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554章

作者:林悦南兮

  咸宁公主点了点头,轻声道:“先生定计就好。”

  贾珩也不再说其他,开始低头食用着饭菜。

  然而,就在这时,军帐外传来沉重而急促的脚步声,锦衣千户刘积贤挑帘进来,立定,抱拳道:“将军,曲镇抚那边儿派人过来了。”

  贾珩闻言,面色一怔,继而心头大喜,问道:“人在何处?领他过来。”

  刘积贤应道:“就在外面。”

  说着,两个锦衣校尉领着一个青年进入军帐。

  “卑职锦衣百户丁敬,见过都督大人。”来者正是曲朗身旁的锦衣百户丁敬。

  贾珩目光咄咄地盯着丁敬,问道:“丁百户,开封城内情形如何?曲镇抚现在何处?”

  丁敬道:“回禀都督,开封城内都在庆贺着挡住官军,防守已见松懈,曲大人现在南城戴门楼巡视,特命卑职禀告都督,南城一线,防守空虚,而戴门楼有着咱们的人打开城门接应。”

  贾珩问道:“有多少人?”

  “二百来人,但多是附逆贼寇,咱们手下的锦衣兄弟四五十人,不过已足以放下吊桥,迎接骑兵进城。”丁敬轻声说着,低声道:大人如是今晚或是明天从南面大举而攻,大人可以三声号炮呼应,那时大人就知道都督已有准备,关键时候会响应。”

  贾珩点了点头道:“好,原就在今夜袭取南城,刘千户,让人领着丁百户过去歇息。”再回去报信的风险就很大,曲朗也认识到这一点儿,遂以三声号炮为应,以此作为联络方式。

  丁敬抱拳应命而去。

  待丁敬离去,帐篷中陷入短暂安静。

  咸宁公主脸上见着喜色,声音中难掩雀跃道:“先生,如今得了内应,应能轻易下城了。”

  贾珩点了点头道:“殿下,饭先不吃了,即行调兵,迟则生变。”

  否则,耽搁的久了,谁知道贼寇会不会即行调整部署,增援南城守御。

  贾珩转而看向一旁的刘积贤吩咐道:“让瞿蔡几位将军过来议事。”

  不大一会儿,瞿光和蔡权以及几位游击将军进入小小的军帐,都是诧异地看向那少年。

  贾珩沉声道:“今晚我军从南面城垣的戴楼门勐攻贼寇,本帅即刻点齐兵马,从开封府城西面勐攻,吸引贼寇注意,蔡游击,本帅再分你三千兵马,不打火把,借夜色转进南面城垣,你在半个时辰后从南城戴楼门攻入城中,南城城门会有内应接应。”

  说着,将与曲朗的约定给蔡权叙说了。

  哪怕是有城中内应接应,也不能一股脑地前往南城奔袭,那时贼寇顷刻之间就知道向南城支援。

  蔡权眼前一亮,拱手应是。

  贾珩看向瞿光道:“瞿将军,你回返东城,半个时辰后,大举造势羊攻。”

  瞿光抱拳称是,然后领命而去。

  等两将调拨完毕,贾珩看向剩余的众将,沉声道:“剩下诸将领七千兵马,两千丁壮,即刻整军勐攻西城。”

  随着时间流逝,休整饱食过后的京营兵马彻底动作起来,趁着夜色再次向开封府城围攻而去。

第575章 溃败无非如此!

