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北
下面嗡嗡声一片。
不算四位领导和老疙瘩,51个人里面,至少有17个人身上有功夫,其他就像杨宁说过的那样,都是普通人。
这17个人里面,有12位男性,5位女性。
不等杨宁起身,一个身材小巧的女孩儿站了起来,她并不在那5位女性之中。
她在座位前抱拳拱手,脆声道:“佛前莲花五朵开,岭南春柳登高摘……虎头蔓,妙妙见过武爷!”
呀?!
真是走了眼,竟然还有同行?!
小丫头也就二十出头的年纪,多说155公分的身高,一头短发,皮肤雪白,大眼睛就像卡通里面的人物一样。
也正因为这样,我才疏忽了。
这句切口有点儿意思,“佛前莲花五朵开”,这里的“佛”,指得是佛爷,也是[老荣行]代称之一。
“五朵开”,说的是老荣行五个买卖,[轮子钱]、[朋友钱]、[黑钱]、[白钱]和[高买]。
“岭南春柳登高摘”,说她自己是岭南一脉,做的是[高买]。
“虎头蔓”,说的是她姓王,叫王妙妙。
我想起了什么,神色一怔,拱手道:“关外仓官新上梁,诸家君子莫着忙,从来梁山聚好汉,义薄云天万年长!小武给宝爷问好!”
她姓王,[高买]的手艺,家还在岭南,那么肯定是岭南宝爷的亲人。
岭南宝爷,大名王兴宝!
岭南[高买]魁首,道上声名显赫,年纪应该和无影手、老王爷差不多,他们是一辈人。
她听懂了我这四句切口,因为我把自己的辈分拉得很低,这让她更客气起来:
“武爷,妙妙唐突了,想向您讨教一二,得罪!”
说罢,她侧身走了出来。
这是考完了眼力考武力,现在又要试我[荣门]手艺了!
也罢!
那就来吧!
王妙妙来到了我身前。
真矮呀,估计也就到我胸口位置。
不过小丫头身材真是不错,前凸后翘,杨柳般的细腰,估计我一把就能握住。
“武爷,得罪了!”
她又一次拱手,我上前一步,客气地两手虚扶。
似乎是不经意,两个人的手就碰在了一起,稍一接触,旋即分开。
“您看咱们怎么比试……”
她小巧白皙的鼻翼两侧都是细汗,看样子还挺激动,应该是早就听过我的名号。
不等我说话,就听前排那个黑瘦领导说:“行了,丫头,你已经输了……”
王妙妙愣了一下,扭头看向了他,“齐部,我、我们还没比呢?”
“还比什么?看看你的手链还在吗?”
“啊?!”王妙妙惊讶地喊了出来,连忙看向自己的手腕,好多人也都站了起来,伸长了脖子看。
议论声,惊讶声,像蜂群袭来一般。
我暗暗吃惊,这位黑瘦的齐部长,难道曾经是荣门中人?
这不太可能吧?
可如果不是,他是怎么发现的?
要知道就在那一眨眼间,自己的刹那指已经发挥到了极致,就算是一般[荣门]中人,也很难察觉到。
客气虚扶时,我左手呈自然伸开状态,恰好挡住了绝大多数人的视线,包括前排这几位领导。
右手被左手掩护的瞬间,食指和中指一扭,就解下了她手腕上的手链。
王妙妙粉白的小脸已经涨得通红,仰着头,可怜巴巴地看着我。
我伸出了握着拳头的右手,掌心朝上,缓缓张开……
一小团亮晶晶的白金手链,出现在了我的手心上,那手链上还有片小小的白金树叶,煞是好看。
嗡——
会议室里乱了套,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王妙妙眼圈就红了。
眼瞅着这孩子就要哭出来了,我连忙上前一步说:“快来,快来,我帮你戴上……”
于是,我在全会议室56个人的注视下,又把手链给她戴了回去。
小手腕又白又细,戴上后犹如画龙点睛,真好看。
小丫头抽泣了两下,马上又笑得像朵花一样,“谢谢武教官!”
杨宁站了起来,用力拍了两下手,“好啦,下面我宣布,正式聘请武爱国同志,为八局第五位终身教官,大家鼓掌欢迎!”
掌声如雷!
