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569章

作者:林悦南兮

  贾母转而看向贾政,面上似有着几分疑惑。

  贾政沉吟道:“还没叙着功,河南还有一些残余贼寇需得清剿,不过圣上加了珩哥儿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军政,便于善后事宜,就算晋爵,也要等河南之事初步定了。”

  贾母心头松了一口气,喃喃道:“那应该等着回来了,就不知能封着什么爵位。”

  贾政截住话头儿,说道:“母亲,这个终究还要看宫里的意思,雷霆雨露,俱是天恩,不好奢想太多。”

  “是这个理儿,那咱们不说这个了。”贾母点了点头,连忙说着。

  众人也只得压下对“晋爵”的畅想,但现在不好谈论,回去私下说小话,终究是难免之事,当面不说背后说,会上不说会下说。

  贾母笑了笑道:“珩哥儿打了大胜仗,收复开封府和汝宁府,这可真是个大喜事儿了,等会儿得好好和珩哥儿媳妇儿说说,怎么庆贺着才是。”

  说话间,转头看向鸳鸯,笑道:“别摆饭了,我们这就过去。”

  贾母自来喜欢热闹,这般喜庆之事儿,如何还在荣国府坐得住,也想到宁国府凑凑趣儿。

  贾政见此起得身来,轻声道:“母亲先去,刚才几个同僚约了一同叙话,就不过去了。”

  一众后宅妇人聚拢说话,原本贾政一个大老爷们,也不好过去。

  “去罢。”贾母见此,心头高兴不胜,笑着说道。

  暗道,宁荣两府现在是一文一武,蒸蒸日上。

  而就在贾母领着众金钗前往宁国府时——

  宁国府中,后宅内厅,同样是珠翠环绕,脂粉堆香。

  秦可卿居中而坐,正与凤姐、尤二姐、尤三姐围拢着一张方桌抹着麻将,此外还有一个着兰色素梅袄裙,不施粉黛的少妇,也坐在凤姐一旁,脸上难得见着盈盈笑意,正是李纨。

  李纨这几天也放下了一些矜持,时常过来寻秦可卿叙话,有时候也陪着坐下玩上一两把。

  这位霜居多年的少妇,秀雅脸蛋儿上虽未涂抹胭脂水粉,但耳朵上配着晶莹剔透的兰花耳钉。

  这正是前不久,宋皇后赐了首饰,秦可卿让年轻姑娘媳妇儿挑着,李纨一眼就相中了,这以蓝晶翡翠打磨成兰花的耳钉。

  为此还担心旁人提前挑走,好在年轻姑娘都选着红、黄之色,造型别致的首饰。

  耳钉自没有耳环、耳饰惹人注视,空谷幽兰的晶莹潋艳,恰如枯藁死灰中的一点火星,唯有在极深的暗夜中,细致观察的有心人才能洞见。

  说来,也是宁国府的宽松氛围所致,如是在荣国府,自是要从头到尾的清素装束,方才符合“青春丧偶”的寡妇形象。

  秦可卿今日着一身丹红色长裙,云鬓高挽,以一根金色步摇穿起,容仪雍丽,纤若葱管的玉手,将手中的麻将扔过去一张,轻声道:“二条。”

  凤姐轻声说道:“碰。”

  然后拿过牌,放在垒起的麻将块儿中,涂着红色胭脂的丹凤眼眸,瞥向玉容上有些心不在焉的秦可卿,嘴角弯起弧度道:“还惦念着珩兄弟呢。”

  此刻,如果换上一幅场景,留声机播放黑胶唱片,透着夕光的红蓝黄三色玻璃窗,穿着皮草、旗袍的女子,捏着纤长的香烟,几是军阀姨太太的麻雀局。

  “姐姐这几天都是茶饭不思的。”尤三姐起过一张牌,轻声说道。

  “不是昨个儿,才给你一封家书,”凤姐问道。

  “看了家书,反而更有些不落定。”秦可卿轻轻叹了口气,与凤姐、尤三姐相处的久了,褪去了少女的几分羞涩。

  李纨转眸看着秦可卿,轻柔说道:“弟妹也不用太担忧,以往珩兄弟领兵也是有着几回,没有多久就回来了。”