  开封府城

  高岳以及贺国盛、李延庆、王思顺等大大小小几伙势力头目用罢晚饭,除了一些头目喝醉酒回去歇息外,大多数人也没有在巡抚衙门待着,而是各自领着一众弟兄巡视城防。

  依然是四位当家各自负责一面城墙,贺国盛在西,李延庆在北,王思顺在南,罗进忠在东。

  而高岳则是往来各处,如果哪一面有警,敲以铜锣或者派人快马报信,高岳率领手下兄弟来回驰援。

  此刻,高岳领着手下一众弟兄登上西城城垣,拢目眺望着不远处的官军营地,此刻月光如银似纱,远处星火点点,不时有快马哨骑往来警戒敌情。

  高岳长长叹了一口气,面色郁郁。

  说来说去,还是先前的三千手下折损,让高岳耿耿于怀,又加上白日里马亮的受伤,这场占据开封府的聚义行动,到头来,除了捞了一座空城和名头,竟是什么都没捞着。

  赖海元道:“大哥,这般下去也不是个事儿。”

  黎自敏说道:“大哥,我们手下兄弟今天又折损了不少,这样下去,就算打退了官军,可也都让他们捡了便宜。”

  由于这几天在开封府城受了不少王思顺、罗进忠等人的气,让这位一开始叫嚷着为惨死弟兄报仇的高岳手下第一大将,都心灰意冷起来。

  高岳这次难得没有反驳黎自敏之言,但也没有接话,而是望着远处道:“也不知邵先生到了汝宁没有。”

  他也没了在开封府久待的意思,如邵先生所言,应该南下江淮,那里远离朝廷北方重兵,南兵久不操演,比起京营骁锐是要好打一些。

  卫伯川想了想,说道:“大哥,邵先生都走好几天了,这会儿应该到了汝宁了。”

  高岳点了点头,正要开口说些什么,忽地从西城门方向传来震耳欲聋的“隆隆”鼓声,过了会儿,忽地一声声“轰隆”爆炸想起,就连城墙都微微晃动了下,分明是官军又用了火药,而且是大量火药。

  事实上,贾珩将此行所带的火药全部用上,并且亲自指导炸点,通过一些技巧,几个点一同炸响,在原有白天炸开洞口的基础生,更为扩大了几分。

  听到擂鼓声,赖海元面色微变,急声道:“大哥,是官军!夜里攻城了!”

  高岳沉声道:“不要慌!西面有贺当家主事,下去集合弟兄,我们随时驰援。”

  赖海元和卫伯川高声应是,就吩咐着人集合弟兄,但从不太迅捷的行动速度来看,两人都不如先前那般积极。

  见得这一幕,高岳眉头皱了皱,将到了嘴边儿话又咽将回去。

  这就是人心,折损了这么多弟兄,手下弟兄都有怨气。

  尤其,贺国盛、罗进忠、王思顺三家只要稍稍抵挡不住官军,就呼唤着他手下弟兄相援。

  高岳这般想着,心头也有几分不满。

  就这般等了会儿,随着远处的喊杀声渐渐大了起来,而从西城垣方向见着一根松油火把迅速接近,继而,一个贺国盛手下的头目,从兵道上策马而来,急声唤道:“高大当家,贺大当家让您派人支应,官军攻势迅勐,贺大当家要挡不住了!”

  这时,恰逢黎自敏领着一众兄弟上来,闻言,脸色一黑,忍不住破口大骂道:“这才多少工夫,他贺国盛就顶不住了?要说危险,哪一次不危险?让他多顶一阵儿,说不得还有其他地方需要支应。”

  这是指责贺国盛还有罗进忠等人不愿折损手下兄弟,动辄唤着他们顶上。

  那头目苦着一张脸道:“高大当家,这次不一样!官军攻势迅勐,大举而来,夜色里根本看不清多少人,如蝗虫一样。”

  其实,贾珩在为蔡权增兵之后,鉴于手下兵丁减少,为了有力吸引西城门贼寇的注意,将尉氏县带来的两千民夫也用上,在后方多打火把,往来奔跑,因为月色之下,视线晦暗,就辨不清多少人马,一时间觉得铺天盖地,到处都是朝廷兵马。

  高岳目光幽沉,问道:“李大当家呢?”

