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1284章

作者:林悦南兮

  贾珩看向尤三姐,笑道:“今个儿,真是艳比花娇。”

  尤三姐道:“老爷,喝交杯酒吧。”

  贾珩轻轻唤了一声,然后拉过尤三姐的手,二人饮起交杯酒。

  就在贾珩纳妾之时,宫苑之中——

  崇平帝也听完戴权禀告了贾珩纳妾一事,诧道:“这妾室又是怎么回事儿?”

  戴权低声道:“回禀陛下,这尤家姐妹原是贾珍的妻妹,后来贾珍因罪失爵以后,就一直借居在宁国府,说来,如今也有两三年了,”

  崇平帝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说道:“原来如此,怪不得……”

  怪不得先前求封诰命夫人。

  戴权小心翼翼道:“听说这还是秦氏主持操办的,秦氏刚刚生过孩子,诞下一个千金。”

  崇平帝感慨道:“这秦氏倒是有心了。”

  这一看就是因为身子不方便,拉了尤家姑娘来固宠。

  “这个贾子钰,以往朕怎么没看出来。”崇平帝忽而喃喃说道。

  戴权心头一紧,不敢应这话。

  崇平帝摇了摇头,拿起奏疏,头也不抬道:“赏赐秦氏镀金线缎、金线缎、洋花缎、粧缎各二疋,待明日一早儿,召贾子钰进宫问对。”

  也不能总是惦念着纳妾,南方新政以及剿寇最近也不大顺利。

  戴权连忙应了一声,道:“奴婢这就吩咐人去办。”

  崇平帝忽而冷不防问道:“乐安郡主,这些年都去了哪儿?”

  戴权道:“乐安郡主这些年的去向倒没有查清,但其偶然至宁国府为厨娘,而后为卫国公赏识,选进锦衣府,后来帮卫国公在南方对付多铎,前往北疆打仗,后来又跟着卫国公去了西北,为卫国公倚为臂膀。”

  崇平帝面上若有所思,摆了摆手道:“乐安郡主原通兵事,先这样吧。”

  戴权应了一声,徐徐而退。

  ……

  ……

  南波湾,鸡笼山

  用木石搭就的山寨之中,一辆辆独木轮推车进进出出。

  而山寨之中,挂着一面杏黄色旗,“替天行道”四个大字,随风飘扬,土石垒砌的隘口之上,黑黢黢的洞口依稀可见,正是红夷大炮。

  此地,正是海上杨禄、杨阔兄弟的匪巢。

  自崇平六年以来,荷兰与刘香、杨氏兄弟,李魁齐等众巨枭联合,打败了郑国桂、李国助以后,荷兰驻台湾总督普特曼斯与一众海寇巨枭达成和平协议,共治南波湾。

  或者说,用几方海寇势力互相牵制汉人,以维护治所在安平——荷兰人的超然地位。

  而荷兰人与葡人一样,皆被福建当地汉廷官员视为红夷。

  此地渐渐成了红夷与海寇的盘踞之所,走私以及劫掠成为闽海当地百姓的家常便饭。

  当多铎联络海寇被官军击败之后,江南水师以及杭州、宁波等地的水师清剿闽浙等地的海寇势力,为海关商贸扫清了部分障碍,但荷兰红夷擅设钞关,与海寇明暗配合劫掠大汉客商。

  因此,来往客商还要多交一份儿买路钱,在大汉开海以后,严重阻碍了大汉海关商贸的蓬勃发展。

  整个鸡笼山范围,随着闽地饥民以及流亡在外的匪盗,以及吸纳流亡至南波湾的日本浪人,刘香、杨氏兄弟、钟斌等大大小小团伙,拥兵近十万,战船三千余艘。

  江南水师与其交战几月,双方战事互有胜负。

  此刻,山寨聚义厅内

  众人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一派气氛热烈的模样。

  杨禄,杨策,杨阔三兄弟在虎皮交椅上坐下,下方一众头目,皆举杯共饮。

  杨禄脸膛上因为海上风吹日晒,黢黑干燥,感慨说道:“官军这次终于是退了,年前终于能消停一段时间了。”

  “这都进入冬季了,官军他们占不到便宜,也只能退了。”杨阔灌了一口酒,笑着说道。

  进入深秋后,随着逐渐接近冬天,天气愈发寒冷,喝一口酒,身子都为之暖了许多。

  杨策道:“官军这次还是与以往不同的,这次我们的弟兄伤亡也不少,这还是只出动了一部分水师,粤海那边儿还有不少水师,如果两路夹攻,我们这一仗更不好打。”

  先前,集合了江北水师以及江南镇海卫,又招募了水卒江南水师约三万五千人汇合杭州、宁波两地水师两万五千人,共计六万余人,双方在海上大战,最终谁也没有讨得便宜。

  杨禄目中现出忧虑,说道:“就怕官军再调集重兵,卷土重来。”

  “怕什么?实在不行还有荷兰的红夷,让他们也出兵共抗官军。”杨阔不在意说道。

  杨策说道:“兄长,还是得联络多方,共抗官军才是。”

  杨禄问道:“刘香那边儿怎么说?”

