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1388章

作者:林悦南兮

  毕竟,纵是少女再是不谙世事,现在也经了人事,也知道这般无媒苟合,已为世人所不容。

  贾珩伸手轻轻抚着少女身前的大片雪白肌肤,只觉心头熊熊火焰方熄灭下来,低声道:“林妹妹,我有些累了。”

  黛玉:“……”

  什么意思?

  这时,那少年却在自家耳畔低语几声,黛玉一张粉腻如雪的俏丽脸颊,近乎彤彤似火,颤声说道:“珩大哥怎么能那般?”

  乾坤颠倒,实在不成体统。

  贾珩轻轻拍了一下那远不如凤纨浑圆的酥翘,却引来少女嗔怒以视,又附耳低语几句。

  黛玉罥烟眉微蹙,熠熠星眸瞪大几许,绮韵流波的美眸,似是有些不可思议,低声道:“珩大哥,这……”

  这也太作践人了。

  不过鉴于方才不成体统,似乎也是一场作践,少女那巴掌大的脸蛋儿绮艳如霞。

  然而,少女还未说完,却被贾珩烙了个饼子,自秀颈缠绕的红绳系成了一个蝴蝶结。

  黛玉刚要说话,忽而琼鼻轻哼一声,贝齿咬着樱唇,一颗芳心不由羞怒交加。

  也不知多久,似乎到了后半夜,贾珩轻轻拥住黛玉的绵软娇躯,只觉阵阵馥郁芬芳在鼻翼浮动不已,低声说道:“妹妹。”

  黛玉咬了一下贾珩的手,明亮剔透的粲然星眸恍若一泓清泉,嗔怒道:“珩大哥就会胡闹。”

  方才也不知什么滋味,听到那潇湘竹节不停折断的声音,既觉得羞耻,又有些……难以言说的感触。

  贾珩而后也不多说其他,面色微顿,低声道:“妹妹,天色不早了,咱们早些歇着吧。”

  黛玉玉颜明丽,轻轻应了一声,然后将螓首依偎那少年怀里,不多久以后,耳畔就传来均匀的呼吸声。

  贾珩心头不由涌起一股说不出的安宁之意。

  翌日,天光大亮,道道金色晨曦照耀在院墙之内,透过窗棂,照耀在帷幔四及的床榻上。

  贾珩转眸看向枕边儿的少女,轻轻捏了捏那少女的粉腻脸蛋儿,继而耳畔传来一声“嘤咛”,旋即星眸睁开些许,在这一刻明亮剔透,犹如星辰。

  只是眉眼之间涌起羞恼之意,轻声道:“珩大哥,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贾珩温声说道:“巳时了,妹妹,咱们先起来吧。”

  也是昨晚两个人在一起折腾的有些久了。

  贾珩说着,伸手搀扶起黛玉,只觉少女绵软如玉的娇躯轻盈无物。

  而后,贾珩又去唤了紫鹃过来,说道:“伺候你们姑娘起床。”

  紫鹃红着一张红扑扑的脸蛋儿过来,然后服侍着黛玉起身。

  黛玉穿好衣裳,星眸盈盈如水,似有潇湘烟雨雾气润生,柔声道:“珩大哥今个儿还有公务吗?”

  贾珩低声道:“今个儿准备将安徽军屯的田亩账册梳理一番。”

  先前从兵部抬走了一些安徽军屯的田亩清册,这几天正是拿出来审阅一番。

  黛玉正要起身,忽而罥烟眉微微蹙起,那张妍丽、明媚的脸颊晕红团团,不由嗔恼地拍了贾珩一下,星眸中光芒闪烁。

  似在说,伱干的好事儿。

  贾珩也没有多说其他,与黛玉一同用过早饭以后,然后神情默然地起身去了书房。

  此刻,宁国府,后院书房之中——

  探春与甄兰已在书房中等候许久,忽而这时,两双或英媚、或明亮的眸子,抬眸见到贾珩,欣喜地唤道:“珩大哥。”

  贾珩点了点头,温声说道:“三妹妹,兰妹妹,你们吃过早饭了没?”

  探春英丽脸蛋儿上满是欣喜之意,轻声道:“珩大哥,刚刚已经吃过了。”

  贾珩笑了笑道:“三妹妹正好过来,帮我整理一下屯田清册的资料,等会儿我要查看一番。”

  甄兰恬静玉容上流溢出丝丝缕缕欣喜,柔声说道:“珩大哥,我也过来帮忙吧。”

  贾珩点了点头,道:“嗯,过来吧。”

  而后,甄兰与探春帮着贾珩将在地上的箱子中的簿册,重新整理一番。

  甄兰道:“珩大哥,这些军屯田亩清册,看着有些多,不如找个书吏,点查一番,如何?”

