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切以大橘为重
有敲门声。
……
王梁燕要下基层了。
重庆可是直辖市,因此,别看是小小的街道办主任,但下基层是县里排名前三的干部。
下去,王梁燕也是乐意的,没乡镇县经历的干部,根本没机会更进一步。
“真舍不得王主任您离开。”接任的公务员是从其他街道调来的,算是王主任的熟人——老耿。
老耿不是自己人,但也不是对手,所以王主任愿意卖个人情。
她提醒:“我们工作要多多倾听群众的声音,特别是3栋7-2的群众。”
嗯?这楼的群众怎么了?难不成是喜欢上访的刁民?
可恶啊!老耿刚准备说点什么,就听到王主任继续开口。
“著名的作家顾陆老师住哪里。”王主任说,“写小王子、少年中国说那个,你知道吧?”
当然,老耿点头。特别是少年中国说,前段时间还搞什么新时代青年队活动。可累死了。
“顾陆老师是天才作家,还年轻充满着朝气,所以街道有什么问题,肯定会发声。”王主任提点,“顾陆老师发声会被很多人看见,领导也会看见……”
好的,老耿明白了。年轻人一点也不成熟,闹起来不考虑后果的。
“多谢多谢,我一定会去拜访顾陆老师。”老耿说。
见对方明白了自己意思,王主任满意的点头。
说做就做,当日老耿就提着东西上门拜访。至于是什么东西呢,稍后揭晓。
“请问是顾陆老师吗?”老耿对高中生叫老师,有点不习惯。这一点还是比不上王主任。
“我是顾陆,但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老师。”顾陆从对方身上闻到了公务员的味道。
“看过顾陆老师在接受报纸采访时的照片,和报纸上没多大区别,长得就才华横溢。”老耿说,“我特别喜欢顾陆老师的作品。
紧接着老耿做了自我介绍。
果不其然,这股公务员味,没在体制内摸爬滚打一二十年,没这感觉。
“那耿主任今天是?”顾陆把人迎进屋子,并瞥了一眼对方提着的袋子。
“这不是了解群众们的生活情况嘛……”说着老耿拿出了小笔记,“才上任很多事不清楚,所以自己调查。”
顾陆倒了一杯水,他也不喝茶。目光扫过去,瞧见本本上记了不少东西,好像是下水道,在暴雨天容易堵之类的事。
“耿主任真是尽职尽责。”顾陆夸奖。
“都是应该做的,我们街道办就是要服务好辖区内的民众。”老耿说,“今天也来问问顾陆老师,对于居住方面,有什么意见。我们有则改无则加勉。”
“垃圾的事,我们这边的垃圾回收比较慢,所以夏天气温一高,味道就很大。”顾陆说。
“这个问题,今天有不少群众反映了。”老耿马上说,“我们回去在三个工作日内就会商议出解决方案。放心。”
“效率真高!”顾陆竖起大拇指。
“这么热,这件事是刚需。特事应该特办。”老耿又问,“还有什么事情吗?”
“没有了,其他都很好。”顾陆说。
“那就好,有什么问题来街道办随时找我们。这个挂面和鸡蛋,顾陆老师请收下。”老耿起身。
“不不不,这不能要。”
“顾陆老师别误会,这是我们福兴街道办关爱计划。只要家里有老人和孩子,都有。”老耿解释。
“都有?”顾陆怀疑的问。
“真的都有,这出去一问都知道。”老耿说。
“这么好的?”顾陆有点难相信。
“都是小事小事。”老耿说,“那我还要继续调查,就不打扰顾陆老师了。”
“好的,慢走耿主任。”顾陆送走。
耿主任比以前的主任聪明一点,既然顾陆告状能让领导看到,那么顾陆夸奖能不能也让领导看到呢?
所以,耿主任要好好表现。
不得不说,有顾陆在,周围邻居收益颇多。
话分两头,《新锐阅读》编辑部收益更大!
《新锐阅读》首周销量突破31万册,预计半月销量不会低于40万册。
要知道这本杂志,平均每期销量才三十万左右。顾陆的知名度绝对是拔高了杂志的上限。
在这等风风火火的销量中,时间流逝。
对某些出版社来说,开学是非常重要的档期。得赶快出练习册,不然学生的钱就挣不到了。
《黄冈密卷》《志鸿优化》《点拨》等是比较普遍的。
只是本次,少年儿童出版社和新青年出版总社也有新动作,前者推出《小儿识图系列》的书籍。
要说袁鸣杰本事真的有,系列书籍被全国的数百家幼儿园订购。
要知道幼儿书籍,因为纸张材料还有印刷工艺和普通书籍不同,所以价格是非常昂贵的。
利润可高了。
而后者推出的作品自然是《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最后半个月,宣传也进入了冲刺阶段。
“天才作家顾陆新作上市,敬请期待!”
“顾陆:这是我故事性最好的作品。”
第297章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上市!
“铃铛,你真的看得懂芭蕾舞吗?看着他们跳,除了转圈的时候,我反正看不懂。”
“我一样看不懂,但感觉就好美,肢体动作很漂亮。”
“就这样?”
