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1201章

作者:林悦南兮

  就在这时,外间的嬷嬷进入厅堂之中,欢喜说道:“奶奶,珩大爷回来了。”

  秦可卿闻言,心神一震,睁开美眸,秀美玉面上见着喜色流溢,说道:“快去看看。”

  尤三姐欣喜道:“秦姐姐,我去看看。”

  说着,就向屋外小跑而去,倒是让尤氏笑道:“三妹妹,给小孩儿盼着大人回来一样。”

  尤二姐也笑了笑,声音轻轻柔柔说道:“在大爷眼里,妹妹可不就是小孩儿一样。”

  尤氏看了一眼尤二姐,眸光闪了闪,心头微动。

  自家这个二妹多半也动了心思,毕竟年龄比着三姐还要大上一岁,偏偏终身还没有定下。

  不大一会儿,就见轩敞的庭院中,雨雾中迷蒙灯火照耀之下,一身形挺拔,器宇轩昂的少年撑伞而来,回廊两侧的灯笼次第远去,映照着那剑眉朗目,时明时暗的面容。

  “大爷。”尤三姐近乎呢喃地唤了一声,飞快扑了过去,那张艳丽玉容上现出喜极而泣的涟涟泪珠,道:“大爷,你回来了。”

  贾珩虽然去了一趟江南,看似没有多少时间,但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而当初说好的纳自己过门,却一拖再拖。

  贾珩伸手搂住尤三姐那香气扑鼻的娇躯,垂眸看向已是抖动不停的香肩,宽慰道:“三姐儿,好了,我回来了。”

  其实,当初出发的急,纳尤三姐儿过门儿的事儿就没有成行。

  毕竟是自己的女人,虽然有些泼辣,但那股至死不渝的烈性却少有人能及。

  贾珩宽慰了一会儿,看向泪眼朦胧的丽人,轻轻揩拭着泪珠,道:“好了,别哭了,进屋吧,这里雨不小。”

  尤三姐“嗯”了一声,拿过手帕擦干眼泪,挽过贾珩的手,声音中带着一股呜咽,说道:“姐姐在屋里呢,大爷过去吧。”

  贾珩点了点头,随着尤三姐进入厅堂中,只觉室内明煌如昼,珠辉玉丽,浮翠流丹。

  此刻,秦可卿在尤氏与尤二姐的搀扶下,隆着大肚子,莹润目光凝视向那少年,颤声说道:“夫君,你回来了?”

  她一个人怀孕在家,又是一个多月,夫君终于回来了。

  “回来了。”贾珩轻声说着,笑了笑,近前握住丽人的手,说道:“可卿,最近怎么样?”

  秦可卿柔声道:“一切都好,夫君这是刚从宫里回来?”

  贾珩握住丽人的手,坐在软榻上,轻声说道:“刚刚去面见了圣上,说了下西北的事儿。”

  秦可卿道:“夫君,西北那边儿,京里这几天传遍了,夫君是还要去西北打仗吗?”

  每次回来都是这样的,千里赴戎机。

  贾珩看着自家妻子丰润可人的脸蛋儿,忍不住捏了捏那粉嘟嘟的脸蛋儿,说道:“是啊,这次在家也待不了几天。”

  可卿怀孕以来,他总是东奔西走,亏欠她良多。

  “夫君去罢,我和孩子在家好好的。”秦可卿伸手抚着隆起的腹部,丰艳的脸蛋儿上现丝丝母性的温婉气韵。

  尤三姐在一旁娇俏说道:“前段时间,那南安家的老虔婆还到西府寻老太太炫耀,现在就出了这种事儿,大爷还要去西北给他收拾烂摊子。”

  贾珩问道:“南安太妃这些时日到府中了?”

  秦可卿轻声道:“去了老太太那边儿,不过这两天倒是不见了。”

  贾珩道:“不用跟那等长舌妇一般见识。”

  也不知道原著中的经典剧情会不会再现,南安太妃来荣国府给探春说亲?

  应该不会,毕竟人不会无耻到这种地步……

第1063章 崇平帝:南安等人还活着?

  宁国府

  夜色迷蒙,雨水淅淅沥沥,庭院之中雨雾氤氲而起,青色屋檐之上滴落的雨水涓涓流淌而下,落在盛满了雨水的水缸之中,响起“噼里啪啦”之声。

  丽人那张妍美明丽的脸蛋儿见着一股孕期的丰腻和甜美,弯柳叶细眉下,美眸晶莹流波,似有情谊流露,轻声说道:“夫君,江南那边儿的事儿怎么样了?还算顺利吗?”

