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572章

作者:林悦南兮

  提及此事,曲朗面色一肃,沉声道:“都督,据高岳身旁的亲兵交代,先前城中白莲逆党勾结贼寇,为其提供我方在京中的情报。”

  贾珩皱了皱眉,思量着其中的利害,问道:“白莲逆党在京中眼线众多,并不奇怪,你可曾摸索到线索。”

  曲朗面色凝重,沉声道:“据卑职所知,白莲逆党在开封、洛阳这等府城都有分舵,遍布眼线,哪怕是如今的开封府城都有眼线,卑职今天主要就忙着抓捕逆党,抓了十几个。”

  贾珩闻言,目光深凝,问道:“可有讯问,有没有说出什么情况?”

  “并无核心之徒,不过可以得知,白莲教对发生在中原的叛乱十分关注,并为高岳积极奔走,提供情报,从那些逆贼口中得知,白莲圣女就在神京活动。”曲朗低声说道。

  “白莲圣女?”贾珩眉头紧皱,喃喃重复了一句,不知为何,忽而想起去年忠顺王遇刺的那个斗笠刺客,似乎是女人来着。

  曲朗沉声道:“大人,白莲教在鲁地,那里才是他们的老巢,卑职已派了锦衣探事隐藏身份,顺藤摸瓜,探探白莲教的底细。”

  贾珩点了点头,赞道:“做的好。”

  说着,转头看向一旁的刘积贤,问道:“给山东提督陆琪的军报送过去了?”

  刘积贤道:“回都督,吃了午饭后,就吩咐快马向曹州而去,只要遇上了陆琪的人马,想要知会陆琪就快了。”

  “山东贼寇也为数不少,待河南稍作休整,京营就要派骑军,至鲁省对盘踞在山林中的大小贼寇进行清剿。”贾珩沉声道。

  其实,眼下也不过是治标,只要苛政一日不缓,贼寇也就一日不绝。

  念及此处,又吩咐道:“着快马向汝宁府探知,待那边儿事定后,步卒分镇几府,令诸骑将至开封府,商议重建河南都司卫所,并对诸省进行清剿。”

  这几天,不管是雎阳的单鸣,还是汝宁府的谢再义,抑或是黄河北岸怀庆的康绍威,都在清剿河南的贼寇。

  至于重建河南都司卫所,经过先前一战,河南都司全灭,事后他要留下一位参将,举荐其为河南都指挥使,重建地方兵马。

  刘积贤应着。

  “另,让洛阳城的戚建辉加快行军之速,以便调拨步卒分守重地,骑军最近要南下湖广,清剿贼寇,以求除恶务尽。”贾珩沉声说道。

  在崇平帝的命令中,他还都督这几省军事,对剿寇事宜可先斩后奏,便宜行事。

  见贾珩再无所命,刘积贤抱拳领命,忙碌去了。

  ……

  ……

  而在宁国府正接受来自甄家姐妹的庆贺时,在荣国府后院,一个荆钗布裙的女子,自后宅离了荣国府,先回到宁荣街的一座院落,隐匿一番,在午后向着城西而去。

  在城西一处万姓商贾购买的园林深深的庄园中,西南角幽篁竹林笼罩着的书房中。

  深目高颧,长着鹰钩鼻的青年面色阴沉,目光明晦不定,愤愤说道:“河南之乱顷刻而定,这个贾子玉,实在可恨!”

  “公子,小姐过来了。”就在这时,一个老仆进屋低声说道。

  青年敛了敛脸上怒色,低沉道:“让她进来。”

  不多时,着一身藏青色长裙,身形苗条的女子,清丽如雪的玉容不施粉黛,冷意幽闪的眸子,锐利如剑,看向对面的青年,一言不发。

  “你倒还知道回来。”青年冷声道。

  女子秀立的眉颦了颦,没有应着,而是坐在不远处一张梨花木椅子上。

  青年脸色阴沉,地城道:“你知道不知道?河南那边儿全完了。”

  “高岳等人起事仓促,不待天时,有此败不足为奇。”女子冷声说道。

  “好一个不足为奇!”青年压了压心头的烦躁,冷声道:“你在贾家,为何不言京营早有准备?”

