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1595章

作者:林悦南兮

  北静王水溶点了点头,道:“子钰说得在理。”

  众人说着话,华阴县知县笑了笑,借着两人喝茶的空档,插了一句嘴,说道:“北静王爷,卫国公,县衙准备了接风宴,先行移居厢房,一同用些。”

  说话之间,就向厅堂而去。

  待用罢饭菜,已是掌灯时分,灯笼在廊檐上随着秋风摇曳不停,周围静谧一片。

  贾珩此刻拿起一幅舆图,就着一盏橘黄烛火照看着山川地理,眉头时皱时缓,思忖着应对之策。

  自陈汉失去辽东以后,蓟镇与北平已经成为抵挡满清铁骑南下的一道关卡,而女真的防御……其实没有什么防御。

  因为,在过往的时光中,满清则属于占据战略优势的一方。

  就在贾珩就着舆图,查看地理山川,思索破敌之策时,外间传来熟悉的声音,“子钰在屋里吗?”

  贾珩心神不由一诧,抬起头来,转眸看向那垂挂着帘子的厢房,定睛细看,正是北静王水溶。

  伴随着北静王水溶的影子,在屏风上由长变短,北静王水溶进入厢房,看向那蟒服少年,笑道:“子钰,这会儿还在看舆图呢?”

  贾珩道:“夜中无事,在此思量一下制敌之策。”

  北静王水溶好奇问道:“子钰最近可有什么新的计策?”

  贾珩放下舆图,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女真疆域海岸线上并无多少防备力量。”

  所谓漫长的海岸线,不是想要防备就能防备的,满清想要在沿海修建炮台以及堡寨,需要经年之力,并非一日之功。

  北静王水溶点了点头,低声道:“先前,军令已经发往江南水师,应该要不了多久,江南水师就能赶赴天津卫。”

  自然不可能等到了天津卫以后,再行调拨江南水师,那就太过贻误战机了。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水师出兵辽东只是一部分,如果战机合适,自蓟镇与山海关出兵,就可拿下盛京。”

  北静王水溶剑眉之下,目光微顿几许,低声说道:“子钰,那边关的镇兵可堪重任?”

  贾珩道:“如果战机出现,即刻调拨京营兵马。”

  北静王水溶点了点头,然后,落座下来,看向那少年,默然不语。

  显然方才所言,无非是…废话铺垫,用来暖场之用。

  贾珩也没有询问,而是端起茶盅,轻轻抿了一口杯中茶水,此刻灯火如水一般扑打在少年那刚毅、沉静的面容上。

  北静王水溶两道剑眉之下,目光幽幽地看向那少年,冷不防说道:“子钰……我那孩子是你的吧?”

  贾珩:“……”

  这北静王是要与他摊牌了吗?

  贾珩皱了皱眉,“啪嗒”一声,迅速放下手中的茶盅,说道:“王爷,莫非是失心疯了,竟出此疯言疯语?”

  这种事儿,他但凡只要犹豫一点儿,都是瓜田李下,引人疑窦。

  北静王低声说道:“我向来子嗣艰难,几年膝下无子,这几年更是出海征战,而谁知道,王妃这几年竟然有了孩子。”

  贾珩冷笑一声,说道:“王爷怕不是忘了,我同样子嗣艰难,府中两房夫人过门儿许久,尚无子嗣。”

  贾珩此刻目光淡然、冷峻,倒是让北静王心头打了一个问号?

  难道他怀疑错了?

  贾珩皱了皱眉,抬眸看向那北静王,说道:“王爷说自己子嗣艰难,但子嗣多少,系属天命,许是上天眷顾,王爷枯木逢春,死灰复燃,也未可知。”

  这北静王此言多半是想要诈他,纵然不是诈他,只要没有证据,这种事情打死不能承认。

  北静王水溶一时间,默然不语。

  原定的对方惊慌失措的反应,而自己趁机要挟……

  贾珩默然片刻,说道:“王爷方才之言,我权当没有听见,还请回吧。”

  说着,拿起手里的舆图,看向其上的地理山川。

第1349章 既是复仇之战!也是灭国之战!