  贾珩道:“我刚才已经让人去锦衣府相请书吏过来。”

  甄兰低声说道:“军屯事涉全国,积弊之深,并非一日之功,珩大哥打算从安徽都司屯田入手吗?”

  可以说,这位眉眼五官肖似甄晴的少女,一有机会就向贾珩展示自己在政治方面的独特见解。

  贾珩道:“安徽只是开始,后续整治军屯之事,在诸省还当有所推行。”

  甄兰清丽玉颜上渐渐现出一抹忧色,温声道:“事关地方卫所,牵涉众多军将,珩大哥还是多多慎重才是。”

  贾珩低声道:“兰妹妹放心,我会注意的。”

  探春在一旁听着两人叙话,英媚的双眉蹙了蹙,清眸之中现出一丝艳羡。

  最终在心底轻轻叹了一口气。

  ……

  ……

  乌奔兔走,日升月落,不知不觉,自上元佳节以后,时光匆匆,转眼就又是三四天的时光过去。

  贾珩在这几天特意没有去寻宫苑中的那位丽人,而是往来于宁荣两府以及晋阳长公主府之间。

  崇平十七年,正月十九。

  前往安庆府衙的官道上,融化后的雪水横流四溢,道路泥泞不堪,而近百骑衣甲鲜明的骑士,挽着缰绳,快速而来,簇拥一道蟒服少年的身影。

  其实,在平行时空的满清,自康熙年间,拆分江南省分置安徽、江苏两省以来,因为安庆所在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难以辐射皖北等地。

  是故,安徽等地三司官员就暂且将官署寄居在南京办公,虽被两江总督、江苏巡抚多次催促,但仍是羁留南京,所以“徽京”之称,古来有之。

  如同却把杭州作汴州的“豫杭”一般。

  而满清之时的安徽官员一度曾想将府衙驻扎在合肥县,但始终未能如愿。

  故而,如今大汉新设衙辟署的安徽一省,府衙则是设在安庆府,组织架构以及官署办事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

  所谓,威信不立,虽令不从,自然太平府卫指挥使与都司顾左右而言他,也就不足为奇。

  如是李守中请王命旗牌杀人,倒也能立一下威严来,但毕竟是清流出身,缺乏一些霹雳手段。

  贾珩则在大批锦衣府卫的陪同下,来到这座临时官衙。

  安徽巡抚李守中以及大批三司官员,一袭各色官袍,几乎黑压压地迎候出来,远远看向那少年,拱手齐声说道:“下官等见过卫国公。”

  贾珩除卫国公之爵外,尚是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军机大臣,并非单纯的国朝武勋。

  而安徽都司都帅岳泰,在早春清晨的寒风拂面之时,心底却不由起了一阵凛然寒意。

  而其他安徽布政使等人,目中也有几许凝重。

  这位李大人,难以斩开掣肘,就请动了这位当朝武勋。

  贾珩在锦衣亲卫李述的陪同下,“刷”地下得马来,伸手扶住李守中的胳膊,一出言就似是呵出了团团热气,高声道:“诸位,今个儿天冷儿,都免礼吧。”

  众人纷纷起得身来,有一些熟悉贾珩的还好,而安庆府本地官员,脸上则是有几许讶异。

  这卫国公,真是年轻的过分了。

  李守中伸手相邀,低声说道:“卫国公,还请至官署之中说话。”

  贾珩点了点头,也不多言,随着李守中以及岳泰前往官署。

  此刻,官厅之中炉火熊熊,除却三司官员外,还有一些巡抚衙门的书办,垂手侍奉,大气都不敢喘。

  贾珩没有落座在巡抚的主座上,而是在一张靠背梨花木椅子上落座下来,仆人近前,奉上热气腾腾的香茗,然后弯腰徐徐退去。

  贾珩将茶盅品了一口,“啪嗒”放在一旁小几上,在寂静不已的厅堂中显得颇为瞩目。

  少年弯弯剑眉之下,一双锐利如剑的目光,扫过衙署中的诸位官员,轻声说道:“年前年后,圣上在京中多次颁布诏旨,督促新政,安徽也在试行新政之列,如今田亩清丈多有不顺,新政之事几近停滞不前,诸位身为安徽地方父母,代天子牧守一方,可知圣意否?”

  此言一出,官署厅堂中,宛如一股寒风吹过,在座一众诸官员,脸上皆微微色变。

  第二更估计写不出来了,主线剧情还是有些卡。

第1199章 宋皇后:……故意不来看她!

  安徽,安庆府

  一众落座在梨花木椅子上的安徽官员,面容皆是微微色变,一时之间,如坐针毡,背渗冷汗。

  贾珩沉静面容之上煞气腾腾,两道锐利目光逡巡过下方一众安徽三司的官员,沉声道:“安徽都司都指挥使,岳泰何在?”