  “不方便,贾家周围都有锦衣,我现在出来见你都是冒着风险。”女子面色澹漠,沉吟了下,皱眉道:“再说,上次已给你传了讯息,叙说京营骑卒有备战迹象,也未见你放在心上。”

  “你……”青年面色阴郁了下,一时间哑口无言。

  想了想,冷声道:“你在贾家浪费时间,可查出了什么?”

  “已有一些眉目,可以确信,贾家就与当年之事有关。”女子面色冰寒,若留心观察,可听到平静声音中却有几分波动。

  “不要查这些了,等那贾珩回来,你寻机会杀了他,此人为那位手下重臣,如此轻易就扫灭高岳等人,我等欲成大事,此人断不可留!”鹰钩鼻的青年冷声说道。

  女子面色澹澹,说道:“不行,现在贾家的不及十八的年轻男丁都动不得。”

  “你不会以为贾珩是吧?”青年童孔微缩,冷声说道:“年龄对不上!”

  “年龄?谁知有没有假,错上一两岁,你能知道?”女子澹澹说道。

  她心头有着几个怀疑人选,既然当初是送到了养生堂,那么有可能是秦家的那一对儿姐弟,也有可能是贾珩进行了调包,也有可能是族中的某个不起眼的庶子,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反正与贾家脱不了干系。

  否则,通灵宝玉上的字迹,为何会是那八个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这就是有人在故布疑阵的同时,又留下了一丝线索,以供她这样为数不多的知情人调查真相。

  青年恼怒说道:“谁知生的是男是女,万一当初生的是女婴,你现在就是白忙活。”

  “总要试试。”女子冷声说道。

  青年冷声说道:“那贾珩怎么办,京营如今战力已成,我等以后还怎么起事?”

  “如果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如今掌着京营,难道不是一桩好事儿?我等或许不用背叛身上的皇室血脉,就能报仇雪恨,洗刷污名。”青年女子轻冷声说道。

  “绝不可能!”青年说道。

  不说不是的问题,就是贾珩哪怕真是太子遗嗣,他也不能是!

  这大汉的江山是属于他的。

  “总要查察一番才是,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女子面无表情说道。

  青年怒不可遏道:“还查?就是因为等你查什么太孙,贻误了时机,否则中原一乱,多好的机会?”

  女子剑眉之下的目光,锐利如剑,宛如看着白痴一般看着鹰钩鼻青年,冷笑道:“你不会真的以为响应河南,就大事可期吧?”

  不等青年开口,冷声叙道:“高岳一伙儿,连水花儿都没溅出来一个,就被京营几万骑军剿灭,就是加上我们的人,也成不了什么事儿,无非是朝廷多费一些手脚而已,退一步说,哪怕和朝廷是两败俱伤,最终也不过将江山打烂,不知道便宜了什么人。”

  青年面容怒气涌动,冷哼一声,不得不承认,有一定道理。

  否则,他也不会等到现在。

  “找到太孙,那时候再联络那些心向太子的旧部,才是正途。”女子冷声说道。

第589章 贾珩:……延误了剿抚大计,本帅绝不姑息!

  宁国府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随着甄家姐妹以及荣国府庆贺的人渐渐散去,白天里喧闹过一场的宅院,重又恢复宁静,但各房各家以及仆妇丫鬟,有多少暗地讨论着贾珩在中原大地的这场大胜,不得而知。

  逗蜂轩中,西窗下的黄色帷幔随风而起,现出一方陈设布置精美奢丽的轩室,烛火彤彤,明亮如昼,将两道容止丰美的身影倒映在竹木屏风上。

  在和一众年轻姑娘用罢晚饭后,秦可卿单独留下宝钗叙话,两人隔着一方小几对坐品茗,左右都不见丫鬟侍奉,却是被两人屏退了出去。

  不得不说,时间是奇怪的东西,当初两个隐隐还有着别扭的女孩儿,此刻因为里里外外的原因,相处和睦,甚至还有几分亲密。

  秦可卿玉容娇艳如花芯,轻轻柔柔道:“夫君他现在河南那边儿,听三妹妹和大姐姐的意思,似乎有段时日回不来,我打算写封家书过去,托人送去,妹妹觉得如何?”

