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1624章

作者:林悦南兮

  而那些集美们,可是要大喊封建,活在大清朝。

  而彩礼却不是封建。

  感受到那少年对自己的痴迷,顾若清玲珑曼妙的娇躯颤栗了一下,那张白璧无暇的脸蛋儿,浮起两朵嫣然红晕,心绪之中羞恼与甜蜜交织一起。

  不怪顾若清,百分之九十八的女人只对百分之二的男人发情。

  ……

  ……

  时光匆匆,就在贾珩与顾若清的耳鬓厮磨中缓缓流逝,在三天之后,贾珩所处的船队,终于抵达朝鲜忠清道,濒临海岸的一座港口。

  朝鲜方面的金海十万勤王联军,此刻就驻扎在忠清道的忠州,由忠清道观察使朴重威与庆尚道观察使李裳,全罗道观察使田思泉,三位道臣率领重兵护卫。

  与位于汉城府的朝鲜军卒,进行菜鸡互啄。

  此刻,李淏的儿子——李渊在忠清道与庆尚道、全罗道联军的帮助下,已经驻陛在忠州府。

  主要是阿济格的主力大军,刚刚已经撤离了朝鲜,只有鳌拜的万余兵马以及桂嗣哲与王京组建的十万仆从军尚在王京。

  此刻,李渊一袭王者冕服,坐在府衙的一张特制的宽大椅子上,少年年纪只有十岁,唇红齿白,尚是冲龄幼童,身旁不远处则是站立着其舅舅张信。

  “日本的大汉水师到了何处?”

  李渊略带稚嫩而清脆的声音,在殿中倏然响起,顿时,让下方的一众大臣的嘈杂之声平静几许。

  暗道,大君年纪虽幼,但字正腔圆,口齿伶俐,已现出一二分的威严神明,天资聪敏之相。

  下方的领议政金堉,年纪五十出头,这位在平行时空在孝宗李淏晚年最为倚重的臣子,一路护送着李渊出了王京,为李氏朝鲜的传承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人面容苍老,目中现出几许莹然之意,拱手说道:“回禀大君,昨日的快马急递,此刻大汉水师已经到了全罗道。”

  驻扎在日本江户的穆胜得知女真入侵朝鲜,当机立断,派遣了一支由汉人水师为主,女真朝鲜兵马与倭国兵马为辅的水师,打算驰援朝鲜。

  但因为路途迢迢,来往不便,以致朝鲜国内乱成一锅粥,兵马还迟迟没有赶到。

  李渊连忙问道:“军报上可有说,大汉派来的水师兵马有多少人?”

  这都是一旁的舅舅张信先前所教授的话语。

  领议政金堉面色一肃,拱手说道:“回大君,来驰援的人马,大约有着两万。”

  此言一出,殿中的一众朝鲜大臣,面面相觑,纷纷议论不停。

  两万人马好做什么?

  先前的忠清、庆尚、全罗三道的联军,兵力高达十几万人,面对女真人仍然力有未逮。

  一时间,殿中的群臣议论纷纷。

  其实,此刻忠州府中的流亡朝廷,其实,还是有一些草台班子的意味。

  或者说,原本就是地方门阀的军卒借朝鲜王京变故,直入中枢,并不知道汉廷如今的军事实力。

  领议政金堉看了一眼殿中众人,苍声解释道:“诸位同僚有所不知,这些都是汉廷的精锐之师,以一当十,不在话下。”

  李渊又转而问道:“卫国公方面,可曾派了信使求援?”

  “回大君,已经派遣了信使前往神京求援。”领议政金堉,那张苍老面容上现出关切之色,高声说道。

  下方的左议政林季,冷哼一声,开口说道:“但至今仍无援兵,却也不知何故?”

  其人原本是庆尚道的尚州牧。

  这时,下方的一位朝鲜大臣,则是朝鲜的现任右议政宋旭,也是前全罗道的全州牧,拱手道:“大君,大汉的兵马已经自边塞出关,大举进逼辽东,行围魏救赵之举。”

  这是实打实的成效,大汉并非没有出兵驰援,而是选择了以自己的方式,拯救盟友于危难之间。

  而且汉廷大兵横跨大洋,浮舟驰援朝鲜,不管是后勤供应,还是发兵时间,本身也不现实。

  换句话说,大汉的表现,无愧于宗主国的情谊。

  金堉拱手说道:“大君。”

  李渊点了点头,温声道:“去打发人看看汉廷的兵马,现在又到了何处?”

