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华娱 第112章

作者:做梦的木头

  “对,你稍等一下。”

  说着林楠出了房间,从汤姆那儿拿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上来。

  “《忌日快乐》?”

  ……

  林楠再一次压缩了制片成本,他也对温仔仁有信心。

  “汤姆,后面剧组的事情你需要盯着,公司目前能接的外包活儿不要太多,以后忙起来,就不接外面的活儿了。

  詹姆斯的剧组,你需要严格审核资金,但他需要的帮助也不能马虎,这是我们的第一部电影,得开个好头儿。”

  “放心吧,林,我会办好的。”

  林楠听温仔仁那意思,好像他开工作室的事情,狮门是知道的。

  这就看得出来,温仔仁在狮门内部也是有一些交好的高层。

  林楠还在回程的飞机上,《地心历险记》已经开始上映了。

  国内目前3D影院是有的,更稀少的iMax影院也有,前者所占比例极少,后者更是个位数。

  下了飞机,林楠接到了中影的电话,《地心历险记》首日之后,不同观影人群的反馈差异巨大。

  看2D版的人,就觉得是一部不错的奇幻冒险片,而观看3D版本甚至iMax巨幕的观众全是震撼。

  从第二天起,3D影院开始一票难求了,即使票价达到了上百元,眼镜也得交押金。

  各个院线开始对硬件设施的不足产生了思考,目前只有首都、上海等大城市,3D影院才有一些,是不是该更新设备了呢?

  万达院线,可谓是走在了前面,之前有意识地扩充3D影院,这会儿口碑一下子凸显出来。

  这一部科幻片,男主才是主角,但刘艺菲的出场,也让国内观众多了一丝好感。

  这一个花瓶角色,至今让很多知名女星觉得惋惜。

  林楠和华亿、万达的人在中影碰了头。

  “新线那边的消息,北美开画近三千家,57%的影院都是3D影院……”

  中影收集到的数据摆出来,两边电影市场的差距一下子就清晰了。

  “估计大家现在都很想知道票房数据,北美的开画票房在两千一百万刀,国内3D院线太少,2D的又有盗版竞争……”

  韩三坪说到这里缓了口气,这下华亿和万达的人就紧张了起来。

  “但上亿肯定是没问题的,据新线那边分析,全球票房下来,大概率是赚的。”

  “韩总,你这大喘气的。”

  “哈哈,吓吓你们而已,赚是大概率赚的,只是最好别期待太高,这种电影,对我们声望上的加成要远远比金钱重要,也是一次经验积累。”

  华亿和万达,着急忙慌地回去准备通稿了,韩三坪留下了林楠。

  “又飞了一趟好莱坞?”

  “怎么什么都瞒不过韩总呀?不过没项目带回来。”林楠无奈地说道。

  “那就太可惜了,不过你现在毕业了,就把效率搞起来,赶紧想好下一部片子,年纪轻轻的,不要犯懒,跟人张一谋学学。”

  “得,我回去就开始想。”林楠抱了抱拳,说道。

  《地心历险记》声势浩大地上映,却因为国内院线硬件不足,而后继无力,这让有关部门很憋屈。

  看笑话的人不少,但都不敢明说,这不仅得罪国内五个投资方,更是打所有院线的脸。

  刘艺菲很苦恼,好不容易演了回大片,结果大部分人只能看到2D电影里的她。

  林楠正在挑选着新公司的办公地址。

  离几所艺术院校都不远,是一栋十二层的办公楼,周围大多是文化、影视、娱乐方面的公司,好多都和几所学校有关系。

  这还是万达的人给林楠介绍的。

  好在最近林楠几部电影都赚了,要不然还真下不了这个决心买。

  最后走了贷款,银行方面还希望林楠多贷点款,时间也可以尽量长点,都被他拒绝了。

  等过几个月,电影分账下来,就好了,投资的那些股票之类,他可不会动。

  《地心历险记》的观影群体出现了很奇怪的现象,要么死盯着那几家3D影院,要么直接看盗版,导致票房增长近八成都是来自3D影院。

  针对这次这个现象,上面出了文件,鼓励院线方加大投资建设,加快设备更新,以繁荣市场。

  院线也着急呀,突然发现因为设备的原因,现成的钱没法赚,只有一部分人在呼吁打击盗版。

  林楠开车回到了学校,收拾行李,住了四年的宿舍,拜拜了。

  毕业季一般都比暑假早,好多在校生,看到了林楠一趟一趟地往车里塞行李,明白了这位大导演要搬离学校了,而不是搬去研究生宿舍。

  之前好些低年级学生,还期待着以后在学校和林楠刷脸熟呢,这下子彻底没戏了。

  “还真让蜜蜜猜着了,林楠学长即使读研也不会住校了,真可惜。”

  “林楠学长,要帮忙吗?”

