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117章

作者:一切以大橘为重

  小切点头,“余桑非常推崇《小王子》。”

  《日本作品图鉴》是对日本现代的点评集子,零五年那阵子在东京红过一段时间。

  但07年日本民族情绪高涨,“日本的作品凭什么让中国人评价”的旗号打出后,这本书籍就没了市场。

  佐藤看过图鉴一书,余心姚的水平他知道,这个评价证明书肯定可以。

  “难以想象,顾陆写的童话。”佐藤沉默了,不过他对小切嘱咐,让其找翻译,翻译一两个片段让他瞅瞅。

  无论引不引进,佐藤的好奇心都已经达到顶峰。

  “嗨!”小切答应。

  在责编离开办公室,并轻轻关上门之后,佐藤主编看着手边杂志《浮文志》,连载刊登顾陆文章的两期,他都买了。

  “真的有作家可以来回掌握两种风格吗?”这是佐藤来自内心的疑问。

  mm杂志上,新一期刊登的故事是浮文志退回去的一寸法师和非人之恋。

  安田一熊人是真不错的,他在杂志上市当天,立刻在自己社交平台为顾陆打广告。

  伊藤润二:[顾陆大师新作堂堂降临!新作在《zine》刊登,我已经支持了!《非人之恋》也好想改编!]

  在杂志社和伊藤润二宣传的配合之下,这一次是顾陆在日本名气的一个小巅峰!

  “还是一样的风格,变态阴暗,我宣布顾陆是最变态的高中生!日本无人可以挑战。”

  “《zine》挖走了《浮文志》的作家吗?哈哈哈真是难得,非人之恋就是这个味道。”

  “难以置信,我们日本在天才比不过中国,为什么连变态都比不过?能做一个专访吗?想知道帝国天才更多信息。”

  “伊藤润二的人头气球让人看了晚上做噩梦,我就是抱着能够启发伊藤润二的是什么样的作家的心思看的,看完最新两篇故事,难怪!我懂了!”

  “宣传海报是照着本人画的吗?”

  顾陆之前在浮文志累积的人气,在mm杂志爆发!

  什么叫为他人作嫁衣,这就是。

  前面说过,《浮文志》的读者群体很固定,但本期是跌落到了平均线之下很多。

  顾陆一个人当然没那么大的号召力,准确说,还未成长为可以带着读者走的作家。

  只是读者群之中出现了这么一个情况——

  “嗯?浮文志的作者顾陆怎么跑去对家了?”

  “顾陆……写作风格独特,要不今天就买《zine》,我还挺喜欢人间椅子的,下次再买《浮文志》。”

  “下次一定。”

  并不是所有读者都这么优渥,可以一次买两本杂志,大多都有个优先级。

  下次一定的读者多了,销量可不就衰落了。

  可以想象《浮文志》主编太田史客是什么心情……

  反正这是顾陆心情愉快的一天,他只身来到鱼火锅。

  今日是周四,下午店里的人并不多,只有零星的一两桌。

  一个人吃火锅也是很可以的!顾陆刚走近,辣椒和花椒的香味就飘来,食欲大开。

  “小作家,今天你正好来了,我给你介绍一位真作家。”店老板很热情地给顾陆介绍。

  “这位可是一位大诗人,笔名涂谅,还是重庆作协会员,上一本诗集《梦中进行》销量六万册呢。”店老板说,“以后出成绩了,可以让你涂叔带你入作协。”

  店老板纯粹的好心,他想给热爱写作的学生结识真作家,以后路也好走。

第200章 我指点他吗?

