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悦南兮
贾珩看着那张娇艳欲滴的脸蛋儿,低声道:“大姐姐。”
“唔……”元春正要应着,忽地美眸微睁,却见那黑影凑近,温软气息扑打在自家脸上,心下一慌,旋即弯弯眼睫颤动,恍若云霭遮蔽了曦月,明眸轻轻阖上。
贾珩抚着元春的肩,噙上桃红,触感柔软,叩开城门,恣睢掠夺着甘美。
元春明显生涩至极,没有任何回应不说,还有些躲闪,无所适从,琼鼻中发出一声轻哼。
一双手都不知放在何处。
此刻元春已经懵懵然,如同溺水之人,娇躯软成一团,心头发慌,喘不过气来,直到双手轻轻攀上了贾珩的肩头,抓紧了衣襟上的蟒纹饰样,才好似抓到了稻草。
这一刻,午后的阳光,柔和静谧地透过凋花轩窗,跳落在书桉上,笔架上悬起的毛笔,光影倒映于笺纸上,而窗外风影摇曳的竹叶在外发出沙沙之音。
贾珩恍若行走于雨后的桃林,山清水秀,空山鸟鸣,而微风徐来,一片片花瓣从树枝上落下的扑簌声,都能在耳畔依稀可闻,而随之相伴的水滴落下声音。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过了一会儿,贾珩咽下一口甜香,轻轻松开元春,看着细气微微,玉颜嫣然的元春,此刻桃瓣正自泛着晶莹光泽。
而粉腻带着婴儿肥的脸蛋儿,更是明艳娇美,耀如春华,只是柳叶细眉下的星眼低垂着,衣襟上的莲花纹饰似在湖面上随风摆动。
“珩弟……”元春低声喃喃道。
贾珩面色顿了顿,拉过元春已经攥紧了罗帕的玉手,将方才在收拾公文时,从书柜中取出的一枚戒指穿过白嫩如纤笋的手指。
元春忽觉手指有异,再也顾不得羞,低头看去,却见一个戒指套在自己手中,就有些诧异地抬起秋水双童,定定看向少年,道:“珩弟,这是?”
贾珩道:“这是送给大姐姐的。”
元春见此心头微震,心湖中涌起一股欣喜,口中却道:“珩弟其实不用送我东西的,上次不是已送了玉虎项链?”
贾珩道:“那不一样,彼时大姐姐还只是我的大姐姐,此时,已然不同。”
玉虎项链是用来啮食的,而戒指对他的意义还有不同。
元春闻言,对上那一双清眸,芳心微动,似读出那眼神中的意味。
如何不知已然不同是什么意思?
打量着手中的翡翠戒指,似乎有些明白方才少年说着该给她的都给她是什么意思,他是想给她除了名分外的所有东西。
只是……孩子?
元春念及此处,心头一跳,不知为何,心底似浮现那天珩弟与晋阳长公主在一起痴缠的场景。
只是片刻间,又想起那蜂蝶采蜜、舌行翻里的一幕,还有梦境中的光影片段。
嗯,刚才珩弟还用那曾……
“大姐姐先休憩一会儿罢,等会儿我唤你。”贾珩温声说着,轻轻抚过元春的脸庞,丰腻触感在指尖流溢着,不由捏了捏粉腻的脸蛋儿,玫姿艳逸,令人爱不释手。
元春目光嗔喜地看了一眼少年,然后躺将下来,这会儿的确有些乏了。
忽地有异,却见自家绣花鞋被去着。
“脱了鞋,睡一会儿罢。”
元春连忙起身,羞道:“珩弟,我自己来就好了。”
这个时代,纵是夫妻,也不是什么都能让丈夫瞧见。
“没事儿。”
说话间,绣花鞋已被脱掉,现出一双着罗袜的脚来。
元春见状,连忙将脚抬起,迅速藏在被子里,只觉一股前所未有的满足和甜蜜涌上心头。
贾珩将被子给元春盖上,温声道:“大姐姐睡会儿吧,等会儿我唤你。”
“嗯。”元春看着少年,低声应着,缓缓闭上双眸,不大一会儿,一股倦意如潮水一般袭来。
贾珩不再多言,转身回到条桉后,从书架上取起一本书翻阅着,午后阳光照耀而来,也将少年的身影投映在高几上,遮蔽了一个半尺高的钧窑花瓶,其上赫然影绘着桃花图。
就这般,不多时贾珩耳畔响起少女均匀的呼吸声。
也是昨天没有睡好,这会儿正是睡得香甜。
贾珩笑了笑,忍不住起身,来到床前,看着元春。
睡梦中的元春,珠圆玉润的脸蛋儿,好似蒙上一层温婉、恬静的气质。
贾珩看了一会儿,目光恍忽了下。
大抵是未时,未等贾珩唤醒,惦念着要去长公主府的元春,已从床上醒来,伸出手背揉了揉眼,神思回转,撑身起来。
第一时间,下意识还以为方才是梦境,连忙寻找少年,见那少年在不远处的绣墩上拿着一本书低头看着,心头顿时一安,幸在不是梦境。
疲倦之时的休息,无疑很是解乏,元春气色红润,灿若烟霞,起身穿上绣花鞋,唤了一声,说道:“珩弟,什么时辰了?”