  华阴县城,后衙

  贾珩此言一出,北静王水溶却是愣怔当场,心头却不由陷入了自我怀疑,打量着那蟒服少年,试图看出那人脸上的神色变幻。

  但水溶却见那蟒服少年眉头紧锁,只是一副目光冷厉的样子,显然酝酿着雷霆怒火。

  子钰倒并非是做了亏心事的心虚样子。

  贾珩此刻也没有多做解释,因为这种事越解释,越是欲盖弥彰,所谓越描越黑,不外如是。

  水溶定了定纷乱的心绪,说道:“子钰,方才,倒是我莽撞失言了。”

  北静王水溶而后也不多言,朝着贾珩拱手一礼,低声道:“子钰可在此思量破敌之策,小王先行告辞。”

  贾珩道:“王爷慢走。”

  水溶说着,也不多言,快步之间,出了厢房。

  贾珩压下心头的一些纷乱思绪,目光幽晦几许。

  暗道,幸亏他演技精湛无双,这才没有漏了馅儿。

  其实,北静王水溶应该是最容易发现的,毕竟自己身子有没有什么问题,自己心里最为清楚。

  贾珩还不知道,在京城还有一场“东窗事发”的事故,幸在履险如夷地度过,没有酿成什么祸乱。

  真就应了那句话,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只是或早或晚而已。

  贾珩而后拿着一副舆图,继续思量着制敌之策。

  一夜再无话。

  ……

  ……

  第二天,天光大亮,东方天穹上方,一轮火红大日喷薄而出,可见朝霞万道,绚丽似锦。

  贾珩则在华阴城用过早饭之后,并没有多做盘桓,而是着人唤上水溶,再次出发。

  两人自是当作无事发生一般,似乎昨晚的事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就这般,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就是半个月过去。

  这一日,贾珩以及水溶并众锦衣府卫来到了北平府。

  这座古城,城墙巍巍,屹立千年,而城门楼的一根根朱红梁柱,则可见箭矢痕迹,清晰可见。

  而屋檐上黛瓦乌青,恍若水光漉漉而过。

  而城门洞附近,已经站满了北平经略安抚司以及北平府的军政要员。

  这座北平经略安抚司的帅司衙,还是当初崇平帝听从了贾珩所言,而在北平所设。

  第一任帅臣乃是兵部尚书李瓒,后来邹靖权知安抚司事务,大抵是大半年,因为边务调度不力,神京中枢将经略安抚司的帅臣改换为河南巡抚——忠靖侯史鼎。

  此刻,北平经略安抚司的忠靖侯史鼎,已经早早得到贾珩以及北静王水溶前来的消息,此刻率领一众安抚司将校,迎出城外。

  见到那一面刺绣着“贾”字旗帜下的蟒服少年,史鼎率领一众将校,迎上前去,道:“卑职见过卫国公。”

  贾珩此刻手挽缰绳,翻身下马,凝眸看向忠靖侯史鼎,说道:“史侯还有一众将校,快快请起。”

  而后,近前,搀扶起忠靖侯史鼎的胳膊,说道:“史侯,先前神京一别,也有一二年过去了。”

  史鼎点了点头,低声道:“是啊,一年多未见,卫国公同样风采依旧。”

  两人寒暄着,忠靖侯史鼎,转而看向一旁的北静王水溶,说道:“水王爷这趟也过来了。”

  水溶笑了笑,说道:“这次主要以水师为主力,也过来助卫国公一臂之力。”

  而后,在忠靖侯史鼎的引荐下,贾珩与北静王水溶与在场一众水师将校叙话。

  几人说着,而后也不多言,向着北平府城行去。

  一路上,忠靖侯史鼎开始介绍着北平城的防务。

  “城中兵马主要还是以步卒为主,骑军拢共不多,这些年与女真厮杀,主要是以守御为主。”史鼎骑在马上,一路上介绍着北平府的基本情况。

  大汉的骑军数量整体也不多,主要集中在京营。

  贾珩沉吟片刻,说道:“北平府城乃是大城,又为燕赵平原门户,城墙上的兵马防务要慎之又慎。”

  忠靖侯史鼎道:“子钰所言甚是,如今兵马经过先前李阁老的整饬,军纪严明,我到北平府以后,加大了军卒操演力度。”

  贾珩点了点头,再没有多说其他,而是与忠靖侯史鼎进入帅司衙门。

  此刻,帅司衙门——

  贾珩在主位上落座下来,下方落座着一众北平经略安抚司的将校,当然还有一些文吏,如负责后勤军需事务的经略安抚副使邹靖等人。

  贾珩落座在帅案之后,目中现出思索之色,道:“满清的兵马,最近可有什么最新动向?”

