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2061章

作者:林悦南兮

  范仪道:“王爷,如今的朝堂已无王爷敌手,可以着手准备祥瑞了。”

  贾珩摇了摇头,温声道:“如今时机还不成熟,还要再等等不迟。”

  范仪果然是过来劝进了。

  范仪两道粗眉挑了挑,那双清冷莹莹的眸光清冽几许,道:“王爷,如今朝野上下,皆是王爷党徒和亲信之人,只要王爷登高一呼,就可从者云集。”

  蔡权面色一肃,拱手说道:“京营上下将校,唯王爷马首是瞻。”

  贾珩道:“如今并非良机,倒可不疾不徐,不用太过急切。”

  蔡权问道:“那王爷的意思是?”

  贾珩目光如炬,眺望着远处,说道:“待准噶尔平定之后,应该就差不多了。”

  范仪面色微顿,问道:“王爷是想名正言顺地承接天命?”

  贾珩点了点头,道:“如是人心不服,纵然是坐上那个位置,也会被人指责得国不正,沐猴而冠,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人心是一种玄奇无比的力量,只要认为他得国不正,那么再怎么描绘,都没有了用处。

  范仪道:“王爷如此考虑,倒也是深谋远虑,但也不可拖得太久,乾德幼帝年岁已经不小,再有几年,按制就要临朝亲政,彼时,朝野上下就会有官员为其摇旗呐喊,王爷向来以忠臣自居,彼时,又当如何自处?”

  所谓,吾未壮,壮即生变。

  贾珩举得就是忠臣良将的大旗,就要一直将这个牌坊立下去。

  贾珩默然了一会儿,道:“新帝那边儿,我时常盯着,倒不足为虑。”

  毕竟是自家儿子,在某种程度上,倒也不用太过担忧。

  范仪道:“卫王,那地方上呈报祥瑞之事,是否可以着朱雀卫暗中进行了。”

  所谓朱雀卫,是贾珩让陈潇筹建的四卫密谍之一,独立于锦衣府卫之外,主要吸纳了一些过往白莲教的密谍势力。

  而朱雀卫则是让范仪负责,用以刺探地方府县的不法之事。

  贾珩面色古怪了下,说道:“此事,意到即可,委实不可过度。”

  虽然,他暂时不准备篡汉自立,但这等天命所归的气氛也要烘托起来,起码让天下之人知道她有着这么一个想法。

  或者说,如今的大汉国势蒸蒸日上,也该有上天降下祥瑞以示嘉许了。

  ……

  ……

  金陵,渡口——

  两江总督衙门的大小官吏此刻迎在渡口堤岸之上,等候着新到任的两江总督徐开的船队。

  “来了,来了。”

  此刻,一个对着远方张望着的军将,快跑近前,口中欣喜不已地嚷嚷不停。

  今日是新任两江总督徐开到任的日子。

  众人循声而望,但见河面上,一艘桅杆高立的大船乘风破浪,泛舟而来,船上悬挂着一面刺绣“徐”字的旗帜。

  徐开身为两江总督,这次到来金陵到任,顺道儿也从台湾带来了一些当地的特产,打算与金陵的富商巨贾商谈合作事宜。

  徐开此刻立身在船头,其人着一身绯色官袍,头上戴着一顶黑色乌纱帽,原本那张白皙、儒雅的面容多了几许黝黑和拙实之感。

  其人,两道斜飞入鬓的剑眉挑了挑,眸光逡巡地看向远处的两江官员,心头不由涌起一股万丈豪情。

  自崇平十五年外放河南为地方官,距离如今已经有十年,如今的徐开也不过三十八九岁,却已经是两江总督这等重臣,这等年富力强,可以预见,来日内阁定有一席之地。

  这几年在台湾担任封疆大吏的经历,就让这位徐巡抚多了几许封疆大吏的威严、沉凝气度。

  如今执掌两江这等天下第一重藩之地,徐开心头倒也没有那般怯场,反而要立志做出一番事业来。

  “徐大人来了。”这会儿,两江总督衙门门前的大批官员,围拢近前,向着徐开的旗船靠近。

  但见船只临近,水手放下甲板,徐开也在卫士的簇拥下,下得船只,看向相迎而来的官绅。

  “见过制台大人。”两江的官员,围拢近前,行了一礼道。

  徐开英气眉头之下,眸光逡巡向在场的一众官员,道:“诸位无需多礼。”

  “多谢制台大人。”在场的一众官吏,闻听此言,纷纷起得身来。

  这会儿,为首的官员,道:“徐大人,我等在总督衙堂设了酒宴,”

