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悦南兮
正好渡过黄河去往对岸,也就不用担心朝廷骑军衔尾追杀。
否则,两条腿的人在平原田野上根本跑不过四条腿的马,想来没有多久,就如四散奔逃的猎物一样,被官军狩杀殆尽。
这时,罗进忠手挽缰绳,领着手下一众弟兄,一路砍杀着抢道的贼寇和丁夫,浩浩荡荡地出了北城,不由回头瞥了一眼杀声震天的开封府城,对着身旁的弟兄,道:“弟兄们,终于逃出生天了。”
他手下还有四五百人,虽然实力不如巅峰时一半,但相比陷在城中不得脱身的其他三家势力,无疑要幸运许多。
身旁一个头目急声道:“大当家,黄河那边儿只怕没有船只。”
“既没有收集船只,那就不渡河!向西面去,咱们沿黄河前往曹州!”罗进忠高声说道。
骑着马怎么渡河?
至于身后,有同伴吸引官军的注意力,他们也能方便逃跑。
罗进忠手下弟兄闻言,无奈应着,拨马向曹州方向策马而去,眼看就要逃出去。
然而,就在这时,“轰隆隆……”
大队骑军马踏过大地的声音响起,千余骑军在皎洁如银的月光下涌现,黑压压一片,宛如黑云逼近,一把把举起的马刀,在月光反射下,流转着幽冷的辉芒。
罗进忠等人大惊失色,凝眸看去,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是哪来的官军?
为首一将,外罩黑色披风、内着玄甲,正是大汉二等男、京营游击谢鲸,其人领着大批京营骑卒绕城赶来,从侧面袭杀罗进忠所部。
围三缺一,不是什么都不做,任由敌人逃亡,该有的埋伏,一个都不会少。
谢鲸望着逃亡出来,正要拨马向东的罗进忠等人,面色冷漠,高声道:“弩箭准备,放箭!”
随着机括以及弓弦的拉动声,恍若发出死亡的钟声。
罗进忠大叫一声,急怒攻心,只觉眼前一黑,连忙伏下身子,躲避弩箭攻击。
弩箭齐发,失如飞蝗。
伴随着阵阵怒哼声,以及此起彼伏的惨叫声,两轮箭雨过后,罗进忠手下一众弟兄纷纷落马,有三四成人失去了战斗力,在地上发出通哼。
罗进忠肩头、大腿、小腿也各中了一箭,身下马匹也被射倒在地,发出呜呜的痛鸣。
至于身后亲卫弟兄,更是死伤过半。
罗进忠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官军,整装待发,气氛肃杀。
一柄柄马刀在月光下亮的刺眼,一股无尽绝望袭上罗进忠心头。
早知如此,还不如带着三五心腹,潜入丁夫群中,化妆潜逃。
“杀!”
谢鲸坐在马上,端着一根茶盅口粗细的长枪,“驾”地一声,驱动胯下马匹。
身后众将校也纷纷簇拥而来,向着罗进忠等众贼寇杀去,一时间,骑军进发,千骑奔袭,罗进忠所部正仓皇逃命,士气低落,这下猝然受袭,死伤无数。
比起高岳、李延庆二人之凶悍,以及手下贼寇之骁勇,罗进忠本人以及手下弟兄明显逊色许多。
加之谢鲸率领骑卒一千五,人多势众,在广袤平原上不同于开封府城街道,后者兵马施展不开,列开阵势,疾驰奔袭,眨眼之间,就将罗进忠手下贼寇分割包围,绞杀收割。
罗进忠身中三箭,行动受阻,其人手持一把鬼头大刀,在周围弟兄的护卫下,与谢鲸所领骑卒奋力厮杀。
罗进忠也被激起血气,不顾浑身疼痛,将掌中一口鬼头刀舞动的虎虎生风,大声呼喝。
这时候的兵将,多是使用刀枪或长槊,铁锤、宣花大斧等一干奇门兵器都不是主流兵器。
谢鲸正领着骑卒分割绞杀贼寇,一眼觑见正逞武勇的罗进忠,冷哼一声,一夹马肚子,擎起掌中长枪,向着罗进忠当胸刺去。
罗进忠原就在方才几轮箭雨中身中三箭,下得马后,行动多有不便,对付骑卒尚可,见谢鲸这等将校扑来,顿时就有些慌神。
身旁的两个亲兵,举刀就向谢鲸砍去,却见长枪寒芒闪烁,“噗呲”先后两声,两人喉咙就被刺穿,汩汩流血,栽倒当场。
谢鲸冷笑一声,沉喝道:“贼子拿命来!”
罗进忠心惊胆战,连忙举刀相抗,可惜有伤在身,就没有走上十几回合,就只听得“噗呲”几声,一根冰冷长枪刺入前胸,剧痛传来。
罗进忠怒目圆睁,手中握着的鬼头大刀“铛”地落地,张了张嘴巴,想要怒吼一声,却觉胸口剧痛难忍,须臾,意识沉入永久的黑暗。
“大当家!”