  在盘踞在湾湾的众多海寇势力中,刘香因为最早与荷兰人交好,打败郑国桂,因此势力最大,手下徒众最多。

  下方一个中年书生说道:“大当家,刘大当家说,汉廷最近在西北用兵,先前已经吃过一场败仗,纵然大胜,怎么也要休整个一年半载,我们再招纳闽地的逃亡流民,募集水手,积极备战,汉军拿我们也没有什么法子。”

  杨禄皱眉道:“汉廷在西北征讨蒙古人,先前吃了败仗,十万大军折损进去了,竟然还能打赢,这个卫国公不愧是打败了多铎他们的人。”

  随着时间过去,大汉卫国公的威名已经传遍了整个海疆,尤其是多铎以及当初众海寇仆从军的下场,让远在湾湾的杨禄等人也心神莫名。

  不大一会儿,外间一个身形魁梧的汉子,高声道:“大当家,人来了。”

  杨禄放下酒盅,低声说道:“走,随我去迎迎。”

  来者是一位汉人,其为石廷柱,本身也是女真汉军旗的都统,身旁还跟着女真八旗的兵丁,一见几人,拱手笑道:“石某见过几位大当家。”

  杨禄道:“石将军好。”

  在之前已经磋商过几轮,因为女真最近要购置一批红夷大炮,就派了石廷柱跨过重洋前来与荷兰人洽谈。

  双方寒暄着进入厅堂。

  杨禄问道:“石将军与荷兰人谈的如何?”

  当初还是杨禄引荐石廷柱给荷兰人。

  石廷柱道:“已经购置了一批大炮,后续会派匠人过来学制艺,至于辽东海贸之事,只怕汉廷还会阻挠。”

  推荐一本书《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穿越水浒传的搞笑文,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摧残一下幼苗,哈哈。

第1124章 晋阳:龙凤胎,这是怎么痴缠出来的

  鸡笼山

  杨禄听完石廷柱所言,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有红夷大炮,以后再攻打汉廷的城池,定然如虎添翼。”

  他听说,那清国老皇帝就是被红夷大炮轰杀的。

  石廷柱说道:“杨大当家,这卫国公刚刚在西北打赢了准噶尔人,汉廷在海上也咄咄逼人,我们想要阻挡汉廷的进兵,还是得联合起来才是。”

  杨禄道:“我也正有此意,现在汉人想要独霸海贸之利,不给我们活路,我们也不能让他们安宁,南北遥相呼应,让他们疲于应付。”

  说着,观察着石廷柱的神色,问道:“不知道贵国是怎么打算?有没有派水师南下接应?”

  石廷柱道:“年中四五月份上,我大清在北边儿刚刚和汉廷打过一场,摄政王的意思是等明年这个时候,休养生息的差不多了,再发兵南下,一雪前耻。”

  “那也好。”杨禄点了点头道。

  就在这时,从外间来了一个人说道:“大当家,刘香派了人过来,说是有要事在安平商议。”

  杨禄问道:“什么要事儿?”

  “说是要在安平召集联盟大会,共抗官军。”那头目说道。

  杨禄皱了皱眉,说道:“有没有说什么时候?”

  此地离安平还有一段距离,杨禄还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赶过去。

  “五天之后。”那头目说道。

  杨禄沉声道:“那就告诉他们,三天之后,安平见。”

  待那头目离去,石廷柱说道:“联合起来共抗汉军也是正理,眼下汉廷势大,多一分力也是好的。”

  杨禄却摇了摇头,冷笑道:“只怕有人打着吞并我等部众的心思。”

  石廷柱闻言,眸光闪了闪,面上若有所思。

  杨禄转而笑了笑道:“罢了,不提此事了,今个儿,我陪石将军喝几杯,石将军也好给我说说清国眼下是什么情况?”

