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651章

作者:林悦南兮

  说着,快行几步,向着秦可卿行去,近前,握住一双触感温软、肌肤细腻的纤纤玉手,目光看向那娇艳犹如花霰的丽人。

  “夫君,你回来了。”秦可卿说着,再也抑制不住,紧紧抱住了贾珩,美眸阖下之际,泪珠沿着弯弯睫毛滚落而下,声音几近呢喃。

  正是新婚燕尔,蜜里调油之时,却劳燕分飞达数月之久,心中思念几乎如潮水一般就淹没开来。

  贾珩也顺势紧紧拥住秦可卿,任由妻子在怀中用眼泪诉说着相思之苦,轻轻抚过柔顺秀发,低声道:“好了,人都看着呢,咱们进屋叙话。”

  “嗯。”秦可卿轻轻说着,玉颜染绯,抬起盈盈美眸,说道:“我听夫君的。”

  尤三姐与尤二姐见着这一幕,对视一眼,艳冶、静美的脸上都见着浅浅笑意。

  将贾珩迎入内厅,夫妻二人拉着手叙说着别后之情。

  贾珩坐将下来,问道:“四妹妹呢,怎么没有见她?”

  “已让人知会了,一会儿就过来。”秦可卿打量着那少年,莹润如水的目光中见着心疼,轻轻摸着贾珩的脸庞,道:“夫君这段时间在外面操劳,看着瘦了许多。”

  说到最后,柔润如水的声音又有几分哽咽。

  贾珩端起茶盅,呷了一口,说道:“回来歇息一段日子就好了,倒也没什么大碍,倒是你,看着气色也不大好。”

  尤三姐轻声道:“大爷在外面,可不知道,秦姐姐在家里,天天吃不好、睡不好的,惦念着大爷。”

  贾珩拉过秦可卿的素手,轻声说道:“让你挂念了。”

  这段时间除却忙于公事,私事也没少忙着,秦可卿都是包容着他。

  就在这时,从外间传来一个嬷嬷的声音,道:“大爷,大奶奶,四姑娘和岫烟姑娘来了。”

  说话的空当,就见惜春一袭粉红衣裙,在丫鬟入画、彩屏的陪同下,进入内厅。

  “珩哥哥,嫂子。”惜春立定身形,凝眸看向那蟒服少年,轻唤了一声,目中见着亲近之色。

  邢岫烟也冲着贾珩以及秦可卿盈盈行了一礼。

  秦可卿笑道:“四妹妹过来这边儿坐,你哥哥刚才还说怎么没见你呢。”

  惜春闻言,“嗯”了一声,然后坐到近前。

  贾珩目光温和地看向惜春,打量着冷峭、傲娇的小萝莉,笑道:“四妹妹个头儿长高了,长成大姑娘了。”

  说着,轻轻伸手揉了揉惜春的刘海儿。

  惜春秀眉之下,眸光微微垂下,感受到对面之人的宠溺,芳心涌起阵阵甜蜜之余,还有几分羞涩,低声道:“珩哥哥,我先前写的回信,你收到了吗?”

  贾珩也没有奇怪惜春对自己称呼的转变,笑道:“收到了,后来因为太忙了,一直没有时间再写回信。”

  邢岫烟静静看着那对兄妹亲近的对话,心头也有几分恬然。

  贾珩也没有冷落邢岫烟,与惜春说了几句话,看向气质澹雅如兰的少女,笑了笑,问道:“岫烟表妹,有段时日没见了。”

  嗯,其实邢岫烟年岁比贾珩大一些,但是寻常邢岫烟却唤着秦可卿为嫂子。

  这般打招呼,无疑让有些腼腆的邢岫烟,闹了一个大红脸,凝眸看向贾珩,说道:“是有些日子没见了,珩大哥在外面还好吧?”

  秦可卿眉眼含笑地看向邢岫烟,目光温和。

  对邢氏的这个侄女,她和凤嫂子私下聊起都觉得暗暗称奇,文静秀气,颇有几分大家闺秀的淑婉气度,实难想象出身贫寒之家,因为喜爱岫烟的品格,才多多照顾了几分。

  贾珩道:“一切都好。”

  其实他想顺便问问妙玉最近情况怎么样,怎么没有过来?

  想了想,等抽空去见见妙玉比较好。

  就在众人说笑时,一个嬷嬷进入厅中,笑道:“大爷,奶奶,西府的老太太、太太、琏二奶奶,珠大奶奶过来了。”

  秦可卿柔声道:“夫君,我们去迎迎。”

  而说话的空档,只见贾母已经在王夫人、薛姨妈以及凤姐、李纨的簇拥下,从外间进来,元春、探春、迎春、湘云、宝钗、黛玉进入厅中,此外还有贾政。

  “珩哥儿。”贾母一进厅中,慈眉善目的苍老面容上笑意繁盛,就唤着贾珩。

  贾珩近前,行了一礼,寒暄说道:“老太太。”

  目光扫过元春,唤了一声:“大姐姐。”

