吧。”

  “有机会一定,”顾陆开门见山的问,“彼得导演喜欢奇幻的话,有没有想要拍摄一部奇幻电影?比如把《魔戒》拍摄成电影。”h

  “嗯?”彼得肯定知道,毫不认识的大作家邀请他是有事商议,但完全没想过,是要影视化魔戒!

  魔戒第一部投资是蛮大的,但同样也别小看顾陆穿越八九年来,累积下来的庞大资本。

  电影的事暂且说到这里。

  《魔戒》在国外如此火热,在国内呢?

  魔戒在国内的销量很喜人,但内容出圈程度远远比不上欧洲,甚至对于内容的讨论,比不上日本。

  “感觉魔戒的背景挺壮观,那个大Boss索伦,精英迈雅,并且他还出现在第二纪元,魔戒的故事是第三纪元。那么第一个纪元的故事是?”

  “迈雅就是半神之子,从伊露维塔在时间诞生之前就创造的,所以肯定牛逼。伊露维塔就是中土大陆版本是上帝,全知全能的造物主,哈哈哈我本来想说是作者意志的化身,后来想想作者的化身应该是咕噜……”

  “顾陆好像总喜欢客串自己书里不好的角色,比如被异化的精灵咕噜,被砸碎的储蓄罐顾陆,智商很低的小鹿,这个喜欢是不是和昆汀喜欢在自己电影客串死得很惨的龙套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算有真正的大长篇了,之前还看到互联网上有人说顾陆驾驭不了大长篇,现在看来,只有想写和不想写的区别。”

  没错的,就是这样,聊着聊着就歪到作家本人身上了。这也和奇幻题材在中国的受众并不算大有关。

  别说哈利波特——哈利波特的关键词是魔法、校园,而不是奇幻。

  况且,哈利波特也是因为电影才在国内传播开的。

第515章 国内装不下了吗?

  “我这不是要转行去娱乐圈了吧,又是《流浪地球》,又是《魔戒》,今年还想把抽到的东三省版《情书》搞出来。”

  顾陆想着。

  文娱不分家,文字是所有娱乐形式的源头,影视剧、动漫和游戏改编,大多都源于文字。

  思考片刻,咕噜大王想清楚了,这是发展途径上必然存在的衍变,没有脱离刚开始的目标。

  而他是两手准备,一方面多搞点能进入各国教科书的,打下文学知名度。另一方面利用第七艺术,扩大大众知名度。

  什么叫文学知名度呢?拿顾陆自己举例子,他一直以为罗曼·罗兰的人物传记书写是超过茨威格的。因为学过《名人传》。实际却是后者领先。

  “本来的想法是没有彼得·杰克逊这位原导演,那就找之前有拍过奇幻大片的导演。”顾陆想着,这样才尽可能保证自己的小钱钱不打水漂。

  毕竟每年几千万上亿,攒钱还是挺辛苦的。

  “有点小问题需要解决,郭哥只有国内监制检验,国外剧组的门道,不知道懂不懂。”顾陆不相信外国佬,他也预备找时间把郭大法约出来。

  投拍《魔戒》,还是请个门道清楚的人最好。

  “但这个要不……还是算了。”顾陆打消心中的想法。拿到驾照的他想开车自驾游,虽说刚拿到驾照的实习期,不能独自上高速,但周琳是有四年驾龄的老司机。“红旗也不是房车——就算是房车,还要倒灰水箱,挺麻烦的。”

  名气到顾陆这地步,一举一动都会被注意。

  而顾陆为了避免麻烦,就减少在公共场所露面的次数。像是魔戒在各国的签售会,拒绝了百分之九十。

  没拒绝的是国内场,以及法国场,后者是书籍取景地,也是欧洲销量最高的国家。

  “意大利,那就不去了。”顾陆这样说,即便意大利给出十分好的条件。

  可刚挂断电话,就有个外国电话打进来,看看归属地,是意大利。

  一段叽里咕噜,紧接着是中文翻译,“顾陆先生您好,我是前面有过见面的雷诺·安尼奥。”

  “噢,雷诺先生,很感谢上次的招待。”顾陆说。

上一篇:五行劫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