  “这次还不一样。”秦可卿顿了下,轻声道:“罢了,不提这个事儿了。”

  瑞珠以及几人的丫鬟,端着茶盅,给几人侍奉茶水。

  就在这时,宝珠笑道:“奶奶,这都晌午了,也该用着午饭了。”

  秦可卿应了一声,柔声道:“凤嫂子,先到这儿吧,等会儿咱们再玩罢。”

  凤姐艳丽的少妇脸上笑意嫣然,轻声道:“正好这会儿也饿了,让她们摆好饭菜,一起用些。”

  尤三姐轻轻伸了个懒腰,将玲珑曼妙的曲线展示的淋漓尽致,俏声道:“今个儿手气不佳,都让秦姐姐赢去了,这个月的月例都输了进去了。”

  其实是众人见秦可卿惦念着贾珩,都有意逗弄着秦可卿高兴,尤三姐不停就帮着秦可卿点炮。

  凤姐笑着打趣儿道:“等你家大爷回来了,让他给你涨涨月例,这一月二两哪里够使,再给你涨二两才是。”

  凤姐说话间,目光在三姐衣襟前盘桓了下,暗道,这骚蹄子,里面都不束着,晃的人眼晕。

  珩兄弟真是艳福不浅,也不知以后在床上怎么摆弄着这三姐儿。

  嗯,她想这些做什么?

  珩兄弟的房事,也是她该胡思乱想的?

  “凤嫂子,我可不敢。”尤三姐轻笑着,然后看向秦可卿,轻声道:“再说涨月例这等家里的事儿,也是姐姐说了算。”

  一副唯秦可卿马首是瞻的模样。

  秦可卿轻声道:“我们府上人口少一些,原本各房按着二两的月例是少了一些,正要重定了呢。”

  她是一品诰命夫人,原本就有着朝廷的俸禄供养,但按着规矩在府中还有着一份月例银子,也就是二十两银。

  荣宁两府,衣食住行原是公中供给,不用额外花钱。

  月例也就是零花钱,如贾母、王夫人这些年长太太都是一月二十两,年轻的姐儿和哥儿则是二两,姨娘也是二两,而丫鬟则是一吊、半吊不等。

  李纨的月例还多一些,先前是一月十两,前不久,贾母为了照顾膝下还有贾兰的李纨,同时也是见府上财用宽裕,又给李纨加到了二十两。

  “你这边儿月例一改,我那边儿也得大改。”凤姐笑了笑,轻声道。

  府上的财用才宽裕了一些,又投进了修园子这般的工程,她那边儿倒也不缺银子,只是需得详定一个章程来。

  “也不必大动,就是在姨娘这一档上,月例往上调调。”秦可卿笑了笑道。

  听着“姨娘”之语,尤三姐羞红了脸颊,心头一跳,连忙说道:“姐姐可别,这弄得我都没脸待这儿了。”

  她一日没有过门,住在这儿一日,都觉得心头发虚。

  “现在不急着,等大爷回来,咱们再说。”秦可卿笑意柔美,宽慰说道。

  现在外间形势是越来越严峻,前不久又多一个咸宁公主,三姐早些进门也能为她分担分担压力。

  就在这时,只听外间传来嬷嬷的声音,道:“奶奶,西府的老太太、太太还有几位姑娘都过来了。”

  正说话之间,就见着贾母与王夫人,薛姨妈以及元探、迎春、湘云、钗黛连同丫鬟婆子一同过来。

  秦可卿心头诧异,连忙起身迎去,问道:“老太太,您怎么过来了?”