  贾珩轻声说道:“朝廷出了现在这样大的事儿,只能暂时先缓一缓。”

  秦可卿点了点头,面色微顿,说道:“夫君。”

  尤氏嫣然一笑,凝眸看向正在叙话的夫妻二人,柔声道:“你们两口子说话,我和二姐先回去了。”

  待尤氏离去之后,贾珩握着秦可卿的纤纤素手,温声说道:“可卿,我和三姐扶你回去歇息吧。”

  秦可卿“嗯”了一声,在贾珩的搀扶下,向着后院厢房而去。

  三人缓缓落座下来,贾珩居中而坐,两侧一边儿是秦可卿,一边儿是尤三姐。

  贾珩凝眸看向秦可卿,说道:“可卿,这几天可让郎中瞧过?你和胎儿可还好?”

  秦可卿轻声道:“郎中看过了,说胎儿脉象平稳,就是最近我比较嗜睡。”

  贾珩握住丽人的纤纤柔荑,道:“身子愈重,也就愈发瞌睡,这个倒是正常的。”

  秦可卿道:“夫君这次回来,是自己一个人吗?”

  贾珩看向丽人,道:“可卿是想问咸宁?”

  秦可卿道:“夫君与她新婚燕尔的,这又分离开。”

  丽人虽然话语声音轻微,但声音中带着一股幽幽的酸楚之意。

  贾珩轻声说道:“这一路千里迢迢的,也不好奔波劳苦。”

  这时,丫鬟宝珠和瑞珠端上一盆热水,给夫妻两人递送过来,准备伺候着夫妻二人洗脚。

  尤三姐蹲下身来,将正要给贾珩洗脚的宝珠屏退,说道:“我来吧。”

  宝珠面色微怔,犹豫了下,也不好多说其他,将路途让开给尤三姐,心头却幽幽叹了一口气。

  明明她和瑞珠才是通房丫鬟,结果让这二姐儿抢了先。

  秦可卿道:“三姐儿她这些天一直念叨着夫君。”

  贾珩道:“上次走的匆忙,一直没有时间。”

  先前是答应了三姐,要纳其过门,但此事一拖再拖。

  秦可卿轻笑了下,说道:“夫君不着急,等到时候三姐和二姐两个一块儿嫁给夫君。”

  贾珩:“……”

  二姐又是从何说起?

  尤三姐抬眸看向那少年,柔声说道:“二姐年岁也大了,大爷身边儿一向缺丫鬟服侍,只当我和三姐是端茶送水的丫鬟吧。”

  贾珩道:“别胡说了,女儿家的清白,岂是能轻易玷辱的?”

  尤三姐笑道:“现在整个神京城谁人不知,我和二姐都是大爷的禁脔。”

  贾珩面色有些不自然,说道:“别胡乱用词。”

  秦可卿面带微笑地看着两人叙话。

  待夫妻两人洗过脚,贾珩拉过秦可卿的手上了床榻,轻轻搂过丽人的肩头,轻声道:“可卿,这段时间冷落你了。”

  秦可卿将螓首偎靠在贾珩怀里,说道:“我从来不觉得委屈的。”

  她从一介薄宦之女在短短三年间成为国公夫人,荣耀加身,现在更是有了夫君的孩子,她也没有什么委屈的。

  贾珩轻声道:“等天下太平了,咱们在这大汉天下四下转转,游览那些名山大川,泛舟江湖之上。”

  秦可卿笑意盈盈地看向那少年,轻声道:“那时候也带上园子里的姊妹。”

  贾珩温声说道:“余生还长,可卿,咱们一块儿去也就是了。”

  而此刻,整个神京城都听到了贾珩返京的消息,私下议论不停。

  魏王府,夜雨凄迷,万籁俱寂。

  而轩敞、明亮的书房之中,一灯如豆,晕出的一圈圈橘黄灯光,在寂静雨夜中传至格外遥远。

  魏王陈然坐在厅堂之中,凝眸看向一旁的邓纬,轻声问道:“邓先生,卫国公回京了,先生以为,卫国公会如何收拾残局?”

  邓纬不答反问道:“王爷以为卫国公会如何收拾残局?”

  魏王沉吟片刻,朗声道:“事已至此,只能止戈罢兵,西北已经前前后后折损了十多万兵马,我大汉已暂时经不起折腾了,而且朝中大臣也不会再行出兵,如今京营目前在京也不过十五六万兵马,仍然派兵征讨,再是大败一场,就是动摇社稷,前隋三征高句丽而亡国,我大汉不能重蹈覆辙。”

  其实这也是京中一应大臣的普遍看法,就是陈汉朝廷已经无力再战。

  邓纬端起手中的茶盅,拿着盖碗轻轻拨了拨茶沫,并没有说话。

  魏王又说道:“现在江南新政也颇受影响,父皇为此郁郁寡欢,不能再这般穷兵黩武下去了。”

  他先前去见父皇之后,就能看出父皇面色灰败,精神萎靡。

  任是青壮之龄吐了一口血,也会伤及元气,何况是长期为国事操劳的父皇。

  邓纬放下茶盅,说道:“可如今西北青海和硕特蒙古做大,与东虏相约为患,如果我朝休养生息,越明年,两方遥相呼应,朝廷将更为难制。”

  魏王眉头紧皱,道:“先生之言,小王方才倒没有考虑到,那先生的意思是,朝廷还要出兵?”