  抬头一看,是杨蜜,没等林楠反应呢,对方已经帮林楠把电脑包拎起来了。

  “谢谢。”林楠只能道谢。

  “不用谢,只要以后学长给个电影试镜的机会就行了,呵呵。”

  看似玩笑的话,最不好接了,林楠笑了笑,“你还是先认真准备你的《红楼梦》吧,怎么说也是四大名著。”

  “不耽误的,那个开机还早着呢。”

  这份事业心,林楠是挺佩服的,好像每次碰到杨蜜,她总是会有意无意地说两句,给自己找找机会。

第120章月,色戒

  今年的魔都电影节,换了血,最后的结果是除了《天狗》拿了个评委会奖,其余重要奖项都给了国外电影。

  以前国内连庄八年的最佳女主,这次也没了,真正走向了国际,最少主办方是这么说的。

  就是可惜了入围的曾梨。

  林楠觉得很讽刺,好些奖项是想着法子、变着法子给外国明星塞,颁奖前几个小时才到的外国女星,都能拿个艺术贡献奖,怪不得媒体又在喷了。

  港岛金像奖主席接受采访,说了要拥抱内地的话,倒是吸引了一大批赞扬之声,这两年周讯、章子宜的拿奖,好像真有这个迹象。

  林楠对此嗤之以鼻,嘴上倒是说的好听。

  《地心历险记》还在放映中,国内票房主力,依旧是3D影院。

  刘艺菲在收拾行李了,又要飞去索尼那边,第一张日语EP,定在了下个月一号发布,没两天了。

  “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看见出现在眼前的林楠,刘艺菲惊呼道。

  这才十点多,她刚刚洗漱完。

  “阿姨不在吗?”

  “妈妈到公司去了,明天我们就出发。”

  “那今天要不要聚个餐呢?刚好我搬新家。”

  林楠开口说道,果然看到刘艺菲一脸吃惊的表情。

  “新家?在哪里?”

  “走,带你去看看。”

  林楠伸出手,刘艺菲果断搭了上去。

  “这不是停车的方向?”

  林楠牵着刘艺菲出门拐向了相反方向,后者疑惑地问道。

  林楠没说话,就牵着手,直到来到了百米外的一栋院落前。

  刘艺菲瞪大了眼睛,“你不会说的是这里吧?”

  “哈哈,就是这里。”

  林楠笑着推开了大门,入眼是和刘艺菲那边相差无几的布局,只不过大一点点。

  “快说,伱什么时候搬到这儿的,我都不知道。”

  面带笑容,很兴奋,刘艺菲追问着。

  “也就一周多吧,刚收拾好,昨天晚上才把东西全部搬过来。”

  “那你昨天怎么不找我?”

  “那么晚了,估计你都睡了,走带你参观下我的新家。”

  “好。”

  ……

  舒倡和朱娅文赶来参加了乔迁宴,看到这处别墅,直呼有钱人,以后的聚会就放在林楠这里了。

  第二天,刘艺菲和刘晓丽飞去了索尼。

  公司搬进了新的地址,招聘事宜被放在了首位,得益于毕业典礼上的夹带私货,还真有不少人投了简历。

  林楠在会议室接待了视频网站的人,同时在场的还有康鸿雷、岳军。

  目前《士兵突击》前两百分钟已经剪好了,这次约人过来就是看片。

  对于林楠要把这部剧先放在互联网平台,康鸿雷很是不理解,因为这有点离经叛道了。

  目前几乎没有电视剧,在没上电视台之前,首映放在互联网平台的先例,并且这部电视剧不是那种毫无名气的小剧组小公司做的。

  林楠对康鸿雷解释过,这样能更好的让这部电视剧走向观众,这会儿的互联网观众都是有些社会积累的,有些知识水平和见识的,能更好的传播这部剧。

  林楠可是记得,原时间这部剧在电视台这边完全是亏的,甚至好久收不回资金,能火完全靠的是互联网传播。

  “四十集的版本,很适合平台。”

  对于主动联系他们的林楠,土豆视频的业务部门很重视,少有大导演有这种选择。

  “林导,请放心,我们的分成模式很明确,只是您也知道,目前盗版这边也很疯狂……”

  “这个不重要,可以一集一集地放出来,不要盗版走在你们前面就行。”

  互联网的盗版,也是推广的一种方式,林楠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好,那我们就签吧。”

  “嗯。”

  这个时间段,互联网观众和普通的电视观众,重合度不高,林楠就是想借互联网平台将电视剧的名气打响,才好跟电视台谈价格。

  刘艺菲第一张日文EP发布了,索尼给了不少宣传上的报道,内地媒体的报道也有。

  浅蓝色的短袖,暖色调图案的裙子,长发披肩,刘艺菲的专辑写真带着青春洋溢的气息。

  网友们对小龙女三栖发展,很是看好。

  接下来就是国语专辑了,大家都很期待。

  最近圈内关注的重点还是《色戒》,李鞍拍摄剧组都准备好了,开机时间都定在了九月,可这会儿除了保密的一些演员外,还差最重要的女主没有确定。

  从上戏开始,李鞍一路向北,北电、中戏、北舞,乃至普通艺术学校的女生,大量经纪公司、影视公司都递了试镜简历过去。

  国际大导演的影响力,让整个圈子都在躁动。

  “林导,你说成名真的那么重要吗?那么多人愿意拍那种戏,只因为是大导演。”

  田羽的问题,实在不好回答。李鞍明确说了,这部戏会按着原著来,一些女子的戏份,拍的时候只会更彻底、更深入。

  田羽的女朋友是汤惟,拍《时空游轮》那会儿,林楠见过一面,没想到依旧走到了这一步。

  “在国内,男演员和女演员不同,女演员越往后走,竞争越激烈,越没有市场,大导演就是最好的阶梯……”

  “怎么会问这个问题?”林楠忍不住问了句。

  “呵呵,我女朋友过了初选,要去魔都参加一段时间的训练,我们吵的很厉害。”

  田羽说话的语气显得很颓废,可一点不像当初在剧组时的风趣幽默。

  林楠没法安慰,因为汤惟确实是凭着这部戏成名的。

上一篇:贼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