  “家书?”宝钗凝了凝秀美,玉容上现出讶异之色,轻声道:“给珩大哥写封家书也是应该的。”

  “想着妹妹也该写一封才是,随着我所写的一同寄送过去,也不用引得别的动静。”秦可卿看着对面脸颊白腻如雪、肌肤莹润的少女,美眸闪了闪,心底涌起一股思虑。

  远在开封府的夫君,见到她和薛妹妹的两封家书,也会知道,家里还有着两个人挂念着他,与那位咸宁公主相处起来,能多些顾虑。

  宝钗闻言,心头感动不已,莹润目光看着秦可卿,道:“原是想写着,但不大方便寄出去,如此这般,真是多谢秦姐姐了。”

  宝钗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再是对情郎思念,也不好写着书信给一个有妇之夫,不说其他,寄送都不好寄送,而秦可卿此举正是解了宝钗的燃眉之急。

  “咱们是一家人,妹妹不必客气的。”秦可卿浅笑盈盈说着,看向一旁的书架,轻声道:“我那边儿备了纸笔还有信封,妹妹倒也不用回去,就在这儿写着就是了。”

  宝钗“嗯”了一声,轻声道:“还是姐姐想到的周到一些,那我去写信了。”

  说话间,盈盈起得身来,来到书架后,拿起毛笔,蘸着墨汁,开始写着书信。

  秦可卿则坐在原处,端起小几上的茶盅,抿了一小口,秀眉下的美眸怔望着宝钗,心底幽幽叹了一口气。

  如今看来,薛妹妹知得进退,倒也没什么,反而是那位公主,哪怕先前随着夫君便衣过府时,再是和蔼可亲,也不好大意。

  待宝钗书写好信笺,待笔墨晾干,方塞进装好的信封,款步过来,纤声道:“秦姐姐,信写好了。”

  说着,递送过去。

  秦可卿点了点头,接过信封,放到一旁,柔美目光落在对面少女白海棠花芯的脸蛋儿上,丹唇轻启,说道:“妹妹是个仔细的,有些事儿,我也不瞒你,想必妹妹对那位咸宁殿下也有所猜测。”

  宝钗玉容微顿,水润杏眸中见着思索之色,问道:“秦姐姐的意思是?”

  秦可卿轻声道:“我倒没什么意思,终究看夫君他的意思,如实在不行,大不了我收拾收拾回娘家就是了。”

  “姐姐……姐姐言重了,珩大哥对姐姐敬爱有加,再怎么着也不会那般的。”宝钗怔了下,柔声说着,宽慰道:“再说宫里也不会那样,姐姐放宽心就是了。”

  秦可卿默然片刻,轻声道:“当初夫君和妹妹说的赐婚的事儿,我今个儿想着,如是因功赐婚着公主,还能再赐婚吗?”

  宝钗:“……”

  她这几天还担心着这事儿,只怕那桩事儿,可能还有一些波折。

  原本想着天塌下来,自有秦姐姐顶着,可看秦姐姐的意思,也没什么法子,而且赐婚,万一赐的是公主,这可……

  宝钗秀眉蹙了蹙,杏眸浮起郁郁忧色,问道:“姐姐有什么法子?”

  她现在也没什么法子,她只能选择相信珩大哥。

  秦可卿轻轻摇了摇头,柔声道:“夫君他重情重义,既然答应妹妹给你一个名分,将来总能做到的。”

  宝钗白腻玉容上见着怅然之色,轻叹道:“秦姐姐,其实我也……没想过争什么的。”

  如是名分,看先前在河南的架势,有朝一日,他封为郡王也不是没有可能。

  秦可卿道:“等夫君他回来,再想想法子,总能给妹妹安置妥当了,妹妹也不必太过忧心。”

  也不能让她一个人提心吊胆。

  宝钗“嗯”了一声,莹润如水的明眸见着柔婉,轻声道:“姐姐也是,珩大哥他待姐姐与旁人不同,再说,姐姐温婉贤淑,宜室宜家,我也只认姐姐的。”

  说到最后,恍若梨芯的脸颊泛起红晕,微微垂下眸光。

  秦可卿美眸闪了闪,目光落在宝钗脸上,打量半晌,近前拉过宝钗的手,只觉入手绵软,尤其鼻翼间嗅着一股冷香,暗道,真是比着史上那位杨妃都不遑多让。

  压下心头的琐碎心思,妍美玉容上见着感慨之色,道:“也难为妹妹这么苦等着了,只怕心头也着急跟什么似的,不知姨妈最近可有催促着妹妹的婚事?”