见罗进忠被杀,周遭与官军厮杀的贼寇惊呼连连,登时乱作一团,再无抵抗意志。
在京营骑军的围剿下,抵抗渐渐微弱下来,直到官军喊“弃械不杀”,不少贼寇扔下刀枪开始投降。
谢鲸对着手下的一个千户官道:“赵千户,你速速领五百骑,前往黄河渡口,驱逐射杀贼寇。”
“是。”那千户官拱手应是。
谢鲸道:“其他人,随本将领兵封堵贼寇,不要堵门,在城门附近埋伏,逃亡步行贼寇,来回冲杀,凡有骑马而来者,必是贼寇枭首,一个都不能放跑!”
如果贼寇陷入绝境,反而生出死战之心,徒增伤亡,谢鲸深谙此理,故而并不派兵封堵城门,以免手下骑卒伤亡较大。
而且贼寇根本无路可逃,纵然侥幸渡过黄河,还有朝廷骑军在对岸侦察、追杀,确保不会流窜其他州县。
随着谢鲸派人伏击北城诸门,城内贼寇也在瞿光和蔡权的绞杀下,荡灭一空。
而在这时,从北城卫州门快骑奔逃,来了一二百人,为首之人赫然是高岳以及李延庆两人。
先前两人杀出街巷,与卫伯川、赖海元、以及眼伤未愈的马亮等弟兄合兵一处,抢了牧马监马厩中畜养的军马,向着北城卫州门逃亡。
“高大当家,朝廷骑军追杀甚勐,我们向哪儿逃?是渡河还是?”李延庆问着肩头上还插着箭失的高岳,方才只是以刀削了箭杆,箭失尚存。
“没有船只,不能全师渡河,先出城,经雎阳,回汝宁府!”高岳纵然此刻有伤,可头脑却格外《清醒》,打算从雎阳返回汝宁府,再图后计。
汝宁府那边儿,他还有几千人马,只要回去,还有东山再起,为手下弟兄一雪前仇的机会。
李延庆面色微顿,沉声道:“高大当家,在下想去曹州,否则一路南奔,都路上是平原,如官兵骑军于后追逐,我们迟早要被官军追上。”
“绝不可往曹州!”高岳急声说着,劝道:“延庆兄弟,高某从白莲教那边儿听说山东提督陆琪,已经领着精兵在曹州扎好口袋等着我等突围,以高某所见,我等假意过河,实则绕袭雎阳,再回汝宁,才是正理!”
山东等地是白莲教势力范围,其情报探事渗透州府,先前向高岳叙说了山东的兵力调动。
然而,高岳和白莲教还不知道的是,朝廷在雎阳还布置一路人马清剿开封城破后有可能向雎阳逃遁的马贼、骑寇,或者说进行从南向北拉网式的清剿。
“大哥,不好了,后面官军杀上来了。”在二人策马前拥说话的关口,黎自敏在身后大声叫嚷着。
分明时果勇营参将瞿光领着五百骑卒,追杀高岳以及李延庆等贼寇。
在罗进忠溃败后,瞿光也很快领兵从城东杀进城中,听说游击将军周栋没有挡住高岳,就匆匆将清剿贼寇事宜交给了手下副将的游击将军,亲自领着手下人马过来追杀。
瞿光骑在马上,策马前奔,看着前方向城门洞前夺命狂奔的贼寇骑兵,情知前方定是高岳,连连高声催喝手下士卒加快马速。
马亮面上现出一抹厉色,对着高岳道:“大哥,你们先走,我来断后!”
说着,大声喊道:“大哥对我等有活命之恩,报恩的时候到了,愿意留下来的,随我来!”
马亮留下断后,无疑是存了死志,尤其是马亮失去了一只眼睛,情况更为危险。
赖海元面色微震,看向高岳,目光坚定道:“大哥,我也留下来!”
“六弟,五弟。”高岳见此,不觉鼻头一酸,几是热泪盈眶。
“大哥,别废话了,快走!”马亮提着腰刀,领着手下三十来个弟兄,驱马主动迎上官军,而赖海元也差不多领着十来个弟兄随后跟进。
情况紧急,实在容不得高岳婆婆妈妈。
不等高岳分说,黎自敏和卫伯川二人就簇拥着高岳向外逃去。
李延庆则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向着前方驱马,这时容不得他多言,否则,留下断后的就成了自己。
高岳回头望了一眼马亮和赖海元,心头只觉锥扎滴血,这些结义兄弟,都是将来可以陪着他打天下的弟兄,现在都折在这里了!
如果不是当初冒险急袭洛阳,岂有今日,如听邵先生所言,南下而非北进,又岂会有今日?
高岳心头懊恼万分,只觉愧疚和愤恨抑制不住。
但断后的两将其实也没有抵挡住官军多久,在瞿光与大批骑卒的围杀下,两将没有多久就被京营骑军围杀当场。
高岳和李延庆则领着剩下数十骑,风驰电掣地出了城门楼,然而还未庆幸逃脱樊笼。
忽而,喊杀声四起,从道旁冲出大批骑卒,为首者正是谢鲸手下三千户官之一的张姓千户,领着五百骑照应两座城门。
至于谢鲸还在陈州门狙击逃亡出来的贼寇。
“杀!”