  “是六万八千册。”涂谅正色纠正,可不能少说,四舍五入可是七万。

  涂谅估摸着四十来岁,穿着非常典型,深色条纹长袖,外面套一件黑色夹克,和普通中年男人唯一的区别是他腰间没有一大坨钥匙吊着,反倒是手里盘着手串。

  “对!快七万册了,而且涂谅老师的诗集还有好多篇登上了杂志发表。”店老板捧场地说,“你有什么写作方面的问题,可以趁这个难得的机会问问。”

  “涂谅老师高屋建瓴的随便指导两句,就能让学生受益匪浅。”店老板是先夸奖,再提问题。

  “不不不,我是写诗歌的,对写实在没什么经验。”涂谅也有自知之明,他说,“正好我约了一个朋友来这里吃饭,他就是作家,发表了好几本长篇了,小朋友你有问题还是请教他。”

  “那谢谢涂老师,也谢谢店老板。”顾陆道谢是真心诚意。

  打完招呼了,顾陆在角落找个空桌坐下,他一個人吃东西爱坐得偏僻点。

  “上鱼还是老规矩,你一个人的话,我给你找条小的。”店老板说。

  “o肯定k。”顾陆回应,口头禅是这样的,听多了就会被潜移默化。

  大概二十来分钟后,涂谅约的人来了,是一个年龄相同的男子。

  店老板见状立刻上鱼,鱼容易煮烂,所以得等着客人来。

  上鱼时,店老板还给顾陆说好话呢,“就这崽子,别看他年纪小,但买菜吃饭都是一个人,很独立的,并且还是对面八中的学生。”

  鱼火锅就在顾陆楼下几百米,而他家房子嘉福苑,都知道吧,在八中斜对面,因此店老板是学区餐铺。

  “八中?”吴渡顺着店老板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一个熟悉的人影。

  顾陆?吴渡感觉自己应该没看错。

  “小作家,快过来。”店老板真的上心,他还多送了一碟素菜。

  “我经常来这老板这里吃鱼,看着挺机灵,如果这学生有什么问题,你还是可以指点两句。”涂谅见好友有点呆滞,以为是不乐意导致,所以说这话的含义是给我个面子。

  指点顾陆?吴渡摸着旁边的茶杯,喝两口缓缓神。

  “吴老师好。”顾陆率先开口,树人文学社的指导老师,还请他写了舞台剧剧本,即便好几个月没见了,但也肯定是没忘记。

  “差点忘了,你在八中任职。”涂谅一拍脑袋。

  “好久不见了。”吴渡说,“我可指导不了,他就是顾陆,没错,就是伱知道的那个顾陆。”

  顾陆没参加重庆作协,没特别关注的人,认不出来稀松平常,但这名字,涂谅是如雷贯耳啊!

  学生作家!

  少年天才!

  征文杀手!

  最年轻的京城作协会员作家!

  “咳咳。”涂谅想起对方近六十万销量的《小王子》,瞬间感觉自己六万八的诗集完全拿不出手。

  “闻名不如见面啊,”涂谅侧头看着店老板,“老雷你这是在逗乐子啊,他还用我指点吗?”

  店老板一脸懵逼,他看着涂谅。

  他的名字不叫“雷什么”,主要是有段时间经常喊累,老食客就称呼他为老累,重庆方言喊着喊着就演化成了老雷,新来的食客还以为他姓雷。

  而店老板老雷是自打堂客生病,回家养身体,就没再喊累了,只回家喊累给媳妇听。

  “小顾啊,你还是一样的低调。”吴渡想起上学期的事,“还是你自己说吧。”

  “我自己写过几篇文章,在杂志上刊登了,然后还出过一本书。”顾陆说的是轻描淡写。

  “《故事会》《文艺少年》《新锐阅读》《科幻世界》《岁月推理》,这些杂志都连载了。”吴渡直接说,“至于他出的那本书,去年童话新书全国销量冠军。”

  其实吴渡的消息都有点延后,顾陆在国外还刊登过两个杂志。

  “故事会我知道,我知道。”店老板老雷马上说,他看着顾陆,“我家里买过好多本,你写这么多杂志,是有几个脑子,这么厉害?”