  尤二姐、尤三姐、凤姐、李纨纷纷起得身来,看向在邢王两位夫人搀扶着过来的贾母,纷纷过来见礼。

  元春、迎春、探春,钗黛、湘云也过来向秦可卿齐齐见礼,唤着弟妹、嫂子的都有。

  贾母笑着看向那丹红长裙,丰腴娉婷的玉人,笑道:“珩哥儿媳妇儿,刚刚宝玉他老子从下了朝会回来,珩哥儿在河南打了胜仗,说是收复了开封府城,还有汝宁府城。”

  此言一出,秦可卿容色微怔,继而明媚娇艳的玉容上顿时见着喜色涌动,惊讶说道:“老太太,夫君他在河南打胜了?”

  “胜了,开封府城和汝宁府城都回到朝廷手里了,刚才我和宝玉他老子还在说这个事儿,这会儿神京应该都传遍了罢。”贾母轻笑说着。

  不由打量着对面雍容华美的丽人,暗道,珩哥儿媳妇儿这颜色越来越好了,她看着都觉得稀罕,这样颜色,能是小门小户之家培养出来的?

  也就是嫁了珩哥儿,不然这等好颜色,嫁给小门小户,就是红颜祸水,败家的根本。

  所谓人老成精,贾母活过几十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此类之事,屡见不鲜。

  凤姐也是怔了下,瓜子脸上笑意流溢,问道:“老祖宗,这可真是大喜事儿了,珩兄弟立下的功劳,只怕比着先前几次都不小罢?”

  不同于还需要经薛姨妈提醒,其他人才反应过来,在宁国府陪着秦可卿住了一段日子的凤姐,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因功晋爵。

  念及此处,余光瞥了一眼秦可卿,心思复杂莫名。

  贾母笑了笑,说道:“这可不是?不过,还是要等珩哥儿班师回来再说。”

  尤二姐与尤三姐同样面带喜色,心头振奋不已。

  尤其是尤三姐,秀眉之下的眸光闪了闪,暗道,大爷打了胜仗,只怕不久就班师回朝了,那时……

  宝钗凝起水露的杏眸,与秦可卿对视一眼,二人眼神迅速交流,心照不宣。

  秦可卿招呼着贾母众人落座,然后吩咐着宝珠准备着午饭,众人纷纷落座。

  “老太太,二老爷有没有说夫君什么时候回来?”秦可卿连忙问道。

  贾母笑道:“听宝玉他老子说,珩哥儿那边儿还有一些善后事宜,这会儿还不急着班师。”

  秦可卿点了点头,面上的喜悦消退了一些。

  贾母笑道:“珩哥儿媳妇儿,你也不要太过担心,想来也用不了多少时间,他就该回来了。”

  秦可卿点了点头,只是心底仍浮起一丝隐忧。

第587章 惜春:看来纵是出家也……

  宁国府

  后宅内厅之中,秦可卿陪着贾母以及薛姨妈、王夫人、凤纨、三春、钗黛、湘云在厅中叙话,兴高采烈,气氛喧闹,而惜春所在的院落,却在春日近晌静谧难言。

  西窗厢房下,妙玉与邢岫烟隔着一方漆木棋坪对坐,而惜春则在书房西南角下的书桉后,坐在太师椅上,挽起衣袖,纤细白皙的胳膊,拿起画笔,沾墨绘画。

  轩窗下,妙玉一身月白色(浅蓝色)道袍,气质素雅,三千青丝以一根蓝色布条在肩后束起,玉容晶莹如雪,玉手捏起一颗黑色棋子,轻轻放在黑白纵横的棋盘上,发出轻不可察的清脆碰撞声。

  妙玉的手十指纤纤,白皙如玉,略有几许苍白。

  对面坐着的邢岫烟手中也捏起一颗白子,放在棋坪一角,年近二八的少女着澹红底色褙子,下着兰色素裙,秀发扎起一个斜髻,明额前覆着空气刘海儿。

  两人一清冷安静,一个澹然闲适。

  气韵相契,好似一颗晶莹剔透的冷玉,悬浮在飘渺岚烟的澹澹云雾中,唯有等清风而来,吹动云雾,才能见到冷玉一二绰约风姿。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嬷嬷的唤声:“四姑娘,大奶奶唤你和岫烟姑娘过去用午饭呢。”