  宝钗凝眸看向秦可卿,说道:“最近倒没催着了,只怕再有不久,哪天又重新提着了。”

  说到最后,轻轻叹了一口气。

  “也是,妹妹年岁毕竟不小了,纵是不过门,亲事也该定着,也不能怪姨妈心急催着。”秦可卿柔声说着,想了想,道:“夫君他先前不是给妹妹说过,如是姨妈催促,就和姨妈说说。”

  宝钗水润杏眸失神片刻,须臾,轻声道:“珩大哥是说过的,只是我想着妈她现在知道,再闹的沸沸扬扬的,只怕对珩大哥那边儿也不太好。”

  秦可卿轻声道:“妹妹是个识大体的,如是姨妈那边儿再起了波折,我和姨妈说会好一些。”

  她现在是一品诰命,其实哪怕是张罗着给自家夫君娶着薛家妹妹为平妻,薛家姨妈顶多心头滴咕,也不好多说什么。

  可眼前的这位薛妹妹,还有着一些赐婚正妻的心思,这就难办许多了。

  此刻,两个人的对话,不见丝毫硝烟弥漫,反而因为咸宁公主的出现,达到某种空前的团结。

  就在这时,外间的丫鬟宝珠高声道:“奶奶,琏二奶奶过来了,在后厅等着奶奶呢。”

  宝钗连忙起身,轻笑了下道:“姐姐先去和凤嫂子叙话,我就先过去了。”

  秦可卿柔声道:“那妹妹慢走。”

  荣国府,梨香院中“乖囡。”薛姨妈看着从外间而来的宝钗,好奇问道:“珩哥儿媳妇儿留你,说什么呢,回来这般晚?”

  “嫂子也没说什么,就是随意闲聊了几句,说着香菱的事儿。”宝钗接过莺儿递来的脸盆,洗着手,伴随着水盆中的“哗啦啦”声响,绵软丰腻的小手在水盆中拨动清波。

  “你和珩哥儿媳妇儿多呆呆也是好的,她是个宽厚温和的。”薛姨妈也不疑有他,笑了笑说道。

  须臾,感慨道:“说来,现在宁府那边儿是越来越体面尊荣了,也不知这次之后,宫里给珩哥儿封着什么爵位。”

  正如贾政先前在荣庆堂中不好让贾母议论着,此刻府中私下里难免会议论着贾珩的这次大胜,朝廷会如何加官晋爵。

  加官已有,兵部尚书衔,而晋爵还需等贾珩彻底抵定河南局势,班师回京,才有说法。

  宝钗拿过手巾擦了擦手,轻声说道:“宫里一直器重着珩大哥,先前是一等男的爵,想来这次怎么也升到子爵。”

  薛姨妈忽而幽幽道:“那秦家姑娘真是命好。”

  宝钗水杏般的莹眸,在灯火映照下清润明亮,只是见着几分嗔意,说道:“妈,各人有各人的福运,羡慕是羡慕不来的。”

  薛姨妈叹了一口气,拉过宝钗的手,就近坐下,轻声道:“唉,为娘这心头终究有些不甘,咱们也算是看着珩哥儿一点点起势,记得刚进京时,他也才三品的爵位,现在都位极人臣,一天一个样,你说有没有可能封侯爵,公爵的?乖囡,你平常看的书多,你说他能最终走到哪一步?”

  “妈,珩大哥做的这些事儿,也是寻常人做不来的事儿,不说其他,听说他这一路去了河南,还亲自和贼人动手着,这是多大的险处?”宝钗轻声说道:“至于封爵,他领着京营,以后用兵的机会不少,只要一直立有功劳,公侯什么的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儿,就是将来封个郡王也是有可能的,开国以来,朝廷就封了四位郡王,世袭罔替,这都是有着前例。”

  贾珩当初给宝钗提及郡王之事后,宝钗闲来无事也寻来一些书籍,对开国勋贵有着研究。

上一篇:谍海王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