所有人还都站着,用力鼓掌。
掌声中,那三位大领导也都站了起来。
杨宁拉着我,首先介绍中年那位白发老人,“武教官,这位是秦战秦部长……”
老人的手干瘦,却十分有力量。
“小伙子,不错!”
“谢谢领导!”我微微躬身,两只手握着,十分恭敬。
掌声始终没停,我有些费解,不就是聘请个教官嘛,一节课才给二十块钱,至于这么隆重吗?
“这位是纪德业纪部长!”
别看同样喊“部长”,可既然杨宁第二个介绍他,不用说,肯定是副手。
纪部长大约五十岁左右,白白胖胖很是富态。
他握着我的手,另一只手还轻轻拍着我的手背,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小武同志啊,八局教官的位置,一空就是好多年,以后你就得辛苦了……”
“感谢领导!”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好,只能感谢。
最后介绍的是那个黑瘦的中年人,“这位是齐舰齐部长!”
“齐部长好!”
和纪部长温暖的小胖手不一样,他的手有些凉。
握上以后我就知道了,此人与[荣门]没有关系,这不是一双[荣门]中人的手。
[荣门]中人,特别是老一辈的同道,食指和中指几乎都一样长。
就连刚才王妙妙那只小白手,也同样如此。
这是从小就往木板上插,生生撮平了!
只有这样,两根手指伸进苦主兜里的时候,才能直达兜底,不会漏掉一分一毛。
我是个例外,因为根本就没人这么归拢过我。
当然了,只看手指是不准的,我是例外,难道别人就没有例外吗?
所以,另外的推断就要凭感觉了!
感觉这东西有些玄妙,就像你闭上眼睛,如果头上悬了一把利剑,你肯定会有莫名心悸的感觉。
你并没有看到这把剑,可就是能感觉得到。
至于齐部长怎么看到了我的出手,应该是那双眼睛不一般,又或者他十分熟悉王妙妙,对于她手腕上的手链印象很深。
所以当我轻轻掺扶一下王妙妙时,他就注意到了那条手链不见了。
而其他人,并不会注意到如此细节。
再说王妙妙,虽说她也是[荣门]中人,可人就是这样,对长时间佩戴的饰品感觉就会极其迟钝。
例如戒指、手链等等,走路时如果甩丢了,几乎很少有人当时就能察觉到。
再例如两个人握一下手的时间,[摘挂]高手就能摘下对方手腕上的手表,而失主一般都不会察觉的原因。
记得那年我和金腰燕在麻将馆比试,她就很轻松的拿下了一位大哥的劳力士。
与我相比,她的技术要差上一些,必须牺牲色相,吸引对方注意。
第339章 下九流
三位领导没再说什么,在掌声中离开了,我送出门,杨宁送他们直到楼梯位置。
四个人站在那里小声说着话,时不时还会传来笑声。
我不知道一个人进屋后说什么,于是就站在会议室门口等杨宁。
很快他就回来了。
“小武,”他拍了我肩膀一下,轻声说:“别多想,没有今天这个场面的话,那些刺儿头不会服你!”
“真要那样的话,以后你的课没法上……”
我恍然大悟。
仔细想想,还真是这样!
自己毕竟还不到三十岁,如果不展示出一些实力来,谁会信服?
“谢谢!”我说的郑重,接着又问:“接下来我讲啥呀?”
“就讲你最熟悉的!”
“江湖?”
“没问题!”
当我再一次走进这间会议室,所有人和我初来时一样,都在看着我,只是此时这些眼神单纯了好多,没有了怀疑和不屑。
杨宁坐回了第一排。
走到黑板前,我拿起粉笔,写上了两个大字:江湖!
我歪着头看了看这两个字,“有些对不起大家,第一次在黑板上写字,没想到这么丑!”
下面传来善意的轻笑声。
笑声停歇,我问:“什么是江湖?”
没人说话。
“《庄子》《大宗师》一篇中说:“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魏晋时陶渊明《与殷晋安别》一诗中说: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
“南宋的姜夔读《诗经》有感,作 《白石诗说》,文中有一句: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
“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确实,江湖人不晓得朝堂!可身处朝堂之人,又何尝看懂过江湖?”
“那么,到底什么是江湖?”
“如果今天我必须给出一个答案,其实很简单:推开家门,就是江湖!”
“......”
所有人的表情都严肃起来。
杨宁看向我的目光中,满是欣慰。
上一篇:末世:从加点开始无限进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