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1277章

作者:林悦南兮

  秦可卿凝眸看向婴儿,只觉一股血脉相连之感次第传来,让丽人心头的失落挥之而去。

  这是她的孩子,她和夫君的孩子。

  此刻产房之外,贾珩听着里面传来的婴儿啼哭声,心头激动,说道:“我去看看。”

  “大爷,产房为大凶之地……”那接生嬷嬷口中说着,正要伸手阻拦。

  还未说完,却见那蟒服少年已经大步进入厢房,绕过屏风,挑起垂挂的珠帘。

  秦可卿心有所感,抬眸看去,欣喜道:“夫君,你怎么来了?”

  这产房之地,为不吉之所,夫君怎么能过来?

  贾珩行至近前,拉过秦可卿的纤纤素手紧紧握着,温声说道:“可卿,你辛苦了,我来看看你。”

  “夫君,你看看咱们的孩子。”秦可卿眸光莹润,轻声道。

  贾珩转眸看着那正自哭泣不止的婴儿,顿时觉得一股难以言说的喜悦涌上心头。

  这就是自己的女儿,前世今生,头一个女儿,心头感触莫名。

  秦可卿玉颜微顿,弯弯秀眉之下,眸中满是甜蜜和欢喜,柔声说道:“夫君,你给咱们孩子取个名字吧。”

  贾珩道:“我想想。”

  “别取太贵的名字。”秦可卿轻笑了下,恍若一株楚楚动人的芙蓉花。

  “诗经之中,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不若就叫贾薇,如何?”贾珩目光温煦地看向秦可卿,笑道。

  秦可卿美眸闪了闪,说道:“薇是野草之意,又有些太……”

  贾珩轻笑道:“那唤作贾芙?可卿这脸蛋儿娇媚的如芙蓉一样,女儿将来肯定是个大美人。”

  说着,轻轻抚了抚丽人光滑细腻的脸蛋儿,触手有些婴儿肥。

  郭靖的女儿就叫做郭芙,可别养成了骄纵性子。

  “这个好一些。”秦可卿喃喃念着,忽而美眸一亮,丰艳动人的脸颊浮起浅浅红晕。

  贾珩笑了笑,说道:“那就叫贾芙好了。”

  秦可卿脸上笑意浅浅,看向一旁让嬷嬷抱将过来的婴儿,道:“芙儿,让娘亲看看。”

  那正自哭泣不停的贾芙,似乎感受到自家母亲的凑近,哭声顿停。

  “夫君,芙儿也喜欢这般唤她呢。”秦可卿低声道。

  许是刚刚生过孩子,丽人说不两句话就有些疲倦,眉眼之间见着恹恹之色。

  贾珩亲了一口丽人光洁如玉的额头,温声说道:“可卿,你多歇息,这几天我都在家里,也好多陪陪你。”

  可卿这边儿生了,那金陵那边儿的晋阳长公主应该早就生了,而甄晴与甄雪估计也差不多日子。

  贾珩陪着秦可卿说了一会话儿,出了产房,然后向着书房而去。

  陈潇放下手中的笺纸,清眸中满是讶异之色,问道:“怎么样?”

  贾珩轻笑道:“母女平安。”

  陈潇秀眉蹙了蹙,道:“没有因为女孩儿失落一些。”

  “男孩儿女孩儿都一样。”贾珩轻笑了下,来到陈潇近前,将丽人拥在怀里,道:“将来你也给我生个女孩儿,还能教她武功。”

  陈潇冷哼一声,轻轻挣了下,清声道:“金陵那边儿,咸宁给你的书信刚才让人递送过来了,母子平安,给你生了个大胖小子。”

  贾珩:“……”

  所以,晋阳也生了?而且还生了个儿子?

