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2007章

作者:林悦南兮

  殿前斗拱飞椽的廊檐上,一个个内阁小吏神色匆匆,捧着书册,进进出出。

  齐昆面容沉静如水,凝眸看向一旁的柳政,说道:“京中最近起谣言,卫王重墨师工匠之学,而轻儒学,未知是何缘故?”

  柳政轻轻摇了摇头,眸光闪烁了下,道:“卫王开恩科,按说应无轻视儒学之意,这谣言不知又是从何而来?”

  齐昆那张直鼻悬胆的方阔面容,不由现出一抹迟疑之色,道:“但是徐光启此人为国子监司业,又领工部侍郎衔,似乎当真是要将工部匠师之学,带至国子监,以传授监生。”

  柳政闻听此言,凝眸看向齐昆,以平静的语气说道:“元辅,徐光启其人也是两榜进士出身。”

  齐昆道:“朝政刚刚平稳,如今又起得这股舆论,京中局势真是让人担忧不胜啊。”

  柳政想了想,问道:“卫王此刻就在府中,要不要派人去询问一下他的意见?”

  柳政入阁之后,将工具人属性贯彻到了极致,基本以贾珩的意志行事。

  齐昆摆了摆手,说道:“大可不必。”

  如果卫王当真倒行逆施,与天下读书人为敌,从此自绝于天下,倒也是一桩好事儿。

  柳政闻听此言,两道浓眉之下,眸光闪烁地看向齐昆,道:“元辅,那都察院和翰林院方面,是否让人提防下,不可再滋事端。”

  经过贾珩的不停血洗,都察院和翰林院人事几经变动,柳政也担心再次引起政潮。

  齐昆道:“让人知会一声吧,只是此事……终究要看卫王是如何做想。”

  如果当真是弃儒从墨,那么只怕不仅是都察院、翰林院、六科这等清贵衙门,如吏部尚书姚舆等人都要站出来反对。

  就在这时,一个内阁小吏快步而来,禀告说道:“阁老,林阁老来了。”

  说话之间,可见林如海身穿一袭青色斑斓士子长袍,云髻以一根木簪子绾起,从殿外快步而来,那张白净、儒雅的面容上,满是凝重之色。

  齐昆迎将上去,唤道:“林阁老。”

  林如海道:“元辅,先前,我已经知会翰林院,思研恩科考试的试题,只是最近京中似起了一阵舆论风波?”

  齐昆道:“林阁老,还是京中提及卫王重墨学工匠之学,而轻视圣贤之道,京中士林为此议论纷纷。”

  林如海儒雅面容上现出思索之色,说道:“方才卫王派人提议,今岁恩科之外,另设明算、明经、明工、明理诸科,同科取士,同时在进士科中,附加策论一卷,以选拔实务之才。”

  齐昆闻听此言,心头一惊,问道:“卫王要改革科举之制?”

  “并非改革,只是崇尚古人。”林如海道:“卫王之意,自隋唐之时,除进士之外,就有诸科待考,如今不过是综学唐宋之制,重新启用诸科,使科举之试更为周备详细。”

  齐昆神情淡漠,蚕眉之下,眸光闪烁之时,也不知在想着什么,道:“如此一来,只怕京城风声愈急,争执之声更为嘈杂。”

  原本现在的士林就担心卫王重墨家之学而轻儒教,不想,卫王更是在关乎大家切身利益上的科举之事上大动手脚。

  林如海凝眸看向齐昆,道:“我正是有此担忧,这几天,邸报上就会登载科举之试的内容,以供考生提前准备应对。”

  齐昆点了点头,面无表情,说道:“既然林阁老无碍,那就照此办理即可。”

  林如海道:“元辅,山东方面,第一批前往关外的移民百姓已经出发,由地方官府派出差役、兵丁沿途护送,以防遇袭。”

  齐昆想了想,说道:“关外移民实边,要谨防移民和本土百姓殴斗。”

  林如海说道:“元辅放心,下官已经交代给出关的官吏,沿途护送,到了辽东之后,依族群、村寨划定居所,同时,拣选军卒护送,弹压不法。”

  齐昆点了点头,温声道:“辽东之地,地广人稀,尤其冬日格外苦寒,我大汉百姓未曾经历过这等气候,只怕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才是。”

  林如海说道:“元辅勿忧,户部方面已有相关考量,对前往关外开垦的百姓,每户给绵五十斤,羊毛十斤,用以帮助百姓在辽东立足。”

  齐昆惊讶了下,说道:“每户五十斤?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户部可能支应得了?”

