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北
这里是他家?
可为什么要在如此山清水秀的地方,修窑洞呢?
女人俏皮地吐了吐舌头,歪着脑袋看我:“同志,你是县里来的吗?”
“我?!”我指了指自己,县里?还同志?
近些年来,喊同志的可是越来越少了,一时间,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太奇怪了,这女人肯定哪里不对!
眼前这双大眼睛太纯净了,纯净的像一潭秋水,又仿佛刚出生的婴儿一般,里面没有一丝丝的世俗杂念。
这哪里会是一双成年人的眼睛?
陈跃东赤脚走了出来。
他也穿了条绿军裤,上身是件跨栏背心。
我忍不住瞥了一眼他的右脚,果然是假肢,木头与冰冷的机械相结合,看着让人触目。
他并不忌讳,微笑着打招呼:“小武,你好!咱们见过!”
我记得那个姓冯的拍卖师,还有梁康时,都曾喊过他陈爷,于是笑笑说:“陈爷,你好!”
“姐,过来,我给你介绍!”他朝女人招了招手,“这是我姐陈子璐,这是小武!”
姐?
不是他老婆?不是情人?不是妹妹?
竟然是他姐姐?!
一时间,就觉得天雷滚滚!
这位陈爷起码四十出头了,这个叫陈子璐的女人比他大?
这?
这怎么可能?
怎么看也不像啊!
人家这是怎么长的呢?吃唐僧肉返老还童了?
脑子里有疑问,脸上却不能表现出来,我叫了声陈姐,她笑笑答应。
我认真打量了她几眼。
这张绝美的脸上,笑容纯真,没有疑问和戒备。
这不由让我想起某些老电影,似乎只有那个年代的人,才会有这种不设防的笑容。
而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勾心斗角,我们不是在假笑,而是都戴上了面具。
喜怒哀乐,与他人无关。
“姐,帮我把那罐大红袍拿过来!”陈跃东说。
“嗯!”她答应一声就回去了。
“来来来,”陈跃东赤着脚,毫不在意地上满是黄土,招呼着我往那张八仙桌走,“到了这个季节,窑洞里有些潮,真不太适合京城!我又不喜欢开空调,咱们坐外面聊……”
看得出来,他真是习惯了,如果穿上袜子和鞋,真是很难看出这条腿是假的。
两个人面对面坐了下来,老藤椅坐着十分舒服。
八仙桌上有个瓷盘,上面是个小泥炉。
陈跃东麻利地往泥炉里添了几块炭,用力吹了吹,炉上的黑色铁壶发出了“呲呲”的煮水声。
他笑着说:“这玉泉山上的水,还是得用炭火和银壶,否则口感就差了……”
一边说,一边拿出了一盒白皮的烟,前后都没有文字和图案,抽出一根递给我,
我这才知道,原来那个黑黝黝的壶是银壶。
银壶氧化后,和铁壶真是好像。
这不由让我想起了唐山那些人,不知道石锰最近在忙什么。
还有汪玲和卢晓光。
也不知道卢总现在习惯新身份没有……
我拿出打火机,起身帮陈跃东点燃,自己点着后抽了一口。
嗯?!
味道真是不错,绵软醇厚,香气很足,又不是香精的味道,好烟,真是好烟!
他问:“抽着还行?”
“嗯,”我连连点头,“好抽,特别好抽!”
“这是云南那边特贡的,上周去老爷子那边,顺过来几条……”
我呵呵笑着,想说原来是同行。
没说,因为这笑话一点儿都不好笑。
正说着,陈子璐过来了,手里拿着一个瓷罐儿。
“姐,你去把这个烟拿来两条,一会儿让小武带走!”他说。
我连忙推辞,“不用不用,真不用,我以前一直抽红梅,给我抽白瞎了……”
放下瓷罐,她笑眯眯地回去了。
陈跃东脸上的笑意渐渐消失,说话声音小了,“你觉不觉得……我姐有些奇怪?”