“都够了,而且看到以前没看到的东西,有一个小扩展。”
上述对话来自周琳和她小姐妹兼同学丁溪溪。两人刚在重庆剧院看表演。
学生优惠,外加尾票甩卖,只需要59块一张票。
“你就是喜欢尝试新事物,我就不行,甚至连回家的路都不会做第二选择。”丁溪溪说。
周琳就是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家伙,对很多东西都充满着足够的好奇。且接受程度很高,顾陆约她打羽毛球、看话剧都可以接受。
当然学习除外……
“那也很好,一条路,蹦着走和慢慢走感觉也不一样。冬天和夏天也有区别。”周琳说,“看着天空和看着地面更不一样,只是要注意举着眼睛走路,别摔倒了。”
活力十足,用后世互联网语言来表达,现充气息灼伤了i人。
丁溪溪突然问,“行行行,那你作业做完了吗?”
“……”周琳转移话题,“我们一会吃什么?”
“还有几天就开学了,小铃铛你不会还没开始做吧。”丁溪溪瞪大眼睛。
“铃铛就铃铛,怎么还小了。”周琳说,“反正还有好几天,况且我认为暑假作业很没用。老师也不看,学生也不认真,没什么意义。”
“你说得对,但如果完不成作业,老班骂人是不留情的。”丁溪溪说。
周琳握拳给自己打气,“我有机会一定要提议,取消暑假作业。暑假应该做更多有意思的事情。”
丁溪溪没当回事,因为她这小姐妹,时不时就会冒出惊人之语。
只是溪溪不知道的是,周琳吹过的牛,都会努力实现……
两人在外面吃了点东西应付,然后就去书店逛逛。丁溪溪正好要买书《点拨》,暑假提前预习。
很羡慕周琳的学习天赋,明明吊儿郎当,但成绩在清北班都拔尖,而她很努力,才可以勉强在重点班保持前列。
丁溪溪好的地方在于,她只是羡慕,不嫉妒。
还未进入门店,门口的海报赫然是[9月3日,奇迹降临!顾陆新作,邀你共品传奇],且新书上市,顾陆所有作品8.5折。
“真牛,又发新书了,顾陆写书真的好快。”丁溪溪说。
“我就给你说过,顾陆这家伙就是个天才,初中时期就是这样。”周琳说,“写作文写,厉害得就非常离谱。”
你们两个都是万恶的天才,要被一起埋土里那种。丁溪溪心里这样想。
不过话说回来,丁溪溪从小姐妹口中听到些许崇拜。顾陆是有被崇拜的成就,但周琳啊,“天老大地老二我老三”“迟早统一世界”“我迟早要站在联合国的舞台”这类极度自信的性格,对他人崇拜有点难得。
图书馆把顾陆一系列的书放在很显眼的地方,所以丁溪溪即便家里有《小王子》,仍旧买了一本典藏版。
封面比以前更好看!
周琳进入新华书店,一般不买书,这家伙拿了大富翁棋……
不过,丁溪溪是显而易见的例子。只要来到书店附近,就会看到顾陆相关的宣传海报。
有效果的!
互联网的讨论声体量不小。
“你永远可以相信顾陆的科幻!”
“听名字就是个美丽的故事。”
“有点迫不及待了,最近都没有让我震撼的作品。”
“会不会写太快了,感觉顾陆一年要写好几本书。”
“也没有好几本吧,主要是他热度太高了,经常有话题有热点。给人是这种印象。”
等等,贴吧、豆瓣、天涯,这几个平台,都能瞧见类似议论。
盯着顾陆的人不少呢。除了读者,还有余心姚、袁鸣杰、郑渊洁等人。
余心姚身为国内第一文学批评家,对顾陆也批评过,可批评也是恨铁不成钢。
袁鸣杰则是想用识图系列童书,在收益上超过“叛徒”顾陆。
郑渊洁很喜欢顾陆,一些言论比他更激进。
[郑渊洁:小顾啊,你现在也是名人了,所以一言一行,都要注意。以免被人拉出来说。
顾陆:好的好的,明白。]
或许西湖游,顾陆有关预制菜的言论被报道,当时楼外楼吃东西来着,具体一笔带过了。
也不重要,顾陆多次说类似预言性的话语,可不单单是为了装逼。
看看他纯洁的小眼神,顾陆会这么做,是树立“天才”人设的一环。
以后铁定会出现严肃文学,甚至会出现对社会和世界有深切思考的作品。
顾陆这类预判被证实,侧面证明他本人对社会和世界是有前瞻性的思考。
文抄就不违和。
“如果有一天,我变得爱装逼了,请记得我曾经纯洁的小眼神。”顾陆喃喃自语。
关掉电脑,伴随着娱乐产业和游戏产业的发展,顾陆发现对他的影响越来越大。
最近玩了一款养成类游戏,就忍不住总想点一下。
为了静下心来做事情,不用电脑时,顾陆会关掉。
关掉了,自然就没有看互联网上的言论。
很快,窗外天色又暗了。
他感觉自己什么都没做,时间咻一声就没有了。
“暑假不是快两个月吗?为什么总感觉才过去一两周。”顾陆嘀咕。
翌日,顾陆很不情愿的来上学。
一个暑假没见,有些同学高了,有些同学好像样子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