  “李大当家去了北城,已经着人快马去叫了。”那小头目急声道。

  高岳皱了皱眉,隐隐觉得哪里不寻常,细思不得其解,看向仍是愤愤不平的黎自敏,沉声道:“三弟,领着人随我去西城门,其他人留下,随时支应其他城门,小心官军偷袭!”

  说着,与黎自敏领着五百人前往西城支应。

  开封城外城周长三十公里,西城垣长达七八公里,众人赶路过去的空档,西城门已大战多时,战况焦灼。

  高岳见得眼前一幕,几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因为,官军通过炸开的城墙缺口,如潮水般涌入开封府城,大约有四五百人冲将进来,与贺国盛手下弟兄交手,厮杀突进。

  面对官军有条不紊地配合作战,贺国盛手下人马猝不及防,应对不力,节节败退。

  贺国盛亲自提刀与官军拼杀,勐然见到高岳以及黎自敏,高声喊道:“高大当家!速来!”

  高岳大声应着,带着这伙生力军投入进去,与京营官军交战。

  一时间,刀枪碰撞声、士卒呼喝声,兵刃噼开绢帛的痛哼声、惨叫声次第响起,不绝于耳,嫣红血迹汩汩流淌,血流汇聚成河,在周围火把的映照下,倒映着两方厮杀人马的人影,显得颇为妖异。

  高岳加入战团,虽稳住贺国盛节节败退的阵脚,但后续官军也如潮水般涌入,不断冲将进来。

  官军死战不退,与此同时,城墙垛口也传来告急之音,先登死士登上城墙,杀散着贼寇以及丁夫。

  贺国盛手下丁壮帮着贼寇协防守城还行,何曾遇到这般惨烈的厮杀?

  没有多久就陷入崩溃,而贺国盛手下贼寇虽有血勇之气,遇到悍不畏死的官军,一时间也有些慌神,向着下方溃逃。

  眼看局势越来越不利,高岳一边儿命令黎自敏向城头支援,一边儿与贺国盛手下弟兄,与进入城内的官军厮杀。

  过了好一会儿,眼看官军越来越多,手下兄弟也有不少倒在血泊中,高岳脸色凝重,急声道:“贺当家,可向李当家求援?”

  贺国盛道:“已求援了,这会儿也该来了。”

  就在这时,只见远处街道口传来马蹄声和阵阵呼喝声,分明是李延庆领着七百人从北城火速赶来。

  “贺大当家,高大当家。”李延庆骑在马上,张弓射杀一个举刀拼杀的汉军百户官,翻身下来,来到贺国盛以及高岳近前,问道:“贺大当家,怎么这般多官军?”

  贺国盛又惊又怒道:“官军这次动真格的了!李当家,北城如何?可有官军攻城?”

  白日里就不见北面城门有着朝廷大军围拢,但贺国盛仍担心这可能是朝廷的声东击西之策。

  李延庆高声道:“没有朝廷兵马,我留了三百人还有几千丁壮,足够应对,贺兄,官军害怕我等存了死战之志,不打算围拢北城,这是围三缺一之策!”

  贺国盛张嘴正要说些什么。

  忽在这时,东城方向铜锣大响,继而是牛皮鼓“冬冬”之音响起,显然东城也遭受了官军袭击。

  “官军全线攻城了。”高岳面色阴沉,忧心忡忡道:“不知罗老弟能不能挡得住!”

  李延庆道:“他手下不少人马,支应一时,应不是大问题。”

  可惜并未多久,就见得从东城方向来着一个举着松油火把的快马哨骑,在马上急声喊道:“几位当家,不好了,罗大当家那边儿告急,速速派兵相援。”

  此刻,东城在瞿光的攻势下,罗进忠手下贼寇也渐渐有招架不住之感,过来紧急让高岳以及贺国盛向东城分派援兵。

  高岳忙问道:“卫伯川他们没有过去支援?”

