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179章

作者:一切以大橘为重

  当前时间2013年,本就是企鹅空间活跃高的一年,所以每个校园墙的关注很客观,甚至大大削减了学校贴吧的热度。

  同时发布,不但是高中的学生们震惊,更是直接火到网上。

  帝吧就有讨论。

  “顾陆出手就非同小可,一个小小的高中校刊都弄得这么大阵仗。另,顾陆是重庆高中的武林盟主吗?为什么可以号召那么多校园墙?”

  “他是史上最强高中生,你不知道?哈哈哈哈。学生就喜欢搞这些有的没的,我连正经杂志都不看,还会看校刊?”

  “史上最强高中生是什么说法?就感觉很不明智,很没有市场。高中校刊,刚想想就知道,水平肯定低于普通刊物,谁会买?”

  身为当前最火的李毅吧,很大程度可以代表大众网民的反应。

  普遍认为顾陆是吃饱了撑的。

  也有意见不同的贴吧,如顾陆吧。

  “开门啊开门啊,有时间搞校刊,没时间写书?伱自己想想,多久没在杂志上刊登文章了?”

  “有时间为什么不写科幻短篇?”“有时间为什么不写聊斋新义?”“有时间为什么不写明智小五郎系列推理?”等等,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

  真的好可怕,全部是催更。

  还好顾陆没瞧见。

  贴吧认为是瞎折腾的基本都是大人,而对于高中生来说——是轰动!

  校园墙上面那么长的征稿信息,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句话,“《少年》是顾陆创立的校刊。”

  投稿如雪花,涌入投稿邮箱。

  得亏顾陆重新申请了一个邮箱,和他工作邮箱分开。

  “轱辘哥,其实我一直有一个事情瞒着你。”

  “嗯,你说。”

  顾陆看着吕平。

  “我是天生的写作奇才,这篇文是我汇聚了十年才华所完成。顾陆你一定要好好看,好好审稿。”吕平递出了一份稿子。

  他想起了平头哥的情书,不禁打了个冷颤,“平头哥,线下审稿的是古圆。我主要是审线上的稿子。你投错地方了。”

  其实他和李古圆是交叉审核打分,一份稿子审两遍。不过顾陆是把拒绝平头哥这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左膀右臂。

  “哦。”

  吕平撤回了稿件,然后跑到李古圆面前,把刚才那段台词一字不改地再说一遍。

  光10班就有十四人投稿,转笔大王田笑也试水,万一呢。

  全面征稿的好处在于快,坏处在于参差不齐且多。

  在教室里,顾陆总感觉差了点什么,可也想不起。

  “上课,同学们好。”

  “老师好。”

  高老师上课前,她还笑着问,“顾陆同学,老师写了一首诗。可以投稿吧。”

  一晚上,连老师都知道了。你想想,校刊《少年》征稿,闹得多大。

  “咳咳。”顾陆干咳两声。老师不能投稿。校刊征稿只针对学生,否则老师的笔力肯定比学生好啊。

  “好了,不开玩笑。”高老师说,“我们翻开课本。”

  开始上课。

  高老师是在贴吧看到校刊征稿事情的,而常校长,是别人告诉他的。

  打电话来的人是市领导。

  “不错啊老常,对上面的教育方针领悟得很透彻嘛。”

  “非常好。《少年》来得正是时候,多多印刷。到时候让重庆电视台来采访你。”

  市领导和常校长也是熟人了,所以也是带着恭喜打来这电话。

  挂断电话,常校长嘴角压不住了。

  世界上还有比顾陆更靠谱的学生吗?没有!昨天才沟通了一下,今天就弄出动静。

  另一边,审稿真的很浪费时间,特别是时间紧任务重。

  汤圆放弃了去文学社帮助漂亮同学的时间,顾陆减少了看书时间,可还是忙不过来。

  “我好像是有点低估校刊的吸引力了。”顾陆揉了揉眼睛。

  盯着屏幕,双眼都发胀了,顾陆用眼药水缓和。

  其实也是顾陆太实诚,看个开头,不合格就毙了。但他感觉每篇文章虽然水平有高低,但肯定都一样用心。因此即便开头不行,他也会看完。

  “一小时没看邮箱,又多了十七封,夸张。”生活不易,顾陆叹气。

  瞧瞧几位八中同学的留言。

  沉默的羔羊:[我投了,如果能过,和顾陆上同一个杂志,这事我可以吹一辈子。]

  木头鹿:[已经能想象到那个画面了。孙子诶,你知道嘛!你爷爷年轻时也是少年英豪。顾陆知道吧,大作家,当年我和他同台连载文章……]

  万里长风乘鲲鹏:[话说我们八中自己人,会不会有优待?我投了三篇,主打一个以量取胜。]

  终于还是离开:[其他学校也有校刊吧,但真没这么出名。我的QQ空间,看见了好多许愿过稿的。话说这李古圆是什么人?怎么提前和顾陆排一起了。]

  等等,顾陆虽是别人家的孩子,但也是好多学生的偶像。

  “等等,我好像知道有什么不对劲了!”顾陆猛的醒悟。他同桌CC是特别喜欢写作的。

  曾经还用屡败屡战的经验,想要激励顾陆去投稿。按照道理,校刊开始征稿,按道理她应该第一个就响应。

  准备投邮箱?不可能吧,CC住校,即使宿舍偷带了手机,没有发邮箱的条件。顾陆思索。

  只剩下一种可能,某些事影响到她心情,写作的剧情都没了。

  “这真的——”顾陆揉头,怎么对越熟悉的人,心情感知就越低。

  因此第二天早自习,顾陆就问了同桌最好的闺蜜。

  “熊猫,你觉得CC最怕什么?”顾陆问。

  “CC,她怕很多东西。怕黑怕看悲伤的事因为她代入感特别强。怕舞蹈成绩不好,怕家长失望。”魏娇一口气说了好多,不愧是知心损友。

  “最怕的还是怕一个人。”魏娇说,“无论是受罚还是收到奖励,估计她都想分享。因为这样会让她有安全感。”