  徐开那张刚毅、沉静的面容,两道眉头之下,道:“诸位,此地非讲话之所,还请至总督衙堂一叙。”

  在场诸官员起得身来,然后浩浩荡荡地前往衙堂。

  而后,众人在一张漆木条案之后,分宾主落座,而后就有总督衙门的仆人递送上来一盏盏香茗,旋即,转身离去。

  徐开道:“诸位,朝廷委任我为两江总督,还望诸位能够齐心协力,相助于我,共同治理好两江这片广袤土地。”

  下方的一众官吏,闻听此言,纷纷开口应了一声,低声道。

  徐开而后又在总督府赴了两江官员的接风宴,至乾德四年十月,正式履新两江总督之职,开启了长达六年的天下第一疆臣的宦海生涯。

  ……

  ……

  时光匆匆,转眼之间乾德四年的尾巴也悄然过去,乾德五年同样在平静无波地过去,一下子来到乾德六年的春天。

  大汉朝经过近两年的内政治理,愈发蒸蒸日上,首先是新政全面施行,整个大汉都洋溢着一股热情欢乐的气息。

  而后,就是辽东移民实边之事,倒也颇有成效。

  而在一些大汉官员眼中,大汉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是肉眼可见。

  贾珩仍无谋朝篡位之象,真就是一副大汉赤胆忠心的臣子的模样,反而是各地的祥瑞呈报多了一些。

  乾德五年元月,山西巡抚禀告发现龙影,四月,江西发现麒麟踪迹,六月,四川出现五色凤凰,九月,河南开封府官员呈报,整修黄河的河工,发现一老鼍身负河图洛书,而后是禹王鼎。

  嗯,当时的河南开封府尹正是傅试。

  一直到乾德六年春,祥瑞之兆才稍稍偃旗息鼓,但天下之人皆知卫王可承天命。

  而这一日,西北方面一封军情急报,再次打破了大汉朝堂上的宁静。

  准噶尔部与叶尔羌汗国两部兵马,集兵马二十万,浩浩荡荡,进犯关西七卫,兵锋直逼哈密卫。

  宫苑,武英殿——

  在这一刻,内阁阁臣以及军机全班大臣,聚于殿中,相议兵事。

  就在这时,殿门口立着一个面白无须的内监,扯着尖锐的嗓子,高声说道:“卫王驾到!”

  旋即,但见那蟒服青年在一众锦衣府卫的簇拥下,进入殿门口。

  “见过卫王。”以内阁首辅林如海为首的内阁阁臣,内阁次辅赵翼、内阁阁臣柳政、刘祯、谭节快步迎上前去。

  军机大臣如北静王水溶、英国公谢再义,也都相迎上去。

  林如海面色凝重,说道:“卫王,西北出事了。”

  贾珩点了点头,问道:“水王爷,军报怎么说?”

  “准噶尔与和硕特部二十万兵马,分兵掠进,前锋兵马已经攻破了曲先卫、阿端卫,向着安定卫和罕东卫逼近,两卫告急,而哈密卫直面准噶尔部主力十余万。”水溶在一旁接话说道。

  贾珩道:“锦衣府先前也有奏报,情况与之大差不差。”

  锦衣府这段时间一直监视着西北的敌情,贾珩对此并非一无所知。

  贾珩默然片刻,问道:“青海那边儿,抚远将军那边儿怎么说?”

  水溶道:“子钰,抚远大将军金铉递送来消息,青海已经派出六万骑军,驰援哈密。”

  贾珩点了点头,道:“青海方面兵力守御尚可,反击之力不足。”

  在关西七卫的防御构架之中,主要以哈密卫、沙州卫、赤斤蒙古卫为重点,用以屏障西宁,而三卫皆装备了红衣大炮,用以守城。

  水溶问道:“卫王,此次是否派员出兵青海?”

  “自是要派兵。”贾珩说着,道:“英国公,京营方面兵马筹备得如何?”