第439章 大安日
没想到他会这么直接。
想了想,人家既然这么问了,就不好回避。
于是也把声音放低,说:“也说不上怪,就是感觉陈姐好像……好像不食人间烟火一样……”
我觉得自己这么说很准确,也不得罪人。
他叹了口气,夹着烟的手指敲了敲脑袋,“这里,出了点儿问题。”
“对不起……”
他摆摆手,“没啥,11年了!”
我有些难受,如此天仙一般的女人,命运却如此多舛,忍不住就问:“是病吗?”
“是受到了刺激,失去了好多记忆,就像这两口窑洞,就是她当年支教时的记忆,我复制了过来……”
我忍不住扼腕叹息。
都说红颜薄命,怎么会这样!?
陈子璐拿着两条白皮的香烟,蹦蹦跳跳过来了。
“东子,这烟你不是不给别人吗?”她问。
“小武不是外人!”
“哦!”她把烟放在了茶台上,“下午咱俩把肥浇了吧……”
“知道了,你去躺一会儿吧!”
“好,”她朝我微微一笑,“武同志晚上在家里吃吧,我蒸了包子,野菜馅的!”
“不了,我坐一会儿就回去了,谢谢!”我客气道。
“哦!”她垂下了头,明显十分失望。
见她这副样子,我下意识又改了口,“不过,我还真馋包子了……”
“真的吗?”她马上就开心起来。
我点头,“真的!”
她鼓起掌来,“太好了,那下午咱们一起施肥吧!”
得,这扯不扯,还得干活!
她蹦蹦跳跳地到了黄瓜架前,随手扭下一根,擦都不擦,“咔咔”吃着,回了窑洞。
“是我让杨局找你来的……”陈跃东说。
我收回目光,“需要我做什么?”
我答应过杨宁三件事,欠账就得还,既然他带我来这儿,给谁做都是做!
这位陈爷能量不小,借此搭上关系,不是坏事。
陈跃东看着我,“我要你帮我调查一件事!”
“什么事?”
“霍青书的死!”
我就是一震,霍青书是八局的第四任教官,也是自己老师霍至诚霍老的亲生儿子。
他的死,也是我心里一个结。
他和陈跃东什么关系?
银壶里的水开了,突突冒着热气。
陈跃东收回了目光,不紧不慢沏起了茶。
直到我喝上了这杯红茶,他才说:“青书大我两岁,他是我的战友,更是我的生死兄弟!”
我这才知道,原来霍青书也当过兵。
只怪霍老从来不提这个儿子,他家里照片都很少。
陈跃东拍了拍右腿,“如果不是他救我,我没的,可不只是这半条腿!”
“1982年秋天,我从野战医院被押回了家,青书又在前线奋战了两年,九死一生,一身的伤,我安排他进了八局!”
他停住不说了,狠狠抽了两口烟,“怪我,如果不是我……或许他……”
他又深吸了一口烟,压抑住了悲痛。
“1985年的中秋节,我要去看我姐,他跟我去的。”
我心思一动,难道陈跃东也在八局工作?
“从小到大,我姐俩一样,都不喜欢家里的安排。”
“我逃去了部队,她跑到了陕北米脂县,因为我父亲曾在那里待过一段时间。”
“我姐去了以后,在一所小学里给孩子们上课,语文、数学都教。”
“我和青书到了以后,我姐很开心,每天上完课,都带着我们去玩儿。”
“茫茫隔壁,那地方是真穷!”
“那年我24岁,青书和我姐26岁。”
“不知不觉,两个人相爱了,爱得是那么的深沉,难舍难分。”
“两年后,因为思念,我姐流着泪回了京城,去了海淀小学做语文老师。”
“1989年春天,两个人正在筹备婚礼,青书接到了一个任务。”
我明白了,是霍青书的死,导致了陈子璐如今这个样子。
“虽说那时候我已经离开了部里两年,可只要一句话,他不去也就不去了,什么都不会耽误……”
原来他不在八局,而是在部里。
1987年离开的,梁康时说的很准确。
陈跃东接着说:“可青书性格太拗,又把工作看的比天大!”
“他这一走就是三年,直到传来死讯……”
上一篇:末世:从加点开始无限进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