  如果实在走投无路,或许可以投靠了女真人。

  台南,安平

  此地是荷兰长期驻扎在台地的官衙,街道上随处可见一些红褐头发的荷兰人。

  官署之中

  荷兰驻台总督普特曼斯,坐在一张红木案后,此人鹰钩鼻,面容白皙,目光锐利。

  不远处,刘香年近五十,头发灰白,脸上有着饱经风霜的粗糙,但凹陷的眼窝中满是深沉和锐利。

  “刘大当家,你手下的人与汉廷的卫国公大战过,应该了解这位卫国公的能耐,是否给本督介绍一下?”总督普特曼斯操着一口略显怪异的中国话说道。

  刘香下首不远的正是原怒蛟帮帮主上官锐以及金沙帮的帮主严青,此刻脸色见着凝重。

  当初,贾珩领江南水师击溃多铎率领的朝鲜水师以及一众海寇,四海帮众头目被擒斩,而怒蛟帮帮主上官锐,以及金沙帮帮主严青则是携几艘船只,数百帮众逃亡至南波湾。

  刘香道:“这次统兵的是汉廷的北静郡王,这位藩王是沾了祖上荣光,才能年纪轻轻就统率几万水师来攻打我们,用兵章法也不如那位从普通落魄武勋子弟的卫国公,如果那位卫国公到来,我们再想打赢就不大容易了。”

  普特曼斯皱眉道:“这位卫国公这么厉害?”

  刘香道:“这位卫国公在北边儿打赢了崛起的女真人,不久前又在西北打赢了和硕特人和准噶尔人,自他领兵出征以来没有吃过败仗,一旦南下,粤海水师也会动起来,两路夹攻,我们绝不是对手。”

  普特曼斯不屑道:“我们手下的人都列装了最新的火铳与火炮,汉人绝不是对手。”

  刘香道:“总督阁下,我们手下的火铳和火炮还是太少,希望总督阁下能放开供应。”

  其实,说这么多,就是为了一件事儿,让普特曼斯放开火铳以及红夷大炮的供应。

  “我们手中的火铳原也不多。”普特曼斯摆了摆手,说道。

  刘香闻听此言,心头连连大骂红毛鬼吝啬。

  钟斌皱眉说道:“总督阁下,先前的女真人,你们不仅援助火铳和红夷大炮,还允许他们派匠师学习制艺,这又是怎么一说?”

  “我们与朝鲜还有清国贸易,他们需要用火铳和红夷大炮阻挡汉廷水师的骚扰。”普特曼斯道。

  其实,还有一条,石廷柱代表多尔衮允诺,如果大清打败汉人,入主中原以后,会割让福建等地的港口让荷兰人,同时可允许荷兰人自由在汉土从事贸易活动。

  虽然此事犹在将来,但提前做个投资,也是惠而不费之事。

  关键是海寇更多是荷兰人的仆从,用来辖制、对抗汉廷的工具,唯恐这么多人得了火铳和炮弹,反过来威胁到荷兰在当地的统治。

  刘香道:“如果汉廷大举派兵怎么办?那时候单独凭借总督阁下手下这几千人,应该不是汉廷军队的对手吧?”

  普特曼斯脸色微变,阴鸷、锐利的目光有些危险起来。

  这是威胁!

  刘香道:“想要占据这边儿土地,还是得联合起来,才能打败汉人,这卫国公一来,粤海、福州、杭州等地的水师都会围剿,这是生死存亡的时候。”

  普特曼斯脸色阴沉不定,似在权衡利弊。

  严青与上官锐面面相觑,时而看向普特曼斯,时而看向刘香,静观其变。

  福建,漳州港

  一艘艘高桅鼓帆的战船驶入港口休整,北静王水溶在几个军将陪同下,前往港口,前呼后拥,意气风发。

  这段时间,一群强兵悍将在手下听令,极大满足了北静王的功业之心。

  “王爷,弟兄们伤亡不小,红夷大炮炮弹也有不足,这仗的确不好打了。”杭州卫指挥使霍辉,担忧说道。

  这轮海战,基本是红夷大炮的对决,汉军有红夷大炮,海寇同样也有红夷大炮,相比之下,官军占据上风的就是战船与后勤,以及指挥如一。

  北静王水溶道:“如今天气已经入冬,水师将校也多有思乡之情,那就先停战一段时间,接下来等朝廷的旨意。”

  韦彻开口道:“王爷,诸军师老兵疲,眼下需得重新休整一番,才能派兵马前往江南大营。”

  宁波卫指挥使褚道权,说道:“韦将军所言不错,海寇与红夷联合在一起,又在海岛上修建了要塞,除非集合粤海水师,否则单靠我等想要捣毁贼窟,力有未逮。”

  水溶点了点头。

  众人进入港口,水溶来到住处,一个身形瘦削,一身布衣的中年人,说道:“王爷,太妃去了金陵,派人催王爷回去。”

上一篇:谍海王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