  谢再义声音坚定而有力,说道:“卫王放心,京营将校士卒枕戈待旦,随时可以出兵。”

  贾珩道:“准噶尔部和叶尔羌两部骁勇善战,又在西域这等适宜骑兵驰骋之地,故而这次,我大汉这次出兵,多用火器,扬长避短,克敌制胜。”

  康熙平灭噶尔丹,就是多用火器。

  贾珩这边厢,凝眸看向一旁的内阁首辅林如海,道:“林阁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次京营出兵,户部方面的粮草供应,不能短缺,定然保障前线大军无虞。”

  林如海道:“子钰放心,户部方面定然保障大军粮草供应无缺。”

  贾珩转眸看向水溶和谢再义,说道:“兵部方面,军甲弩矢仍需供应不缺,不可让大军短了少了什么。”

  水溶道:“子钰,你且放心,兵部方面人手充足,军械兵甲保障供应无缺。”

  贾珩道:“诸位,收复汉唐西域之地,在此一举!”

  其实,从后世角度而言,贾珩的确是有大功于华夏,收复辽东、西域、藏地、台湾,内政方面又以新学治国,科教兴国,将华夏的历史进程提前了几百年。

  这会儿,水溶跃跃欲试道:“卫王,这次出征西域的主将,可曾定下人选?”

  贾珩道:“这次出征的主将,将由……”

  英国公谢再义面色端肃,抱拳说道:“王爷,末将愿意率领兵马攻打西域。”

  他已经是一等国公,如果单凭将来的拥立之功,想要成为郡王,实属不易。

  北静王水溶见此,虽然心头略有失望,但还是说道:“英国公骁勇善战,足智多谋,由其率兵攻打西域,假以时日,定然旗开得胜,大功可成。”

  贾珩道:“这次京营起兵十万,由英国公统率,山海侯曹变蛟为副将,与西宁方面的兵马协同作战,务必扫平西域。”

  想要覆灭两大汗国近二十万兵马,京营起兵十万是必不可少。

  值得一提的是,两大部落是凡成年男子皆上马作战,故而兵力浩大。

第1716章 西北战起

  大汉,乾德六年,春——

  在经过了一年的安定之后,大汉西北再起边事,准噶尔和叶尔羌在西北兴兵向着大汉进犯,大汉方面出兵应对。

  由大汉英国公谢再义为主将,山海侯曹变蛟为副将,率领十万大军,汇合西宁总兵庞师立,共御来犯的准噶尔部兵马。

  贾珩这边儿与武英殿的群臣相议战事之后,不多说其他,向着坤宁宫大步而去。

  宫苑,坤宁宫——

  宋皇后这边儿也已经收到了前方打仗的消息,眉头微蹙,心底忧思。

  西北方面战事再起,朝廷方面要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一个宫女从外间过来,温声说道:“娘娘,卫王来了。”

  宋皇后循声而望,看向那蟒服青年,翠丽如黛的秀眉之下,晶莹剔透的美眸柔润微微,说道:“前面战事,究竟怎么样?”

  贾珩点了点头,温声说道:“已经和武英殿的几位大臣叙说过了,朝廷这两日就会发兵,起兵十万,兵发西域。”

  宋皇后雪肤玉颜的脸蛋儿明媚如霞,温声说道:“十万兵马,这次的战事竟是这样大?”

  贾珩轻声道:“准噶尔与叶尔羌两部举倾国之兵而来,朝廷这次正要一举收复西域。”

  宋皇后道:“前朝这些事儿,本宫也不甚了然,你心头有数就好。”

  贾珩点了点头,近前,一下子拉住宋皇后的纤纤素手,道:“许久不见了。”

  宋皇后雪肤玉颜的脸蛋儿蒙起酡红红晕,轻轻拨着贾珩在身前不停作怪的手,说道:“前个儿,四弟媳妇儿进京,提及四弟想要外放。”

  贾珩默然片刻,柔声道:“怎么好端端的想要外放?我看京兆府被其治理的井井有条。”

  宋四国舅宋瑄在京兆府已经六年了,为官两任。

  宋皇后道:“京中衙门林立,四弟这个京兆府尹也不好做,皆是治安、狱讼之事,而民政反在其次,四弟还是想到地方上做亲民官儿的。”

  贾珩剑眉挑了挑,眸光闪烁了下,问道:“以宋四国舅的资历,调任地方为一任布政使倒也适宜,湖广之地,朝廷打算分行两省而治,设湖南巡抚和湖北两任巡抚。”

  在乾德五年,贾珩对大汉的新政区划进行调整,首先是陕西省,改为陕西和甘肃两省,设巡抚之职。

  这在历史上,其实也是康熙年间发生的事。

  康熙三年,分湖广省为湖南和湖北两省,康熙六年改陕西省为陕西和甘肃两省,康熙七年改江南省(南直隶)为江苏和安徽两省。

  或者说,贾珩通过这等巡抚之制,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好安插亲信党羽。

上一篇:谍海王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