  “这是多久之前的事儿了?”贾珩讶异问道。

  “大概有半个月了,你还在班师回京路上,这书信她唯恐走漏消息,托了谨细人递送过来的,等到现在见你回来了,这才送到我手上。”陈潇解释说着,将手中一封书信递将过去。

  贾珩拆阅开来,凝神而览。

  其上叙说了晋阳长公主怀孕的事儿,提及中间的难产之事,让贾珩尽快料理神京诸事以后,即刻南下,陪伴正在坐月子的晋阳长公主。

  贾珩将书信放下,心思复杂莫名,说道:“真是都赶到一块儿去了。”

  晋阳给他生了个儿子,本就是高龄孕妇,的确是不容易。

  陈潇冷笑一声,讥诮道:“只怕甄家妖妃这会儿也该生产了。”

  贾珩只当未闻,说道:“现在也到不了南方探望,远不能及。”

  可卿生了孩子,他也得多陪陪可卿才是。

  陈潇从贾珩手里拿过笺纸,取出火折子,点燃了信笺,仍道:“倒也不知她们两个是生男生女。”

  如果那个甄晴生了男孩儿,再听说秦氏只生了女孩儿,只怕欣喜若狂,将来还要挟子自重,兴风作浪。

  幸在长子已经确定。

  就在两人心思各异之时,忽而外间的丫鬟的声音传来,说道:“大爷,西府的鸳鸯姑娘过来寻大爷,说老太太请大爷过去呢。”

  贾珩道:“我这就过去。”

  旋即,看向一旁的陈潇,说道:“你先去洗个澡,然后好好歇歇,我去西府叙叙话,一会儿回来。”

  “那你去吧。”陈潇点了点头,目送那少年离去。

  贾珩说着,举步出了书房,来到廊檐之下,抬眸望去,只见一个黑油辫子,身形高挑,生着鸭蛋脸,脸颊有几个小雀斑的少女,心头也有几许欣喜,轻声唤道:“鸳鸯,许久不见了。”

  听到那魂牵梦萦的声音,鸳鸯娇躯微颤,眸中似有莹光波动,哽咽说道:“大爷。”

  一晃几个月过去,他在西北打仗,她何尝不是牵肠挂肚的?

  贾珩近前,一下子抱住那少女,少女发丝间的馨香以及说不出什么种类的香气,阵阵扑鼻,轻笑打趣说道:“金姨娘,见了夫君为何不唤?”

  鸳鸯原本正处悲伤之时,闻言,嗔羞交加,说道:“大爷,别闹了,仔细让人瞧见了。”

  这会儿,书房四周倒是没有丫鬟过来,只是走廊拐角两个丫鬟踮脚偷瞧。

  贾珩问道:“鸳鸯,老太太这个时候唤我做什么?”

  鸳鸯道:“就是问问朝中的事儿,还有听说珩大奶奶生了,让大爷过去问问,还说等会儿过来看看呢。”

  贾珩笑了笑,说道:“走吧,一块儿过去。”

  等闲暇之时再亲热不迟。

  两人说着,然后一路向着荣国府荣庆堂而去。

  荣国府,荣庆堂

  厅堂之中

  贾母正在与贾政叙话,脸上的欢喜还未褪去,好奇问道:“政儿,听说那南安家的,还有理国公家出征在外的也都回来了,宫里是怎么一说?”

  邢夫人也都将目光投将而去。

  可以说,当初南安太妃以及理国太夫人前来荣国府各种炫耀征西的功劳,不仅给贾母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邢夫人、王夫人心头厌恶不胜。

  薛姨妈暂且放下了心事,抬眸看向贾政,心头好奇。

  相比贾家的蒸蒸日上,南安家还有柳家的遭遇,多少还是能让薛姨妈找回一些优越感的。

  痛苦的根源是比较,那幸福的根源,同样是比较。

  贾政叹了一口气,沉声道:“老太太,柳芳今日实在是丢尽了开国武勋一脉的脸面,而南安王爷也因败军之罪被圣上厌恶,几人都已经被圣上打进诏狱,听候发落。”

  因为今日是为诸将叙功,就没来得及处置几人,肯定要在之后的太庙献俘之后,再对严柳二人问罪。

  贾母点了点头,问道:“那最终如何发落?”