  林如海沉声道:“朝廷大政方针,糜费再多也在所不惜,户部方面,因为青海、西北等地有不少羊毛进贡,府库堆积如山,倒不用担心物资供应不足,此外,攻灭辽东女真之后,同样有大批貂裘闲置于府库之中,可以视情况发放给山东等地百姓。”

  值得一提的是,棉花此刻尚未引入中国,但贾珩已经派锦衣府卫通过海贸去寻找棉种。

  齐昆说道:“头三年,辽东开垦的局势,仍是艰难了一些。”

  “万事开头难。”林如海感慨了一句,说道:“不过等一切步入正轨,也就是一片平原坦途。”

  齐昆点了点头,并未再说其他。

  ……

  ……

  神京,宁国府,书房之中——

  贾珩与陈潇相对而坐,这会儿,丫鬟近得前来,奉送上一杯香茗,然后徐徐而退。

  贾珩端起茶盅,轻轻抿了一口,问道:“锦衣府那边儿怎么说,有没有提及江南士绅最近在忙什么?”

  “锦衣府那边儿的飞鸽传书说,郝家背后的是南省的那些宗室和国戚。”陈潇朗声道。

  贾珩闻听此言,那张刚毅、沉静的脸上,顿时涌动起阵阵冷冽之色,道:“彼等,对我不满已久。”

  江南的那些前朝国戚,肯定要寻机清理,否则等他将来更进一步之时,就可能联络了江南士绅,在江南之地燃起熊熊战火。

  陈潇低声说道:“你可听到最近,京中出现一股舆论风潮。”

  贾珩问道:“什么舆论风潮?”

  陈潇凝眸看向那蟒服青年,道:“有人说你重视墨家等杂学,而轻视儒学,实在是近小人而远君子。”

  贾珩点了点头,面上不由现出若有所思的神色,道:“这是已经出现学派纷争的苗头了。”

  随着他扛起科教兴国的大旗,那么势必会引起原有既得利益集团的仇视。

  这是儒墨两家的学派之争。

  当然,他前期更多是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在新学门徒还未彻底成形之前,不宜直接与庞大的旧官僚集团直接发生冲突。

  而科学神教之立,同样是圣贤所言的格物致知之道。

  陈潇低声说道:“要不要先避一避,今岁恩科即行扩充其他科目,京中士林势必会再起纷争。”

  贾珩幽幽道:“或早或晚,都少不了这么一遭儿,大道之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

  陈潇问道:“那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贾珩摆了摆手,目光咄咄而闪,说道:“静观其变,无需惊慌。”

  陈潇提醒说道:“只是你要及早做好心理准备,我担心南北士人皆口诛笔伐,蛊惑世人,使你在天下读书人眼中失分。”

  贾珩道:“让锦衣府和内卫的探事都机灵一些,我这次要看看,谁会借机生事。”

  陈潇点了点头,道:“我这就吩咐下去。”

  贾珩道:“你在府里等着,我这会儿就进宫。”

  旋即,起得身来,而是向着宫苑快步而去。

  ……

  ……

第1672章 柳妃:几如金丝雀,困于樊笼中……

  ……

  宫苑,坤宁宫

  正是早春时节,春寒料峭,刺骨的寒风吹动着宫殿的檐瓦,发出呜呜不停的响声,而殿外的回廊上,来来往往的内监、宫女都揣上了手。

  殿中燃着地龙,可见殿中四方热气腾腾,氤氲而向四方散去。

  宋皇后一袭朱红裙裳,云髻端美,落座在玻璃轩窗的暖阁西侧的软榻上,那张白腻如雪的脸蛋儿两侧蒙起彤彤红霞,颇见雍容美艳之态。

  “娘娘,卫王来了。”这会儿,一个女官快步进入殿中,对着宋皇后轻声说道。

  就在这时,宋皇后那张白腻如雪的玉容酡红如醺,粉唇微启,温声道:“宣。”

  不大一会儿,就见一个身形挺拔、英武的蟒服青年,举步进入殿中。

  “微臣见过娘娘。”贾珩默然片刻,斜飞入鬓的剑眉之下,目光咄咄而闪,低声说道。

  宋皇后莹莹如水的美眸凝视着那蟒服青年,道:“卫王请起。”

  然后,丽人挥过一只纤纤素手,屏退了四周侍奉的女官,上下打量了一眼那蟒服青年,问道:“今天怎么想着来看本宫?”

  贾珩道:“这不是上元佳节刚过,就来看看娘娘,娘娘这会儿做什么?”

  说话之间,行至近前,拉过宋皇后的纤纤素手。

  宋皇后轻轻推开那蟒服青年的手,没好气说道:“本宫能做什么?不过是陪着洛儿,看着烟花才是。”

  贾珩说话之间,行至近前,落座在宋皇后之侧,拉过丽人的一只纤纤素手,道:“娘娘,何出此言?”