  惜春清霜小脸上见着认真、专注,执起手中画笔,在画纸上勾勒晕染,只见蓊郁翠丽的山山水水间,亭台楼阁具现影绘,听到外间唤声,轻声道:“入画,去和嬷嬷说,等会儿我就过去用饭,让嫂子不用等我,她们先吃着就是。”

  入画应着,然后去了。

  不想,外间又传来那嬷嬷的声音,道:“四姑娘,西府老太太、太太还有几个姑娘都过来了,说是有了大爷的消息。”

  因为惜春一向喜欢清静,再加上有一个妙玉时常过来叙话,这些嬷嬷也就得了秦可卿的吩咐,都不好贸贸然进来打扰。

  听到“大爷”两字,惜春“呀”地一声,手中画笔顿时落下,砸落在产自徽州的上好画纸上,近乎完工的画卷顿时被污了一块儿,少女稚丽冷峭的小脸,惊喜之色密布。

  珩大哥的消息?

  而与此同时,轩窗下也传来“吧嗒”一声,妙玉捏着棋子的素手,停留在半空中,棋坪上几个棋子砸至棋格,女尼黛眉下的清莹明眸同样见着惊喜和恍忽。

  入画连忙将那嬷嬷请进里厢,嬷嬷面带笑意地叙说着经过:“方才西府老太太说,珩大爷在河南收复了开封府,汝宁府,打了个大胜仗。”

  此言一出,恍若三月暮春的微熏暖风,带着花草的馥郁芬芳吹动帘帷,吹进室内,也吹进了小小寂寞的城,让正在下棋的两人都是怔了下。

  一惊,一喜。

  惜春闻言,俏丽小脸上喜色流溢,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那嬷嬷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说道:“老太太说,是二老爷午朝回来时说的。”

  惜春翕然地点了点头,转眸看向一旁的邢岫烟和妙玉,轻声道:“妙玉姐姐,岫烟姐姐,嫂子既然来唤,不妨一同随我过去看看?”

  妙玉芳心正自喜不自抑,听到惜春这话,秋水明眸凝了凝,一时间有些迟疑。

  邢岫烟看向妙玉,捏着手帕在胸前,不涂而红的粉唇微启,樱颗方绽,认真说道:“老太太和二太太都过来,你过去也没什么的,况战事方定,不知多少黎民百姓罹劫兵燹,你过去念几遍往生咒也是好的。”

  妙玉的心思,她和惜春妹妹都看出一些,不知为何,一腔情丝牵绊在那位已有家室的珩大爷身上,可化外之人,非僧非俗,将来之事难为。

  念及那位珩大爷……

  少女却是不由想起来荣国府时的初见,而非之后在荣庆堂中的旁观,那明明脸颊微醺,偏偏清冷一如幽石寒潭的眼神,让人见之难忘。

  妙玉也没再推辞。

  这时过去,也好听听那人的消息。

  前日鸿雁东来,字里行间有着给惜春的嘱托,却并未见只言片语予她,许是……在外征战,忙忘了吧。

  惜春静静看向妙玉,心头有些好笑。

  不由想起以往与妙玉的相见,她既也喜欢哥哥,可口称佛号,说什么佛法,六根不净。

  看来纵是出家也难求解脱呢。

  可不出家……她将来又能如何呢?

  这些隐秘心思在少女心底一闪而逝,转而那嬷嬷已催着惜春以及妙岫两人前往秦可卿那边儿。

  嗯,就恍若涓涓细流,汇入江河,细今日的宁国府,注定要为来自中原大地的捷音而不平静。

  ……

上一篇:谍海王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