  贾政道:“最近几天应该会有消息,尤其是柳芳,有辱国体,丧师辱国,今日文武群臣口诛笔伐之声不绝,多半会被夺爵,至于南安郡王,倒有些不好说,郡王之爵世袭罔替,又为天子姻亲,倒不好说,等子钰回来,或许有确信。”

  贾母唏嘘感慨道:“说来也是几年的老亲戚了,不想这般下场。”

  邢夫人道:“老太太,你当人家是老亲戚,但人家只怕是将咱们看成仇人呢,老太太不知道,人家在家里将咱们恨成什么样子,问题他们没能耐,打了败仗,怎么能怪到咱们家头上?当初,老太太忘了,南安太妃领着理国公家的到府上兴师问罪,还要逼咱们贾家送女和亲。”

  贾母叹了一口气,心头也响起了先前旧事。

  就在众人相议之时,一个嬷嬷进入厅堂,声音欣喜说道:“老太太,珩大爷来了。”

  正在议论着的贾母与贾政,闻言,心头不由一喜。

  贾政已经站起身来,相迎了出去。

  就连心不在焉听着的薛姨妈,也打起了精神,循声望向那门口方向。

  等会儿,她在考虑要不要问问珩哥儿,宝丫头的婚事到底怎么算?

  没多大一会儿,就见一个身形颀长、眉宇英气的少年,进入厅堂之中,迎着一众目光,面色一如往常的沉静。

  只是落在薛姨妈、王夫人、邢夫人眼中,不知为何难免将其与一等国公联系在一起,都心头生了几分怯惧之意。

  “见过老太太,老太太身子骨儿一向可好。”贾珩朝贾母行了一礼,恭谨说道。

  贾母面带笑意,苍老声音中满是激动,连连道:“好,好,珩哥儿,快起来。”

  眼前少年怎么也是一等国公,当年与老国公爷也是同样的爵位。

  贾珩说道:“老太太,许久不见了。”

  说着,在一旁的梨花木椅子上落座下来,正襟危坐,丫鬟奉上香茗,红着脸蛋儿退下。

  贾母笑道:“珩哥儿,这在西北出征,没少辛苦,看着都瘦了许多。”

  贾珩道:“劳老太太惦念,也没有多么劳累,也是年轻,这些苦倒也不算什么。”

  贾母笑道:“珩哥儿能有这般志气最好。”

  贾珩看向一旁的贾政,道:“二老爷。”

  贾政手捋颌下胡须,笑道:“子钰。”

  薛姨妈看向不远处的少年,原本到了嘴边儿的话,又咽了回去。

  她这般倒有些是要的一样。

  贾母道:“珩哥儿,我听说你媳妇儿生了?”

  贾珩道:“嗯,生了个女儿。”

  薛姨妈目光闪了闪,心头不由一喜。

  刚才报信的可没说是男是女,原来是个女儿啊,这真是……

  等她家宝丫头如果生个儿子,那岂不是……国公爵位是宝丫头的?

  贾母怔了下,笑道:“女儿也好,第一胎不打紧,将来再生个大胖小子,宝玉和他兄长也不是头一胎。”

  王夫人:“……”

  老太太这好端端的说这些做什么?

  幸在没有人关注王夫人的神色变化。

  除了贾政脸色有些不自然,瞥了一眼王夫人,见其王夫人脸色异样,心头也有些羞臊。

  “刚才还和宝玉他老子说,南安严家还有柳家都回京了。”贾母问道。

  贾珩道:“用人质换回来的,柳芳多半会夺爵赐死。”

  柳芳如果不女装而返,或许还能保全一条性命,但如今丢了这么大的人,唯有一死才能谢罪天下。

  贾母道:“那南安家呢?”

  贾珩道:“葬送了数万京营精锐,郡王爵位肯定是保不住了,可能会削成公爵。”

  贾母叹了一口气,唏嘘道:“祖宗当年打下这份基业,多不容易,都让这些后世不肖子孙败光了。”

  贾珩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贾母道:“珩哥儿,你这般下去…应该能封个郡王?”

  此言一出,薛姨妈瞪大了眼睛,不错眼珠地看向那少年,唯恐错过一个字。

  贾珩沉吟说道:“这个说不准,一切看时运、命数,不过如是平灭辽东,也差不多了。”

  贾母笑了笑,连连道:“好。”

  然后看向一旁的薛姨妈,道:“姨太太这回放心了吧。”

  贾珩转而看向薛姨妈,问道:“姨妈,怎么了?”

  心头也有一些猜测。

上一篇:谍海王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