  宋皇后靡颜腻理的脸蛋儿密布着羞恼,说道:“本宫和洛儿娘俩儿,在宫中一个人过着上元节,见也见不到你。”

  贾珩伸手拥过宋皇后的一侧香肩,然后,也不多说,凑到丽人那粉润微微的唇瓣上,噙将下来,攫取着丽人的香甜气息。

  宋皇后“唔”了一声,眼睫微微垂将下来,两只纤纤素手轻轻揽过贾珩的脖子,享受着那蟒服青年的亲昵和凑近。

  少顷,贾珩问道:“洛儿最近怎么样?”

  宋皇后道:“他最近都是挺好的。”

  贾珩想了想,说道:“洛儿年岁也不小了,你我平常相处之时,也当避着他才是,不能再让他住坤宁宫了。”

  孩子大了,如果看到他和甜妞亲热,只怕会三观崩塌。

  宋皇后点了点头,说道:“我已经让人在含元殿西边儿的景仁宫准备暖阁,以后,洛儿就到那里起居,最近都没有到坤宁宫这边儿的。”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好。”

  说话之间,搂过宋皇后丰腴款款的腰肢,向着里厢帷幔四及的床榻而去。

  也不知多久,宋皇后将丰腴柔软的娇躯依偎在贾珩怀里,声音酥俏刺骨,道:“最近京里怎么又起舆论风波了?”

  贾珩道:“你在宫里都听到了?”

  宋皇后轻哼一声,说道:“略微听到一些风声,最近朝局刚刚平稳,你不要在外面又起风波。”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其实,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宋皇后轻轻“嗯”了一声,说道:“朝堂上的事儿,本宫也管不了,只是不能再闹出什么大乱子了。”

  “你放心好了。”贾珩掌中只觉阵阵丰盈和柔软,心神一时也有些飘远。

  现在的敌手,其实就是江南士绅和陈汉宗室的勋贵,这些人想要弹压、慑服,需要费一番手脚。

  而后,贾珩与宋皇后痴缠了一会儿,并没有在宫殿之中多作盘桓,穿上衣袍,沿着宫墙高立的宫道,向后花园而去,打算去看看甄晴。

  但行不多远,不由一愣。

  但见那四面帷幔垂挂的水榭之中,一个品貌端庄、娴静的丽人,正坐在石凳上静静发呆。

  只见那曲线玲珑的身影正是柳妃。

  柳妃一袭素色广袖衣裙,秀发梳成的美人髻,妍丽无端,此刻坐在重檐钩角,朱红梁柱的凉亭之中,目光眺望着平静无波的湖面,心神怅然。

  “柳妃。”贾珩说话之间,行至近前,温声说道。

  这柳妃不会还是想要跳湖吧?

  听到身后传来的熟悉声音,柳妃猛然扭转过青丝如瀑的螓首,此刻在日光之下,可见肌肤胜雪,明艳不可方物。

  柳妃躲闪开那蟒服少年的目光,问道:“卫王,你怎么会在这里?”

  贾珩说道:“进宫面圣,然后就路过后花园,柳妃在这里做什么?”

  说话之间,来到凉亭,寻着石墩落座。

  见那蟒服青年如此自来熟,柳妃也不知想起了什么,眉眼低垂,樱颗贝齿咬了咬粉润唇瓣,道:“百无聊赖,在此闲坐罢了。”

  自从那天跳湖被救以后,柳妃躲在后宫,无所事事地看湖发呆。

  先前,一些女官还会担忧柳妃再想不开,但一段时间下来,见一切如常,倒也不再提心吊胆。

  贾珩眸光温煦地看向那突然羞怯低眉的丽人,说道:“此地风大,柳妃还请至殿中叙话。”

  柳妃轻柔地“嗯”地一声,不知为何,在那蟒服青年目光注视之下,白腻如玉的脸蛋儿两侧氤氲起两朵红晕。

  两人说话之间,就这样一前一后进入殿中。

  贾珩将肩上披着的玄色披风取下,然后,来到柳妃近前,状其自然地给柳妃的肩头披上,低声道:“天冷,仔细着凉。”

  柳妃感受到那人的体贴,如遭雷击,芳心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暖流。

  尤其是那蟒服青年双手碰及自家肩头之时,柳妃更是心神剧颤几许,芳心深处可谓娇羞不胜。

  贾珩眸光温煦地看向柳妃,看向那张楚楚可怜的脸蛋儿,看着那粉润微微的唇瓣,心头忽而有些起心动念。

上一篇:谍海王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