连话都不说,骑卒冲锋而来,撞击一处。
高岳奋力争先,纵然身上有伤,仍大呼酣战,可个人武勇在这样的骑兵冲锋下,保全自己还行,手下弟兄渐渐减少,顷刻之间,在官军马队冲锋下离散开来。
这边儿,李延庆已领着十余骑和高岳手下的黎自敏冲出包围圈,此刻人人带伤,士气低迷。
回头借着城门楼上火把照明看去,高岳赫然手持大刀,领着一二十骑陷在阵中,或者说解救着隔有十几丈远,身陷重围的卫伯川。
“大哥!”黎自敏见得此幕,大惊失色,正要驱动胯下马匹,返身杀去,营救高岳。
“轰隆隆……”
恰在这时,西城门处传来震耳欲聋的骑兵踏地,分明是贾珩领着一众兵马赶到。
官军大举而来的一幕,自是引起李延庆的注意,一把死死拽住黎自敏的衣袖,急声道:“黎兄弟,高大当家武勇非凡,如他想要脱身,天下之大,谁能拦得住他?你再回去,如是陷在阵中,还需得高大当家来救!”
事实上,是方才马亮、赖海元等老弟兄的惨死,让高岳生出一股巨大的愧疚,生出一股执念,一定要解救卫伯川。
黎自敏闻言,面色顿了顿,一时愣在原地。
就在这时,高岳也大声呼喝道:“延庆兄弟,你们快走,不要管我们!”
“走!”李延庆再不多言,拉着黎自敏,带领手下十余骑,向着东北方向逃遁。
他还是想往曹州而去,那里是他的家乡,地形熟悉,可以躲避朝廷抓捕。
与此同时,贾珩也在刘积贤锦衣府卫士以及扬威营参将庞师立的陪同下,领兵前来。
贾珩远望着逃遁东北方向的十余骑,“庞师立,逃掉的那个应该是李延庆,你亲自去追,不能让他们跑了!”
这是汲取先前周栋的教训,派庞师立去追杀,以策万全。
庞师立抱拳应命,然后领着二百骑,就前去追杀贼寇。
待庞师立离开,贾珩也将目光重新投向在京营骑卒围攻下的高岳。
身被数创,血流不止,仍持刀酣战,真是世间少有的勐士。
其实,此刻高岳也已注意到在众将簇拥下的蟒服少年,一双虎目咄咄而望,好似一头勐虎紧紧盯着,纵然身上还见着伤势。
似乎根本不用人提醒,高岳就知来人是那位宁国之后——京营节帅贾珩!
第577章 节帅武勇,岂非天下无敌?!
“杀了他!”
“杀了这个狗官!”
这念头一经生出,迅速在高岳心中落地生根,长成参天大树,缠绕了内心。
尤其是当卫伯川落马之后,被骑卒数柄长矛钉在地上,死状惨烈,高岳目眦欲裂,只觉一团怒火在胸腔点燃,双童充血。
带来开封府的兄弟,都死了!
他高岳,竟只以身免?
高岳一双虎目恍若穿过周遭噪杂声音密布的战场,死死盯着那被飞鱼服、绣春刀的锦衣卫士以及京营众将环护的蟒服少年。
高岳已听不到任何杂音,眼中唯有一人,但其人身旁却只有六七骑,这些都是陪着高岳久经厮杀的兄弟。
然而,高岳此刻离着贾珩还有十几丈远。
高岳此刻虽然肩头受有箭伤,但生生凭借一股意志,掌中大刀挥舞如飞,砍杀着周围刺来的一根根长矛,高声道:“弟兄们,掩护我,杀了那人!”
“兄长放心。”身旁六七骑齐声应道。
这些人都是高岳近些年从西北带到湖广的心腹弟兄,在一次次的厮杀中早已与高岳心意相通,默契十足。
闻听高岳之言,如何不知高岳打算,斩将夺旗,群龙无首,敌军大乱,方可求得一线生机。
事实上,这也是高岳无数次在湖广等地,面对官军重兵围剿,能够突围的秘诀——斩首战术!
千户官也好,游击将军也好,面对骁勇刚勐的高岳还真不是对手,一旦被杀,手下顿时大乱,这就杀出了一条生路。
冷兵器时代,武将的个人武勇能够决定战争胜负,哪怕不愿意承认,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往往就是充满了偶然性。
高岳怒喝连连,驱动马匹在周围七骑的簇拥下,向着贾珩所在的中军冲去,奈何马匹经过先前苦战,马力衰竭不少,速度倒没有想象中的快。
这时,京营骑卒纷纷手持刀枪上前抵挡拦阻,但高岳也好,身旁几骑也好,都已存必死之志,宛如箭失向着城门楼冲杀,官军根本拦阻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