  就在这时,就在议事大殿一层层的石阶上,而雪花早已扫净,湿漉漉的恍若通明透彻的玉镜一般,倒映着昏暗、肃杀的冬日天空。

  一个年轻内监,身形踉踉跄跄地来到殿前的廊檐上,那张白净无须的面容上满是喜色流溢。

  “大君,大君,汉廷卫国公的使者到了汉城。”那内监高声说道。

  此言一出,殿中的朝鲜君臣,面色皆是一顿,心头不由欣喜过望。

  “人在何处?”领议政金堉迫不及待地问道。

  不大一会儿,几个内监领着一个身穿飞鱼服,头戴山字无翼冠的锦衣府卫,身后还跟着两个锦衣校尉充当扈从。

  其人,正是贾珩身边儿的锦衣府副千户李述。

  其为国使,朝鲜君臣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

  领议政金堉打量着那锦衣华服的上国使者,苍老眼眸中见着一丝不自然,开口说道:“贵使可是卫国公手下之人?”

  在一双双热切目光的注视下,李述默然片刻,说道:“在下锦衣府李述,在卫国公手下办事,现奉卫国公军令告于贵国,我大汉援军不日就会抵达朝鲜,由卫国公亲自领兵前来,还望诸位前去相迎。”

  在场一众大臣闻听此言,面色怔怔几许,旋即又是心头欢喜起来。

  金堉闻言,更是大喜过望几许,急声说道:“贵使,敢问卫国公现在何处?”

  贾珩的名头在整个朝鲜还是相当响亮的,不知多少曾在朝鲜打出“战神”之名的满清王公贵族贝勒,都纷纷折戟在此。

  李述点了点头,朗声道:“我家都督如今就在港口。”

  此言一出,殿中一众群臣心神微动。

  金堉转过身来,面色恭肃,朗声道:“大君,老臣亲自前去相迎,迎接王师入城。”

  “老师要去海边儿相迎大汉卫国公?”上方端坐的李渊闻言,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幸在一旁的舅舅张信清咳了一声,提醒了下。

  李渊面容白净如玉,脆生生说道:“我那就允老师所请。”

  而后,此事就这般定下。

  李述听着朝鲜文武大臣所议,面上也有几许莫名之色涌动。

  金堉道:“贵使,老朽随着贵使一同前往港口,相迎卫国公。”

  李述点了点头,也没有多说其他,只是一同前去相迎贾珩。

第1370章 卫国公亲自…而来,可当十万雄兵!(三更,求月票!)

  朝鲜

  另一边儿,贾珩在锦衣府卫的扈卫下,来到港口,此刻正值寒冬,纬度高的地域,放眼望去,朔风如刀,可见一棵棵光秃秃的梧桐枝干,孤零零地矗立在原地,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顾若清那双剔透莹莹的清眸,掠过陆地上的皑皑白雪,凝眸看向远处,温声道:“这就是朝鲜?”

  贾珩看向一旁的丽人,笑了笑道:“若清也是头一次过来?”

  顾若清容色微顿,听着那少年的头一次,芳心深处就有几许羞意流露。

  低声说道:“第一次过来,不过,与大汉并没有什么两样。”

  贾珩道:“本来就是文化同脉同源,倒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顾若清秀丽如黛的柳眉之下,凝睇而望,看向那蟒服少年,道:“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人来了。”贾珩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看向远处,低声说道。

  此刻,朝鲜当地的官员,顿时,在一众扈从的陪同下,快步而来,看向那在一众锦衣府卫陪同下的蟒服少年。

  “藩臣下官见过大汉卫国公。”这时,几个朝鲜官员率领一众扈从,快步而来,拱手说道。

  贾珩道:“诸位请起。”

  为首的官员唤作,乃为清州州牧席寿安,其实年岁四十,身形微胖,拱手道:“卫国公,下官这就派快马前往州牧。”

  贾珩温声说道:“先前,我已派遣锦衣府卫前去知会贵国。”

  席寿安苍声说道:“卫国公,还请至城中叙话。”

  贾珩点了点头,道:“诸位前面带路。”

  那位朝鲜官员,而后,也带领着一众扈从,就在前方带路。

  而后,就是大汉兵马浩浩荡荡地随之进入城池之中。

  顾若清细秀明丽的柳眉之下,那双清冷目光逡巡四顾。

  贾珩凝眸看向那位老臣,说道:“席府君,可是说说朝鲜国内的近况。”

  席寿安道:“不瞒卫国公,现在伪朝叛军仗着女真人撑腰,现在就在汉城府,想要与我联军长期对峙。”

  贾珩问道:“先前可有交手?”