  “珩弟。”元春轻声说着,美眸之中柔波盈盈。

  贾珩又一一与迎春、探春、湘云打了招呼,旋即将目光与宝钗对视了一眼,唤了一声,黛玉身上,目光在黛玉眉眼间停留了下,点了点头。

  被少年目光瞧着,黛玉白腻如玉的脸颊明显爬上一层浅浅红晕,攥在掌心的一方手帕都紧了紧。

  却是想起那日书信,堤上杨柳堆烟,郁郁眉眼恍在眼前……

  给她写出那样的句子,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时,秦可卿已笑着搀扶过贾母在主位上落座,相邀说道:“宝珠,让后厨准备晚饭,等会儿大家一同在这儿用些。”

  贾母笑了笑,亲切问道:“珩哥儿,你可算是回来了,这一走都几个月了,宫里交办的差事圆圆满满办下来了,累不累?”

  迎着众人目光注视,贾珩笑了笑,说道:“还好,不太累。”

  贾母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还是要好好歇息一段时日,听宝玉他老子说,宫里晋了你的爵,我说这几天,你挑个好日子,由你这个族长领着全族的老少爷们,祭祖告慰咱们贾家的列祖列宗,也让他们高兴高兴。”

  贾珩应了下来,说道:“那我这两天,和政老爷商量个好日子祭祖。”

  见贾珩爽快应下,贾母心头更为高兴,笑道:“方才路上凤丫头说,这几天府上好生热闹热闹才是。”

  贾珩看了一眼举止之间都是少妇风情的凤姐,道:“这些,凤嫂子安排就是了。”

  “这不是还需和珩兄弟这个一家之主说说。”凤姐笑了笑,说道:“既是有珩兄弟这句话,我也就有了主心骨了。”众人闻言都是笑了起来,尤三姐则是瞥了一眼笑意嫣然的凤姐,目光意味莫名。

  丫鬟奉上香茗,众人在一起叙话。

  贾母问道:“珩哥儿,先前听三丫头说,你在扬州见到了玉儿她爹?”

  此言一出,正拿着一双粲然星眸,时不时偷瞧贾珩的黛玉,容色顿了顿,粉唇轻启,开口说道:“珩大哥,父亲他在扬州可还好吗?”

  迎着黛玉的目光,贾珩笑了笑,说道:“前段时间去扬州公干,就去扬州盐院拜访了姑父,姑父他身子骨儿还好,就是看着气色不大好,还需得好生调养,当初与姑父提及来京的事儿,等扬州盐务一了,就能上京了。”

  黛玉闻言,春山黛眉下的秋水星眸现出欣喜,只觉心头被一团欢喜炸开。

  父亲能来京?

  贾珩看向黛玉,笑了笑道:“姑父有些挂念林妹妹,说一晃许多年没见了,也不知林妹妹长多高了,我想着能在京做京官也好,妹妹和姑父也能团聚了。”

  黛玉罥烟眉下的清眸宛如凝露,看向那少年,轻轻叹了一口气,轻轻柔柔道:“是我不好,这些年,应该去见见爹爹的。”

  薛姨妈笑道:“傻孩子,这怎么能怪你,这千里迢迢的,你年岁那么小怎么去见你爹?”

  贾母也宽慰说道:“玉儿,你珩大哥不是说了,等你爹在扬州那边儿的事一了,就能来京了。”

  见气氛略有些低沉,凤姐笑着暖场,说道:“老太太,姑父那时候来京,想来因功还要再升上几品呢。”

  薛姨妈也在一旁附和笑道:“老太太,林丫头她爹在扬州待了这么就,如果回到京里,是要大用的。”

  贾母转而看向贾珩,笑道:“珩哥儿,朝堂的事儿,你知道的多一些,可是有着这么一说?”

  此言一出,黛玉、元春、探春都是看向贾珩,静待其言。

  贾珩道:“林姑夫他巡盐数载,于国家社稷有功,如能调回京城,宫里势必有所重用,升官自不用说。”

  贾母笑了笑,说道:“他是正经的科甲出身,祖上又是列侯,前途自是非常人可比。”

  显然,贾母对自己的女婿颇为看重。

  “林姑父文采气度,的确与众不同。”贾珩点了点头,禁不住看向黛玉。

  也不知是不是错觉,黛玉比之离京前长开了许多,眉眼之间潇湘妃子的气韵,似也愈发充裕。

  只是贾珩凝眸而望,却见烟雨朦胧的罥烟眉下,那双明亮熠熠,恍若潇湘楚水的星眸躲闪开来,似有几分羞怯。

  嗯,黛玉这是……害羞了?

  也是,已长成大姑娘了。

  贾珩心底闪过此念,目光下意识移了下,瞥了一眼小羊。

  因为贾珩刚刚提及林如海,所以此刻瞟了一眼黛玉,反而更像是礼节,故倒无人相疑。

  贾母看向在一旁娴雅而坐的秦可卿,笑道:“珩哥儿,你媳妇儿在家里没少挂念,你这次回来,如果没有什么公务,可多陪着你媳妇儿走走。”

  秦可卿原本静静听着几人与贾珩叙话,白腻如雪的脸颊“腾”地就红了起来,忙说道:“老太太,夫君他现在身上领的差事多,忙得抽不开身,我没什么的。”

  “知道你贤惠,但你们成亲以来,珩哥儿不是练兵,就是平乱的,你们小两口聚少离多。”贾母笑着说道。

  秦氏这过门也快一年了,肚子也没什么动静,这样下去也不是个法子。

  凤姐笑道:“珩兄弟这次回来,应该能好好歇一段时日吧?”