  忠靖侯史鼎道:“女真近来在关外,铁骑巡查,往来如风,监视我北平方面的动向。”

  这时,下方负责刺探情报的军情司将校,也是锦衣府驻北平的负责人,其名符伯琛,此刻出列,抱拳说道:“都督,满清高层方面派出铁骑,大概七八千人,主要是监视我关内兵马调度,以防向朝鲜方面派兵增援。”

  贾珩点了点头,问道:“山海关与北平方面,可曾与这支满清八旗铁骑交手?”

  忠靖侯史鼎道:“未曾,因为朝廷军机处严令,如无大事,不得率兵擅出。”

  因为满清这些年一直在兵力精锐层面,压制着汉廷,所以无事,边将不得擅自出兵,开启战端。

  贾珩不假思索,吩咐道:“着山海关方面的副总兵曹变蛟,率所部铁骑出塞与这支女真铁骑交手,我汉家兵马,不能一味畏怯满清兵马,总要出塞与女真交锋。”

  其实,这就是战略局面转变太过迅速,大汉上下的一众文武边将的心态,还没有转过来。

  忠靖侯史鼎应了一声,然后吩咐着不远处的书吏前去派人传令。

  史鼎点了点头,道:“子钰所言甚是,我大汉兵马是不能再一味畏惧草原上的满清八旗骁锐,也当勇于出击。”

  贾珩问道:“北平经略安抚司,现有兵马多少?”

  史鼎沉吟片刻,说道:“都司拥兵马四万五千,如果算上保定方面的兵马,大概也在十余万,如今的兵马多在蓟镇。”

  而后,史鼎又唤着手下众人给那蟒服少年,开始准备接风宴。

  贾珩与北静王水溶入席而坐,在忠靖侯史鼎的招待下,用罢饭菜,而后回转厢房议事。

  贾珩转而问道:“城中可有战船?”

  史鼎想了想,说道:“城中有一些舟船,但数量不多,天津卫方面因为濒临海岸,倒是有着舟船。”

  贾珩点了点头,道:“天津卫应也有舟船水师了。”

  天津卫,下设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等军事建制,其城墙乃是前明成祖朱棣下旨修建,而后延续至今。

  忠靖侯史鼎默然片刻,问道:“卫国公,朝廷这次用兵,可是要一举扫灭辽东?”

  所谓,中枢台阁之中流传的关于将要平灭辽东的传言,随着时间过去,已经渐渐传至地方。

  如果有了战事,那就意味着立功机会,这对史鼎而言,无疑又是一次为子孙挣下基业的机会。

  贾珩道:“目前只是水师用兵,阻遏朝鲜为女真侵食,不过北平方面,仍要厉兵秣马,以策应战机。”

  忠靖侯史鼎点了点头,说道:“子钰放心,北平方面,将校兵卒最近都会加强操演,应对边事。”

  贾珩而后,也不再多说其他,转眸看向一旁的北静王水溶,问道:“水王爷,派人询问江南水师此刻开赴到了哪里。”

  北静王水溶点了点头,道:“小王这就派人询问。”

  贾珩又看向忠靖侯史鼎,点了点头,道:“史侯,将北平府城的丁籍簿册以及钱粮账册等诸般汇总,送至我的房间,明日我要校阅兵将。”

  忠靖侯史鼎闻言,应了一声,然后告辞离去。

  贾珩到北平府城的一夜,就如此平静无波地过去。

  ……

  ……

  朝鲜,王京

  正是傍晚时分,残阳如血,辽阔而广袤的平原之上,原本葱郁而茵茵的草丛已经见着丝丝缕缕的枯黄之意。

  又是一个秋天。

  满清精锐已经围城有着六七日过去,此刻,城墙上下已经弥漫着不少猎猎血腥气。

  断壁残垣以及断裂的刀枪、箭蔟随处可见,城门楼下方,朝鲜御营大将李浣,在一众亲兵的扈从下,沿着城墙,巡查着守城的兵丁。

上一篇:谍海王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