  这时,从梨花木椅子上起身得一个中年武官,其人肚子高高腆起,那张油光满面的脸庞现出丝丝惊惧之意,拱手道:“下官岳泰,见过卫国公。”

  贾珩面色淡漠,冷声道:“岳都帅,太平府卫指挥使谢建,其人侵占军屯粮田,在卫所之内横行不法,于两江总督衙门拣派干吏清丈田亩之时,纵容手下士卒打伤官吏,更于巡抚衙门察问之时,知法抗法,岳都帅,你可知此事?”

  听着那少年疾言厉色地质问,岳泰心底不由震撼莫名,抱拳说道:“卫国公容禀,谢建本人为卫指挥使,掌太平府卫所军屯粮田事务,纵要清丈田亩,按制也当由兵部拣选干吏梳理事务。”

  说到此处,抬眸观察了一眼贾珩的神色,续道:“先前巡抚衙门派人清丈田亩,军卒粗鄙,对巡抚衙门小吏颇为无礼,是故,双方发生口角,而巡抚衙门派人察问,因卫所尚有断事司,以官员掌理刑名,并非有意推搪,还请卫国公明察、善断。”

  贾珩沉吟片刻,厉声道:“巡抚抚理一省军民事务,自然有权过问本省军屯事务,何况督问新政乃是国策,据安徽巡抚所禀,改由都司出面,提讯相关案犯,为何如今案犯仍未到案?安徽都司为何没有派断事司刑吏随同查察?尔岳泰是何居心?”

  岳泰面色倏变,心底忽而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拱手道:“下官……”

  贾珩沉吟许久,冷声道:“岳都指挥使,你可是原安庆府的卫指挥使吗?”

  当初,江南分省安徽之后,巡抚以及三司官长人选当中,因为,贾珩已经举荐了李守中担任一省巡抚,而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就没有插手,反而是由当地官员逐级拣选。

  故而,这岳泰其实不是贾珩统帅的江南江北大营出来的将校,而是安徽都司系统拣选出来的官吏。

  岳泰愣怔了一下,叙道:“下官先前曾是安庆府卫指挥使。”

  贾珩道:“安庆卫,屯田两千四百五十三顷,每年向兵部交给的粮饷多少?不过米粮两万单”

  岳泰道:“卫国公,近些年天灾连绵了,下官……”

  贾珩打断其人话头儿,冷声说道:“岳泰贪墨军屯粮田,纵容包庇部属,于朝廷国策施行敷衍塞责,来人,扒了他的官服,下去佩刀!”

  “是。”

  周围身穿飞鱼服,腰配绣春刀的锦衣府卫,面色一肃,高声应诺。

  然后,就近前打了岳泰头上的官帽,扒去岳泰的武官袍服。

  贾珩凝眸看向面色默然的李守中,暗道,对付这等人,我只示范一次。

  其实,李守中也就是没有担任过地方官,所谓灭门的县令,破家的知府。

  至陈汉崇平年间,巡抚已经渐渐成为事实上的一省头脑,可以请王命旗牌,威压三司。

  也就布政使因为大小相制之策,还能分庭抗礼几分。

  岳泰此刻面容不由倏变,挣扎着正在按着肩头的锦衣府卫,脸红脖子粗,说道:“卫国公,岳某是朝廷命官,身上的官位乃是朝廷授予,你有什么权力拿办本官?”

  贾珩面色一肃,冷声道:“本官奉圣上所命,执天子剑督问新政,凡有阻碍新政者,皆有酌情处置之责,你于朝廷推行国策之时,推搪敷衍。”

  岳泰还想稍稍挣扎几下,但却被周围几个府卫按着两侧的胳膊,说话之间,快步带出外间。

  而厅堂中的安徽官员,皆是脸色难看,面如土色。

  看向那威福自用、杀伐果断的少年国公,心底不由一阵惊惧莫名。

  贾珩看向在场一众安徽官员,最终看向随行而来的董迁,沉声道:“董将军,由你暂领都司兵马。”

  董迁抱拳称是。

  李守中两道浓眉之下,目光震惊地看向那雷厉风行的少年,心底也有些震动。

  一省都司,却是说拿下就拿下,这是何等的权势煊赫,何等的威福自用?

  只是这样,或许会有科道言官弹劾?

  弹劾难免有之,但完全站不住脚。

  眼前之人是军机大臣,本来就直管都司,又得督问新政之权,拿下一省都司,而后上疏弹劾,当在情理之中。

  贾珩面色阴沉如铁,冷声道:“新政乃是朝廷国策,因江苏一省,内有皇亲国戚无数,勋戚尚能理解朝廷大义,而安徽地方士绅仍在阻碍新政,乃至蔓延至军中屯田事务。”

  此言一出,下方的诸位安徽官员,心头不由都是一凛。

  朝廷这是要动军屯了,纵然地方卫所敢于闹事,但有眼前这位能征善战的卫国公在,想来也翻不出任何大的浪花。

上一篇:谍海王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