  贾珩解释道:“军中的事儿还有不少,不过该休沐的时候还是会休沐。”

  回京之后,自是积极备虏,对北方事务进行布局、筹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还有盐务的事儿也需要时刻保持关注。

  贾政手捻颌下胡须,感慨道:“子玉如今是军机辅臣,绸缪国家大事,须臾不得闲暇啊。”

  众人说着话,主要是问着贾珩在河南以及淮安府的经历,不知不觉,夜幕降临,掌灯时分。

  宝珠进得厅中,道:“奶奶,后厨饭菜做好了。”

  秦可卿嫣然一笑,说道:“老太太,先用着晚饭。”

  贾母点了点头,于是,众人就开始在一起用着晚饭。

第653章 妙玉:珩大爷,我……我是出家人

  宁国府,后院,内厅之中

  众人用过家宴后,落座下来,品茗叙话。

  此刻,凤纨、四春、云岫、钗黛,还有尤氏姐妹,如是再加上各房的丫鬟,一时间屋内桃红柳绿,珠辉玉丽,宛如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贾母询问着贾珩离京之后领兵至河南平乱,赴淮安抗洪的种种经历,众人听得目眩神驰,唏嘘感慨。

  贾珩说了一会儿,端起茶盅呷了口,润了润嗓子,旋即,看向贾母,笑了笑道:“老太太,先前在淮安府见到了金陵十二房的族人。”

  贾母面色诧异了下,问道:“金陵十二房的族人,他们怎么到了淮安府?”

  贾珩道:“江淮大水,淮安府城缺粮,他们见是个赚钱的机会,就从金陵运了一批粮食往淮安府,想要售卖高价粮,被我手下人逮了个正着。”

  说着,一五一十地将发生在淮安府中的前情介绍了下。

  提前给贾母说,就省的南边儿来人在贾母跟前儿告他的状,再说什么不顾同族之情。

  贾母听完贾珩所言,苍老面容上的笑纹渐渐消失,道:“珩哥儿,这事儿你做的好,我们家累受国恩,国难临头,不能做这等不识大体的事儿,金陵那边儿离的远,没有人约束着,这些年倒是愈发不像了。”

  其他人听着,也是纷纷附和说着。

  贾珩道:“老太太也别生气,就是和老太太说一声,咱们这样人家,外人时刻盯着,族中子弟平常行事需得谨慎一些,不能让人寻了错处,借题发挥。”

  贾母笑道:“珩哥儿说的是,你在京里管束好族人,我倒是不担心,金陵那边儿是有些顾及不到,林之孝家的,你打发几个管事去金陵盯着,有什么事儿向京里递信。”

  林之孝家的笑着应了一声,道:“老太太,你就放心好了,我让人去看看。”

  贾母笑了笑,岔开话题,问道:“珩哥儿,听人家说,你在河南还发现了个大金矿,有着百万两金子?”

  这段时间,京中消息汇集着来自贾珩在河南的种种动向,通过亲戚走动,连贾母也听到一些。

  迎着众人的目光,贾珩说道:“在洛阳附近勘探出来的,是有百万两黄金,不过不是一下子开凿出来,想要完全挖出来,还要不少年头儿呢。”

  凤姐眸光闪亮,笑道:“老祖宗,这百万两金子,可不就是一座金山?”

  “这矿就在山上,还真就是金山。”薛姨妈笑道。

  众人都是欣喜地看着几人叙说着。

  宝钗看着那气度沉凝,温言软语的少年,水润杏眸不错眼珠地看着。

  贾母感慨说道:“你这一趟去河南,说是去平乱,但平乱以后也没少办成其他的事儿,给朝廷立下不少功劳,怪不得宫里晋着你爵位。”

  贾珩轻描澹写说道:“只是尽臣子本分罢了。”

  贾母笑了笑,也没有继续往下说,转而提及一事,笑道:“你离家的这段时日,家里园子也快修好了。”

  凤姐笑了笑道:“楼阁都修的七七八八,正让人往园子里移栽林木呢,珩兄弟这两天如是有空的话,咱们两个对对账簿。”

  荣宁两府所修园子自正月时候开始破土动工,一晃就是半年时间过去,工程量已经完成了大半。

  曾经的大观园已逐渐现出了轮廓。

  贾珩冲凤姐点了点头,说道:“这几天宫里放了几天假,我寻时间看看。”

  贾母转头看向笑意盈盈地看着贾珩的元春、探春等几个小姑娘,笑了笑道:“珩哥儿,她们几个有段时日没见你了,等会儿,你们姐妹一起说着话,我这会儿也乏了,先回去歇着了,鸳鸯。”

上一篇:谍海王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