  倒是合理,想想CC性格,没主见且怂。除了社死时,估计都希望有人陪着。

  顾陆思索着,不过也没闲着,来学校了也在中午去社办审稿。

  辛苦是有效果的,在顾陆和李古圆不专业的审稿之下。

  筛选诸多优秀的文章。

  其中八中有6篇,树人文学社就包揽了四篇。

  剩下二十一篇,三中和巴蜀有2篇。

  大多数投稿都是写的美文,还有散文类型也比较多,因此字数不多,需要更多篇才能充起校刊。

第272章 雄文!

  李旭南是市局领导,具体是管什么的,不细说了。

  大作家的一举一动都能带来极大的影响力。更有甚者被誉为是民族的脊梁,比如地球和平行世界都存在的狄更斯。

  尽管顾陆的影响力还远远没达到如此夸张地步,可有一说一,他在渝水绕城之地,是非常有牌面的。

  他的一举一动不单单是引起互联网热议,市教育部门也闻风而动。

  看看能有什么效果。

  有三分好,就吹到五分。有五分好,必须报道十分。

  “老常真是聪明人,有优势就知道利用。”李旭南笑着和同事分享。

  “听说你们部门已经开始行动了。”刘副局开口,后者点头。

  他们部门开始写《青年的积极健康表现方式——以八中为例》。就这热度,上个电视台重庆新闻没毛病。

  “这次事件不具备普遍性。哪怕高中资金充裕,但顾陆这样的学生却只有一个。”刘副局说。

  “有一个就不错了。”李旭南回应。

  热度发酵两三天,重庆的初高中,乃至大学都有议论校刊《少年》的。

  甚至有学生开始讨论起,重庆高中之间的作文排名。

  “八中肯定第一,有顾陆在”“可不一定,排除顾陆这个外挂选项,我感觉八中守不住榜首位”“你没看最近的几次的征文活动吗?巴蜀中学遥遥领先”……

  学生群体非常容易发酵出莫名其妙的东西。养臭水、收集烟壳等,本质都是闲着无聊。争论高中之间谁更强,也差不多。

  “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校刊嘛,好像谁稀罕一样。”

  线下的本校审稿,比较得罪人。许多人都和李古圆闹掰,当下说话之人是前面和汤圆有分食之交的朋友大黄。

  校园词典解释分食之交:甭管有没有交情,瞧见对方在吃东西,都可以上前分享。

  “你不稀罕你投稿做什么?”吕平听见了,在旁边冒一句。

  这话提供了真实伤害,大黄语调提高,“你不是也没过吗?大哥不说二哥。”

  “我没过是我水平差,还该继续努力。”吕平说,“总之一句话,菜就多练。”

  哽住,大黄说不出话。

  见其还不服气,平头哥冷笑,“你知道我是谁吗?”

  “?”大黄看着比他高一個头的同学。

  “我的作文差到可是连顾陆都救不起来!”吕平自豪地说。

  不是,这个事情有什么好骄傲的?大黄不理解。

  “看文章谁更强我不行,但看同类,谁没有写作天赋,我一看一个准。”吕平说,“我的眼睛就是尺!”

  就是在互联网议论,重庆万众瞩目之下,八中校刊《少年》,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清晨发布了。

  5月27号,文学史会记得这么一天。

  教育部门的领导李旭南下班回家,瞧见做作业的儿子李向北。

  他问:“校刊《少年》你知道吗?今天发布了。”

  “当然知道了,我们学校也有七八本。”李向北停下笔,理所应当的回应。

  他诧异于校刊的发行能力,李向北就读九十四中初中部,距离沙坪坝区的八中有段距离,杂志是怎么送过去的?

  “那你看了吗?内容怎么样?”李旭南问。

  “看不到压根看不到,就几本杂志在各班之间抢疯了,我压根没机会看。”李向北实话实说,“伱是不知道,那场面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卧槽那叫一个夸张。”

  “别卧槽卧槽,你还在读书,怎么能出口成脏。”李旭南纠正。

  没错的,这是校刊的缺点,哪怕再怎么出名。没有出版许可,《少年》就是不能在外面售卖。甚至连教育部门的大人,想要看看都没办法。

  不过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常校长全力支持下,特别找了一家工厂印刷校刊,完事直接由邮局寄到重庆主城区的高中和初中。

  这才是九十四中能够在当天就拿到的原因。

  “钱”是校方出的,覆盖面积是李古圆去谈的。

  可让校刊石破天惊的,就是顾陆本人。

  “爸,你是不是对八中校刊内容特别好奇?”李向北突然问。

  “有些好奇,但不多。”李旭南回应。

  李向北神秘兮兮地说,“爸,你只要多回来陪我和老妈吃几顿,我就让你马上看到。”

  此话一出,让李旭南沉默片刻,“最近工作很忙。忙完这几天,我一定早下班。”

  “一言为定!”李向北从书包里拿出一本杂志。

  相较于市面上的杂志,没有条形码,也没国内统一刊号。除此之外,就是出版刊物水准。

上一篇:五行劫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