  “议政院派出了兵马,与汉城府中的兵马,经过数次交手。”席寿安面色微顿,摇了摇头,苍声说道:“但局势都不太妙,未曾见到丝毫上风,主要是女真人太过凶悍,为几人张目。”

  贾珩道:“女真的兵马好解决,我大汉先前数次大破女真精锐,海州、盖州已经光复,兵马这次就可与其决一死战

  席寿安面现激动之色,感慨说道:“王师已至,我朝鲜就有救了。”

  随着时间流逝,汉军在盖州与海州取得的胜利也渐渐传至朝鲜,极大地鼓舞了朝鲜军民官吏的信心。

  贾珩道:“朝鲜为我大汉藩属之国,两国盟誓永好,解救朝鲜于水火,乃是我宗主之国的责任和义务。”

  席寿安脸上陪着笑,似有几许谄媚之意,说道:“下官略备了薄宴,还请卫国公和金老大人移步,咱们边吃边叙。”

  贾珩随着席寿安,缓步来到后宅之中,贾珩缓缓落座下来,刚毅面容之上,现出一抹思索之色。

  顾若清容色幽丽,讥诮道:“朝鲜士卒竟如此不堪为战,十万兵丁竟难抵女真万人,逡巡而不敢北望。”

  “小国之兵就是这般,况且女真八旗精锐的战力,确是当世一流。”贾珩轻笑了下,说道:“在以往,九边边军面对女真的虎狼之师,同样是龟缩不出。”

  他现在真就是用老李的说法,当他来到新一团的时候,拢共就没几个人,没几条枪。

  顾若清拧了拧秀眉,说道:“好像也就是这几年的事儿。”

  准确地说,就是眼前这人接手整个大汉的兵事以后,整个就不一样了,几乎以一人之力,力挽狂澜于既倒。

  至于治河、巡盐、开海,几乎每一桩每一件,都是在以一人之力帮着大汉续命。

  但凡是有识之士,都能够明显感到这股从摇摇欲坠再到国势蒸蒸日上的莫大改变。

  作为白莲圣女之一的顾若清,自然能够察觉到这种变化。

  百姓的日子是开始好了。

  贾珩温声道:“不说这些了。”

  这样说起来,好像炫耀自己一样。

  顾若清弯弯秀眉之下,美眸凝睇而望,静静看向那蟒服少年,眼神渐渐有些痴痴之意。

  ……

  ……

  翌日,上午时分,一道道暖意融融的日光,照耀在白雪皑皑的大地上,可见一树枝丫倒映在雪地上。

  道道彻骨寒风吹动着屋檐上的皑皑积雪,可见细碎的雪粉轻扬,只见雕花镂空轩窗倒映着明亮剔透的清影。

  厅堂之中,贾珩刚刚用罢早饭,正在看书,忽而一个锦衣府卫,快行几步,进来禀告说道:“都督,李副千户回来。”

  贾珩问道:“现在人在何处?”

  那锦衣府卫道:“回都督,就在县衙之外。”

  贾珩摆了摆手,道:“本官更衣之后,这就就过去。”

  这时,顾若清从里厢款步走出,一袭精美织绣的飞鱼服,说道:“朝鲜的使者到了?”

  贾珩温声道:“到了,我去看看。”

  “我随你一同过去。”顾若清那张清冷玉颜,容色幽幽。

  贾珩点了点头,也没有拒绝,而后,并不多言,向着厅堂快步而去。

  此刻,金堉落座在厅中的梨花木椅子上,手旁的茶几几案上,茶盅之中热气袅袅,散发着阵阵清香芬芳之气。

  就在这时,锦衣府卫拱了拱手,高声道:“卫国公到!”

  正在坐着的金堉,整容敛色,起得身来,看向那蟒服少年。

上一篇:谍海王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