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493章

作者:林悦南兮

  抱琴定是察觉到一些端倪,但是她们一起长大,倒也不用担心。

  “姑娘心头有数就好。”抱琴笑了笑,轻声说道。

  就在主仆二人说话时,忽地外间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问道:“大姐姐,没午睡吧?”

  贾珩说话间,挑开帘子,进入厢房,进入里厢,看着侧躺在床榻正要坐起的元春,笑了笑道:“大姐姐,不用起来,歇着就好。”

  元春玉容恬然,抬眸看向那蟒服少年,语气难掩惊喜,说道:“珩弟,你怎么来了?”

  她还以为这时候珩弟正在“伺候”殿下呢,难道已经结束了?

  贾珩冲向朝自己盈盈一礼的抱琴点了点头,走到近前,在床榻畔,说道:“方才还劝着大姐姐少饮一下,看这脸红扑扑的。”

  “今个儿高兴。”元春柔声说道,脸颊生晕。

  抱琴这时奉上两杯茶盅,放在一旁的小几上,笑道:“大爷和我们家姑娘聊,我先出去了。”

  说着,退出了厢房。

  显然,身为贴身丫鬟,对着两人情形,自然了解一些端倪。

  贾珩点了点头,端起茶盅,低头抿了一口,觉得不烫,凑到元春跟前。

  “大姐姐,喝茶。”

  元春“嗯”地一声,低头抿了一口,含羞带怯地看向少年。

  贾珩接过茶盅,从果盘中取了一个橘子,剥将开来,递过去一个橘瓣,道:“大姐姐吃些酸的,压压酒气。”

  酯化反应可解酒意。

  说着,递到元春唇边。

  “珩弟,我自己来就好了……”元春一时又是甜蜜又是羞涩,低声道。

  “没事儿,我就喜欢伺候大姐姐。”

  元春听着伺候两个字,心头一跳,但也张开粉唇。

  贾珩投食完毕,问道:“大姐姐有没有觉得好一些?”

  “嗯,是好些了。”

  贾珩看着脸蛋儿红扑扑,粉腻甚至有些婴儿肥的元春,轻声道:“以后喝点儿酒后,可以吃点儿酸的。”

  “珩弟,这是……唔?”元春说着美眸睁大,檀口微张,却见暗影欺近,只觉唇瓣一软,那熟悉的掠夺又传来。

  微微阖上美眸,鼻翼中发出一声腻哼。

  贾珩将元春拥在怀里,拿住玉虎吊坠,温声道:“大姐姐,等下午要不要随我回趟荣国府,毕竟老爷升官儿这般大的事儿,大姐姐这个女儿,总要回去看看才是。”

  元春略有些心神慌乱,颤声道:“是呀,但珩弟先前不是担心妈那边儿……”

  贾珩低声道:“但也没有让大姐姐不与家人团聚的道理。”

  元春闻言,仰起玉容,紧紧攥着少年的手,柔声道:“珩弟,先前因为宝玉的事儿,妈对你有一些成见,珩弟如是觉得不痛快,以后……”

  妈她和珩弟有一些误会,她有时候也不知怎么劝才好,只能用这种方式补偿情郎。

  贾珩打趣道:“以后可以什么?”

  “以后我……伺候,伺候珩弟,只当给珩弟告恼赔罪了。”元春借着酒意上涌说完这句话,好似用尽了平生力气,丰润、白腻的脸蛋儿彤彤如火,如霞绯红一直绵延至脖颈儿,声若蚊蝇。

  贾珩怔了下,凑近那娇艳欲滴的耳垂,忍不住噙住,过了会儿,低声道:“大姐姐想怎么伺候我?”

  元春娇躯微顿,如遭雷殛。

  垂下螓首,已是羞不自抑,她还能怎么伺候,自是如晋阳殿下那般伺候他。

  贾珩垂眸看着香腮生晕的少女,目光在莹唇上停留了片刻,心头也几分触动。

  因为等下要返回荣国府,元春如是……势必要被瞧出来。

  而且,他也隐隐不想现在就……

  “大姐姐,咱们是一辈子的事儿,倒不急这一时半刻的。”贾珩想了想,轻声道。

  “嗯。”元春讷讷应道。

  “不过,大姐姐,要不咱们彼此伺候一遭儿,等会洗个澡,我再送你回去?”贾珩轻声说着,也不等元春多言,已是放下金钩上的帏幔。

  过了好一会儿,伴随着咳咳声。

  贾珩轻轻撩过元春耳际的秀发,看着那张酡颜玉肤的芙蓉玉面,心头生出一股前所未有的满足。

  那是与晴雯截然不同的感受,元春性情柔婉,但两个人都有个共同点,生涩而具有灵性。

  “大姐姐,其实不用……”贾珩凝了凝眉,看向元春,低声说道。

  元春偏转过螓首,讷讷糯声道:“医书上说……这是大补之物,再说我见殿下也……”

  贾珩:“……”

  你这是从哪看的医书?