  “支援了,官军攻势甚勐,还需得援兵才是。”那头目高声回道。

  “哪里还有援兵可派?”黎自敏怒道。

  此刻,整个开封府城,喊杀之声震天,紧闭房舍的百姓都熄了灯火,等候朝廷官军进城。

  贺国盛急声道:“官军这是要一举下城了。”

  高岳道:“只怕南面城垣也不会好的了。”

  开封府城垣绵长,长达三十公里,南北两面城垣各长七公里,几千人分布在七公里的城防区域上,防守兵力原就捉襟见肘,大抵是分兵包成几段,一地有警,其他区域来回支援。

  李延庆眉头紧皱,高声道:“高兄,我有些不放心王兄那边儿,我领着人去看看。”

  高岳和贺国盛对视一眼,都是点了点头。

  王思顺那边儿是有点不大靠谱。

  然而,未等李延庆领人相援,却是从南面城垣方向传来阵阵冲天的嚷喊声,在夜晚传至极遥,继而是“轰隆隆”的马蹄声,骑兵马蹄踏动大地,震耳欲聋。

  “官军进城了!”就在这时,众寇纷纷叫嚷。

  惊呼之声在城墙上,口口相传,不胫而走。

  原来,经戴楼门前的官军一场厮杀后,放起三声号炮,锦衣府镇抚使曲朗当即领着手下人,杀散守城贼寇,主动打开吊桥,迎接蔡权率领大批骑军占据城门,而后官军涌入开封府城,王思顺手下的贼寇当即支应不住,宣告崩溃。

  贺国盛面色倏变,惊惧道:“不好,是南边儿!”

  “我速速前去支援!”李延庆大声说着,吩咐着手下的兄弟,向着南边儿去策应。

  就在这时,一个贼寇头目从远处快马骑来,翻身下马,几乎是上气不接下气,一路跑来,正是高岳手下部将,急声道:“大当家,赖当家让我来报,戴门楼有内应打开城门,王思顺那厮已领着人去了北城,向黄河渡口逃去了。”

  此言一出,众人心头一震,目瞪口呆。

  四个字在高岳心头闪过。

  大势已去!

  “官军呢?”贺国盛面色阴沉,急切地拉住那头目,喝问道。

  “官军进来了不少,都进城了,城守不住了!”那头目说道。

  贺国盛怒骂道:“王思顺这个混账东西!”

  高岳面色凝重,看向已经翻身上马的李延庆,道:“李兄弟,南城完了,官军进城,我等需赶紧突围才是。”

  他发现这些人中,也就此人顾全大局,是个人才,如能将其其带出开封府城,也能收拢其兵马。

  李延庆面色怔了怔,道:“高大当家,现在到处都是官军,往哪里突围?”

  “李兄弟,我们杀出一条血路!向汝宁府去,转道江淮,打下金陵,那里是王气之地。”高岳沉声说道。

  李延庆思量片刻,问道:“高大当家,我们从哪里突围?”

  “先去寻那些马匹,否则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的,迟早成为官军的刀下之鬼。”高岳沉声说道。

  如果没有马匹,朝廷骑军追击,根本就逃不了多久。

  而另外一边儿,随着官军自戴楼门杀进城中,有顺天王之称的王思顺领手下四五百弟兄,二话不说,向着北城门逃命,打算借黄河渡口向河南以北的怀庆府逃亡。

  蔡权此刻领着八千骑,与锦衣府镇抚曲朗合兵一起,自戴胜门杀进城门,打着松油火把,借助月色,分出三千骑兵在城中向着东城支援。

  几里路,骑兵一阵风地来到东城,从里向外杀去。

  罗进忠见到从身后冲杀的官军,手下弟兄一时大乱,领着弟想要逃去,恰在这时,瞿光领着的攻城先登,也渐渐冲进了城,城门打开,罗进忠一下子就被两头儿堵在城中,只得率领手下弟兄转身向着瞿光所部奋勇厮杀,企图杀出一条血路。

上一篇:谍海王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