  “完全看不出来,都是一个脑子,为什么比我家娃厉害那么多?”店老板老雷后半句是小声嘀咕。

  “生活不易,所以多才多艺。”顾陆说,“当前诗歌这个环境,涂老师诗集能够超五万册的销量,很厉害,确实想听涂老师讲两句。”

  顾陆说,“另外我虽没加入树人文学社,但吴老师的指导我受益匪浅。”

  瞧瞧,外表看似小孩,但内心却有大人般成熟的顾陆,话说得多好听,吴渡看了涂谅一眼,只见好友傻呵呵乐,手里的串也不盘了。

  夸涂谅的人很多,但那群人的含金量有天才少年顾陆高吗?

  没有!

  “咳咳,应该是互相交流,《小王子》我看完也受益匪浅。”涂谅说,“老雷,今天这两桌,我买单!”

  “涂老师这不用吧……”

  顾陆拒绝的话还没说出口,就被涂谅打断,“这必须我请,遇到忘年小友,是不是,老吴?”

  这就忘年之交了?吴渡无语,但身为老师,是长辈,请学生吃一顿也是应该的。

  “小顾就别拒绝了,一顿鱼火锅才多少钱。”吴渡也开口。

  好勒,刷脸吃到饭了,顾陆也感谢。

  “好好好,没想到我小小的店,今天来了三位作家,吃完了一定要给我拍个合影,我挂墙上。”店老板老雷边说边笑呵呵地往厨房走,“我多送两碟素菜,多吃多吃。”

  店老板秘籍——送素菜!

  “没问题。”

  “合影?我今天应该穿帅点。”

  吴渡和涂谅都同意,顾陆也是吃人嘴短,也同意。

  况且老板真的很照顾他。

  后面两边还并桌了,顾陆是很好的倾听者,他表达欲并不算强烈。

  有良好的倾听者,吴渡感到好友涂谅话比以前多了好几倍。

  叮——

  脑中闪过声音,嗯?顾陆先没看又触发了什么。

  因为用餐结束,该合照了,加上店老板老雷一起。

  这还是顾陆首次合影。

  “老雷啊,多洗两张照片,我也要一张。”涂谅说,“老吴你要吗?”

  “我就不要了,今天穿的衣服不太好看。”吴渡说。

  于似乎,吴渡做了今年最后悔的一个决定……

第201章 写成了一篇文章

  一共印刷了三张照片,顾陆、涂谅、店老板老雷各一张,其中老雷在印刷馆洗出来的照片尺寸最大,因为准备裱起来挂店里,剩下两张普通尺寸,顾涂两人各一张。

  顾陆不喜欢拍照,更别提要裱起来的合影,前面著名的长亭茶馆也没留下照片,老山城鱼火锅的这张合影,是咕噜大王唯二的裱起来的合影照片。

  几天后,吴渡也不知是想开了还是想不开,打电话给涂谅。

  “其实这个照片也挺难得的。”

  “老涂你帮忙联系一下店老板老雷,他照相机里的照片,还能再洗一张吗?”

  “我给你问问……哎不巧,老雷说存储卡刚好被小孩折断了,洗不了。”

  “其实照片也没什么用,老涂你把你的照片给我——”

  “嘟嘟嘟……”

  以上是吴渡打电话给涂谅,两人的谈话。

  而涂谅这人,是货真价实的损友,因此乐此不疲的“宣扬”。他在重庆作协提及此事,被副主席莫怀戚听见。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出生的莫主席当前已是耳顺之龄,况且也是功成名就。

  所以莫怀戚写东西,已经不怎么考虑商业了,就遵从两个原则:一是对自己心中艺术的追求,二是觉得有趣。

  这件事就挺有趣的,于是乎莫怀戚还顺势写了個小短篇《四个人三张照片》,并在《川省文学》杂志发表……

  回到现在,吃了一顿免费晚餐的顾陆,返回家里,就坐在沙发上沉思。

  方才饭桌上和两位作协老师交谈,某句话触发了合成列表。

  【以古写今】【开新笔记先河】【新时代聊斋】

上一篇:五行劫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