  还有荔儿好像是这样的吧?

  贾珩压下心头的古怪,搂过元春的玉肩,温声道:“那我也投桃报李,伺候下大姐姐。”

  如果不是担心元春初学乍练,也不至等到现在。

  “珩弟,别……”

  元春芳心微惊,撑起一只胳膊,起得身来,然而却终究拗不过贾珩。

  也不知多久,贾珩面无表情地拿过手帕擦了擦脸,心头生出一股古怪,平时倒是没发现出来。

  “珩弟。”元春这时已将螓首紧紧埋在枕头中,只觉得她真的不用活了,方才她也不知怎么的……

  先前要不喝那盅茶,就好了。

  然而,这与喝茶不喝茶并无关系。

  贾珩也就势躺下来,拥住已经“生无可恋”的元春,笑了笑道:“大姐姐,好了,别羞了,刚才……也算扯平了,只是我这边儿没接住。”

  元春“嗯”了一声,片刻之间,芳心剧跳,扯平了?嗯,什么叫没接住,这都是什么话?

  贾珩情知元春已经羞到不能自理,也不再逗趣,温声道:“大姐姐,过几天,咱们出去四下逛逛,等如果有机会南下,大姐姐也随我一同去淮扬之地转转,看看江南风物,尝尝江南美食。”

  “嗯。”元春这时也恢复了一些心绪,似乎感受到少年话语中的某些复杂情绪,低声应着,心头羞喜之余,也有几分甜蜜。

  经着方才的事儿,她这辈子都是他的人了。

  与元春腻歪了一会儿,等沐浴过后,这才返回荣国府。

第527章 王夫人:三品诰命,可比四品诰命好听多了

  荣国府,荣庆堂

  贾母正在与薛姨妈、王夫人等人说着话,下首处的绣墩上,凤纨、钗黛、迎春、探春列坐相陪着。

  因为凤姐的逗趣说笑,厅堂中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就连王夫人那张不见往日笑纹的脸上,也见着浅浅笑意。

  宝玉则坐在黛玉跟前儿,围拢着黛玉说话。

  至于贾政,则是去了梦坡斋的小书房,接受着一众清客相公的庆贺。

  因为贾政今日心情还算不错,在陪着贾母用罢饭后,对宝玉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其吃罢饭后,没有让其去祠堂跪着。

  当然也是等贾珩回来,说不得要开祠堂祭祀祖先,里面跪着一个宝玉,算是怎么回事儿?

  “老太太,太太,珩大爷和大姑娘来了。”就在荣国府一片喜气洋洋时,一个嬷嬷进入厅中,禀告道。

  贾母面上喜色流溢,笑吟吟道:“正说着话,珩哥儿就过来了,鸳鸯,去找人唤着老爷过来。”

  鸳鸯笑着应是,然后去了。

  王夫人脸上的喜色恍若乌云蔽月,敛去了些微,伸手接过丫鬟银钏递来的茶盅,放到唇边抿了一口。

  那位珩大爷终于来了,虽她这次勉强承他的情,但这也是她应得的。

  不能在府中训斥这个,训斥那个,又阻挠着大姑娘的婚事,结果不干一点儿好事儿吧?

  宝钗凝眸看向屏风方向,心头也有几分期待。

  只见不多一会儿,一个着石青色长衫,头戴蓝色方巾,身形颀立的少年,首先映入眼帘。

  在少年一旁落后半步,一个着粉红色袄裙,葱郁云鬓之间别着金色步摇的女子,雍容雅步,款步而来。

  不得不说,经过宫廷礼仪的熏陶,如论形态优美,府中甚少有如元春这般端庄仪态,几乎将丰盈、雍容的身段儿展示得淋漓尽致。

  贾珩回来时,倒并未穿着蟒服,而是在晋阳长公主府上换了一身锦袍。

  “珩哥儿。”贾母见到贾珩,脸上堆起笑意,唤道。

  贾珩恭敬行了一礼:“老太太。”

  贾母见到这一幕,笑着点了点头,更是心花怒放,这样的族长上哪儿去找?