“未正,大姐姐洗把脸,咱们这就走。”贾珩听到动静,放下书,一边儿唤着晴雯准备热水,一边儿来到元春近前。
“大姐姐歇息的如何?”贾珩近前,将少女有些睡歪的一根金钗扶正,温声问道。
元春眸光微垂,在这般动作中,只觉心漏了半拍儿,羞道:“还好,不那么困了,也是昨个儿睡的晚了一些。”
也不知为何,只觉珩弟温和的好似要融化她一般。
她难道又做梦了?
贾珩看着身姿丰盈,肤色白腻的少女,道:“春困天长,平时可午睡,大姐姐去了公主府,也不可太劳累了,歇息不好,气色也就不好,也就不好看了。”
元春心头羞喜欣然,微微垂下美眸,低声道:“珩弟,我知道了。”
有心想问,在珩弟眼中……她好看吗?
但又有些羞于启齿。
嗯,珩弟方才那般对她……她应该是好看的吧。
“公子,热水来了。”就在这时,晴雯在外间唤了一句。
贾珩也面色如常,松开元春,唤着晴雯端着热水进来。
元春洗罢脸,让嬷嬷唤来了抱琴,这才随着贾珩一同前往晋阳长公主府。
第504章 等他克承大统,贾家鸡犬不留!
北静王府
已是午后时分,北静王妃甄雪刚刚午睡小憩而起,慵懒地靠在梳妆台前的黄花梨木制椅子上,由身后两个丫鬟梳着秀发,铜镜中倒映着一张月眉星眼、香肌玉肤的丽人容颜。
瓜子脸,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口……
不远处,甄雪女儿水歆,坐在罗汉床上,正与小丫鬟翻着花绳,小姑娘脸蛋儿粉都都的,只是翻了一会儿花绳,就撅起嘴,一副宝宝不开心的模样。
“歆歆,怎么闷闷不乐的?”甄妃在补了睡后妆容,迈着款款步子,转身向自家女儿走去,眉眼笑意盈盈,抱起水歆。
水歆糯声道:“妈妈,贾家的那几个姐姐好热闹啊。”
小姑娘年岁虽小,但说着的话,虽然孩子气十足,却已有几分早慧迹象。
甄妃梨涡浅笑道:“歆歆,后院这些丫鬟,不是天天和你玩着,怎么还嫌冷清了。”
虽然没有兄妹在一起玩闹,但府中还有小丫鬟陪着。
水歆笑道:“妈妈,我也想要个弟弟妹妹。”
童言无忌,觉得贾家一众姐妹多,热闹一些,这时就说出来。
甄妃面上笑容一滞,攥了攥手中手帕。
她入门三年,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再无所出,更不用说儿子了,为着此事,没少被婆婆阴阳怪气,甚至已张罗着为王爷纳侧妃。
她倒不怎么想拦阻,但王爷自己不许,这反而让婆婆以为是她魅惑王爷,阻碍水家后嗣绵延。
其实,王爷在府中临幸姬妾,也未见有所出,也不知身子出了什么差池。
事实上,北静王少年时,原有娈童之好,后又喜服五石散,经太医诊断,此身再难有所出,此事北静王自是心知肚明,但北静太妃与北静王妃甄雪被蒙在鼓里,一无所知。
正在母女说话时,忽而,一个嬷嬷进得厢房,惊喜道:“王妃,楚王妃来了。”
甄妃心头微动,不由唤道:“先去招待着,我这就过去。”
说着,就领着丫鬟、嬷嬷,向着后院花厅而去。
彼时,楚王妃甄晴在一众嬷嬷、丫鬟的簇拥下,已由北静王府的内宅管事嬷嬷迎进厅中,端起茶盅,呷品香茗,柳眉之下,清眸冷幽,玉容覆霜。
“姐姐。”
甄雪在一众丫鬟的相陪下,进得厅中,连忙上前问道:“姐姐怎么有空到我这儿来?”
甄晴放下茶盅,清丽容颜上现出一丝笑意,道:“在家无事,过来看看妹妹。”
姐妹二人寒暄间,甄雪将甄晴邀至轩室,姐妹二人在炕几两边儿落座,丫鬟端上时令水果。
甄雪拿起一个橙子,用匕首切着一块块儿,裙裳挽袖,现出凝霜皓腕,洁白如玉,恍若莲藕。
甄晴笑了笑,好奇问道:“妹妹,听说你半晌午时去了贾家?”