  邓纬道:“如今征西大军一朝丧尽,国威大损,朝廷如果还想推行新政,出兵西北仍是不二之选,而且必须打赢,否则真如殿下所言,动摇社稷根基。”

  魏王面色迟疑,说道:“这…这也太过冒险了。”

  “卫国公已经返回京城,以其用兵之能,应该是探囊取物。”邓纬轻声说道。

  “先生之言未免……”魏王皱了皱眉,目中闪烁着明亮之芒,说道:“京中有人说,南安此次大败,系因红夷大炮未曾从军远征,卫国公如果带上红夷大炮,或许能够平定西北?”

  邓纬沉吟说道:“王爷,这次征西大军是被断了粮道而陷入死地,与是否懈怠红夷大炮倒无多少关联,而卫国公只身还京,红夷大炮想要从南方重新调集,时间上也多有不及。”

  而且,还有个问题,如果调回了红夷大炮,岂不是坐实了京中所谓红夷大炮导致南安征西大军大败亏输的谣言,以卫国公之机谋,应该不会如此才是。

  魏王道:“先生之言,卫国公不会用那大炮前往征讨西北,这要如何打赢?”

  邓纬道:“以卫国公之能,纵然不用红夷火铳利器,应该也能想到办法,先前北方迎战东虏,除却平安州一役,也未曾闻官军依仗炮铳利器而取胜之事。”

  魏王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是。”

  这是朝野有目共睹的事,当初平安州大捷之前,就已取得过一场大胜。

  邓纬道:“如果卫国公出兵,朝堂众臣势必反对,那时,殿下可以下场支持卫国公。”

  魏王:“???”

  心头疑惑之下,目光惊疑地看向邓纬。

  邓纬道:“卫国公如果主张出兵,圣上多半信而纳之,但朝臣不然,因连败两场,朝臣早已心存惶惧,议和之念大起”

  魏王渐渐明白过来,点了点头说道:“先生。”

  “此为获圣心之法。”邓纬说道:“圣上现在刚刚因西北兵事龙体不豫,势必对将来之事思虑,而殿下为皇后嫡长一脉,而圣上为有为之君,对于后嗣之君,当是选贤举能,殿下如今也不是藏拙的时候了,需要让圣上知晓殿下的才略、能为。”

  魏王点了点头,道:“先生之言甚是。”

  他原本就是无条件支持贾子钰的,再说子钰也是他的妹夫。

  邓纬道:“如今这西北兵事就是一次机会,如果卫国公出兵,殿下一定要积极参与其中,最好是投入军旅,帮助打赢这场战事。”

  魏王道:“我明白先生的意思了,就是随卫国公征西。”

  毫不动摇地站在卫国公一方,毫不动摇地支持卫国公在兵事上的话语权。

  这几位观政的藩王都能前往殿中。

  邓纬轻声说道:“楚王眼下不在京城,这段时间,殿下时常可到宫中请安。”

  楚王前一段时间刚刚南下探亲,此外就是负责闽浙等地的剿寇事宜。

  魏王点了点头,说道:“孤王醒得。”

  就在这时,外间一个丫鬟唤道:“殿下,卫妃唤殿下过去的。”

  卫妃是前不久魏王纳的侧妃,也是入了宗人府玉牒的侧妃,为汝南侯卫麒之女卫娴,其弟为卫若兰。

  邓纬轻声说道:“王爷,天色不早了,在下告辞。”

  魏王点了点头,道:“我送送先生。”

  说着,送邓纬离开了魏王府。

  南安郡王府——

  夜色中的宅邸变得愈发愁云惨淡,南安太妃落座下来,白净面皮上见着郁郁之气,转眸看向不远处的王妃罗氏,温声道:“那小儿回京了。”

  王妃罗氏压低了声音,说道:“老太太,现在京里已经让人传开了,是那卫国公不让老爷带走红夷大炮所致。”

  南安太妃目光幽幽,低声道:“六万京营兵马丧命于西北,神京城中家家缟素,这段时间,京城中的百姓为此不知该多埋怨晔儿,说来说去,还是那贾家的小子故意使坏,当初没有将那红夷大炮给老爷,否则早就打赢了,他一个军机大臣,竟因一己之私,罔顾国家大政,真是令人齿冷。”

上一篇:谍海王牌

下一篇:返回列表