  哪怕现在身居高位,仍对她恭敬着,更不必说团结宗族,友爱族中子弟,并未忘记宝玉他老子。

  不知为何,忽而想起贾珩曾经教训宝玉时,说的那句“不负宁荣两支棠棣之情”,只觉字字如金石,掷地有声,言犹在耳。

  其实,这就是贾珩为何帮着贾政仕途的用意,既为一族之长,拥有权力的同时,也拥有着对等义务。

  否则教导宝玉、训斥王夫人,在元春婚事上的话语权从何而来?

  “好,好,珩哥儿快坐。”贾母心绪有些激动,连连说道。

  贾珩倒能理解贾母的一些激动情绪,从贾赦父子被流放后,荣国府就陷入了一种不尴不尬的地步,贾母面上不显,但其实是对荣府前途担忧到寝食难安的状态。

  尤其是东府又是封爵,又是一品诰命,结果反观西府,流放的流放,要丢官儿的丢官儿,心里能不犯滴咕?

  先前任凭贾珩话说得再漂亮,也难掩一个事实,相关举措没有落地。

  贾珩落座下来,瞥了一眼在黛玉跟前儿说笑的宝玉,问道:“老太太,二老爷呢。”

  宝玉:“???”

  珩大哥什么意思?瞥他一眼,然后问着老爷?嫌他碍眼了是吧?

  黛玉素来敏锐,星眸熠熠闪烁,将这一幕收入眼底,心头不由生出一股好笑。

  贾母笑道:“他等下就过来,珩哥儿这次没少费心思吧?”

  “也没有费多少心思,说来都是老爷时运到了。”贾珩面色沉静依旧,许是口中有些咸,就端起一旁的茶盅,咕冬喝了一口,解解渴。

  这会儿,坐在王夫人下首的元春,也不知怎么的,见着贾珩喝茶,捏着的手帕的玉手就是一颤,秀眉下的美眸涌起一股润意。

  “宝玉他老子先前不是在工部待着?我还以为升着一品为郎中就不错,珩哥儿怎么想着到通政司去了?”贾母惊喜问道。

  也是想就此问问贾珩的用意。

  王夫人闻言,面色虽不在意,其实支棱着耳朵听着。

  贾珩沉吟片刻,说道:“老爷去通政司还比工部要好很多,工部事务繁多,虽油水丰厚,可那都是官帑,而咱们家并不缺这些银子,再说老爷在工部衙门一直待着,也需得其他衙门磨勘转任,以后仕途才能平顺许多。”

  凤姐笑道:“老祖宗,那些监造皇陵的官儿,往往出身小门小户,寒窗苦读那么多年,一朝得了势,可不就大捞特捞?现在好了,为了那么点儿银子,做下错事,反而丢了身家性命,老太太您说何苦来哉?”

  贾母点了点头,说道:“凤丫头说的是这个理儿,咱们虽是中等人家,但也不缺那万儿八千两银子等着去养家湖口。”

  薛姨妈笑道:“老太太这话说的,如是老太太都是中等人家,我们都是小门小户了。”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

  贾母又问道:“珩哥儿最近在督办的桉子,现在是怎么说的?”

  “那些官吏,现在都被关押在诏狱中,老爷这些年不贪不占,两袖清风,也算正得其时了。”贾珩点了点头,叙道:“至于工部一司郎中,位卑事繁,忙于桉牍,未必如通政司这等九卿清贵部衙的副手清闲,通政司上传下达,老爷在其间也能多结交一些同僚,了解诸省民政,开阔眼界,都是好的。”

  凤姐笑道:“老太太听听,珩兄弟考虑的多周全?我当初就说珩兄弟是个心头有数的。”

  不得不说,有凤姐这等暖场王在,气氛就不会冷起来。

  “今个儿我问过宝玉他老子了。”贾母笑了笑,说道:“他说这通政司右通政,是没有那么多职责干系,比之工部的差事要轻松许多。”

  正说话间,外间嬷嬷笑道:“老太太,老爷过来了。”

  贾政听说贾珩回来,第一时间就离了梦坡斋,向着荣庆堂赶来。

  这时,宝玉面色顿了顿,面上浮上一丝不自然。

  湘云笑了笑道:“爱哥哥,今个儿老爷高兴,未必拿你做筏子呢,倒不用老鼠见了猫似的。”

  少女笑意娇憨,苹果脸一笑起来还有两个酒窝,天真烂漫的笑容颇有感染力。

上一篇:谍海王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