“姐姐怎么知道了?”甄雪切开橙子成小瓣,递将过去,面上神色就有几分不自然。
“去南安王府做客,见到了南安太妃,听她说起,而且现在神京城差不多都传遍了罢,说南安、北静两家去了贾家,吃了贾家的闭门羹。”甄晴接过橘瓣,轻轻放在嘴里咀嚼着,浆果汁液在玫红唇瓣上浸润而出,愈显得莹润剔透。
甄雪也拿起橙子,轻轻柔柔道:“是我有些冒失了,引着邬婶子去府上请托,见到了贾子玉,他说恩罚悉由上出,他虽为锦衣都督,主审桉子,却做不了主,我想着也是这么个理儿。”
“他不过是拿话堵你而已,你还信了。”甄晴哂笑一声,拿起手帕擦了擦嘴,幽幽道:“上次他还说王爷,竟为皇后宫中姝颜丽色所动,不过是故技重施的托词而已,亏妹妹竟然还信了。”
甄雪秀眉颦了颦,明眸诧异,道:“不是吧,姐姐?”
“这等外朝官儿,最是擅长大言煌煌,一个个说的比唱的都好听,如是那些读书人,更是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了。”甄晴声音清冷,几如山泉激石。
甄雪凝了凝眉,玉容微动,对甄晴之言在心头思量着。
“这贾家说来还是咱们家的老亲,这点儿面子都不给,在金陵,父亲可没少照顾他们,就这般拿话堵你。”甄晴凝眸说着,似有愤然。
甄雪幽幽叹了一口气,道:“在朝为官儿,都不容易。”
“那是妹妹心地好,将心比心,善解人意。”甄晴说着,然后笑了笑,问道:“歆歆呢?”
“大姨。”这时,甄雪女儿水歆在嬷嬷的搀扶下,进得轩室,朝着甄晴唤了一声。
“歆歆。”甄晴看向水歆,笑意繁盛,说话间,抱至怀中嬉闹,小丫头咯咯娇笑着,扎着羊角辫子的脑袋埋在甄雪前襟中。
甄晴抱着水歆亲昵玩闹了一会儿,揉了揉小丫头的头发,对甄雪笑道:“歆歆个头儿又高了。”
“她这个年龄,个头儿原就长得快,一个月一个样。”甄雪笑意盈盈,问道:“姐姐家的淳儿,过了年,我瞧着个头儿也不少长。”
甄晴过门楚王府几年,膝下育有一子,现已四岁,名唤陈淳。
“也长了吧,天天看着,反而不留意。”甄晴笑了笑,拉过水歆的手,笑道:“这闺女儿,我瞧着喜欢的紧,等将来大一些,咱们两家亲上加亲如何?”
“这可得听王爷的。”甄雪梨涡浅笑,并未顺势应着。
甄晴笑了笑,也没说什么,只是道:“有件事儿想和妹妹商量,听听你的主意。”
甄雪见状,摆了摆手,示意嬷嬷抱着女儿下去。
“父亲前日来了书信,说朝廷整顿江南盐务之心甚坚,前不久又派了一位内阁阁臣南下,说不得要查检运司历年藩库。”甄晴压低了声音道。
甄雪秀眉蹙了蹙,低声道:“这些朝堂上的事儿,我也不大懂,姐姐怎么和我说这些?”
分明有些不想听,但又不得不听。
“咱们是同胞姐妹,我不和你说,和谁说?”甄晴盯着自家妹妹,玉容蒙霜,嗔怒说着,旋即又展颜笑道:“再说妹夫如今是军机大臣,又赴北查边,眼瞧着要受宫里重用,正该互相帮衬着才是。”
有时候她在想,如果当初她和妹妹换换,她嫁给北静王,而妹妹嫁给楚王,许她就没有这番劳心劳力,哪怕过了门,还要帮着家族绵延后计。
只是,以妹妹的恬然心性,想来也辅左不了楚王。
“这也是父亲当年选择的缘故了。”甄晴念及此处,心绪未免没有复杂。
太上皇在位时好大喜功,曾六次南巡,甄家作为金陵体仁院总裁,管领江南三大织造局,接驾的重任自然落在头上。
前后一共接驾四次,为了体面风光,自就留下不少亏空来。
正如《红楼梦》原着所载,独甄家接驾四次,却是拿着皇帝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
至于扬州盐商,也曾捐输过不少银两,而彼等与甄家在生意上多有往来,甚至扬州运司藩库结余的银子,每年都要定例借送给甄家。
这就是,江南盐务的水深不见底之缘故,哪怕是崇平帝都在掂量、权衡。
“我的好妹妹,他们要查账,可这些陈年旧账,原就是一笔烂账,怎么经得查?”甄晴拉过甄雪的胳膊,低声道:“可现在宫里的父皇,听了贾子玉还有那些文官儿的撺掇,这是要动真格了,可家里当初也是为了宫里落下亏空来,这他们不能不认账吧?”
其实这话说的对也不对,江南甄家虽有不少银子花在上皇南巡上,但也不少往自己兜里捞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